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

李藎忱微微頷首,代王的封號全稱是代奰(音必)王,奰是壯大的意思,因爲這個字比較複雜,而且念起來也不好聽,再加上作者他懶得打,所以世人一向以代王相稱。

歷史上的代王宇文達因爲年紀輕輕就死於楊堅之手,並沒有什麼功績可言,唯一出點名的事情,就是他哥宇文泰覺得這個弟弟一向穩重不好聲色,所以乾脆把馮小憐賞賜給了他,免得自己辣手摧花又不至於讓哪個宇文家的子弟就此沉淪酒色,結果馮小憐到了宇文達的府邸還想要和王妃爭風吃醋,差點把代王妃陷害死,成爲馮小憐“紅顏禍水”的又一證明。

不過不管怎麼說,代王也是宇文泰的兒子,至少現在來看宇文泰培養子弟的本事還是可以的,宇文邕和宇文憲以及宇文純等人明顯都不能算等閒之輩。

這個宇文達雖然沒有多少戰場上的經驗,但是也應該清楚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樣的。若是軒轅關再守不住,那洛陽就更加危機,洛陽危機,北周國祚即將不保,宇文氏也要遭受沒頂之災啊。

所以宇文達要拼命也在情理之中。

再不拼命的話,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樣下去,洛陽西面也不能遲遲沒有行動,”李藎忱皺了皺眉,“朕今日便前往軒轅關督戰。”

“陛下,前線刀劍無眼,萬萬不可!”曹忠和陸子才急忙勸道。

您老人家又來?上一次知道您老人家跑到樑郡和王軌正面衝突了一次,朝野上下誰不是嚇得夠嗆,您再上一次前線,鬼知道會遇到什麼,要是出了啥意外,大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藎忱有些無奈,突然間他還是很羨慕當年自己能夠縱橫天下、無人阻攔的日子,現在家大業大了,往往敵人攔不住自己,自家人卻總能擋住自己。

不過李藎忱倒也是知道自己身爲皇帝,如果直接就跑到戰場上去了,固然可以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但是在這處處人力物力緊張的情況下只會給前線帶來更多的麻煩,畢竟爲了保障皇帝的安全以及能夠確保皇帝陛下在有疑問的時候有足夠多的官員爲他解答,整個行轅都得直接拉到前線上去,甚至曹忠和陸子才也得放下手頭上的所有事情前來作陪,這反而不利於戰爭的進行。

這點兒分寸李藎忱還是有的,他也不打算流露出來對陳智深的不信任,不過給陳智深敲敲鼓還是很有必要,上一次許昌之戰,這個傢伙的推進速度就讓包括太尉府在內的朝堂有些不滿,這個一向以敢打敢衝出名的猛將多少有些磨蹭,正是因爲許昌之戰耽誤的時間有點長,所以才導致現在出現了漢軍西路和中路竟然不能會攻洛陽。

雖然中路的距離要明顯比從潼關到洛陽的距離長,但是這一路上阻擋陳智深的主要都是一些小雜魚,畢竟尉遲迥和王軌的防區交界的地方,幾乎是天生的薄弱區。而從潼關到洛陽,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血戰,甚至就連李藎忱自己親自來指揮,都不一定有把握。

這個陳智深,不是在鬧情緒就好,還是得警告他一下,李藎忱當即斟酌說道:“先告訴陳智深,如果他不能在三天之內拿下軒轅關的話,那朕就親自主持此戰。”

曹忠和陸子才頓時鬆了一口氣,陛下既然這麼說了,那親自上戰場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前線雖然遲遲沒有取得突破的戰報傳來,但是也能夠肯定周人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了,宇文達就算是勇氣可嘉,雙方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依舊是沒有辦法只憑借勇氣、甚至還是一個人的勇氣就能夠彌補的。

李藎忱現在當然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往戰場上跑,御駕親征固然可以振奮士氣,但是也代表着沒有了皇帝的後方中樞,很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陷入遲鈍甚至乾脆停止運轉。

這一次北伐,李藎忱也並沒有堅持衝在最前面,他已經不是一名將領,而是堂堂九五之尊了,衝鋒陷陣本來就已經不再是他的責任,如何在後方統籌安排纔是。

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過一過征伐的癮,而是面對現在北方戰事緊張、官員缺乏的情況,必須要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一來他必須要在軍事上起到統籌指揮的作用,各路兵馬的戰略目標還是李藎忱來制定的,如果李藎忱還在建康府的話,一次戰報來往就花費少說半個月的時間,這仗就不用打了。

二來他還要起到穩定後方的作用,各地新收復的州府需要李藎忱來安排人才進行管轄,諸如潁川世家這種地頭蛇也需要李藎忱來安撫,以免他們和地方接管的軍隊和官員之間產生矛盾衝突,從而爲前線廝殺的將士們減少後顧之憂。

這纔是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

只要他在,宵小之輩不敢騰雲駕霧,大漢前線拼搏的官員將領們也可以吃一顆定心丸了。

除非是像清江口和樑郡那樣已經迫在眉睫的戰鬥,李藎忱也不傾向於干擾將領們的戰術安排,他只要負責在戰略上把把關就好了,而且這一次太尉府也幾乎算是主力盡出,等於李藎忱隨身攜帶了大漢的參謀部,這戰略上的安排也只需要楊素拿出來合適的方案讓李藎忱來挑選就可以了。

因此說句實話,陛下更像是一個吉祥物。

“許昌而今的糧草有多少?”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糧草纔是大漢繼續征戰之根基,沒有糧草一切都是免談。

陳智深提兵北上之後,許昌的後勤實際上一直都是曹忠負責的,曹忠也清楚指揮大兵團攻堅作戰並不是自己的長處,我一個擅長搞後勤的你讓我去攻城,那當然是不怎麼擅長了。而後勤這一方面,長期以來作爲李藎忱大後方負責人的曹忠卻是頗有些本事。

只是李藎忱從潁水這一路走來,親眼目睹着潁水上的船隻來往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速,就知道曹忠做得很不錯。

曹忠沉聲說道:“我們搶在秋天之前拿下了許昌,在秋收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收成,但是這些糧食終究只能支撐軍隊繼續作戰到冬天,還是需要依靠從南方轉運更多的糧食過來。”

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完本感言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