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

按照孫思邈的計劃,皇家醫院會儘快在年底前組成一支人數至少在二十人左右的隊伍提前入駐淮南前線。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藎忱身爲大漢皇帝會御駕親征,而他主持的方向是淮南戰線,所以淮南戰線也是現在優先保障的,當然了淮南距離江南比較近也是一個原因。

而在來年二月開春之前,將會至少培養出來五十名能夠處理簡單外科手術的醫生,這些醫生將會分配到各路兵馬之中,至少保證每支軍隊之中有五到十個人。

和醫生配套的自然就是護士。

相比於醫生,護士倒是比較容易培養的,尤其是現在皇家醫院之中需要大量的護士,所以楊妙現在採用的是輪班的方式,每天所有的護士三班倒甚至四班倒,這樣就能夠利用最有限的實戰機會培養出來更多的護士。

尤其是護士作爲醫生助手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之後,朝廷開始命令各地州府贖買青樓楚館之中年紀大一些的女子,然後送往建康府集中培訓,同時在整個社會範圍內聘用女性,原來的時候,前來應聘的女子寥寥可數,但是現在隨着醫院之中護士的職責已經變得衆所周知,所以前來報名的女性越來越多。

對於那些社會中下層貧苦人家的女子們來說,與其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倒不如出來補貼家用,更何況護士的薪水可不算低,有朝廷內府和國庫的雙層保障,缺了誰的錢也不會缺了她們的。

據說一些家中女子的收入甚至比其丈夫都要高了,爲此還引發了不少家庭矛盾,成爲坊間笑談。

如果一切沒有差錯的話,在年底之前,至少可以培養出來二百名以上的懂得簡單止血、包紮技術的護士,能夠起到戰場上的急救作用。

李藎忱當然不指望着這麼短時間內就能夠培養出來樣樣精通的護士,後世護士的培養至少也都是三年到四年的時間。只要這些護士們能夠會一些簡單的包紮急救的本事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實際上培養的不是護士,而是衛生員。

現在大漢的醫療事業是從無到有,所以李藎忱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有衛生員能夠在戰場上對受傷的士卒進行簡單的止血救護,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好,醫療救護本來就是和死神搶時間,能夠早一點進行包紮止血什麼的,就能讓人活下來的可能多一點。

而除了和軍隊對接之外,現在皇家醫院也積極地向外拓展,和地方上的郎中、藥房實現醫術的共用,在開設分支機構上,內府倒是輕車熟路了,當初建設各地的義學、慈善堂等等的時候就積攢下來了大量的經驗,現在正好再用來建設皇家醫院在各地的分院。

當然了,隨着分院開始建設,朝廷也開始着手對醫院的經營方式進行改革,之前皇家醫院一直處於試營業的階段,每個患者看病、哪怕是進行手術,所收取的費用都很低,這也主要是因爲皇家醫院的背後有內府的支援,能夠承擔得起支出。

但是隨着醫院越來越多,內府就算是再有錢也不可能負擔得起這麼多醫院的開支,所以當醫院進入正式營業的時候,大漢將會出臺醫療保險政策。

顧名思義,醫療保險和後世幾乎是相同的概念,居民每年可以選擇多繳納一部分稅款以作爲自己前往醫院看病的擔保,這筆稅款並不算多,在絕大多數人的可承擔範圍內——對於真正貧困的人家,只要提出申請並且經過國家審覈確定,也可以由國家承擔這部分的稅款——這樣當他們前往醫院就醫的時候,就依舊可以享受極爲便宜的醫療價格,但是如果沒有繳納稅款,那就抱歉了。

國家就算是再有錢,也不能負擔得起那麼多人的費用。

目前相關政策已經開始吹風,作爲天子腳下,建康府的百姓們多少也都有自己消息渠道,應該都已經或多或少知道了這個消息,從目前來看並沒有多少反對的人。

天下從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這一點百姓們還是很清楚的,如果能夠用小額的稅款換來近乎免費的醫療,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這樣對於各地州府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壞事,按照國家的意思,本地的醫療稅款收上來是交給各地州府保存的,如果一年之內這些稅款使用乾淨了自然最好,如果有剩餘的,交給本地州府用於醫療慈善事業的發展——這當然是要在內府的監督下的,而如果還有虧空,國家將會通過內府和國庫進行補償。

也就是說地方州府只可能賺錢不會賠錢,大家何樂而不爲呢?

朝廷這樣做,自然也是想要督促地方州府發展醫療事業,免得出現懶政現象,儘快讓醫療實現國內的普及。

全民醫療這種穩定民心的東西,實現的越快越好。

又叮囑了孫思邈幾句,李藎忱起身離去。

他今天下午還要動身前往吳郡和會稽。

這還是江南世家叛亂之後李藎忱第一次前往這東南腹心之地。

不爲別的,爲了糧食。

——————————————-

經過疏浚的運河已經溝通了京口和江南腹地,從江南而來的糧食將會源源不斷的通過運河輸送向淮北前線。

大漢開國已然將近四年,江南的屯田進行的很是順利,畢竟在這之前江南就已經是南朝的農耕要地,這裡溼熱的氣候簡直就是爲了糧食,尤其是水稻的種植和生產量身定做的。

只不過在之前漫長的歲月中,南朝很少能夠從江南的農耕中獲利,主要還是因爲江南的山川湖泊幾乎都已經變成了南方士族的私產,很不幸,這些江南士族就像是秀才遇到兵,遇上了李藎忱。

田產是不能給你們的,如果你們有意見,那就別怪朕不客氣。

會稽、吳郡兩次正面衝突,自然是讓世家徹底被打斷了脊樑骨,在鋒利的兵刃面前,世家或是煙消雲散,或是選擇低頭認慫,江南的田產纔算是正式落入朝廷的手中,而世家們這些年來囤積的糧食自然而然的也成了朝廷的戰利品。

因此李藎忱實際上是撿了一個大漏,光是從各家府庫之中搜繳上來的糧食,就足夠漢軍全軍吃小一年的。

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