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次優選擇

.等到乘務員去了前艙,牧浩洋回頭看了眼正在閉目養神的騰耀輝等人,才用胳膊肘碰了下坐在旁邊的陸雯。

陸雯把目光轉了過來,似乎在等着牧浩洋開口。

“陸……陸雯,有些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什麼話?”

“我……黃總找我談過,與你有關的事情,我……”

陸雯沒有開口,只是握住了牧浩洋的右手,用行動做了回答。

牧浩洋遲疑了一下,想把手縮回來,卻沒有這個“勇氣”。

兩人沒再多說一句話,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足夠了。

一路上,牧浩洋的心情非常忐忑。只是他知道,在他沒有把手縮回來的時候,一切都已決定。

直到飛機開始下降,牧浩洋纔回過神來,發現陸雯已經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了。

真的睡着了?

牧浩洋沒有動,卻注意到坐在過道對面的周渝生朝他點頭笑了笑。

這傢伙,肯定一直在看熱鬧。

空乘過來,提醒繫好安全帶的時候,陸雯才醒來,朝牧浩洋笑了笑,似乎對自己的行爲有點難爲情。

“聽說你去解決技術問題?”牧浩洋只能沒話找話說。

“差不多吧,順帶放鬆一下。”陸雯笑了笑,說道,“忙了幾個月,總得給我們一些私人時間吧。”

“大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陸雯愣了一下,有點不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雖然去了幾十次,但是一直沒時間到外面逛逛。”牧浩洋勉強笑了笑,說道,“而且以前一個人去,也沒有心情到處閒逛。”

“你在大連讀了四年書,沒出過校門?”

“當然出去過,只是就在附近轉悠。”

“你也太能熬了吧?”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在部隊裡養成的習慣,如果將來登陸火星,我肯定能夠戰勝所有考驗。”

“行,辦完正事,我帶你到處轉轉。”

“你很熟悉?”

“算是吧,小時候就大江南北到處跑,在大連生活了兩年,而且經常去大連出差,算是比較瞭解。”

這時候,飛機降落在了跑道上。

因爲國產航母要一月十日動工,也就是明天,所以到了造船廠,牧浩洋先陪陸雯去見了侯名耀總工程師。

“黃帝”號的改造工程在十二月底就確定了下來,所以在國產航母上,侯名耀不但是總工程師,還是副總設計師。

沒有當上總設計師,主要是爲了照顧兩大造船集團。

按照海軍下的訂單,國產航母將同期建造兩艘,一艘在大連、一艘在上海,因此在招標階段就確定由江南造船廠負責總體設計,大連造船廠負責工程規劃,集中兩大造船廠的全部資源,以確保建造工作順利進行。

這麼做,除了利益分配,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建立兩條大型戰艦的建造體系。

雖然跟單獨與一家造船廠簽訂合同相比,初期投入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長遠效益更加明顯。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航母需求絕對不止兩艘。

只有充分競爭,才能在今後建造出更加先進的航母,也才能通過競爭來降低航母的建造費用。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二零二五年左右,海軍就將啓動新的航母建造計劃。

通過首先建造兩艘航母,積累必要的技術與經驗,從第二種國產航母開始,建造規模肯定會擴大。

保守估計,第二級國產航母至少會建造四艘。

如果由一家造船廠承擔,不但成本高昂,建造週期也非常漫長。有兩家造船廠,至少能夠保證同時建造兩艘。

當然,關鍵得看第一級國產航母的建造工作是否順利。

爲此,海軍還降低了技術標準。

在取消了j-15改進性的訂單,只對現有的戰鬥機進行改造後,海軍最終只能選擇與空軍聯合研製的j-22中型多用途戰鬥機。與j-15相比,j-22小了一大圈,因此能在保證基本載機數量的情況下,降低航母的排水量。

按照這個標準,國產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只有五萬五千噸,比“黃帝”號小了一大圈。

當然,這並不表示國產航母的戰鬥力就很差。

在標準情況下,國產航母能夠搭載四十四架j-22與八架直升機,如果最終採用電磁彈射方案,還能增加四架固定翼預警機。高強度作戰模式下,能在飛行甲板上繫留十八架戰鬥機與四架直升機,把載機規模擴大到七十八架,三個大隊的六十二架戰鬥機,足以應付高強度作戰行動。

從打擊能力上看,國產航母超過了“黃帝”號,也超過了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與法國海軍的“戴高樂”級,比印度的兩艘航母強了不少,僅次於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與“福特”級。

降低排水量,還有一個好處:動力系統有更多的功率盈餘。

按照最初設計,國產航母將各安裝兩座hfk-1型反應堆,以三十節航行時,仍然有大約百分之三十的盈餘功率。如果不考慮航母上的用電大戶,最高航速能達到三十三節。如果設定爲三十節,則能爲各種新式武器提供電能。

