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

“皇上,戶部這邊把今年秋收的情況統計出來了。”

在天津港主持了朱由校的婚禮,並且和朱由校談好讓其回來監國後,朱由棟匆匆的趕回北京。

當然了,雖說這個位面的大明,其交通狀況遠勝本位面。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和現代相比,所以,可以預見,皇帝要出巡全國,那肯定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此之前,自然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因此,真要出巡,怎麼也得是明年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該開的國務會議什麼的,還是要按照常規進行。

而在十月初的國務會議上,剛剛開始,戶部尚書王紹徵就給朱由棟報了一個壞消息。

“皇上,我大明自天啓元年起,開疆拓土極多,新建了四個省,並在事實上控制了大漠南北。所以,天啓七年,全國實有耕地9.6億畝。但今年根據戶部的計算,全國受災耕地達到了2.1億畝,另外還有拋荒土地近千萬畝。”

“啊?”

朱由棟還沒說話,參會的重臣們聽到王紹徵如此說,個個都坐不住了。

“大司徒,這是怎麼回事?”

“是啊,農業可是國家根基,萬萬亂不得啊,怎麼受災土地這麼多?”

“受災土地也就罷了,老天爺今年不給好臉色,不代表年年不給好臉色。但是這麼多土地拋荒又是怎麼回事?”

面對衆臣七嘴八舌,朱由棟又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打起了桌面。

大明的耕地面積是一輛過山車。如果你按照《明實錄》去研究明朝的耕地,估計會崩潰:洪武24年(1391年)耕地面積才3.9億畝,過了兩年就變成8.5億畝,7年後又變成4.2億畝。成化21年(1485年)爲4.9億畝,2年後變成8.3億畝。弘治17年爲8.4億畝,1年後變成4.7億畝。大明的官方耕地數據就是如此任性:一兩年之內,可以聚升幾億畝,又可以一下子斷崖式的下跌幾億畝。

其實這些數據,要仔細分析也能看出規律來:洪武24年時黃冊庫建成前一年,所以,兩年後,黃冊庫正式建成,土地面積就瘋漲。而在此之後七年,是建文帝在位,這位捏着王炸加四個二都能打輸的傢伙,明顯被下面的文臣給忽悠瘸了。成化之後是弘治剛剛登基,刷新振作後自然土地面積上升。而弘治後面是正德皇帝,少年皇帝剛上位的時候又被文臣欺負,大明賬冊上的耕地就一下子少了3.7億畝......

總而言之,皇帝強勢的時候,大明耕地就多,反之就少。大明文臣的混賬,不是東林黨成型後纔開始爛的,而是從建文年間就是這麼爛了。

這種過山車式的耕地面積變動,終於到了張居正執政時期有了徹底改變:張太師當時手裡有兵嘛,所以在清理全國耕地面積上非常鐵腕。再加上張太師的治國能力是當世第一,所以,其清理方法也非常科學:

首先,不止百姓的土地,宗室、親王的佔地也被重新丈量,“丈國均糧,但有執違阻撓,不分宗室、官宦、軍民,據法奏來重處。”張居正給了地方官“考成法”強大的政治壓力,最終保證了土地清丈的順利實施,當年清理出1.55億畝的瞞報土地。

第二是統一了畝制。原先北方存在“大、小畝”現象,張居正借“土地清丈”統一了全國的畝制,一律以二百四十步爲一畝。“統一畝制”減少了稅糧徵收的麻煩,杜絕了底層官員利用“大小畝”牟利的漏洞。

第三是簡化了賦稅徵收規則。土地清丈後,將土地分成三等:上等水源肥田、中等瘠薄田、下等無水高田。交稅的時候,無論官田還是民田,規則一樣,上等田1畝實爲1畝、中等田以1.5畝折爲1畝、下等田以2畝折爲1畝。

如此鐵腕、科學的土地清丈搞下來,到了萬曆九年,全國土地清丈結束。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實有耕地7.58億畝。

在張居正去世後,大明的耕地數量又在逐漸減少。一直等到朱由棟擔任監國後,以鐵腕重建黃冊,並且根據黃冊重新繪製了新的魚鱗圖冊。所以到了天啓元年,朱由棟登基的時候,大明的耕地是8.3億畝。

自天啓元年到七年,一方面是大量親王、郡王轉封海外,交回了國家大量耕地。一方面是國家開疆拓土。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大明的耕地面積達到了9.6億畝:而且這個畝數是根據張居正的折算法弄出來的,真要講單純的土地數量,估計會跑到11億畝左右。

但現在戶部報告,超過五分之一的土地受災,而又有百分之一左右的土地拋荒?

“大司徒,受災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

“皇上,主要是遼寧、北直隸、山西、陝西、甘肅,這五個地方几乎是全境受災。此外,河南、山東的部分田地也有受災。另外,蒙古境內的草原也大面積受災。”

“受的什麼災?旱災麼?”

