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

“嗚~箜茨,箜茨……”

當溫體仁在日本享受溫泉浴的時候,一列火車,頂着北中國晚冬的寒風,從天津出發,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駛,緩緩的停靠在了北京火車站。

“文起兄,這裡!”

“咦?建鬥賢弟,你怎麼知道愚兄是這班列車?”

“哈哈,自上個月接到兄長的書信,說是要體驗一下京津鐵路,小弟就去查了列車時刻表。大致算出來文起兄不是今天這班,就是明天這班。”

“賢弟有心了。”

所謂文起兄,自然就是連續參加會試十次都落榜的老舉人文震孟。而這位建鬥賢弟,則是文震孟的忘年交,現在正在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念四年級的盧象升了。

“哎,不得了啊,愚兄近三十年每三年都要進京一次。前些年從天津到京師,路上得花兩三天。三年前乘坐京津公路上的四輪馬車,朝發夕至。今日乘坐這火車,全程不過一個半時辰!日新月異,日新月異啊!”

“是啊,而且這火車的裝載能力可比四輪馬車又強了許多。”

“正是如此,以前的四輪馬車,最多裝六人,這車資也貴得很,至少五個銀角,而且還要求乘客不能有太多隨身行李。而現在,一列火車裝載起碼不下五百人,路上耗時減少了兩三個時辰不說,這車資也降到了一個銀角,至於隨身行李,只要不是把家搬到火車上限制就不太多……就是不知道這火車一興起,那些剛剛貸款買了四輪馬車跑京津運輸的商販怎麼辦啊。我記得三年前入京的時候,我乘坐的那輛四輪馬車的車行老闆,可是找銀行貸了三千塊銀元呢!”

“哈哈哈,文起兄這還不是狀元郎呢,就在操心國家大事了。商海浮沉,有立於潮頭的風雲兒,也有沉下去淹死的,在所難免啊。”

“咦~”玩味的看了盧象升一眼:“果然是尚了公主,駙馬爺已經是從雲端俯瞰芸芸衆生了麼?”

“呃……”抓着文震孟的行李正往前走的盧象升聽到這句話,背影整個兒的頓了一下,他轉過身來,放下手中的行李,很認真的對文震孟拱了拱手:“文起兄,朝廷不能什麼都管,只能是做到儘量的保障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的利益。

就說這個京津鐵路通車後對公路上經營四輪馬車商戶的影響吧。朝廷在開工這條鐵路之前,就已經提前三年在六大報上做了通報。工商總局的李國俊局長,也公開撰文,對京津鐵路通車後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做了詳細的分析說明。如此情況下,還傻乎乎的不斷往四輪馬車裡投錢的,怪得了誰?

再說了,就算是這鐵路通車,公路商運受到打擊。但我大明現在很多地方都是通了公路,而鐵路正在修建甚至根本沒有規劃嘛。這些四輪馬車,也可以轉到其他地方去嘛。

總之,這經商之人,只要稍微有點腦子。總不會手足無措,困頓而亡的。”

“……原來如此。”

兩人順着洶涌的人流,慢慢的走出了車站,早有一輛車頂金黃,車廂兩側有日月標記的四輪馬車停靠在了那裡。

待得文震孟上車後,一擡頭,就看見車內坐了一個面相清秀,鼻樑上戴着一副眼鏡,整個人全身流露出一種知性美的女子。

“啊?呃,草民,拜見長公主殿下。”

“文起兄長不必多禮,這裡不是大朝會,不用講這些虛禮,我就是陪着盧郎來接兄長罷了。”

“哈哈哈,文起兄,且寬心坐下。這車廂雖然空間還可以,但也沒法讓你站直了啊。”

“哦。”到底是文徵明的子孫,傲氣傲骨還是不缺的。所以老舉人也就是剛纔稍微被震了一下,待得在車廂內坐好了,很快的恢復了過來:“哎呀,我說建鬥啊,你來接我就罷了,怎麼把殿下也帶出來?萬一愚兄今日沒到呢?豈不是讓殿下白跑一趟?”

“呵呵。”盧象升和朱徽娟什麼都沒說,只是彼此雙手緊緊握在一起,相視着溫柔的一笑。

“哧~!”這狗糧灑的!

