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 大清的巴圖魯

所以,現在是一個能教,一個能學,因此這對師生相處得還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朱北國很不習慣早起晨讀,但是根據皇家的規矩,太子太保是經常要陪太子早起晨讀的,好吧,永曆皇帝把這個規矩也打破了,早起晨讀對太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朱老師就不必勉強了……

然而永曆天子發現,今天早上,朱老師此時卻真的正在陪太子讀書,好吧,看來大戰在即,這位朱老師也是睡不着覺啊……

一個小時後,南門城牆上,永曆皇帝端坐在城門樓裡,身邊身後圍着一大羣黑衣人——這是朱北國爲了確保永曆的安全派出的突擊隊員。

而且在突擊隊員的外圍,還有一百多手持盾牌彎刀的士兵,這是鄧凱從白文選那裡挑選出來的、負責給永曆皇帝擋流矢的衛兵。

此時,一共有六千多名白文選部的戰兵和輔兵在城牆上值守,城樓上,大明講軍旗和大明天子的儀仗旗在風中飄揚,除了東南風的颯颯風聲和城牆上一羣澳洲軍官們的號令聲外,整個城牆和城樓附近都顯得異常的肅靜。

號令聲發自城樓東側的城牆上,那裡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隊伍——由方臨佑指揮的炮隊。

二十門戰防炮——九二步兵炮,在城門樓的東側一字排開,此時此刻,炮隊裡軍官們正緊張地來回巡視,而士兵們則一邊耳聽着軍官們的指令,一邊嚴肅認真地執行着各種操作。

很快,城牆上的各種號令聲就不絕於耳了:

“炮排觀測鏡校準完畢!”

“各炮位檢查彈藥!”

“各炮位注意!記錄射擊諸元!”

“一號彈藥包預備!”

“校對炮口俯仰角!”

“基準炮位準備發射!”

“預備首輪四連發!高爆彈預備裝填!”……

就在這嘈雜的號令聲中,永曆皇帝終於走出城門樓的大殿,出現在城牆上,此時一聲鼓號響起,皇家的吹鼓手開始奏樂。

音樂聲頓時傳遍整個南門城樓附近,士兵們終於看到,皇上居然親臨南門城樓督戰!

顯然,這個場景和消息讓城牆上所有參戰的大明士卒們興奮不已,很快,就有持續不斷的萬歲歡呼從城牆和城牆外的田野裡爆發出來。

尤其是正在城門樓外的田野裡結陣的大明士兵們,此時他們正和澳洲士兵們一道,組成了一個一個的方陣,刀槍林立地與遠方的清軍步騎對峙着,氣氛十分緊張。

要說起來,這羣跟着大明皇帝打仗的士兵們,其中的絕大多數在此前居然從來沒有見過自家皇帝,甚至連車駕旗幟都沒有見過,而現在,皇帝就在自己身邊!

大明天子就在身後幾百步遠的城樓上看着自己,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也只有他們自己能體驗到,望着自己身後歡呼雀躍的大明長矛手和盾牌手,站在距離城南兩百米外的一片開闊地上的第二旅官兵們,則顯得非常冷靜,他們只是偶爾回頭望望城樓,然後就立刻關注起遠方大地上那片揚起的煙塵。

遠方曠野裡的騰起的那片紅塵,是愛新阿率領的清軍騎兵們造成的,此時此刻,結陣的士兵們雙腳站在地上,都能感覺到數萬步騎人馬齊步前行的震動。

突然,一聲聲持續不斷的牛角號衝破那片煙塵,聲波傳向四方,低沉粗獷的號音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讓阿瓦城牆上和附近田野裡的歡呼聲消弭了很多。

漸漸的,城牆上下的士兵們終於安靜了下來,表情開始嚴肅凝重,他們知道,一場決定他們未來命運的大戰即將開始……

“檢查武器彈藥!”

“保持隊形!”

“保持間距!”

“沒有命令不得擅自開火!”

魏鴻此時騎着一匹高頭戰馬,手裡拿着雪亮的指揮刀,一邊嘶吼着,一邊在步兵方陣前來回馳騁,在他身後,是一道綿延幾百米、幾排縱深三十米的拒馬樁和陷馬坑,在這些障礙的後面,還有二十個用沙袋壘起的圓形防禦工事,每一個工事裡面都佈置着兩挺蒙蒂尼機槍。