“聖明無過皇上,確實是以旱災爲主。以遼寧爲例,今年一二月間,遼寧全境只有兩場小範圍降雪。今年六七月間,更是一場暴雨都沒有。各地河流水量減少,小一點的溪流紛紛斷流。由於缺水,遼寧全省耕地全部減產甚至絕收。

此外,由於降水不足,蟲災也在加重。今年春夏,山東、河南均有成規模的蝗災。除了蝗災,小麥鏽病、蚜蟲爲害等,也多有出現。”

“嗯......”又敲了一會桌面後,朱由棟擡頭道:“蒙古那邊呢?旱災導致草場範圍縮小,草量不足?”

“不惟如此,皇上。從去年年末開始,欽天監就明確告訴戶部,今年會是一個災年,除了旱災、蟲災外,這氣溫也比往年同期偏低。所以和我遼寧全省軍民渴盼一場大雪而不得不同,蒙古草原上,冬天是白災,大量牲畜凍死。夏天又是沙塵暴,侵蝕本就發育不良的草場面積......幾番天災交錯下來,蒙古諸部今年的日子都過得極爲艱難。”

點點頭,朱由棟轉頭向田爾耕和魏忠賢:“張世澤是引導輿情的,而你們兩個則是負責打探輿情的。說說,今年這麼多大災下來,朝野裡有沒有質疑的聲音?”

田、魏兩人對視一眼後,皆苦笑了起來。

“皇上,奴婢的東廠最近一年確實聽到了很多不好聽的,最混賬的當然是說皇上妄意改變祖宗成法,惹得上天不高興,降下災殃懲罰大明之類的。”

“皇上,臣的錦衣衛也聽到了類似的話。除了非議皇上外,還有說皇后和遊貴妃不修婦德,身爲女流,到處拋頭露面的。說太上太皇浪費民脂民膏,全國巡遊,以至於上天厭棄,降下災禍的。這些,臣和廠公都已經寫了摺子,送入了司禮監。”

“嗯,這些東西近一年朕是陸陸續續聽曹化淳說過一嘴。不過朕身爲皇帝,怎麼可能下面的子民說了點混賬話,就把他們抓起來或關或殺呢?罷了罷了,此事啊,還得落實到輿論引導方面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當然知道:大明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來,這個極端的氣候不會好轉,而只會越來越惡化。

所謂小冰河時期,簡單點來說就是:氣溫驟降,降雨帶南移。由此造成普遍的糧食減產的同時,北方乾旱,南方多澇。如中華帝國這樣以農耕爲主的國家,遇上這樣的極端氣候,簡直就是天要亡我。

根據後世以竺可楨爲代表的氣象學家們的研究,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後,先後經歷了四次較爲極端的小冰河時期。分別是夏末商初、三國兩晉、唐末五代,以及明末清初。這個小冰河時期有多厲害,由此可見一斑。

“大司徒,朕看戶部交上來的數據,北方受災比較明顯的地方,大多數只是減產,絕收的還是少數吧?”

“皇上。”王紹徵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說到這個,臣必須要表達一下對皇上的敬仰。皇上二十餘年前就大力推廣土豆、紅薯、玉米這些作物的種植,並且着力改善稻種。到了今日,其成果已經非常明顯。如新建不久的甘肅省,小麥、黍米幾乎完全絕收。但是土豆卻長勢較好,那裡的百姓多少還有果腹的,加上朝廷賑濟得力,還是能夠勉強餓不死的。”

“勉強餓不死......”朱由棟很是無奈的搖搖頭:這可不是一兩年受災,而是要持續數十年啊。真要是持續這麼多年勉強餓不死,說不得,又有李自成之類的要出來了。

“衆卿。”朱由棟起身:“朕意,大明的每一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都需要關愛。所以,受災地區,免稅、大力賑濟乃是應有之意。”

“皇上,臣在今年已經請旨免了以上受災地區的田稅,也調動了太倉庫的存糧三百萬石進行了賑濟。”

“不夠。”朱由棟擺擺手:“戶部需要把工作做的更細一些,那些受災嚴重的地區,除了田稅,諸如人頭稅、徭役稅,全部免了。人家地裡都扒拉不出東西來了,哪裡能夠再變出錢來繳納賦稅?實話實話,也就是前些年年頭比較好,百姓家裡多少有些結餘,不然按照今年這個賑災力度,說不得會有民變發生。”

“皇上見教的是,臣知錯了。”

“誒,大司徒不必如此。也是朕偷了懶,最近幾年因爲事情實在太多,所以只要不是有民變這樣的事情,都輕輕放過直接批紅了。說錯,朕纔是錯了。衆卿,朕早就說過,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農業,事關國家根基,必須加以高度重視。朕有預感,在未來的數十年間,這樣的災害天氣還會持續。我們必須得在今日就定下一個方案加以應對,以維護國家根基的穩定。”

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