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

城中道路到底沒有城外寬敞,再加上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的愈發嚴格,在大街上直接擺攤售賣已經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了,所以還不如直接湊到城外去,在那裡甚至還能夠分到屬於自己的固定攤位。

這自然更進一步分走了城內集市的客流。

對於老百姓來說,城外四周都有更大更廣的集市,何必再來城中這尺寸之地?更不要說城中商賈們需要支付高額的房租,因此這些費用均攤在商品上,更是讓他們的商品缺少競爭力。

因此城中的集市而今也被迫做出轉型,向着中高端貿易進發,比如從全國其他地方運來的一些長安少見的貨物。

可是城中真正需要這些貨物的人,又有多少?

所以城中集市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去。

這也讓李藎忱忍不住感慨,這或許就是工業種類齊全的弊端吧。

龐大的長安工坊在帶動着整個關中地區的快速發展,自然也就使得很多工業產品都能夠在本地進行生產,外地進來的貨物逐漸失去了競爭力,大家除了圖個新奇之外沒有什麼了。

不過這也讓李藎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城中的這些商賈爲自己所用。

他這一次來,不就是爲大家解決問題的麼?

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絲綢之路。

所謂的“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實際上是後世德國學者的發明,在這個時代之前是沒有的,不然的話作爲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關卡,玉門關應該叫做“絲門關”纔是。實際上絲綢之路最早是被兩漢用來進口西域優質的白玉,也就是和田玉,因此纔有玉門之名。

大漢一統之後,李藎忱就已經把目光放在遼東和河西,遼東自然是爲了那富饒的土地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這年頭到底還是在小冰河期內,在遼東進行耕作的確不太現實,但是礦產也很讓人眼紅啊。

而河西,自然就是爲了和西方的貿易。

因此很早以前,大漢的報紙上已經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向人們介紹這一條已經埋沒在歷史風沙中的道路,引來不少學者的考據,有官方背書,大家自然也就逐漸接受了這個名稱。

現在大漢拿下河西,絲綢之路已經再一次暢通,朝廷完全可以通過河西恢復和西域之間的貿易。

絲綢之路在此之前,實際上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被截斷,從西域以及更遙遠的阿拉伯地區前來的貨物還在通過絲綢之路進入西北地區,但是因爲這條路上實在是有太多等着收過路費的,因此這就直接導致一個商品被運到大漢或者從大漢運到西方之後,價格飆升。

畢竟之前同樣把握這條路的吐谷渾以及不少西域小國,並不能讓自己的商品賣出去,甚至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財購買這些商品,因此這就意味着他們爲了彌補損失而不得不提高商品的過路稅費。

想要從此過,就要留下買路財!

西域小國們到底還不敢過於囂張,畢竟還有幾個大國在周圍盯着呢,要是貨物的價格太高了,直接影響到了本國百姓——當然主要是王室和貴族——購買使用,那不介意直接揍你一頓。

關鍵就在於以高昌爲代表的幾個西域大國,以及吐谷渾這個盤踞河西的龐然大物在提高稅費、哄擡物價。

偏偏大家還無計可施。

這自然就導致通過絲綢之路往來的貨物價格太高,絲綢之路雖然還在運轉,卻名存實亡。

在大漢,也就只有西北的商賈們參與絲綢之路的貿易。

畢竟不依靠絲綢之路的話,他們就只能處於大漢整個貿易網的末端。最底層的經銷商,賺的可是最少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漢拿下河西,直接頂在西域門口,沒有了吐谷渾在中間賺差價,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一下子就被提了上來。

大漢那麼多的優良貨物,通過絲綢之路順利進入西域,再進入西方,這背後將會是令李藎忱夢裡都能笑醒的巨大貿易順差。

畢竟在此之前的兩漢時期,中原就能夠通過絲綢以及茶葉這種神奇的東方樹葉換取大量的真金白銀,更何況現在大漢能夠拿得出手的已經不止有絲綢和茶葉,還有大量工業產品。

西方現在還在暗無止境的中世紀中,工業自然是免談。

大漢很簡單的流水線工業產品,就有可能在那邊被奉爲瑰寶。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錢財積累。

巨大的貿易順差,簡直就是在吸血。

榨乾所有有文明的地方!

雖然這的確有些殘酷,但是李藎忱絕不心慈手軟。

落後,就是要捱打的,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現在我大漢如此強大,不算計你,算計誰?

商賈們似乎也意識到了絲綢之路能夠帶來的巨大利潤,此時已經忍不住當着陛下的面竊竊私語。

不過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能過於失禮,很快就有一名老人作爲代表站了出來:“啓稟陛下,絲綢之路勾連大漢和大秦,只是不知道現在大秦是否還在······不過長期以來西北的同行們都依靠絲綢之路而活,這證明重新開拓這條貿易通道並且把我們的商品送出去應該是可行的。”

李藎忱頷首:“朕給你們這個權力,可以放手去做。”

商賈們頓時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個問題的關鍵點不在於陛下讓他們去做,而是他們應該如何去做。

不過李藎忱不等他們問出來,就補充了一句:“一切所求,朝廷會滿足你們的。”

作爲代表的老者忍不住顫聲說道:“陛下,若是路途遙遠,難以帶着大宗貨物抵達呢?”

“工部已經在規劃直抵玉門關和陽關的直道,另外還有新式的機械正在研發之中,到時候可以讓貨物運輸事半功倍。”李藎忱徑直說道,爲了建立起來對西域的統治,直道是必然的。

至於火車之類的,李藎忱當然知道還要等很多很多年,但是至少現在已經看到了曙光,不是麼?

更何況歷史上的火車被研發出來,再到正式成爲一種交通工具,本身也沒有用多少年。因此李藎忱相信在一兩代人之內,鋪設鐵軌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七章 求死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五十章 冷潭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