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

內府的崛起終究代表着女性和皇權聯起手來對外廷造成足夠的壓力。

世上最穩定的結構是三角形,這是工部在去年就已經經過無數試驗之後提出來的觀點,並且已經寫入了不少書院的教材。

而當今聖上最擅長的,顯然也是制衡。

三角形顯然最穩固。

所以李藎忱一直作爲三角形的一個角,牽引着南北、文武,以及現在的內府和外廷。

但是和南北官員、文武官員之間的對立不同,內府是李藎忱憑空製造出來的。

內府掌控的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謂的第三產業,而外廷掌控着第一和第二產業。

李藎忱想要刺激經濟的發展,當然就需要刺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現在不需要過多的刺激,自己就在按部就班的往前走。

但是第三產業這裡,終究還是差了點。

陛下現在等於是動用皇權,把皇權加在內府身上,形成皇權和內府同時與外廷的對抗。

沈君高認爲陛下這樣有點兒冒險了。

畢竟不是所有的外廷官員都是一心要反對內府的強大,甚至於直接去和皇權作對的。

至少禮部不會,農部不會,這兩個尚書一個是陛下最忠實的擁(舔)躉(狗),另一個更是天子門生。

軍方肯定也不會有意見,對於他們來說,跟着李藎忱走,顯然要比和那些文官們爭爭吵吵來得輕鬆得多,反正陛下已經勾勒出來一個龐大的藍圖,世界之大,本來就超乎想象,所以以後大漢無論想要征服什麼地方,都不可能離得開軍方。

軍方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跟着陛下,那麼就永遠有功勳。

實際上真正會反對陛下如此擡高內府的,是剩下的幾個部門,甚至工部和商部這些李藎忱一手扶持起來的部門都很有可能在其中。

因爲內府的崛起實際上也是在搶奪工部和商部,尤其是商部的一些任務。這些酒樓啊,茶樓啊,按理說都應該屬於商業發展纔對。

不過現在內府和商部之間廣泛的展開合作,對於這些處於雙方工作交叉範圍內的對象,基本上都是以內府爲主,商部爲輔。商部至少還是參與其中的。

商人重利,商部官吏們和商賈們打交道時日多了,多多少少的也都沾染了一些這種風氣。他們顯然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和龐大的內府抗衡的,而且內府也並沒有把手伸出服務業,進入到商部所管轄的其餘區域內,比如錢莊等等的意思。

甚至內府本身還是各個錢莊的大客戶,不少錢莊可都和本地內府有廣泛的合作。

因此真的讓商部去和內府作對,這些已經被朝中官員冠上“奸商”名號的傢伙們肯定不會去做。

而工部又是一羣只會搞研究的科研瘋子,同樣指望不上。

因此朝堂上對內府反對聲音最大的官員,基本上都出自於陳叔慎的戶部、沈君高的刑部以及袁承家的吏部,最多再加上原本就遊離於各方之外、自成一體的御史臺。

在沈君高看來,這個陣容顯然並不夠強大。

而且這些官員基本上都出身江南,他們又不能過於抱團,這樣只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你們江南官員是要造反麼?

更何況現在坐在皇后位置上,主持內府事務的是誰?

是樂昌殿下啊。

出身江南的官員,本來就把樂昌看作他們在後宮之中的依仗,誰願意去和樂昌殿下作對?

因此沈君高覺得陛下如此刻意的給內府站臺,有點小題大做。

甚至一旦陛下用力過猛,內府緊跟着崛起的話,那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外廷各部負責的?

豈不是天下大事都落在了後宮女子的手中?

這麼多活,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幹不完吧?

額,重點不是陛下有多少老婆,而是別說後宮不得干政了,這後宮直接就攝政了吧?

旁邊的陳叔慎亦是若有所思。

沈君高一邊和他向前迎接聖駕,一邊低聲說道:“是否要勸上一勸?”

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有些話不需要明說,沈君高相信陳叔慎久在這個位置上,一聽應該就能聽出來。

內府發展過快,又何嘗不是在給戶部造成壓力?

畢竟內府現在還能自己解決財政來源,但是隨着陛下剛剛提出的所謂的降低醫療費用等等想法付諸實際,內府是不可能獨自支撐起來這麼龐大的開支的,終歸戶部需要出手,畢竟醫院和書院之類,外廷也有擔起來責任不是?

所以讓陛下、也讓內府慢一慢,對外廷來說自然是好事,對於陛下,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陳叔慎怔了一下,低聲說道:“這······這如何勸?我等只是外臣······”

沈君高翻了翻白眼,不至於。

咱們兩個若是外臣的話,那其餘和陛下非親非故的臣子們還算什麼?尤其是你這根正苗紅的國舅爺,可是實打實的內臣。

“你我若是不能相勸,那何人才能相勸?”沈君高沉聲說道。

陳叔慎登時露出糾結神色:“這······”

接着,他頓了頓腳:“陛下後宮事宜,是陛下之喜好,我等還是少說爲妙。”

似乎想到了被自家阿姊罵的唯唯諾諾的場景,陳叔慎甚至還縮了縮脖子。

還不等沈君高說什麼,陳叔慎怪異的看了他一眼,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勸道:

“後宮妃嬪,各有事宜,此時跟在陛下身邊的這兩位,雖然都非南方出身,但是畢竟也都有內府的官職在身,並無問題。我們若是言說此事,恐怕並沒有多少可切入之處。畢竟現在無論南北,都是漢臣、皆爲漢土······”

陳叔慎的大道理還沒有說完,就頓住了。

因爲他看見沈君高一個趔趄,險些撲倒在地上。

“沈公!”陳叔慎趕忙攙扶。

沈君高伸手輕輕按住胸口,剛纔有一口氣差點兒沒有提上來。

敢情某擔心的是內府會不會做大,反過來威脅到外廷,而你在擔心的是你家姊姊和妹妹沒有跟在陛下的身邊,是不是失寵了?

搞笑呢?

這是一個朝廷重臣應該有的想法麼?

陳叔慎不明就裡。

沈君高突然間有些恍惚。

他想起來了剛纔陳叔慎所說。

至今天下,無論南北,皆是漢人。

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章 千年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十九章 火光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