老舉人是風流才子的後人,稍稍轉轉腦子後自然就明白過來了,這兩個傢伙此時正處於熱戀期——這個期間的戀人,那是巴不得時時刻刻都纏在一起。一起來接人接不到怎麼了?正好明天繼續接嘛!熱戀中的男女,只要在一起,做什麼事情都是充滿了甜蜜的。

哎呀,說起來咱們這皇上真是大度啊。還沒正式成親呢,就讓這兩個年輕人單獨出來約會了?這要是擦槍走火搞出人命來可怎麼得了?

不過呢,這種先談戀愛再成親的方式,真的很不錯啊!想當年,自己在洞房花燭夜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正妻。那可真是先上牀,再談戀愛了——這感覺就差了好多啊!

“文起兄,前些日子你隨信送來的文章我看過了,真是讓人佩服不已啊。兄長的文章,已經是爐火純青了,這一次會試,必然高中!”

“哎,賢弟啊,愚兄這心裡。”自嘲的一笑後,文震孟對着朱徽娟拱拱手:“長公主殿下可能也聽說,草民已經落榜十次了。這一次,應該是草民最後一次參加會試了。若是這次再不中,草民就準備去吏部報備,申請將來去新建的蒙學什麼的做個教師了。”

“兄長的文章,我請方山幾位進士出身的教授看過了,都說已經趨於大成,所以這一次,應該是能夠中的。”溫柔的笑了笑,朱徽娟注視着文震孟的雙眼:“皇兄自登基以來,就對科舉有輕微的調整。而這一次,則是把經義、詩詞歌賦的考試時間都從三天減到了兩天。如此一來,留給策論的時間,足足有五天。”

“此事,草民在去年就已經知悉了,看來,皇上是越來越看重未來朝廷官員辦實事的能力了呀。”

“是的,不過我看皇兄的意思,他還是覺得仍然不夠。他經常跟我們這些做弟弟妹妹們的說,以後我大明的官員,其知識絕不能侷限於四書五經,必須要文理兼備,而現在的科舉,除了少數天才,很難選出他滿意的大量的官員。”

話說到這裡也就夠了。文震孟十次會試不中,並不意味着他傻。朱徽娟的話已經非常清晰的表達了兩層意思:其一,科舉制度即將發生大變革,這次再不中進士,以後就是想考,估計根本就中不了。其二,既然科舉制度要大變革,那麼這次會試的策論題目是什麼,還用猜麼?

……

1622年二月初九,天啓四年的會試正式開考。

這一次科舉,朱由棟再次進行了微調。

其一、經義、詩詞兩場考試時間從各三日降低到各兩天。

其二、策論的時間,從三天,提高到五天。

其三、評卷改“極佳、可取、棄”等模糊的評語爲分數。三卷滿分皆爲100分,但考試結束後,三卷的分數要進行折算。其中,經義和詩詞各佔15%,策論佔比爲70%。

這個‘微調’,着實讓大明內部很多官員全身冒出一身冷汗:這標準要是放在自己中進士之前,說不得,我們多半也中不了!

不過呢,作爲取得了進士資格,在朝廷任職的官員們來說。雖說他們一陣冷汗,但卻基本上都支持皇上的這個微調:最近十來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大明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這對官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果科舉還不改,選拔出來一大羣文人騷客有個屁用!還是選拔一些能夠做實事的傢伙出來,分擔我們日益沉重的工作壓力是正經!

在職官員們基本都支持了,那些還沒有考中進士的舉人們,乃至更下一級的秀才、童生們,意見再大,也沒有什麼用了。

總之,文震孟在參加這次科舉的時候,到了二月十三日,策論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果不其然的看到了這樣的題目:試論,今日之大變局下,如何爲國家選拔良才?

按照穿越者的風格,大明的科舉策論部分,從六年前開始就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再是單獨的一道題目,而是有大量的資料。

在這次天啓四年的策論題目下面,有大約近萬字的材料。詳細的闡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世襲任職、兩漢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自隋代以來的科舉制。並且對科舉制在隋唐、宋明時代的變化也做了充分說明。與此同時,還列舉了這些人才選拔制度在其剛剛誕生時的社會情況,以及後續社會發展的變化。

總之就是告訴你:時代變,制度變,我中華帝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現在,隨着工業革命的開始和與世界各國競爭的加劇,大明帝國的官員選拔制度,肯定要做徹底的改變!

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