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 艾奧尼亞的黎明

“說老實話,我當時聽了這個情況後十分地緊張,看來當初魏宏在城牆上擔憂的不確定性危險確實出現了。

我知道現在的南洋大部分地區仍然是雨季,爪哇島也不例外,所以如果敵人打算用洪水來攻擊一坐只有簡易土牆和木柵欄保護的下游平原城市,那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以說這個策略相當狠毒致命。

看來,當地土著王國的將軍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既不用面對澳洲人的犀利火器,又能徹底將華人和澳洲人趕走的方法……

然而這些將軍們完全沒有預料到,正是這個毒計,反而逼迫澳洲人主動出擊,於是一場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徹底改變了爪哇及其周邊地區政治格局的戰爭終於全面爆發了。

後面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至於隨後發生的那場著名戰役,由於我沒有親歷,所以只能道聽途說,因爲那時本人正忙於海上運輸,但我可以給在座的各位推薦一本書,名字叫《艾奧尼亞的黎明----爪哇戰爭》,那是雪梨大學歷史系的一位教授寫的,居說作者本人是那場戰爭的親歷者,我大概瀏覽過,感覺內容很詳實,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書店找找……

《艾奧尼亞的黎明----爪哇戰爭及其後果》,南澳洲大衆出版社,一六九三年出版,作者林家祥。

“……我林家祥,當時作爲紫霞島火槍兵營第一機炮連的一名通訊兵,參加了那場爭奪水壩控制權的戰鬥,我記得那年是庚子年,本人剛剛年滿十六歲,勉強附和入伍年齡,因爲我是紫霞公學的無線電通訊技能培訓班學員,當然了,學習成績一般,跟我的同學不一樣的是,成績好的同學都去了大公司,而我,則進入了軍隊,成爲聯邦陸軍第一旅第一營第一機炮連的一名通訊兵。

機炮連是第一旅新建立不久的編制,當時一共有兩個連,我在第一連,大概是因爲我是學生出身的原因吧,進入軍隊後很快被選拔進入這支“重火力”連隊當了通訊兵。

當時我們裝備了澳洲聯邦的第一代機槍----六挺蒙蒂尼機槍和四門“標準口徑陸軍步兵戰防炮”,任柯將軍把這種輕巧的步兵炮叫做九二步兵炮,我們雖然不明白這種炮跟九二這個數字有什麼聯繫,但將軍這樣叫一定有道理,所以我們也就這樣叫了。

順帶說一句,任將軍當時雖然年紀不大,但在我們的隊伍裡威望很高……

一六六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我們登陸泗水港的第三天,第二連也抵達了泗水港。

然後,我們第一連就突然臨時配屬給了第二旅,旅長說,馬上有一場緊急軍事行動,第一機炮連要跟隨第二旅行動。

第二天凌晨,魏司令便帶着我們出發了,至於具體情節就不多講了,幾十年來,有很多文藝作品都有大量的描述,特別是最近電影這種娛樂形式出現後,人們對那場年代久遠的戰爭已經有了一個更生動更直接的印象。

而我呢,在這裡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描述一下那場戰爭……

那天天氣很溼熱,而且烈日當空,整整一個上午我們都在向西南方向行軍,我們的右側是那條流經泗水城的無名河流,通過軍號和無線電聯繫,我們知道,在我們的左翼後方大約兩公里處,第一旅的兩千三百人主力也在向西搜索前進。

雖然是山地加叢林的地形,但第二旅的行軍速度不算緩慢,可以看出第二旅的訓練水平很高,雖然當時我們不願意承認,但顯然人家的訓練水平比我們高出一頭。

當時小,第二旅的前鋒——兩個裝備有弓弩式擲彈筒的步兵連,全部呈警戒隊形散開,他們唯一的一隻騎兵偵查排在我們的行軍路線附近左右穿梭。

魏司令帶着他的警衛排和我們機炮連一起行軍,但他經常脫離我們跑到前鋒連那邊瞭解情況,一路上他幾乎沒有消停過。

他偶爾經過我身邊時,我聽到魏將軍大聲命令他的連長們,在選擇行軍路線時要儘量走山脊線或者地勢高的地方……

大約是中午時分,當我們穿越了一片稀樹丘陵地帶,爬上一坐小山脊時,華人嚮導遙指着山脊下的河谷告訴我們,目的地就在那裡……

此時,山谷裡忽然號角齊鳴,顯然,土著王國的軍人發現了我們……

當時我們僅僅目測了一下,就約略地看出,山谷裡的敵人人數至少有兩萬人!

