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

杜伏威的搭檔輔公祐以及馮喜,也都在旁邊。

他們三個的功勞,的確值得他們站在這個位置上,相比之下,甚至就連他們的主將魯廣達和馮僕等人,都只能獲得銅製的獎章。畢竟魯廣達和馮僕等人在南方之戰中只是起到了輔助李詢的作用,盡到了自己的本職任務,要真的論功勞,甚至比不上杜伏威他們起到的作用。

李藎忱打量着眼前的這條年輕漢子,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並不是李藎忱第一次在這個時代聽到這個名字,上一次帶火槍手衝入會稽城的就是這個杜伏威。

李藎忱之前就已經調來過杜伏威的檔案,知道這個出身北方的漢子應該就是歷史上那個將隋末的江南攪動的天翻地覆的杜伏威,尤其是他的身邊還有輔公祐這個名字恐怕很難找到重合的人作爲佐證。

李藎忱印象之中的杜伏威應該是個梟雄人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而此時站在李藎忱面前的杜伏威,努力的挺胸擡頭,一抖也不抖,更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大漢猛士。

時代改變了,歷史的軌跡改變了,這些人的命運也改變了。

李藎忱伸手爲他帶上勳章:“朕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聞你的大名,大漢有如此猛士,朕之幸也!”

杜伏威的眼睛已經溼潤。

從一個逃難的難民到今天在萬衆矚目下接受皇帝的親自授勳,甚至還有陛下金口讚揚,這是怎樣的榮耀?

甚至杜伏威都能看到緊跟在陛下身後的史官都在奮筆疾書。

對於史官們來說,這也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次,肯定要好好的記錄下來,留於後人感受今日之盛況。

李藎忱一個又一個的走過去,輔公祐、馮僕還有海軍的、陸軍的乃至有後勤的有功將士······

每個人都很激動,因爲他們從未想過自己和陛下可以這麼近距離接觸,每個人也都很慚愧,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立下的功勞不足以當得起胸前這沉甸甸的重量。

這勳章給了他們榮耀,也給了他們義務和責任。

效忠於大漢的義務和責任。

外面的百姓喝彩的聲音一浪又一浪,對於這些立下大功的將士們,他們和心思五味雜陳的官員們不一樣,只有由衷的敬佩。

七人同時再次向李藎忱行禮。

而李藎忱還禮之後,轉而看向後面一百人的方陣:“朕希望有一天,朕也能夠親手爲你們佩戴上最高的榮譽勳章。”

“不負陛下所託!”將士們異口同聲。

李藎忱的目光環視一圈,裴子烈和唐亦舜已經一左一右開始爲有功的將士們授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他喃喃感慨。

身後的史官精神一震,急忙寫了下來。

至於再一次匯聚到陛下身邊的官員們,交換了一個眼神。

陛下求才、用才之心很赤誠,我等能爲這樣的陛下效忠,也算是人生的幸運了。

——————————--

“好神奇,真的沒有影子啊!”暗室之中,陳宣華忍不住鼓掌。

“娘娘請輕聲,蠟燭吹滅了可就不管用了。”孫思邈一連肉疼的壓低聲音說道,他倒是不怕聲音,關鍵是陳宣華鼓掌一甩衣袖,孫思邈的眼睛都跟着那搖曳的蠟燭火光一起走了,生怕好不容易造起來的無影燈又得重新點一遍。

誰知道下次的效果會不會還這麼好呢。

孫思邈是跟着從南方回來的隊伍一起到建康府的,不過他回來之後一頭就扎進了藥房裡面,指揮學徒們一起搭建新的手術室,尤其是諸如無影燈、手術檯以及消毒用的設備等等都需要搭建起來,雖然之前按照孫思邈的圖紙,工部已經“依樣畫葫蘆”造了不少,但是多少都有不合規範的地方。

這一次在南方利用靠近戰場的優勢,孫思邈可以說進行了大量的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外科試驗,這些試驗讓他最終有足夠的經驗救活了不少南征將士不說,而且也爲對病人展開外科手術積攢了大量的知識,甚至不僅僅是外科,通過對人的解剖,孫思邈對內科的瞭解也愈加深入。

在這之前,華夏的醫術雖然已經算髮達,但是因爲道德倫理上的限制,導致中醫學對人體構造幾乎沒有多少了解,有了解也只是侷限在表層上,很多病的治療都有種治標不治本的感覺。

孫思邈正是因爲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一直把注意力落在解剖上,總算是爲很多現在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提供了足夠的理論解釋。

李藎忱拉了陳宣華一下,小姑娘調皮的是哪吐了吐舌頭,不過也不敢再大喊大跳了。

李藎忱這才沉聲說道:“這只是一個試驗品,如果想要滿足現在的需求,還需要多少這樣的無影燈?”

“無影燈還是小事,現在臣還在着力於解決做完手術之後傷口縫合以防感染等等的事情。”孫思邈有些無奈的說道,“只要這些問題還存在,臣就不敢說直接對人開刀動手術。”

李藎忱微微頷首,他知道以這個時代對於藥材之類的認識,想要完成消毒處理是很費勁的,之前孫思邈在南方,軍中將士的體格健壯,往往都能自己硬撐過來,大不了就是發幾天燒的問題,只要小心用藥,一般都能痊癒,更不要說軍方抓來的那些林邑探子,孫思邈就更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若是接受手術的是文人士子乃至於婦孺老弱,以他們的體格就算是能夠支撐下來,恐怕也是半死不活了吧,那和直接等死本來就沒有什麼兩樣。

“現在我們能夠想到的就是酒和火。”孫思邈沉聲說道,“臣還會在此事上繼續努力。”

“酒就足夠了,可以想辦法讓酒更純一點。”李藎忱提示道。

孫思邈怔了一下,這個還真是他之前沒有考慮過的。其實古往今來的不少名醫在消毒上並非沒有研究,包括從春秋的扁鵲到漢末張仲景和華佗,只不過大部分人在這上面研究的內容都隨着動亂煙消雲散了,因此此時的孫思邈更像是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以求能夠儘快在黑暗之中找到些出路。

李藎忱的這一句提示或許可能最終派不上用場,但是足以至少讓他現在有個努力的方向。

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