顯然,這個好處非常明顯。

比如,在設計的時候,可以不用考慮電磁彈射器造成的負擔。即便不能立即安裝,也可以在改造時裝上去。

更重要的是,可以爲航母配備更多的能量武器。

比如,正在開發的電磁脈衝速射炮。

當然,降低排水量,也有負面影響。

比如在正常情況下,國產航母的持續作戰時間僅有七天,如果提高作戰強度,每三天就要進行一次彈藥補給。要想使航母戰鬥羣獲得強大的持續作戰能力,就得建造更多的快速綜合補給艦。

對中國海軍來說,這不是大問題。

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奪取與利用制海權,航母戰鬥羣的主要任務就是與敵人的艦隊作戰,沒有太多的打擊與支援任務,更不可能像美國海軍那樣成爲對地打擊的主要力量。

要不然,海軍也不會主動降低航母的性能指標。

當然,在二零二零年初,這一切都是美好的設想,而不是現實。

按照標準建造程序,將首先建造航母的艦體,最快也要兩年之後,纔會安裝主要的配套設備,比如電磁彈射器。

如此一來,得在兩年之內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

陸雯專程趕來,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

作爲海軍裝備建設的主要負責人,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蒲玉婷保證hfk-1反應堆能在二零二一年年底之前交付之後,影響國產航母建造進度、以及“黃帝”號改造工程的首要因素就是電磁彈射器。

從某種意義上講,彈射器比航母本身還要重要。

原因很簡單:沒有彈射器,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就上不了航母,航母戰鬥羣也就無法建立完備的指揮與情報系統。

最初的時候,中國海軍把重點放在了蒸汽彈射器上。

早在本世紀初,情報機構就通過各種方式,設法從烏克蘭與俄羅斯搞到了一些前蘇聯時期開發蒸汽彈射器的技術資料。

這些技術資料,成了中國研製蒸汽彈射器的基礎。

問題是,在解體之前,前蘇聯沒能搞出蒸汽彈射器,很多技術問題都沒解決,而中國也沒有相應的技術積累。

二零一零年前後,第一臺國產彈射器問世。

也就在這個時候,海軍利用yak-44的技術資料,着手研製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問題是,國產彈射器的性能沒有達到預期設想,不但功率沒有做上去,小型化工作也遇到了麻煩。

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後,海軍啓動了備用方案,即研製電磁彈射器。

這個選擇沒有錯,因爲就算蒸汽彈射器搞出來了,也面臨着問世即落後的尷尬局面。重點研製電磁彈射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然到了二零二零年左右,即啓動第二種國產航母的研製工作時,仍然得搞電磁彈射器。從成本效益比的角度看,如果蒸汽彈射器僅是應急產品,只裝備兩艘航母,也很不划算。

只是,這樣一來,第一種國產航母的建造工作就要延遲。

正是如此,到二零一七年左右,即電磁彈射器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幾項關鍵技術被攻克之後,海軍才啓動了國產航母的建造計劃。

三年內,完成基本設計,已經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美國“福特”級航母的設計工作用了七年。

爲了不再拖延,海軍只能按照預先規劃啓動航母建造工程,即在電磁彈射器還沒有基本成型的情況下,就讓航母上馬。

由此導致的問題就是,電磁彈射器的研製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計劃進度進行。

任何一項系統工程、特別是大型系統工程都不可能嚴格按照計劃進行,而且誰也無法預測研製進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煩。

電磁彈射器的研製工作就是如此,在國產航母動工時,研製進度已經延遲了三個月。

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不可能在二零二二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研製工作,更不可能裝艦使用。

就算再不情願,海軍也要向現實妥協。

陸雯找侯名耀,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解決辦法只有兩個,要麼延遲航母的建造進度,要麼改變基本設計。

顯然,這兩個選擇都不夠理想。。.。

第283章 第一步第63章 卸甲第86章 精心部署第170章 崩潰第115章 遭遇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8章 潛艇伏擊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9章 做徹底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55章 積極外交第96章 高調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25章 奮起一戰第60章 艦隊北上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73章 捆綁政策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5章 積極外交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96章 高調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9章 做徹底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坦克戰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96章 瞞天過海第52章 兇猛打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27章 雷暴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50章 沉默第83章 歪打正着第65章 全面行動第73章 關鍵裝備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09章 未來第9章 做徹底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6章 點火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66章 真假英雄第25章 先做準備第1章 收假第8章 經濟賬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47章 搶先攻擊第3章 演習第74章 戰爭狂人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81章 前沿科技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40章 自作主張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3章 把握機會第9章 新冷戰第53章 軍事部署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8章 力所不及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2章 鬥爭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141章 入朝第72章 炮擊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64章 三管齊下第45章 阻止戰爭第118章 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