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

長安工坊打造的戰船現在專門供應汾水水師,清一水兒的適合於內河作戰的蒙衝快船,船上都安裝有鋥光瓦亮的新式輕型火炮,以取代原來笨重的投石機,再配合上五百步弩,汾水水師已經實現了遠近皆有的強大作戰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充當陸師的運輸隊,那李叔讓乾脆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作爲旗艦的蒙衝快船就在第二的位置上,前面的那條快船也遴選的精銳,用來探摸情況,而一旦他們受挫或者乾脆直接被擊沉,那李叔讓就會身先士卒,帶着後續的戰船發動進攻,哪怕是有去無回。

汾水的水量到底不比大江,而且又是兩側峽谷收緊的地方,因此水面更是狹窄。

當初大漢打造的五牙大艦,在三峽何等險流之中也能來去自如,而現在即使是蒙衝這種比五牙大艦小了足足三四圈的傢伙,在汾水河道上也顯得有些擁擠。

漢軍在魯班橋南端灘頭上列陣,卻一直保持在周人的投石機射程範圍外。北周軍隊在魯班橋上設立了好幾個投石機,垂下的投石臂蓄勢待發。

這些投石機當然不是諸如大漢霹靂車那樣的大傢伙,拋射的也是網兜兜住的小石塊,好處自然一個是輕便,一個就是需要的石彈在魯班橋下的河灘上遍地都是,而且這些投石機居高臨下拋射,對步卒的殺傷力可想而知。

當意識到漢軍意圖以水師爲前鋒的時候,周人立刻調轉投石機的方向,不過很快他們就收到了漢軍水師的“親切問候”。

蒙衝上的火炮同時開火,雖然是射程不遠的輕型火炮,但是比之周人的小型投石機到底還是勝過一籌的。與此同時,河灘上陸師的火炮雖是姍姍來遲,但終究沒有缺席,剛剛佈設好,就配合水師一起發動炮擊。

不過河灘上的火炮只有三四門,而水師的蒙衝戰船又是一字排開,每艘船上雖然都有一門火炮,但是距離周人防線有遠有近,校準自然是談不上的,因此第一輪炮彈打過去,零零散散的落在各處,有的落在橋頭尚且還好,有的則飛到橋後,誰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更有甚者直接飛到水裡去,掀起來的水柱都快摸到魯班橋了。

火炮手們委實也有些尷尬,這火炮要是打的遠或者近了,根本沒有辦法對敵人造成殺傷,但是如果正正打中了魯班橋,那麼會不會導致這個石樑直接垮塌?這樣的話陸師就真的不用再發起進攻了,等着水師轉運就好。

隨着戰船繼續向前,周人的投石機也開始發威。

相比於漢軍火炮的零零散散,周人的投石機顯然更加容易進行瞄準。如此狹小的水路,操控投石機的北周士卒就算是無能,也至少可以把石塊拋射到河道的位置上去,至於之後能砸中什麼,那就是聽天由命了。

船上早就已經豎起、或者準確說是斜着拉起來盾牌。

這些戰船就是爲了深入汾水等內河支流作戰而打造的,會遭到敵人箭矢和石彈洗禮的情況早就已經在預料之中,不但船隻本身進行了加厚,還設立有專門的盾牌。

這些實際上就是厚重木板的盾牌,平時垂在戰船兩舷外,可以作爲戰船兩側的保護,避免撞擊山壁等等造成船隻的直接毀壞,而遇到攻擊的時候自然就可以拉起來,再用柱子鑲嵌入卡槽中頂住,自然就成了斜着向上遮蔽甲板的護盾。

只聽得那大大小小的石彈撞在這些盾牌上,發出令人心裡也都跟着一起打哆嗦的沉悶響聲,就像是冬日裡一場冰雹砸落一樣。當然還是有石彈從盾牌的縫隙中或者盾牌遮擋不住的地方——比如說火炮的炮位等等——拋射進來,不過甲板上本來留下的士卒就不多,倒是沒有造成多少死傷。

就是當先的那艘蒙衝戰船承受了絕大多數的石彈洗禮,不少盾牌在如此連續的撞擊下也有些承擔不住,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裂縫,終於還是有一面盾牌支撐不住,率先裂開,盾牌後負責支撐的兩名士卒旋即鬆手,讓盾牌自己放下,這樣盾牌還能作爲船舷的護板,不然的話一旦四分五裂,那他們免不了要倒黴的被壓在下面。

箭矢似乎就等着這個時候,從縫隙之中直接竄進去,不過那兩名士卒早就有這個準備,連滾帶爬躲到其他盾牌後面。

漢軍火炮當然也不能任由周人如此囂張,第二輪炮彈旋即拍了過去,這一次明顯要比上一次精準,只見好幾個投石機都直接被炮彈掀飛,其餘的投石機也頓時沒了聲響,北周士卒顯然都被這陣仗嚇住了。

趁此機會,第一艘蒙衝飛快向前,轉眼就越過了魯班橋,戰船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頂着激盪的水流衝上河灘。

箭矢如雨,插滿蒙衝兩側支起來的盾牌,這種無謂的抵抗顯然足以說明此時北周士卒心中的驚恐。

魯班橋後的灘塗上,正是北周軍隊的營寨,原本來往運輸石彈和箭矢的北周士卒也沒有想到敵人竟然會這麼輕易的就突破了阻攔,一時間也顧不上向山坡上運送物資了,紛紛抽出刀刃撲過來,不就是一艘蒙衝戰船麼,仗着人多勢衆,北周軍隊還沒有到直接就要退避三舍的地步。

戰船上的盾牌間隔落下,而火槍手紛紛開火。

槍彈很密集,落在灘頭,有的碰撞了鵝卵石,火星四濺,更有的直接鑽入北周士卒的胸膛。

北周軍隊登時陷入混亂,不過山坡上的韓果已經帶着弓弩手頂了上來,箭矢不斷地從縫隙之中鑽入,迫使漢軍甚至都不得不再把盾牌給拉起來,沒辦法,誰讓人家人多呢,而且距離已經近在咫尺,所以更談不上發揮火槍射程的優勢。

此時船上的火炮再次轟響,一發炮彈準確無誤的鑽入人羣之中,並且驟然炸裂,十多名弓弩手同時被這爆炸的炮彈掀翻。

狹小的山路,密集的人羣,一旦給予火炮射擊的機會,又何嘗不是漢軍最合適的戰場呢。

韓果到底沒有和弓弩手們站在一起,算是逃過一劫,大喊着“散開”。可惜爲時晚矣,漢軍水師的旗艦也緊跟着突破封鎖。

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四章 桃源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八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