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比哈爾邦經受大雨滂沱好幾個月,又被難得的太陽暴曬了幾天後,這裡的土地慢慢的從泥濘變成了硬實的路面。一支身着墨綠色軍裝的軍隊,高唱着國歌,步履堅定的行進在這堅實的路面上,上萬只腳的整齊落地,捲起了一陣陣煙塵。

大明立憲後,面向全國軍民徵集國歌。然而,大明的詩詞已經衰落,真要和唐宋比起來,也就楊慎的一首臨江仙可以遮羞了。所以,最終通政司倒是收到了無數的作品,可是挑來挑去,都難以找到能讓一衆大佬全都滿意的。

最後朱由棟不得不再一次動用‘文抄公’技能,把成文於一九九九的中華世紀壇序稍作修改後拿了出來:這款詞拿出來後,迅速的得到了朝廷衆臣的一致認可。

國歌的歌詞有了,譜子呢?大明的音樂其實水準很高,更是有朱載堉這樣的‘音樂聖人’。但,這個時代的音樂,總體而言是婉轉柔情的居多,大家推薦出來的曲子,不但配不上世紀壇序這樣氣勢雄渾的佳作,也不符合未來大明進行全球戰爭的國策。

在一番吵嚷後,皇帝再一次文抄了:鑑於21世紀華夏雖然經濟強盛,但在音樂方面還多有不足。所以朱由棟直接拿了後世NHK拍攝的紀錄片《始皇帝》裡的一首背景音樂《六國平定》來爲國歌作曲。

別說,這在21世紀從未組合起來的詞曲,在這個位面稍作修改搭檔後,真的讓大明的國歌充滿了宏大深遠的霸氣。

在歷史本位面,國歌這種東西畢竟是近代民族國家出現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這個時代的大明官員們做不好,非得穿越者出手實屬正常。而國旗的制定,則比國歌簡單多了:紅底,黃色的圓日和彎月。日月爲明,自不必多說。而紅黃兩色,代表的就是炎黃。

現在,作爲徵印的先鋒,黃得功的部隊,就是打着炎黃日月旗,唱着大風泱泱歌,氣勢昂揚的行進在比哈爾邦的土地上。

“將軍,前方斥候回報,發現敵軍行伍,距離我軍大約十五里。”

“傳令,停止前進。一二團就地展開,鋪設簡易工事,三團做預備隊。”

“得令!”

就在大明的斥候發現比哈爾邦軍隊後不久,這支軍隊前出的錫克人也發現了明軍的大隊。

“總督大人,震旦人的軍隊就在前方不遠處。”

“嘿!這些傢伙真要是來討說法的,就不會這麼着急的大規模進軍了。哈哈哈,這是入侵啊!”

“……總督大人爲何發笑?”

“哈哈哈,你們不懂啊。”賽義德一揚馬鞭:“這塊大陸,被喜馬拉雅山脈和海洋包裹,數千年以來,所有這塊大陸之外的人想要進入這裡,只能是從西北的開伯爾山口進來。也就是說,作爲帝國的總督,如果想要邊功,最好是做俾路支的總督。如此,才能經常面對那些遊牧民族的野蠻人入侵,纔會有源源不斷的軍功。而現在嘛。哈哈哈,這些震旦人居然從海上來入侵我國。還不是走的孟加拉,而是直接撞到了我比哈爾邦這裡。這是真主要賜予我功勞啊。”

“原來如此,多謝總督大人的解釋。”

“不客氣,接下來的戰鬥,就靠你們了。放心,你們和我共事多年,知道我不是吃獨食的人。待會大家消滅了這些震旦人,你們的功勞我也會一併報告給皇帝陛下的。”

“好的,請總督大人放心,我們錫克人作戰,從來不會失敗。”

文武互相吹捧後,賽義德還是本着能不打最好不打的心思,先派了一隊人過去交涉。同時,他也讓自己麾下的軍隊開始列陣。

毫無疑問,在鐵了心要打仗的黃得功面前,這交涉自然是失敗了。惱羞成怒的賽義德開始催促自己的士兵們加快腳步。很快的,大明官兵的視線中就出現了對方的身影。

“咦?”作爲橫海衛初建時就入衛擔任軍官的黃得功,這一年也四十多歲了。二十多年來,他的官職一升再升,但不管怎麼升,他有一個習慣始終不改:作爲軍隊的主官,他總是喜歡站在戰陣的第一線。

這個習慣對於一個連長、營長來說可能問題還不大。但作爲師長來說,就不太合適了。爲此,他的老長官劉招孫多次的告誡他,但他卻總是不改。沒得辦法,劉招孫只有給他多配了一個副師長:黃闖子,你要是陣亡了,就由副師長接替你指揮吧。

這會兒,黃得功依然站在整個明軍戰線的最前方,舉着望遠鏡仔細觀看了一會對方的隊伍後,很是疑惑的對身邊的人道:“本將年紀還不是很老啊,這眼睛沒花呀,怎麼對面那些印度人,都沒有統一的軍服?唔,好像本將看到了一些在對面陣中擔任指揮的人,可這些傢伙怎麼沒戴軍帽?反而一個個裹着厚厚的頭巾?嘖嘖,裹着頭巾也就罷了,還把頭巾搞成鮮豔的大紅色?是以爲我軍的狙擊手射術很差嗎?”

