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

陳孝天這麼一說後,在場的衆人都沒有了聲響:經過朱由棟這麼多年的反覆宣傳、教育,大家的思想已經逐漸的扭轉了過來——每一個漢人都是可貴的。這是最近這些年大家腦子裡逐漸樹立的新觀念。

但是這新觀念樹起來之後,面對高達近兩萬的‘人質’,參會衆將都覺得腦門有點疼。

“各位。”孫傳庭起身:“因爲這個事情,所以本官前些日子上書禮部,經禮部同意後,本官已經派出臺灣府官員抵達馬尼拉對那裡的西班牙人進行了警告。大致意思就是,兩國交戰,是軍人的事情,與普通百姓無關。如果西人敢在這次戰事中屠殺我旅居馬尼拉的漢人,那我大明不勝則罷,若是勝了,一定將馬尼拉城的所有西人全部斬殺。當然,我們也承諾,主動進入馬尼拉城漢人聚居的城區進行宣傳,戰事起時,那裡的漢人不必爲我大明做內應,安靜的待在家裡就好......”

“嗯。”參會衆將如釋重負的點點頭:“孫太守這一手辦得好。”

“好。”曹文詔起身:“此事就暫時說到這裡,那個,陳百戶,請繼續。”

“是。”陳孝天讓會場裡的兩個小旗過來取下第一幅臺灣、呂宋的整體地圖,換上了一副只有馬尼拉灣的地圖。

“諸位,根據錦衣衛前期的情報以及近期的冒險打探,目前我們可以確認,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兵力不足,所以放棄了在馬尼拉灣入口處的防守。所有的戰力都蝟集在馬尼拉城裡。這座城池已經完全要塞化,臨海一面的城牆高七米,全部是用鋼筋水泥新澆築的。城塞上的大炮密度很高,具體多少門,這個,恕我等探查無力,沒有拿到精確數字。但遠遠觀察,怎麼都不會少於五十門。在這座城塞的南北兩側,西人已經事先挖掘了很長的壕溝。壕溝與城內相連。不管是從城內派出兵力進入壕溝防守,還是往壕溝裡注入火油都非常方便。至於這座城塞的東側,是大片的稻田、果園,以往是當地漢人的聚居區。但是現在這些地方的漢人已經被全部強制遷徙入城塞內居住,這些地方也都被西人挖掘了壕溝......

至於西人的艦隊,四月份的時候我們確認,其全部停靠在馬尼拉灣內。但是今年七月下旬最新一次查探,我們已經失去了對方艦隊的蹤跡......各位,以上就是錦衣衛獲取到的相關敵情。”

“多謝陳百戶。”曹文詔道:“下面請劉招孫上將向大家介紹本次作戰,我軍的兵力配置。”

朝曹文詔拱拱手,劉招孫起身:“承蒙皇上允准,樞密院多方協調。本次征伐呂宋,我大明共調集了第一、二、五、六、八、十一等六個師,以及海軍陸戰隊。以上,共計九萬三千人。除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外,海軍方面,共計投入一艘鐵甲艦,四十艘一級戰艦,六十艘二級戰艦,各類運輸艦五百餘艘。六百多艘的船隻上,海軍一共也投入了各類士兵四萬餘人。可以說,即便把西人的艦隊上的水兵估算爲一萬,把西人新組建的軍隊計算在內。我軍此次作戰,也是十三萬三千對三萬五千。在兵力上,我軍佔據絕對優勢。”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參會衆將卻一點都不輕鬆:如此要塞,本來就很難打了。還涉及到城內兩萬多同胞的性命,更不要說,本方是從臺灣出發,勞師遠征了。

“各位。”在劉招孫坐下後,曹文詔起身:“從臺北港到馬尼拉,直線距離都超過一千公里了。我軍若是全部動起來,以運輸船三五節的航速,怕是在路上就要走上十幾天。所以,本次作戰,第一點就是,我們必須先在呂宋島上找一個地方登陸,把陸軍和給養全部放上去,然後才能說攻城的問題。”

“司令見教得是。”

