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

因此現在大家應該認識到,外敵還很強大,並且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又會冒出來新的敵人。

只有緊跟着陛下,真正的帶着大漢在廢墟中站起來,才能讓大漢有更多的資本去應對新的威脅,去和其餘的民族爭奪那爲數不多的崛起的機會!

別人,至少現在還沒有證明自己具有這個能力。

事到如今,想一想自己之前對於陛下的質疑,又是多麼的可笑。

看來各部真的要組織一下,到下面各地州府去走一走看一看。

能夠發展成鍾離這個樣子的,應該好好鼓勵,甚至可以讓本地官員前去別的地方講授一下經驗。而要是發展的還是和之前大家印象之中的南北朝時期一個普通的城池沒有什麼區別的,那抱歉了,吏部和御史臺就要磨刀霍霍,看看你們這些主官是幹什麼吃的。

時代變了啊,所有人的目光交錯,都看出對方眼中的深意。

現在的大漢,是一個大一統王朝了,假如大家還在用舊有的眼光去打量這個時代,那麼被用不了多久,他們也會被淘汰。而他們驚恐的發現,之前的自己,好像還真的是這樣的目光。

還好,這一次跟着陛下南下。

還好,自己親眼看到了這一切。

甚至大家心中更加感慨的是,陛下應該是早就已經回阿飛了解了他們的想法,甚至看穿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才專門帶着他們下江南,不讓他們再繼續站在北方百廢待興的廢墟上無病呻吟,而是讓他們親眼看一看,那奏章上隻言片語描繪不出來的繁榮,那怎麼說都顯得詞窮的盛世!

沒錯,盛世,在大家看來,一個鐘離城,已經算是盛世的象徵,而可想而知,現在的江南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所以說大漢的江南已經進入了盛世,沒有任何問題。

同時,大家更是要堅定一個想法:

開拓、發展、進取,纔是這個時代的主色調!

自己要學、要做的還有很多。

牙牙學語的小兒,又有什麼資格去駁斥聖人言說?

陛下沒有跟他們一般見識,甚至還願意帶着他們去看,這纔是真正的胸懷博大。

————————

李藎忱並不知道羣臣們的心中現在已經經歷了怎樣的震動。

因爲在他看來,這鐘離城也就是那個樣。

他帶着這麼多臣子南下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安撫江南士民,好好的收攏一波人心。

至於臣子們內心的感慨,李藎忱若是知道了,恐怕只會吐槽一句:諸位請不要自行加戲。

說得好像你們要是跟不上時代了,跟不上朕的思路了,朕還能把你們都換掉,轉眼又去找一批什麼都能勝任的臣子來!

你們跟不上,朕還不是得等着。

說回江南的事。

大漢的都城本來在建康府,結果現在洛陽搶走了都城的位置,建康府一下子淪落成了和長安、鄴城並列的陪都位置,甚至說起來還不如成都府人天天掛在嘴邊的“龍興之地”來的好聽呢。

我們巴蜀人不和你們江南、中原還有關中人爭奪什麼,反正陛下是從我們這裡起家的!

對此,江南人很想說,陛下當初要不是靠着我們江南子弟入蜀,又怎麼打下來的偌大江山?不過這話還是在心裡嘟囔兩句就好了,真要說出來了,未免有點兒在說陛下能力不夠,是靠外力。

因此江南士民們,尤其是當初那些從龍積極的人們,心中還是有些小情緒的。江南人投入了這麼多,洛陽你個濃眉大眼的,憑什麼?

尤其是自從陛下北伐之後,建康府雖然是陪都,陛下卻從來沒有來過,就像是已經把這個都城給忘了一樣,自然更是讓江南百姓們心中的不滿越來越多。

當然這種不滿裡,更多的還是嘆息和失落,但是李藎忱身爲皇帝,絕對不能允許這種情感影響到了江南士民們和大漢之間的情感。

巴蜀是龍興之地。

而實際上真正對李藎忱北伐幫助最大的還是江南。李藎忱是在入江南之後,纔算是真正擁有了一塊物產豐饒、人口衆多的土地,從而確定了自己的基本盤,之後南征北討,有了今日的偌大王朝。

嗯,是爲了深厚的感情,纔不是爲了江南的賦稅和物產呢。

陛下的誠意,毋庸置疑!

所以這一次李藎忱不但親自到江南走一遭,而且和去鄴城的御駕親征、去長安的輕車簡從不同,他這一次是帶着船隊、百官從洛陽沿着運河浩浩蕩蕩的南下,視察沿線州府以及整個運河的運行狀況,聲勢可謂是浩大,充分的表明了皇帝陛下對於江淮和江南州府的重視程度。

而隨駕的妃嬪也很多,沈婺華和陳宣華是跟在李藎忱身邊的,她們出身江南,此次也算是回家。貼身帶着兩個江南妃嬪,自然也是李藎忱在不斷釋放着套近乎的信號,表明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女婿。

與此同時,還有楊麗華和徐素,分別帶着人馬從另外兩路南下,分別走襄陽入沔水進入大江和走青州下楚州。

這兩隊人馬不但同樣有大量的工匠隨同,沿途考察開闢運河或者道路的可能性,前者是爲了加強荊州和中原之間的聯繫,後者澤是爲了加強青州、徐州等淮北重地和江南之間的聯繫。

李藎忱很清楚,至少後者的範圍內是可以修通另外一條運河的,也就是後世的明清運河。

現在的運河依託邗溝-鴻溝,實際上是從江南斜斜連接了洛陽等中原重鎮,而青州和徐州等地想要南下,就必須要到淮水岸邊才能轉爲水路,這顯然是不利於交通的。

尤其是未來冀州和幽州還要被納入運河體系之中,這條運河一旦修通,自然可以直接讓江南的貨物向冀州和幽州等地運輸,快速的促進這些地方的發展,而且還不需要專門到洛陽兜一圈。

至於楊麗華和徐素的任務,自然是帶着內府沿途巡查。內府的監察體系已經建立起來,現在就是整合各地內府機構、清查貪污腐敗,以彰顯內府權威的時候,楊麗華和徐素生性穩重,自然比較適合這個工作。

一開始大家都沒有經驗,總歸是需要有穩重的人來拿捏一下尺度,免得弄成了大清(*)洗。

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