然而這些士兵中的絕大多數正在搬運原木、藤簍和石塊,顯然他們並沒有做任何戰鬥準備。

我們注意到,他們的攔水大壩已經接近完成,在大壩的西側,水位已經開始漫過河堤形成一個小湖泊,是的,這個危險的湖泊距離泗水城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離……

此時此刻,水壩上的士兵們紛紛放下各種工具,他們忙亂不堪地拿起各種武器,顯然,王國的士兵們對這個情況缺乏思想準備,場面一度非常混亂。

當然也有不那麼混亂的部分——當時,有一隻由少量騎兵和一千餘全副鎧甲的步兵組成的隊伍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在一個身穿華麗的紅黃兩色戰袍、頭戴銀亮帽盔的將軍的指揮下,迅速佔領了山脊的另外一段制高點。

於是新安火槍兵營一千三百餘人(包括我們機炮連)也就地在山脊的兩側呈一線展開,形成一個寬約五十米,長約二百米的橢圓形防禦陣地。

第二旅士兵們組成的戰列線一直採用三排制,他們依照地形由低到高依次前後排開,我發現,這種地形很適合槍手展開,怪不得魏將軍一再命令我們一定要沿着山脊線行軍----視野良好是一個方面,便於展開防禦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連的六挺蒙蒂尼機槍被平均佈置在各個方向,而四門步兵炮則放置在陣地中央地勢最高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第二旅的士兵們,除了軍官們發出短促有力的簡單號令外,整個陣地居然十分寂靜,士兵動作迅速且有條不紊。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這些初上戰場的新人,包括連長在內的軍官們,大概是緊張的原因吧,從他們嘴裡發出命令的聲調都變了,我們這些新兵蛋子們也在相互大呼小叫,而且在排列隊伍的過程中,大家擠擠挨挨,場面混亂得跟山谷裡的王國士兵沒有多少區別,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居然還有人拖着機槍連續摔跟頭,還有崴了腳的……

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584 公衆公司1404 大明的重生375 升戰鬥旗!803 火花式收發報機將成爲歷史394 警告旗449 河口見聞1056 冰霜女神號的行程460 關於菸草工業的討論541 女公爵的產業計劃247 新的建設開始了49 各有各的傳奇人生981 逆轉700 製藥事業966 防線不等於戰線荒海平波紀第二卷之 莽原 1406 一六二九1361 僧王回憶錄738 仙人洞乳酒的傳聞122 透明玻璃?毛玻璃?835 自由墾荒借貸法1000 三老的新公司459 巧克力和玻璃杯485 神蹟920 糖廠的前景531 坐山觀虎鬥的荷蘭人769 小心翼翼地航海1377 曙光號的炮擊1220 火炬行動237 那將是誰的時代?158 醫生們的三級清單1195 未來的船長495 門戶開放主義的創始人203 洞口廣場461 歸化培訓?916 魏鴻的書不白讀1141 三寶顏的夕陽956 新碼電報983 賀電190 不同的教育目標1267 復國160 青黴素這種金手指1119 核心戰略利益519 孩子們的歸宿193 九八六是我們的福報呢1256 差一點改行的人販子1208 實地考察1394 吳三桂的盤算68 紅樓195 侯相麟的施工方案932 精細化工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908 總督府的變化269 由橡膠草發散出去的討論496 皮蒙特在澳門908 總督府的變化947 魏鴻的陸軍操典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529 送行194 專業委員會制度118 李律師的經典發言664 探探虛實147 都要去 背礦石1069 靠什麼凝聚人心132 砂礦740 老王和老朱的打算193 九八六是我們的福報呢1178 西班牙人在馬尼拉1145 哈大人的抉擇127 你們這些太古代的古人991 豪宅85 造我們自己的大鐵船624 生活秘書1230 關於阿瓦城259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781 軍陣613 蘇祿的貿易順差1225 開埠701 大公子多了個乾女兒1111 歐洲之旅675 開發外海荒島890 孫老的“私事”692 小萬山島250 航海訓練開始了1107 菁英學校1298 姜妞1297 技術優勢300 反抗1359 全城搜捕1185 名聲在外的澳洲火器478 工業本土化的開端111 建材工業584 公衆公司16 這世道就是這麼真實821 紫霞島的建設607 “魔鬼船”又來了1207 東方梵蒂岡800 本時空化的電臺851 夏小歐的迴應394 警告旗1205 馬尼拉城裡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