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

張掖的消息,到底是經過無數漢軍斥候和白袍的犧牲之後,輾轉送達漢軍主力軍中,又送達長安陛下的案頭上。

張掖守軍雖然不多,但是上下齊心,並且因爲白袍之前就在張掖有所運作,所以頗得本地貧民丁壯的支持,而且宇文忻本身攜帶走的也都是精銳部隊,因此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當然在這一封可以稱之爲奏章也可以稱之爲戰報的文章中,宇文忻也敏銳的指出本地世家的陽奉陰違以及乾脆就是不配合的態度,的確值得陛下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李藎忱看着奏章,心中自然也是感慨萬千。

說句實話,當初他把宇文忻他們丟到西北去,實際上並沒有想太多。歷史上就是他們這幾個人把吐谷渾爆揍了一頓,讓吐谷渾老實了很多年,甚至隋唐末年的戰亂中都沒有衝上來湊熱鬧。因此本着一物降一物的原則,讓這幾個人去發揮一下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李藎忱也不會把防守西北的希望都寄託在宇文忻他們的身上。當初他們拒絕去和北周作戰,所以本身就已經註定了不可能獲得大漢文武完全的信任。

或許李藎忱考慮到歷史上這些人的忠誠和才能,也知道他們都是信守承諾、言出必行的好漢子,因此會比其餘的將領們對他們的信任多一點,但是這多一點可也不是什麼都能夠託付給他們而不管不問。實際上李藎忱把他們安排在武威,意圖也很明顯,武威孤懸河西,和安定、天水之間尚且還有一定的距離,反而更靠近張掖等地,因此這既是大漢深入河西的一處橋頭堡,反過來也是局勢不好的時候斷臂求生的那一隻手臂。

沒錯,李藎忱實際上隨時都做好了宇文忻他們會倒戈的準備,說一千道一萬,宇文忻也是個實打實的鮮卑人,而吐谷渾慕容氏雖然已經和鮮卑之間斷絕聯繫不知道多少代人,可是至少也是個慕容氏不是?再加上宇文忻他們心裡本身就是覺得自己現在的選擇不過委曲求全的話,那麼跟吐谷渾勾搭在一起並非不可能。

只不過宇文忻他們終究還是做出了令李藎忱欣慰的選擇。

而且不只是欣慰,還有驚喜。

比如現在,拿下張掖,也就意味着漢軍的口袋陣有成型的可能,不然的話李藎忱不管怎樣都必須要面對勞師遠征、一直到伏俟城下才有可能和吐谷渾主力決戰的事實。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自然還是宇文忻能夠守住張掖,不然的話一切還是免談。

當這份戰報送到自己案頭上的時候,張掖保衛戰應該已經打響了。

李藎忱默然透過窗向西北望去,大漢軍隊的制度、靈魂甚至於作戰方式以及武器等等,這背後都有他的身影,甚至最早也是他親自帶領着漢軍一路衝殺,打下了不敗的威名。

現在身在西北的這些漢軍將士或許正在面臨着自己、乃至於大漢立國之後最危險的戰鬥,而李藎忱恨自己不能與之並肩。

身爲皇帝,他距離沙場已經越來越遠,午夜夢迴的時候甚至都已經不見沙場血色,但是李藎忱也清楚,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做,只有自己在後方坐鎮,這些前線的將士們才能語法勇往直前。

有些問題,不是武力就能解決的,比如人心。

暴力可以鎮壓反對的聲音,但是不能消滅。

宇文忻在給李藎忱的奏章中點出來了張掖世家的問題,難道李藎忱之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麼?畢竟想要在這個時代立足,誰都不可能繞過世家的存在,只不過顯然宇文忻認爲大漢很難單獨的把在中原對付世家的那一套拿到河西來。

大漢在中原腹地對付世家的手段很簡單粗暴,要麼田產之類的充公重新分配,要麼人充軍,軍中可就缺少勞役呢。

世家只要不傻就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他們心裡也很清楚,世家依靠什麼發家?偷稅漏稅,還有土地兼併。

朝廷的稅收往往只是侷限在田產上,所以世家把大量的山林湖泊等等劃入自己的地盤裡,甚至還通過各種小手段把好好地耕地也都變成這些朝廷眼中的“無用之地”,因此世家就得以保留下來大量的田地不需要繳納稅款,如此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收入,這些收入又會被用來購買更多的田地以達到土地兼併的目的。

因此朝廷想要解決稅收越來越少、世家越來越強大的問題,自然就必須要從土地上下手,斷你財路,不攻自破。

在這個問題上,世家也都很清楚,沒有迴旋的餘地,尤其是對上李藎忱這種殺伐果斷的主兒,你要是不乖乖聽話,流放和發配都只是小事,那明晃晃的刀刃直接落在脖子上纔是大事呢。

沒了什麼都可以等待時機,沒了什麼都可以東山再起,但是沒了命,那還是免談吧。

所以中原的世家們在這件事上還是很配合的。

大人,時代變了,你不跟着變,不需要朝廷動手,百姓都會如浪潮一樣動的,民智已經開啓,百姓不會再甘心讓世家騎在自己的脖子上吃喝拉撒、好不快活。

但是西北的世家可不是這樣的。

像是張掖這些世家,他們本身就已經和依靠土地兼併的中原同類們不一樣,實際上他們已經通過掌控河西的商路,逐漸變成商貿家族,商貿所換來的利益佔據他們所有利益的大多數。

說來也有些無奈,通過土地兼併就能實現家裡山林田地樣樣不缺、山珍海味自家就有的生活,誰不想要?只可惜河西的這些世家本身就在夾縫裡生存,而且放眼城外都是黃沙戈壁,上哪裡搞那麼多田地?

因此對於這些世家,李藎忱實際上並不打算一棍子打死。

本來這些世家就已經偏向於商賈世家,而且看他們的表現也知道,利益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比一切都更重要的東西了。

想要利益,這好說,只要你們能夠積極的配合大漢,努力向西域拓寬商路,那麼你們依舊還是可以當自己的地頭蛇,只不過世家的名號可能要被什麼什麼商行或者錢莊給取代了。

然而既然利益已經最重要,李藎忱相信他們不會拒絕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二章 溫飽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九十八章 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