“嘿嘿。”站在他旁邊的是一團的團長黃蜚,他嗤笑一聲道:“師長,想那麼多幹嘛?對手強,打起來確實有意思。但咱們現在因爲天氣的原因導致後勤保障不足,對手白癡一點,不是很好麼?”

“呵,你說得很對。”放下望遠鏡,想了想後,黃得功道:“傳令下去,待會大家都把衝鋒槍給本將收起來,重機槍能不用就不用。先試試看,能不能用純粹的步槍解決問題。”

“得令。”

兩個姓黃的將領在這裡商量了沒一會,對面突兀的響起了一陣陣的哨子聲,然後就看到敵軍亂糟糟的,毫無軍容和陣型可言的一大坨人,齊齊的發出了一聲喊,開始朝着明軍的簡易工事發起了衝鋒。

“都有了!”掏出手槍,直直的站定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土坡上,讓本方第一線的戰事都能看到自己後,黃得功大吼了起來:“舉槍,穩住,聽我號令!”

“刷刷刷”。明軍的士兵們沉穩的將天啓1型步槍放平,面色平靜的看着對面洶涌而來的人羣。

“穩住。”

“穩住。”

敵人越來越近了,甚至都有敵軍的士兵操着手裡的弓箭開始朝着本方射擊。但對這些行爲,黃得功除了嗤笑還是嗤笑:目測雙方相隔起碼八百米以上呢,這會兒拉弓射箭能有什麼用?

又過了幾個呼吸,憑着經驗,覺得對方距離自己只有五百米了,黃得功纔再次大吼一聲:“開火!”

“砰砰,砰砰砰!”數千支五連發的天啓步槍隨着長官的命令,開始了統一射擊。在士兵們連續扣動扳機五次後,這些步槍們先後不一的發出了鏗鏗的聲響。

“換彈夾,自由射擊!”

說完這話後,黃得功從小土坡上下來,對着黃蜚道:“對面的軍隊雖然軍容不整,但是這勇氣真是不一般啊,都倒下了這麼多人了,這衝擊速度居然沒怎麼減慢。”

“呵呵,待會等他們衝到我們鐵絲網附近的時候,我們就用重機槍招呼就是了唄。咦?等等,師長,敵人退了。”

“啊?”

黃得功趕緊的再次跳上小土坡,舉起望遠鏡一掃:嘶,怎麼回事?剛纔不是悍不畏死的拼死衝鋒嘛?怎麼這會兒狼奔豕突,有全面崩潰之感?

不會是敵人詐敗引誘我軍追擊吧?

不過嘛,哼,老子是誰?老子是從橫海衛時期開始,每次作戰都衝殺在最前面的那個黃闖子啊。就算是你們給老子擺了口袋陣,老子也一樣給你破了!

“黃蜚!”

“卑職在。”

“你的團留在後面,二團,跟着我追擊!”

“師……”黃蜚剛剛出聲了一個字,就看見黃得功從自己侍衛的手裡接過了一把衝鋒槍,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對此,他也只有無奈的搖搖頭,開始給自己的團下令,做好接應準備了。

而在另一邊。

“總督大人,這羣震旦人實在是太厲害了,他們手裡的火器,簡直和前些年傳聞中的維查耶納伽爾人手裡的魔鬼賜予的武器是一樣的。這種魔鬼的僕人,我們無法抵擋,您還是快逃吧!”

“怎麼?怎麼可能?辛格爾,你們錫克人不是無敵的麼?怎麼還害怕敵人的武器?而且我在後面明明看到,敵人打死了那麼多衝鋒的勇士,你們也依舊在繼續衝鋒啊。怎麼突然之間就下令後撤了?”

“總督大人,想來那是我們的指揮官第一次真正的看到魔鬼的武器,被嚇壞了,根本沒反應過來,忘了下達撤退的指令。現在是前面那些民兵自己的崩潰。唯有這種崩潰,是我們無法挽救的。總之,總督大人,快逃吧,逃進巴特那城,聚城固守,然後等待陛下派出的援兵。”

“嗚嗚,我的軍功啊……”

半個小時前,還夢想着全殲入侵的震旦人,以此軍功進入德里擔任高官的賽義德終於還是逃跑了,由於其麾下的戰馬是精良的阿拉伯馬,所以其撤退速度極快,迅速的就跑到了撤退隊伍的最前頭。

總督大人這麼一退後,比哈爾邦的士兵們徹底沒有了顧忌,爲了跑得更快一點,他們把手裡的武器丟了個漫山遍野。

而在他們身後緊緊追趕的,是一羣高舉炎黃日月旗,唱着大風泱泱的大明士兵……

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