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社會改造的大時代?

當孫老問老王爲什麼這麼灑脫時,老王笑道,因爲他知道,看看這些漢人們的年齡結構,他們大多數都適應不了那種按部就班、固定時間上下工的日子。

是的,如今看在銀子的份上,哪些年齡大一點的漢人們目前確實有熱情,但肯定是暫時的,很多人屬於有攀比心理而已。

這位老油條深知,對於習慣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的漢人們而言,只要溫飽問題解決了,那種悠閒地種着自家地,平日裡有農忙有農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日子,纔是這些漢人們最渴望過的。

這是千百年來深入漢人們骨髓的生活方式,不會被一朝一夕的變化而改變,哪怕銀子給的多也沒有用。

開始的時候,孫老對老王的說辭是有些懷疑的,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點的確被老王說中了。

果然,沒過多久,其中不少人才上了一兩個月的班,就回到了田間地頭,到後來,幾乎所有年齡大一些的人都陸續回到老王那裡去了。

於是老王對前來請教的孫老解釋說,因爲田間地頭纔是這些農民最熟悉的日子,而且我還承諾說,以後地裡的出產收穫後,還會給你們分一些,那些在工廠裡的人雖然掙的多,但開銷也大,雖然日常吃兩頓食堂,但星期天也要吃自己的,而咱們這裡,一年四季都是免費供應。

於是那幫人一算賬,發現在地裡幹活銀子確實少了一點,但工廠裡沒有農閒,而且一年到頭,天天朝九晚五地上着九五六的班,還特別受約束,還要經常上課、考覈,搞得自己頭暈腦脹的,特別是稍微上了一點年紀的,根本就不習慣,他們甚至到了每個禮拜天都會憂鬱明天要上班,感覺這日子過得很難受。

因此,當掙得的銀子差別不大太時,工廠確實對農民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

畢竟,小農們悠閒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是千年世代以來深入人們骨髓的,哪裡有那麼容易扳過來。

孫老聽了覺得老王說的有道理,於是兩人就這個話題便由此有了愈加深入的探討,隨着討論的深入,兩位老傢伙開始討論其起了時代變革的大話題。

根據知情者朱北國在他的《朱北國日記》裡記載,當時兩位老傢伙對這個話題的探討,對後世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老王對孫老說,在商品經濟大潮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之前的那個年代,小農耕作者並不是能用提高薪水的方式改變其生活方式的,因爲他們非常不習慣被各種制度和作息時間管束,而且在那些人的眼裡,失去土地依託的日子是惶恐不安的,那種生活既不安全,也不愜意,甚至不道德。

在舊世界的歷史上,最終改變了小農生活方式的,並不全是經濟利益,而是整個社會生存環境的改變。

用大白話簡單地說,你如果想讓小農們進城當工人,歸根結底只有兩條路:暴力的和市場的。

暴力的很簡單,用盡各種強制的、暴力的手段,使其失去人身自由,逼着人們在城市、工廠、農莊甚至集中營裡上班幹活,讓這些人變成奴工。

這種方式很古老,莊園奴隸制就是這種方式的實踐。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具體操作起來很風騷:先是以均田地、消滅貧富差異的名義把人們蠱惑起來替自己打下江山,於是獲得土地的人們紛紛加入,然而在得了江山後,再把土地收回,以國家主義的名義把這些被玩懵逼了的小農們集中起來,成爲國家主義名義下的奴工。對於整個社會,則用城鄉二元結構把人分別固定到各自的社會位置上,成爲構成龐大社會結構的一顆“螺絲釘”,美其名曰:“大時代的社會改造運動。”

然而,由此卻造成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倒退和人道悲劇,在這個運動的過程中所製造的人間悲劇,不是輕飄飄的一句“艱難探索”就可以一筆帶過的。

至於市場的手段,雖然比上述所爲相對溫和,但也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比較激烈,另外一種相對平和。

先說比較激烈的:讓土地所有者破產或者讓依附土地的人們離開土地,逼着你進城打工。

而另外一種則用更溫和的手段來做:讓土地上的產出變得入不敷出,逼着土地所有者改變土地的使用性質,爲了提高自家的生活水平,讓人們變成必須進入城市工作的城裡人。

關於前者的做法,例子就是舊世界歷史上英國人曾經做的那樣,先來一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把被土地束縛住人們“解放”出來,然後趕進工廠做工人。

而最後那個溫和的做法,類似用贖買的方式進行改變,在舊世界歷史上,有不少地方也曾經成功地實現過。

當然了,採用最後那種溫和的市場方式,必須有一個關鍵的前提條件:活躍市場,發展工商,給予人們以各種自由。

因爲活躍市場、發展工商的結果,能引誘土地所有者改變土地的性質,當在自家土地上建工廠的利潤大於繼續生產農作物的利潤時,你可能就從地主變成了工商業者。

或者因爲工商活躍後,人們的謀生手段增加了,你作爲地主,不得不以降低佃金的方式吸引佃戶繼續替你耕作土地,直到你最後發現,所有土地的邊際收益低到你不得不放棄土地佃租獲利的方式爲止。於是,原本以爲必須依靠暴力解決的土改,就這樣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中漸漸地完成了。