“這登陸的地點,當然得儘可能的接近馬尼拉城塞。因爲這呂宋島上的道路情況非常糟糕,可以說很多地方就是原始森林,根本就沒有路,完全無法承載我們的大炮。所以......”曹文詔也走到地圖前舉起了指揮棒:“經過本將與海軍的李國助、顏思齊兩位艦隊司令的商議,我們準備把登陸地點定在兩個地方,分別距離馬尼拉城塞以北、以南五公里處的灘塗。這兩片灘塗目前都沒有名字,本將暫時將其命名爲鄭灘、和灘。到時候,我和招孫各帶三個師,分別在南北登陸。之後便是南北對進,圍攻馬尼拉。”

“鄭灘、和灘?好名字!成祖年間的鄭大使抵達呂宋的時間,可比這些西班牙人早多了。”

“嗯。”輕輕的點頭後,曹文詔繼續道:“現在是八月五日,按照海軍這些年駐守南洋記錄的海情來看,到了九月後,南洋的風浪就開始逐漸減小。因此,本將請旨後,皇上已經准許我們在今年的九月十日前後根據海情,擇日出師。各位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要各司其職,帶兵的,除了完成日常訓練外,主要是要把兵都帶到運輸艦上去晃一晃,吐一吐。尤其是安遠侯你的十一師,新兵佔了七成,據聞你們在北京組建完成後,南下的途中,不少士兵吐得要當逃兵......更是要多上船去練一練。”

“是,末將遵命。”

“嗯,除了統兵的之外,任務最重的各師負責後勤的官員。雖說我方海軍面對西人現在駐守在呂宋的艦隊肯定可以戰而勝之,但是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因此,這一批次的登陸,彈藥、糧草、藥品等都要備足起碼兩個月的量。各輜重營的軍官,現在就可以組織人手開始往貨船上陸續搬運東西了。”

“是,末將等遵命。”

“好,今日商議事項暫時就到這裡,散會。”

......

當曹文詔組織的軍事會議在臺北召開的時候,從本土出發的西班牙艦隊,此時已經來到了非洲大陸的南端。

“公爵閣下,我們已經看到好望角了。”

“Maldita sea!這個名字誤導了多少人!要我說,還是它以前的名字,風暴角最能體現它的本質。”

呂宋到底是西班牙經營多年的殖民地,是西班牙在遠東佈局的核心。所以,雖然明知不可爲,但菲利普還是下了血本:這支支援艦隊,一共有鐵甲艦二,1200噸級戰艦三十,600噸級戰艦三十,以及一百餘艘的運輸船。

龐大的運輸船隊保證了這支艦隊的給養,但也由此嚴重拖累了整支艦隊的速度。以至於六月中旬出發,快兩個月了,他們纔剛剛抵達好望角。

好望角這個地方其實是出了名的風暴多,像今天西班牙艦隊趕上的浪高不過三五米的七級風浪,基本算是溫柔的了。

“卡斯蒂號的輪機修好了沒有?”

“尚未,目前只能靠風帆前進。速度只有三節。”

“Maldita sea!阿拉貢號呢?”

“目前還沒有什麼大問題,就是船底的藤壺越來越多,速度已經降到了九節。”

“我......”這一代的阿爾瓦公爵,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本來是以文質彬彬,優雅守禮而著稱。早年帶着大艦隊在美洲和西班牙本土之間多次來回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現在,卻因爲一路之上隨行的兩艘鐵甲艦老是出毛病,搞得這位公爵早就失去了一切風度和禮儀。

“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港口在哪裡?”

“閣下,越過好望角後,折線向北二十公里,就是英國人剛剛開闢出來的殖民地,米切爾。那裡有港口,也有最簡單的船塢。”

“......好吧,給全艦隊下令,向北前進,我們去英國人那裡休息一下,順便把船開進船塢去,至少要刮一下船底。”

“閣下,我們的時間?”

“笨蛋,我們如果不把卡斯蒂號伺候好,一路之上他都會不斷的拖累我們的速度,這樣看起來我們是一路不停的趕路,其實是慢得不行!”

“明白了,閣下,謹遵您的命令。”

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