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

“當唯姊姊,馬首是瞻。”尉遲熾繁正色說道。

如果說之前尉遲熾繁還對皇后這個位置多少有些覬覦,那麼現在她已經很清楚,不管自己再做什麼,都不可能撼動樂昌在李藎忱心中的位置,就像無人能夠撼動李藎忱在樂昌心中的位置一樣,而樂昌更不會給她真正能夠對自己構成挑戰的機會。

這位皇后,顰笑之間,不只是美貌,更是無可挑剔。

自己不求也沒必要成爲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一份事,就可以了。

“事情也並沒有妹妹想象之中的那麼糟糕。”樂昌引着尉遲熾繁走入自己的殿中,一邊吩咐婢女去沏茶,一邊微笑着說道,“姊姊這裡有昨天新進貢上來的武夷紅袍,妹妹若是喜歡的話可以自己去內府拿,不過那邊可能也沒有多少了。別怪姊姊小氣。”

尉遲熾繁笑了笑,樂昌自然也就是跟她開個玩笑。她一向不太喜歡這種乾澀的紅茶,自然不會和樂昌搶。更何況內府本來就是在她手下的,自己若真的需要,早就已經拿走了,甚至樂昌還得找她要。

“姊姊說爲何不糟糕?”尉遲熾繁徑直問道。現在當然還沒有到朝廷之上南北官員撕破臉皮的時候。

衆所周知,陛下一直在若有若無的挑撥文武之間的矛盾,而文臣和武將尿不到一壺裡面去又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就算是陛下不挑撥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除此之外,陛下已然不需要朝堂之上再有其餘另外的矛盾衝突,不然的話大漢內部四分五裂,別說什麼齊心協力了,不直接把大漢給拆開就算不錯的了。

畢竟無論是南北官員,而或者巴蜀、關中等地的官員,真的要是抱團站到一起去,那的確是不容忽略的一股力量。現在正是因爲文官——不論南北——相互親密,武將也是南北之間的隔閡少於文武之間的隔閡,若是再有分裂,那李藎忱就不好掌控了。

平衡,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維持住的。

現在因爲遷都的事,南北之間已經多有齷齪,如何還不算糟糕?

樂昌不慌不忙:“風聲一起,本宮就已經和孝穆公、顧公等人通過氣,遷都之事,他們並不反對,只是現在已經歸隱,除非朝廷旨意下達,不然他們也不好開口說話。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他們不會站出來煽動民意和大漢作對。”

尉遲熾繁頷首,這倒是情理之中。

大漢能有今天,裡面可是有顧野王和徐陵等人的心血,更何況他們的子嗣現在也多在大漢爲官,甚至還有不少已經身居高位,他們自然完全沒有必要跳出來和朝廷唱反調,不然一着不慎,有可能反而讓自己的聲名備受打擊,畢竟這可能意味着他們需要否定自己之前所做的努力。

都快入土了,砸自己的招牌,還要讓子嗣們作難,不必要。

有這些人表態,甚至說這些人就算是一句話都不說,至少輿論就還不至於被個別人利用而被煽動起來。

“難怪姊姊讓楊家麗華姊姊北上。”尉遲熾繁明白過來什麼。

楊麗華一直負責輿論這方面的事情,一向認真負責,的確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但是她的身份敏感,又是不折不扣的北人,現在很有可能會成爲別人攻訐的地方,還不如讓她先避避風頭,順便幫助陛下組建北方的媒體宣傳網絡,而南邊則由樂昌親自負責。

而蕭湘,其出身蕭氏,不南不北,又足以代表荊州世家和巴蜀世家的身份,同樣很容易被人利用。

長期以來,大漢的後宮也是各方各派角逐的地方,而樂昌雖然出身於南方,卻是公認的合格的裁判——當然也有人不切實際的想要將裁判取而代之——同時也是李藎忱選定的後宮的守護者,她負責讓後宮的競爭或者合作都向着良性方向發展。

這些都是夾縫之中或者敏感位置上的人,樂昌沒有必要讓她們坐在這裡承擔額外的壓力和不必要的負擔,甚至最終導致姊妹之間出現分歧,所以還不如早早地趕到北方去過個好年。

至於留下來的尉遲熾繁和沈婺華,一個是實打實的北方女子,另外一個則是實打實的南方女子,一來身份反而沒有因爲中立的地位而讓人覺得可以利用,二來她們的位置也無人能夠取代,更何況單就尉遲熾繁來說,樂昌若是把北人女子全部都攆走,那北方臣子們又要作何感想?

“姊姊心思縝密,妹妹佩服。”尉遲熾繁不得不說。

她佩服樂昌幾乎已經把每個人都考慮進去了,更佩服樂昌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信任自己。

易地而處,自己恐怕做不到吧?

樂昌並沒有關心尉遲熾繁的心思,徑直說道:“建康府偏安江表,的確不適合爲九州之都,縱有嶺南乃至安南,距離中原也實在遙遠。江東子弟,固然期望鄉土爲大漢之都城併爲之榮耀,卻也知道社稷之長治久安,絕不能受困於一方私慾。唯有大漢昌盛,江東纔可昌盛,唯有天下太平,江東纔可太平。天下九州之地,覆巢之下,斷無完卵。江東不可舍中原而獨善其身。因此江東父老,固然不捨都城遠離,但是也不會真的橫加阻攔。”

頓了一下,樂昌感慨道:“縱有少數別有心思之人,又如何能擋得住天下洶涌求和平、求萬世安寧之民意?浪潮如此,陛下尚且只能隨波逐流,更何況那些陰詭小人?想要以一己之力逆流而上,最終不過是被這滔滔大勢擊碎罷了。”

尉遲熾繁抿了口茶,壓制住內心的波瀾起伏。

自己還是看得太短淺了。

“江東百姓,需要的,不過是共贏罷了。”樂昌微笑道,“而今的巴蜀中人,嚐嚐以龍興之地而自豪,江東百姓,自然也會以大漢立國之地而自豪,溫飽財富,乃至於進身之道,一樣不少,又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尉遲熾繁靜靜的看着樂昌。

樂昌舉起茶杯。

“好茶。”尉遲熾繁說了一句。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或許便是如此吧。

兩人一時無言,將茶喝完,尉遲熾繁才似有所感:“妹妹突然覺得,陛下能有姊姊母儀天下,纔是真的幸運。”

樂昌撇了撇嘴:“他能這麼想,我就真的無所求了。”

那就是個大豬蹄子。

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六章 陷阱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