由此解決了困擾人們千年的“土地兼併,小農失地,王朝失血,最後崩潰”的歷史循環。

接着老王對孫老說,我們以後要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變革,將要走什麼樣的道路,這是一個相當宏大的議題,還請各位都要認真思考一下。

孫老聽了一時間沉默無語,半晌只說了一句話:在時代潮流面前,普通人的命運就如波濤中的一片枯葉……

當然了,這在當時,還只是兩個老傢伙之間晦澀難懂的對話,尚未傳到其他人耳朵裡……

然而後來的歷史證明,這羣穿越者沒有采用上述各種暴力的方法,而是順其自然,發展工商,活躍市場,因此也讓這種小農經濟的慣性長期存在。

顯然,這種變革方式的缺點是進程緩慢,後來的事實也是這樣,若干年後,哪怕是長期在這些工廠裡堅持下來的佃奴出身的人們,到後來逐漸被新移民和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們接替了他們的職位,而原先的那批人也大都漸漸迴歸到了土地上。

只有有少數人在工廠裡幹到工作期滿,這些漢人們,儘管他們(她們)都掙足了銀子,而且獲得自由的人們最後除了得到了大片的土地,還得到澳洲公民身份,然而這羣人基本上都是拿着這些銀子去鄉下買地當起了地主,再度迴歸到了鄉村生活之中。

當然了,隨着時間的推移,當一種具有澳洲特色的、新的生活方式,終於漸漸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末端時,這些人的下一代就不再像祖先輩那樣固守原先的生活方式了,他們和她們終於成爲真正脫離了土地的人……

時間回到一六五七年的十一月,由於漢人們從八月份起就在各種各樣的崗位上被培訓了很久,幾個月下來,無論是玻璃廠的日常玻璃生產,還是各個礦點和磚瓦廠水泥廠的日常生產,都基本上不用穿越者們親自上陣幹粗活了。

特別是前一陣子農忙緩解了一些後,這些工廠每天都有二十到三十個男勞力在上班,另外,在各個礦點挖礦石漢人壯丁一度達到百人以上,尤其是在煤礦裡,由於是計件制,勞動熱情高漲漢人們根本不管什麼作息時間,每天都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還沒有星期天,終於讓他們掙到了比玻璃廠上班的人還要多的銀子,有的人一個月甚至能掙到七八兩銀子,儘管現在島上根本沒有花銀子的地方,吃飯穿衣也是東家包了,但至少目前漢人們的勞動積極性極高。

爲此,夏小鷗提出建議,下次出海是不是應該代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島上開個商店什麼的。

這件事立刻得到原超市小老闆,現任妮可號的普通船員韓樂天的積極響應,最高執委會考慮到這本來就是他的專業領域,便把這個項目交給了他,當然了,小韓老闆必須提交一份書面企劃案,然後向夏小鷗餘何爲管理的“北上基金”申請資金。

1209 世外桃源69 生平有了自己的小窩1048 圖紙癡漢906 荷蘭人的迴應298 任周法案845 來自澳門的妹子166 沙灘上的議論865 口無遮攔874 二號船臺1033 分紅631 有情有義403 照會359 獻祭827 女島1079 不要僅爲裝逼而裝逼98 男兒有志娶九妻?1108 歷史人物1077 時與勢並不在他們手裡416 貿易協議758 聯邦水翼65 再簡陋在三百年前也逆天952 顧船長的人才培訓計劃342 目標是蘇祿1216 電臺1191 興奮的火塘俱樂部1110 隱秘歷史1029 真正勁爆的房地產生意246 簡單粗暴的水泥生產850 有點極端的議案429 買妹子去!215 牲口也不能累死啊70 電力497 都市傳說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1131 羊城的生意173 財產章程981 逆轉882 帝汶島的金融商機341 出海準備442 勞動力分配問題1301 分階段行動998 韓雨的企劃案949 叢林剿匪688 填房丫鬟299 生意,都是生意398 甲板上的親密接觸和槳奴1072 名份201 菜園子1055 韓校長的生意730 關於任柯的工作安排1003 睡覺都踏實了許多75 圖書館361 止哭的巧克力1225 開埠1318 舉債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285 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224 魏東籬和老王的秘密實驗1126 關於海盜王國1298 姜妞378 登船1215 公海法則1356 投降?393 前方發現排槳船!350 驚悚的約炮條件1314 信心597 世道好像變了397 燃燒引發的議論734 女權號203 洞口廣場1078 擲彈排1389 援軍出發180大自然的下馬威769 小心翼翼地航海1361 僧王回憶錄500 代理人皮蒙特192 你們將是新世界的主人889 職場白骨精1202 潛入方案900 脫鉤1311 蘇丹王們的憂慮301 百年孤獨746 聯邦入籍檢疫法662 南天義寨1375 重甲騎兵226 鐵路九號線1288 置業是一門大生意185 各自的討論圈子27 強化過的萬噸輪964 肉搏戰?354 被發現了308 煤焦化工252 爲了證明自己17 催眠測試62 工程機械和工業機牀948 各搞各的1079 不要僅爲裝逼而裝逼220 有情人終成眷屬1301 分階段行動75 圖書館1057 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