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問題

“FGD,HGD?”

依然停留在京城的林炬微張着嘴,看着國內轉載的報道。

9月8日,NACA對外宣佈再後續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以及載人火星任務中,將使用人工重力飛船,重力可在0.3G至1G間進行自由調整。

剛看到這些內容的林炬大爲震驚,以爲NACA又拿出了什麼不爲人知的黑科技,結果……

繩纜連接,自由調節,這產生重力的方式也太樸素了吧!

真的會有宇航員願意待在小罐子裡被人甩來甩去?

獵戶座飛船也就罷了,星艦什麼鬼。

報道里還有馬斯克兩枚星艦通過繩纜相連旋轉的想象圖,兩個一千多噸的玩意互相拉扯,繩纜粗細程度最多也就和嬰兒小臂差不多。

別的不說,坐這玩意的宇航員心理承受能力一定得過關,把小命系與一根細繩紙上,看着就令人發汗。

但詭異的是,航發委內部倒是對這個方案挺看好。

五院的專家當即就拿自己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模擬了一下,多的不敢說,100米柔性繩纜,以2圈每分鐘的速度旋轉,產生0.45G的重力沒有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廉。

當然,從格調上FGD在HGD面前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但是是真的容易實現,而且給宇航員的重力感受也不會有什麼區別。

甚至航發委專門開了一個小討論會來進行交流,探討在國內有沒有什麼應用空間。

大佬首先下結論:“在航天事業的發展初期,不管是柔性還是剛性重力裝置都有一定侷限性,柔性裝置對技術力和資金的要求更小,但是剛性離心裝置纔是未來。”

這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贊同,HGD這條路一直走下去,隨着直徑越來越大、重量越來越高,就是未來的太空城市必經之路,甚至可以作爲星際遠航的飛船。

而且艙段組成的旋轉環空間也是柔性裝置無法比擬的,後者頂多兩個航天器,潛力是有限的,不像前者,可以讓全身結構均勻分擔載荷,

可以做到非常大,上萬噸都很簡單。

五院:“我們已經參與了前進號計劃,再搞FGD沒什麼必要。”

“可是FGD很簡單,明年就能先把試驗做起來,也許登月就能用上。”

“成功了又怎麼樣?第一次登月能用嗎?還不是要等,那個時候前進號早就運行了。”

“……”

航發委的總部會有各院的專家輪流外派,和京城航天局的人一起共同決定某些事情或者進行常規探討,這種小會因爲不涉及具體決策可以比較放鬆,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一場會開下來最終還是認爲FGD對已經準備聯合運營的前進號空間站來說太雞肋,放棄。

會議結束,林炬、大佬、佘院士和幾個專家單獨留了下來,以及才從新遠飛過來的謝廖夫。

他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是空天飛機。

這是個雙方都在猶豫不決的項目。

現在,航天局馬上有新一代載人飛船+長征七號組合,新遠有H1作爲主力人員往返運輸工具。

無論是哪種,每次飛行成本都在數千萬以上。

航天局目標中的空天飛機,是那種可以不拋棄任何東西,完完整整進入太空再返回,能夠把載人單次飛行成本壓到100萬以下的神器。

老騰雲不行,新騰雲也不行。

一旦需要火箭的參與,必然是高比衝的液氧液氫火箭,光燃料錢就不只這個數目,而且死重極大,大量儲存難度高。

對於臨近空間現在已經解決了,WCR09發動機設計相當優秀,能夠帶着百噸級空天飛機飛到5萬至6萬米高空,麻煩在於剩下的這一段。

要越過100km卡門線,進入200km,或者300、400km的低軌,需要長時間工作的液氧液氫發動機,這帶來的是難度與成本的極大上升。

單級入軌,這是自火箭誕生以來無數代航天人就在努力的方向,從火箭到空天飛機,一直都在探索,一直都沒有成功。

雖然新遠的XN90飛船可以憑藉究極黑科技的NAPE實現,但成本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佘院士看了看林炬旁邊那個一樣年輕的面孔,心裡不免有些疑惑。

