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環境太過糟糕,地理位置又實在不算優越,開發案的風險性很大。
即使這套項目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政策,但因爲本身的風險性存在,誰都不敢擔保以後的獲利一定會令人滿意,而最初吸引諸多公司前來爭奪這個項目的開發權的根本原因,不過是因爲當地政/府優越的招商政策而已。
說直白一點。
這個項目本身就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當地政/府爲了發展經濟,把原本就閒置荒蕪的地皮拿出來利用,只要有公司願意接手,政/府方面便把地皮半賣半送,並且提供相當不錯的扶持待遇。
而他們唯一的要求,便是改造這塊廢棄的地皮,即使不能變成新的城市地標,最起碼也要能見人。
所以,穆氏接下這個項目,能不是賺錢還是其次,關鍵是利用這個項目與當地政府掛上號,爲以後的招商合作撕開一道口子。
然而,即使不爲了賺錢,作爲一個商業集團來說,自然也不可能明晃晃地往裡面賠錢。
考慮到項目本身的風險性,同時也是爲了減少穆氏本身的資金投入,無論是穆老爺子還是董事會的其他股東,都更傾向於保守的開發方案——
也就是基礎填平死水河,然後在地皮本身上加以建設,並且與政/府方面同步合作,修建一條公路直通市中心,有公交車直線來回,爲日後的開業經營做準備。
這樣的策劃案可謂是十分保守,但同時也是最保險的一種方案,幾乎通用於所有大型開發項目,並且經受住了長期大量的實例考驗。
即使不能說是萬無一失,但至少把風險降到了最小的程度。
這是方案的優點所在,但它同樣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太過平庸。
越是經典通用的方案,往往就越是古板,千篇一律,說白了就是太普通,很難找出什麼亮點來。
而如果毫無亮點……
那等到開發結束,正式營業的時候,拿什麼來吸引顧客?
這對一個購物中心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缺點。
更何況,這地方的位置還很偏僻。
即使通了直達公路,也有了專門來往的公交車,但僅僅是從市中心坐車抵達,就要耗費四十分鐘以上的時間……
如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顧客又何必浪費這麼長的時間專程跑過來?
市中心又不是沒有其他的購物街。
所以說,這個保守方案,說難聽點就是用來糊弄人的。
即使建好以後不會賠錢,但也沒多少利益可圖,純粹就是爲了達到政/府的硬性指標,建設起來完成任務,其他的便完全不指望了。
穆炎爵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並不滿意這套敷衍的方案。
他看中的是另一套投資更大、風險更大,但是成功建成之後,同樣也會帶來更多利益和收穫的“完美方案”。
但在他眼裡是完美,在穆老爺子看來卻是非常冒險。
因爲這套方案的投資要求高得驚人,工程量也大的可怕,沒有五六年的建設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