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

“回陛下,此糧倉之中儲存的糧食,可供五萬大軍征戰五個月所用,而這樣的糧倉,吳郡城西和城東尚且還各有一個,不過都在城外。”徐敞的話語之中帶着幾分驕傲,而他也確實有驕傲的資本,“另外在吳興、會稽等地,類似大小的糧倉總共有十個,足可以供給十萬大軍征戰一年以上。”

徐敞已經根本無法用多少石糧食來向李藎忱彙報了,現在倉庫之中的這些糧食不斷地從各地匯聚進來,又不斷地運走,所以就連統計的官員都很難說到底是多少石,因爲這個數據都在即時變化。

“爲何糧食會如此之多?”李藎忱沉聲問道。

江南水稻,是兩年三熟,也就是說這兩年裡正好熟了三次,按理說要比嶺南的一年三熟數量少纔對。可是嶺南通過靈渠北上轉運的糧食,也不過就是這個數量罷了。

當然嶺南的開墾面積和規模暫時還比不上江南,但是也不應該相持平······

“幸而這兩年雖不算豐收年,但是天公作美,雨水頗多,天氣溫熱,糧食生長也快。”徐敞微笑着說道,“當然之前的江南,也並非沒有這等糧食產量,只不過大多數的田地都在世家的手中,世家耕作之後,所收的糧食只有少部分作爲稅款上繳朝廷,其餘的多被蒐集起來自家藏納,或者買入市場以賺取金錢。”

李藎忱吸了一口氣,他這一世生於山野之間,也是從被世家們看作荒蠻之地的巴蜀起兵以至今日,對於世家的真正力量以及運作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瞭解,至少沒有親自體會過,而世家動亂的時候,也是李藎忱用最簡單、最暴力的手段直接鎮壓下去,所以他自己真的沒有想過,世家們動亂的底氣在哪裡。

確實,有糧食,有金錢,甚至還有自家的大量奴僕,的確有煽動叛亂的本錢。

只可惜這些本錢在大漢軍隊和火槍面前不值一提,因爲關鍵的差距不在錢糧,還是出在了人和科學技術上。

現在這些世家倒下了,他們儲存的糧食和錢財自然就成了大漢的戰利品,而他們的那些奴僕全部都取消掉奴籍,成爲自耕農,不說別的,就是耕作的效率和幹勁都和原來不一樣了。

“現在雖不算豐年,糧食卻也足夠用,但是如果遇到饑荒呢?”李藎忱徑直丟出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現在糧食入倉、出倉,源源不斷的北運,尚且能夠保證糴糶平衡,可是如果遇到饑荒呢?

“既是荒年,朝廷不宜征戰。”徐敞徑直說道,“屆時開倉放糧,可解一時之飢。”

“此非萬全之策。”李藎忱搖了搖頭。

常平倉的原理他是明白的,豐收的時候就存糧,饑荒的時候就放糧,這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歷史上的隋煬帝也是這麼想的······

洛口倉、回洛倉和黎陽倉三個大糧倉,存儲了大量的糧食,在隋煬帝看來就算是真的有動盪也可以高枕無憂。

可是事實呢,真的大饑荒來臨的時候,朝廷開倉放糧的話必然會造成哄搶,最終糧食一點不剩,國家軍隊都無法維持,而如果不開倉放糧的話,流民衆多,叛亂四起,自然也就到了國家分崩離析的時候。

隋煬帝對他的軍隊充滿信心,可是最後卻是家國破裂,而他存儲下來的那些糧食,也都被瓦崗等流民以及各地的諸侯瓜分乾淨,沒有起到任何一點維持國家社稷的作用。

因此李藎忱絕對不敢把希望寄託在常平倉上,常平倉對付對付小饑荒還好,但是一旦大饑荒來了,尤其是蝗蟲滿天飛,那時候常平倉這些糧食可起不到什麼作用,就算是開倉放糧也不過就是泥牛入海,能頂幾天乃至一個月,但是頂不住一年啊。

尤其是如果在大漢對外動兵的時候出現了饑荒,那社會將會徹底動盪。

李藎忱更不能寄希望於老天爺每年都能給豐收。

老天爺纔是最不靠譜的存在。

“唯有多開墾田地,且每塊田地之中增加產量。”徐敞到底是辛辛苦苦種了兩年地,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李藎忱微微頷首,開源節流嘛。

“前者非臣之所能,而後者,臣或可努力。”徐敞急忙說道。

他不過就是個太守嘛,吳郡之外的他也管不着。

“開墾田地之事,朝廷也在儘力,而後者,”李藎忱斟酌說道,“卿家可曾見過野生之水稻?”

徐敞怔了一下:“見過,陛下之言是何意······”

“水稻分爲秈米和粳米,各有所長,如果能夠讓兩種水稻互相授粉,是否會擇其所長?另外水稻······”李藎忱突然意識到自己如果說什麼雄蕊和雌蕊之類的,恐怕徐敞會聽得雲裡霧裡,即使是對農耕有所瞭解的隨駕戶部官員,此時也瞪大眼睛,顯然不知道陛下是什麼意思,“走,我們去田裡。”

說是沒用的,只能現場教學了。

——————————

看着站在水田裡,手裡拿着水稻侃侃而談的陛下,身爲秘書監的秦思祖有一種荒誕的感覺。

陛下出身山林,瞭解種植也就算了,但是他好像瞭解的也太深了吧,這是之前沒有人曾經考慮到的問題,而看徐敞等人的神情就知道,李藎忱說的顯然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讓他們自己授粉的話,長出來的水稻就會有問題,所以我們掐掉這一部分,讓他們之間互相授粉。”李藎忱舉起水稻,指着水稻裡面的雄蕊和雌蕊。

現在李藎忱盼望着江南能夠成爲天下的糧倉,而江南發展起來之後,再如法炮製在荊湖、嶺南、巴蜀等地加大屯田規模。

隨着道路和運河的修通,就算是哪裡發生了饑荒,大漢也可以從容的以這些地方爲中心向外快速轉運糧食。

而要說增加糧食的產量,至少在這個科技還都只是剛剛起步的時代,沒有什麼比雜交水稻來的更加靠譜了。

後世的袁隆平袁大德魯伊,就是靠着雜交水稻讓華夏終於有了不需要依靠天時的溫飽,當然了李藎忱也不得不說······後世那麼多噴子和鍵盤俠,就是被袁老給喂得太飽了。

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