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

對於祖羣來說,這個工部右侍郎當然也不是那麼好做的。

他作爲北方降人,驟然位居高位,肯定有很多人有意見,因此自己更得虛心求教,並且儘自己所能,令人信服才行,不然的話去工坊之中做一個大匠豈不是比做官來的輕鬆。

因此擔任右侍郎並且前來工坊坐鎮,吳憑和祖羣也算一拍即合。

看祖羣挽着袖子,腰間插着圖紙的樣子,李藎忱也知道,這傢伙同樣不是在走走過場的。

人心雖然複雜,但是李藎忱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看得多了,有些人的本性善良與否,往往還是能一眼看破。尤其是這些工匠之類的,本來心思就比較單純。

這個祖羣倒是個靠得住的人。

祖羣感受到了陛下的目光,當然也知道陛下是在考察自己。身爲工部的高層官員,他應該掌握的並不只是基礎的知識,還有生產和管理的知識。

當下祖羣也不露怯:“回陛下,目前因爲整個關中和西北只有長安工坊可以生產各式火器,所以工坊人手還是緊張的,多少影響到了其餘訂單,不過現在工坊已經開始幫助訂單買主積極聯繫成都、洛陽等地的工坊,再加上河東的工坊投入運轉之後,應該可以滿足需求。”

大漢拿下北方之後,工部自然抓緊着手在河東、河北和幽州等地建設工坊。當初奮武軍孤軍奮戰於平城,所需要消耗的一切火器都得從長安工坊一點一點的運過去,因此工部可是早就已經下定決心,說什麼也得在長城內外建立起來完善的工業體系的。

鬼知道現在看上去稱臣納貢、很是老實的薛延陀,背地裡是不是盤算着什麼壞心思,又鬼知道自家陛下在解決了西北之亂後,會不會率軍出草原、深入漠北。

畢竟自家陛下可是一直以恢復兩漢全盛時期之版圖爲口號,並且也是實打實在這麼做的。只不過他現在只是先下手對付西北的吐谷渾罷了。

西域平定後,到時候草原上的薛延陀人還有別的部落不搞事情還好,不管怎麼說大漢是華夏王朝、禮儀之邦,打人總是要找一些道義理由的,而只要他們搞事情,那等待他們的就是浩蕩開進的大軍。

等到那個時候再建設工坊,晚了。

工部現在已經學會了未雨綢繆,再加上各地州府對於建設工坊都是表示支持和歡迎的,這東西搭在自家這裡,既能夠安頓就業,有能夠直接帶動本地經濟的發展,地方郡守只要還有腦子,就知道應該如何選擇,或者換句話說,這些傢伙不爲了工坊的選址大打出手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工匠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些三教九流中的下等人自然還有機會受到這樣的追捧,甚至一羣地方主官帶着所謂的本地父老代表專門跑過來請求工部在本地開設工坊,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這自然也讓本來性格就比較務實的工匠們,更是不敢大意,萬萬不能辜負了陛下的信任和一方父老鄉親的厚望。

在河東建設工坊是必然的,而且隨着工部在河東發現了大量的煤炭,一開始只建設一個太原工坊逐漸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工坊在整個河東大地上鋪開。

要不是這河東之地山河表裡,羣山林立,恐怕工部還敢規劃更多的工坊。

只可惜時間終究還是太短了,時至今日,真正搭建起來並且開始從事生產的就只有一個太原工坊,別的還都只是空架子。

不過緩解長安這邊的壓力,倒也足夠了。

最近太原工坊燒造出來一批質量不錯的火槍,表明長安工坊總算不再是唯一的軍火供應之地。

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火器的生產中,那這邊真的什麼都不用做了,大家都轉行軍工就可以了。

軍火固然很賺錢,但是終究是有產能過剩的那一天,畢竟這戰爭也不可能永無止境。

而且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及此事,認爲工坊生產出過量的火器,只會導致朝廷爲了不浪費這些火器而去推動更大的戰爭,因此朝野之間對此也並非沒有異議。

朝廷修建這麼多工坊的目的,可不是爲了戰爭和戰爭,現在關乎國運的北伐之戰已經結束,工坊不能再抱着軍火生產不放,而是應該有規劃的進行轉型了。不然也不會有李藎忱看到的外面集市上各種產品應有具有的場景。

“等到朝廷拿下河西之後,通往西域的道路就會暢通,到時候工部也要積極組織人手前往河西組建工坊,另外西域物產豐富,務必要多加探索。”李藎忱緩緩吩咐一句。

祖羣急忙頷首。

顯然陛下也清楚,工部除了吳憑這個主事的之外,其餘多半都是和劉焯這樣沉迷於技術攻堅、實際上並不非常擅長管理的人,好在這麼多人齊心協力、專注在一件事上,倒也用不着如何管理。

但是終究工部對外擴張等等事宜,不能都寄託在吳憑一個人身上。並不是陛下信不過吳憑,而是一個人的能力到底是有不足的時候,李藎忱也不可能把工部的發展讓吳憑一個人擔着。

因此吳憑選拔祖羣上來,顯然也是因爲看中了祖羣當初也是在北周朝堂上負責冶煉等相關事宜的官員經歷,他是有組織和管理能力的,而不是一個只醉心於技術的大匠。

李藎忱自然也不介意提點一下工部,抓緊在河西搶佔地盤,以後更是可以以此爲出發點向西域進發。

朝廷想要穩定河西,自然也需要全力以赴發展建設,只有給本地的百姓帶來截然不同的生活,才能培養此地對大漢的歸屬感,畢竟河西遠離中土久矣,李藎忱自己都不相信河西的百姓還會對中原王朝有什麼情感,因此這是新佔領的地盤,必須要抓緊讓他們認識到跟着大漢的好處在哪裡。

書院、醫院是一方面,工坊自然是另一方面。

除此之外,李藎忱也讓祖羣把注意力投向西域,自然是有目的的。

李藎忱當然不能說,我知道那裡有石油、有礦產。

他知道,工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礦產資源,因此不需要李藎忱說,工部自己就會去找。

找不到就算了,找到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出兵藉口。

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