謝廖夫畢業沒多久就直接擔任副總裁,偏偏還是技術方面的人才,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管理還好,但技術,無論是什麼天才,都是需要沉澱的啊。

但他的疑惑只能壓在心裡,畢竟上級有指示: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講。

反正是林炬的私人公司,愛怎麼辦怎麼辦吧。

佘院士:“我們這裡有一個方案,是麻爲民院士提出的,他是電磁方面的專家目前正在忙一些保密工作,不過還是有些建議:

他提議或許可以在高海拔地區建設電磁加速軌道,長度在50公里左右,把20噸左右的空天飛機以及小型助推火箭加速到超高速,整個部分不超過40噸,然後在臨近空間以上啓動發動機入軌。”

謝廖夫:……

林炬:(⊙o⊙)

其他人:……

顯然,麻院士這個規劃不太現實,光是50公里長的加速軌道,還要修建在高海拔地區,林炬已經可以想象到萬億級別的建設資金了。

可能麻院士是真的忙,所以甩了個方案出來湊數吧……

謝廖夫:“我覺得,這個方案用在月球上不錯,5公里長的加速軌道,直接把5噸左右的載人飛船或者10噸左右的貨物打到近月軌道,也許在2025年之前能做到。”

這變相說計劃不可能實現的意思所有人都聽懂了,然後三院的專家咳了一聲說道:

“這個計劃投入成本確實有點高, 與之相比,我還是覺得騰雲工程有潛力,不管是二級入軌還是攜帶助推器整體入軌,努努力,一千萬左右是能夠做到的。

兩種方案都能至少帶十個人,那麼單人飛行成本在100萬左右,已經足夠低了,再低,我覺得應該是未來的人們應該做的事。”

謝廖夫:“唔……(搖頭)。”

謝廖夫兩次表達了不認可,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個年輕人身上。

在現場所有的技術人員中,謝廖夫太年輕了,讓人忍不住輕視。

但謝廖夫自己倒是感覺和他們年齡相同,沒有任何不適的舉動。

他豎起一根手指,指出了第一個問題。

起晚了……

 

第61章 CZ-6R首炸第237章 彎道超車第366章 長城第156章 岡田你快回來!第25章 上天工具人第171章 祈福第157章 模範效應第345章 複用還是不復用第145章 防務新觀察第148章 文化第233章 S2100第22章 驚訝第323章 鈞棒一號第178章 分數線第124章 神奇的年終獎第22章 驚訝第316章 金星計劃第327章 交換第257章 選票第78章 入軌第327章 交換第329章 着陸第202章 拆分第372章 試探第9章 輿論第17章 商業化第356章 GSLV MK3第232章 合作第273章 MSP第199章 意外第83章 比衝纔是未來第21章 搶飯碗第35章 採訪第135章 馬一龍的新車第346章 會面第374章 空間電站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385章第329章 着陸第320章 逃逸塔第366章 長城第35章 採訪第349章 風暴第164章 深空探測網第371章 臨牀測試第139章 觀禮第139章 觀禮第145章 防務新觀察第25章 上天工具人第283章 三方貿易第39章 表演第312章 氣象局預警第299章 爲什麼艙門打不開?第341章 不還價第8章 關注第224章 青龍二號第141章 翱翔第112章 神龍第208章 謝廖夫第226章 展示第169章 古蘭經第345章 複用還是不復用第122章 32115第75章 商業第202章 拆分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259章 熹宗第165章 二器互拍第265章 磨刀第300章 該開展一些研究了第167章 砍樹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92章 達瓦里希第264章 增長第139章 觀禮第52章 午馬第73章 螢火第28章 96533第299章 爲什麼艙門打不開?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56章 飛得更高第234章 包機第162章 運35第101章 前進號空間站第378章 戲弄第258章 閃電第338章 開拓第382章 巨浪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195章 lift off!第30章 發射場?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51章 煙花第279章 四號第138章 虎山機場第120章 長征九號第248章 葉尼塞第358章 升職第3章 阿美施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