聯邦陸軍第二旅兩千兩百餘士兵,就在這些沙袋工事之間結成一個由四排士兵組成的長條形方陣,這個方陣以南門城門樓爲中心,各自向兩翼展開了兩百多米。

在這個方陣後面,則是白文選特別挑選的三千長矛手,林立的長矛有一丈多長,另外,還有一隻一千五百人的大型盾牌隊,以五十幾人爲一組,聚集在長矛手和線列步兵的方陣之間。

很快,魏鴻和白文選兩人就騎馬站在這些盾牌手之間,他們身後是數十人的護衛、傳令兵、司號手和鼓手。

此時,兩人都拿着望遠鏡注視着遠方的煙塵,時不時的低聲交流着什麼。

陽光漸漸的變得熾熱起來,忽然,一陣來自叢林的西風吹來,一陣風拂過林立的旗杆,忽然捲起遮天蔽日的各色旗幟,把大軍行進時蕩起的塵土吹向了一側。

於是此時無論是在城牆上,還是在軍陣中,只要手裡有望遠鏡的防禦者們,終於看清楚了敵人的真面目。

遠方,清軍統帥、大清定西將軍、正黃旗都統兼領侍衛內大臣——蘇穆祿•愛新阿,此時正騎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上,四周被一羣趾高氣揚的親兵們簇擁着,正在各色旗幟下緩緩前行。

只見他身披紅色大麾,足登厚底戰靴,全身上下精緻合身的玄甲在衆人之中十分搶眼,特別是頭上的鎏金戰盔,上面的一羽黃紅交織的長翎跟隨着主人的頭盔,在風中上下飛揚。

跟在他身後的,是他引以爲傲的清軍騎兵主力——七千餘名精銳鐵甲騎兵,其中最爲精銳的,是由這位統帥直接統轄的騎兵,這些士兵身上的鎧甲十分整齊,而且是一個顏色。

這是玄甲重騎兵,而且他們是滿洲正黃旗!

在這些騎手中,有不少人自小兩代人起,就跟着主帥和主帥的父親——蘇穆祿楊古裡征戰四方了。

玄甲騎手們的武器是長度達一丈的重型長矛,他們腰間跨着雪亮鋒利的寬刃彎刀,背在背上的還有彤色強弓。

他們,就是靠着這幾件簡單的武器,加上視死如歸的非凡勇氣,讓這些來自北方苦寒之地的琿春和葉赫武士們,奮戰在寒冷的白山黑水之間、在朝鮮、在古北口、在大明的京師郊外、在烽火連天的中原、在煙花似錦的揚州、在紅肥綠瘦的嶺南,這些年來,他們就這樣一路砍殺了過來,破滅了無數的人間美好,擊破了敵人無數的戰陣。

以往的事實證明,他們是戰無不勝的,因爲,他們是大清的巴圖魯!

893 怪蜀黍1308 物理損傷713 愜意的黃磊1188 軍訓455 向日葵女子公學954 老巴的擔心822 鐵路和蒸汽機車141 海水化工是金大腿384 貿易先從水果開始701 大公子多了個乾女兒419 自由之上,再無價值448 見習船長1134 炸魚1366 嚴打299 生意,都是生意995 聯邦大法官1029 真正勁爆的房地產生意736 三老飲926 聯邦騎警隊839 扎啤114 兩種開局模式1285 火塘俱樂部的努力426 考察663 三寶顏420 夜明珠1203 發生在碼頭上的那些事情229 過勞933 都各自照顧好自己的生意469 各有各的忙1384 大明皇帝練兵歌513 仁慈堂870 騰雲號1225 開埠547 關於第一代制式火器332 澳洲三白114 兩種開局模式1199 神父的所見所聞1293 陰謀的味道528 德古斯的信件710 樂不思蜀17 催眠測試160 青黴素這種金手指103 亂哄哄的議論92 千頭萬緒231 奴役,還是解放284 集大成的訓練內容148 冶鐵和鍊鋼781 軍陣653 白沙工業區734 女權號1392 燃燒772 沿海諸州1152 落入俗套的情節161 地溝油?1275   歷史秘辛1014 李三多的婚事869 曙光一型蒸汽機車271 投胎分爲天堂模式和地獄模式756 聯邦移民局的報告123 初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1287 黃磊的八卦574 土著和外來戶1232 海外珍奇494 永恆的利益1399 何謂禮儀之邦275 火塘俱樂部和菜園俱樂部130 曹麗梅又有個報告543 新來的小妹子1241 筆談1304 “小麻煩”1224 名字很長的備忘錄832 貪天之功?861 趙老師的大事515 又是死馬當成活馬醫743 土地評議會775 如何立足?524 澳門共識690 兒女私情128 太玄學了1284 驕傲級姊妹船和船長的安排327 墾荒河灣地615 天照大神的船?318 南洋的三大勢力170 孫老的嚴肅話題656 學校的學制979 金莎娛樂城1218 盤點一下武裝力量872 李俊明的新工作295 來自驕傲號的電報269 由橡膠草發散出去的討論1174 日記裡的回憶1066 人格測試1298 姜妞123 初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1167 大明天子使節350 驚悚的約炮條件861 趙老師的大事390 死馬當成活馬醫238 沒眼力見394 警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