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

現在這些北方百姓體會過了、享受過了,等北周再想打回來,他們自然就也站在了反抗的第一線,畢竟北周那裡是沒有這些東西的。

可是李藎忱也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錢。

徐素微笑道:“陛下放心好了,臣妾北上的時候,內府調撥了一千萬貫的銀票和五百兩黃金以供臣妾取用,黃金妾身一路攜帶而來不說,銀票也隨時可以在北方某個錢莊折現,因此臣妾大概是不需要陛下再給支出了。”

李藎忱怔了一下。

我老婆們比我都有錢啊······

現在朕可是負債累累。

強壓下把這些錢搶過來還賬的衝動,李藎忱微笑道:“那就好,這是你們的事,具體細節朕也不清楚,便由你們全權負責吧,到時候給朕彙報一下就可以。還有什麼需要朕幫忙的麼,儘管提。”

“臣妾遵旨,”徐素盈盈一笑,“只要陛下別跟臣妾不客氣就行。”

李藎忱尷尬的笑了笑,他倒是還不至於這麼厚臉皮,不過徐素這麼小氣,他還是不忘調侃一聲:“現在咱們家裡,好像就朕最窮了,你們一個個的都是小富婆。”

元樂尚笑道:“陛下這話可就說的不對了,徐姊姊的錢也是從內府之中調撥出來的,內府可是陛下的私房錢所在,所以這錢只是徐姊姊在幫着陛下花而已,歸根結底還是陛下的錢。”

那能不花麼······

當然腹誹歸腹誹,李藎忱當然知道只要這錢花的值,有多少就要花出去多少,當守財奴只會讓自己左支右絀,最後滅亡。

只有這些錢花出去並且培養出來了自己需要的民意,大漢才能長治久安、國祚綿長。

“也是,那你們就好好地花錢,要是出了什麼問題,朕拿你們是問!”李藎忱點頭道,“學院也好,醫院也罷,寧肯減少數量也不能粗製濫造,無論是誤人子弟還是誤人性命,朕都饒不了你們。”

“陛下之命,安敢不從。”徐素微笑道,“不過妾身等也有麻煩,那就是書院和義學並沒有那麼多的先生,陛下是不是應該幫幫忙?”

李藎忱沉吟片刻,這個問題他當然也能理解,北方久經戰亂,荒蕪日久,人才流失也非常嚴重,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反正人才和中原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聯繫了,就算是有也不過是鳳毛麟角,中原這些百姓少有能夠識字的,更不要說教書育人了。

“這個朕會想辦法,儘量從各個書院以及地方上抽調徵辟人才。”李藎忱沉聲說道,南方、關中和巴蜀等地的書院已經開始抽調人手、動員學生北上,但是這些人投入到廣闊的中原大地中也不過只是杯水車薪,估計很難支撐起來現階段的需求。

人才,人才比錢糧更加短缺,一把扼住了李藎忱的咽喉。

步履維艱啊。

徐素感受到了李藎忱的難處,輕輕握住他的手:“陛下放心,妾身會幫着陛下想辦法的,之前妾身就已經修書大父告知此事,大父在成都也會再動員一些人前來支援。另外南方各個家族之中還有不少人可爲陛下所用,不知道陛下是否想要用他們?”

李藎忱怔了一下,世家,他倒是忽略了世家的存在。

江南世家因爲站在李藎忱的對立面,帶頭的被李藎忱一網打盡,而剩下的還是有不少人的,這些年倒是非常老實,畢竟他們的身上打着造反的標籤,本來就已經受到整個社會的排斥,再加上田產等賴以生存的東西幾乎都已經被剝奪乾淨,剩下的幾畝地也就是養活一下自家人罷了,自然也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影響力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被忽略掉。

但是他們畢竟是世家子弟啊,要說整個時代誰的文化水平最高,這幫傢伙還是當仁不讓的。

有備而來啊,李藎忱瞥了徐素一眼,徐素一向是不喜歡多說話的人,這一次拐彎抹角的也要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肯定不是她自己這麼想的,而是有人指點。

“誰的意思,孝穆公?樂兒,還是東南士族們?”李藎忱有些不高興,他更希望有話直說,徐素這種表達方式他很不滿。

徐陵早就已經不問世事,而且和東南士族之間早就已經劃清界限,否則也不會遠走成都,更何況他的地位超然,真的要出面求情的話,根本不需要徐素轉彎抹角的說。

至於東南士族們,應該還不至於能讓徐陵的女兒作爲他們的傳話人。那就很清楚了,樂昌的意思?

樂兒想幹什麼,難道是因爲元樂尚等人的出現讓她感受到了危機感,所以想要拉攏一下江南士族麼?

徐素怔了一下,急忙把手抵在額頭上,向李藎忱大禮參拜:“臣妾一時失言,還請陛下恕罪。”

“皇后跟你說的?”李藎忱的神情有些嚴肅。

徐素張了張嘴:“陛下······”

李藎忱不再稱呼樂昌爲“樂兒”,而是以皇后稱呼之,明顯是已經動了怒,這讓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把話說出來。

“行,朕知道了,這件事朕會考慮的,皇后那邊朕會和她說的。”李藎忱揉了揉眉心。

他知道徐素也只是傳話而已,沒有必要把她怎麼樣。

更何況樂昌也不一定就是主動的,她身爲南陳公主,本來背後就是站着東南各個家族,東南家族們找上她希望能夠有機會翻身也在情理之中,樂昌很難拒絕,太子還需要他們的支持。

不管有沒有世家,派系之爭都是必然的。

只是江南世家們有話可以說,但是沒有必要通過這種方式,後宮的自由應該還是遊離在政治之外的,後宮干政的話會引起太多的非議,李藎忱雖然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後宮的身份太敏感了,在這上面還是多加提防的好。

李藎忱的變臉顯然讓陳月儀和元樂尚也都有些惶恐。

他勉強笑了笑,說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朕還沒有到因此而失去理智一定要怪罪你們的地步,朕與你們夫妻同心,先把這北方的局勢穩定下來。”

陳月儀等人都輕輕鬆了一口氣。

陛下這一次明顯是動怒了,可是即使是這樣,陛下依舊勉強剋制下來,不想對着她們發火,自然讓她們心中也是一暖。

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