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

而一切,或許可以從這個小小的琉璃開始。

“讓吳憑去御書房,”李藎忱霍然起身,“某馬上過去。”

說心裡話,吳憑有些緊張。

這還是他第一次單獨面見李藎忱,面見這個一手打趴下北周、分化了南陳的年輕君主。

但是這並不代表吳憑害怕李藎忱,相反,對於以吳憑爲首的巴蜀人,尤其是巴蜀工匠們來說,他們最想感謝的便是李藎忱。

士農工商,工匠是社會的第三階層,這意味着他們在從生下來就有自己的一份工作的同時,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社會地位很低。這就意味着當發生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他們會受到更少的尊重和照顧。

吳憑是一個不錯的工匠,可是亂世之中大家吃飽都是問題,誰還想着哪裡需要動用工匠,蓋個房子也就是自己解決了。所以在李藎忱入蜀之前,吳憑實際上過的很潦倒,他的師傅是爲官府製造和維修大型弓弩器械的,可是到了吳憑這裡,只能做一個木匠。

不過好在李藎忱改變了這一切,吳憑到現在還不敢想象當自己聽到這個新來的統治者需要大量工匠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說來也有些慚愧,當時他還以爲李藎忱是要爲自己修建宮殿——這對於亂世之中的君王來說很常見,畢竟誰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幾天,所以還不如及時行樂。

這一點陳叔寶和宇文贇都很有經驗。

可是吳憑發現自己錯了。

李藎忱是真正想要建設一個強大巴蜀的人,他並沒有修繕宮殿,而是先召集人手興建工坊。

看着龐大的工坊拔地而起,看着來來往往的壯丁勞作,看着流水線生產的恢弘,吳憑真的後悔自己爲什麼早生了十年,否則正當壯年,或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轟轟烈烈的建設之中。

不過即使是如此,吳憑也是成都工坊當然不讓的最大功臣。

歐陽莫需要統籌整個巴蜀的工業建設,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實際上成都工坊這個李藎忱麾下除了南部郡造船廠之外最大的工坊——造船廠主要是因爲體型大——幾乎是吳憑一個人主持建設起來的。

想到那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的工坊,想到成百上千揮汗如雨的工匠,想到那令人歎爲觀止的龐大流水線生產,吳憑就如癡如醉。

這是他的心血。

這也是爲什麼吳憑看到李藎忱的時候多少有些忐忑,成都工坊現在首要的任務是生產霹靂車,而此時吳憑他們卻抽調了一小部分人手試驗新的材料,哪怕是誤打誤撞弄出來的這個東西的確很漂亮,但是在一向務實的殿下面前,會不會得到賞識,實際上吳憑心中根本沒有底,若是殿下因此惱怒了,覺得他們不務正業,那麼最後吃虧的肯定還是成都工坊。

不過李藎忱倒是出乎吳憑的意料,饒有興致的問道:“燒製出來同樣的東西需要多久?”

“啓稟陛下,這一次實際上是大家的無意之舉,如果想要摸索出來其中的門路,屬下認爲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吳憑急忙說道,他也不確定當時他們都採用了什麼辦法,回去少不得還得一點一點的嘗試,如果運氣很不好的話,恐怕十天半個月都弄不出來,不過在這裡吳憑當然不敢直接和李藎忱說透,否則豈不是顯得他實在是太無能了。

瞥了一眼有些糾結的吳憑,李藎忱已經大概能夠揣測到什麼,不由得笑了一聲:“那好,本王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不但要燒製出來一樣的東西,而且還要保證這裡面儘可能少的存在氣泡和雜質,這你可能辦到?”

一個月的時間當然足夠了,吳憑輕輕鬆了一口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思被李藎忱看穿了,更不敢怠慢:“遵命!”

李藎忱點了點頭,玻璃可是一個好東西,如果真的能夠在這個時候面世,那麼不僅僅意味着人們在建築房屋的時候又多了一種可以選擇的材料,更意味着放大鏡、眼鏡甚至是望遠鏡都能夠先一步問世。要知道在明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千里眼和眼鏡,只不過這種東西一般都是用珍貴的水晶或者玳瑁製作的,那絕對不是尋常人家能夠用得起的。

而玻璃不一樣,其有着和水晶、玳瑁差不多的作用,但是成本卻遠遠低於後兩者。後世大規模的燒製告訴李藎忱,只要能夠掌握住其中的關竅,那麼玻璃製品是可以走進千家萬戶的。

更不要說千里眼,也就是望遠鏡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了。

李藎忱的重視讓吳憑感到自己沒有白來這一遭,更是下定決心,回去一定要集中幾個骨幹攻堅。

而想到了什麼,李藎忱緊接着問道:“既然湊巧,那便說說現在工坊裡面霹靂車的產量怎麼樣,有多少可以補充給白帝城?”

霹靂車是經過李藎忱和歐陽莫聯手打造的大型投石車,其藍本是三國時期劉燁發明的大型投石機,在之前的襄樊之戰中就曾經展露過風采,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投石機。

對於未來註定要征戰天下的蜀漢軍隊來說,霹靂車當然是不可或缺。只不過這樣龐大的器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夠生產的,原本的南部郡工坊已經轉而造船,而漢中和襄陽的工坊尚且還在建造,因此成都工坊就是現階段李藎忱麾下唯一能夠生產霹靂車的地方。

對於這些數據吳憑當然是爛熟於心,當下急忙回答:“啓稟殿下,現在每個月可以生產二十臺左右,其中四到五臺供應襄陽前線,兩到三臺供給漢中,一到兩臺供給西北,所以剩下能夠運往白帝城的每個月只有十臺左右。”

李藎忱皺了皺眉,說句實話,數量實在還是有些少,畢竟在李藎忱的設想之中,上百臺霹靂車同時爆發,絕對可以有摧枯拉朽之氣勢。不過李藎忱也清楚,這個時代的城牆並不存在包磚城牆,這些普通的夯土城牆實際上很難招架七八臺霹靂車的集中進攻。

更重要的是現在成都工坊的產品也不可能只供應白帝城,襄陽前線那裡還有一定的缺口不說,漢中和西北也需要霹靂車的幫助。

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九章 秘密第九章 秘密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