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宣傳戰

.在黃峙博的特別安排下,國防部在二十八日上午八點召開新聞發佈會。

爲了避免節外生枝,國防部新聞發佈司提前宣佈,新聞發言人不接受記者提問,也不會回答記者的任何問題。結果在新聞發佈會上,仍然有數名記者沒有遵守規矩,數次打斷新聞發言人,提出了問題。

記者最關心的是中國爲什麼向印度洋派遣艦隊,介入印巴軍事衝突。

國防部這邊鬧起來後,黎平寇坐不住了,讓外交部在九點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並且允許記者提問。

雖然外交部沒有明說,但是提到了與巴基斯坦的關係。

按照外交部公佈的消息,中國是爲了維護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才決定出兵印度洋幫助友好鄰邦抵禦侵略,中國的根本目的是儘快終結克什米爾軍事衝突,無意通過軍事行動擴大沖突範圍。

顯然,中國的所作所爲與宣稱的背道而馳。

雖然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軍事衝突,雙方動用了步兵、裝甲兵、炮兵與航空兵,衝突規模在二十七日上午就擴大到師一級部隊,印度至少動用了兩個師、巴基斯坦也動用了一個師與一個**旅,雙方還各自出動了數十架戰鬥機,但是雙方均沒有向對方宣戰,也沒有宣稱遭到對方入侵,只是承認在克什米爾的錫亞琴冰川附近發生衝突,並且都在努力剋制。

在此情況下,中國有理由出兵嗎?

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秘密軍事同盟條約早就不是什麼秘密,從二零二二年開始,中國逐步加大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甚至無償贈送了一批先進武器裝備,早就有新聞媒體挖出內幕消息,中國與巴基斯坦已經結盟,而且承諾在巴基斯坦遭到入侵之後,出兵支援或者開闢第二戰場。

據此,很多新聞媒體都在報道中提到,中國出兵印度洋,正是在兌現同盟義務。

問題是,巴基斯坦並沒承認遭到入侵,也沒有正式向中國求援,因此中國履行同盟義務的基礎並不存在。

顯然,國際輿論最大的分歧就是,中國有沒有資格介入這場戰爭。

爲了平息輿論,或者說是轉移新聞媒體的注意力,中國國防部在十點三十分召開了第二次新聞發佈會,而且准許記者提問。

這次新聞發佈會的主要內容就是公佈艦隊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行動。

既然是公佈戰報,自然免不了提到日本海軍、日本聯合艦隊與日本支援艦隊,以及分別發生在二十六日凌晨與二十八日凌晨的兩場海戰。因爲這是以宣傳爲主的新聞發佈會,所以沒有提到針對布萊爾港的兩次轟炸行動,也沒有提到與印度空軍的戰鬥,着重宣傳了日本已經介入戰爭。

這一招很管用,日本迅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反響最大的,正是日本的新聞媒體,因爲在此之前,日本內閣、防衛省等機構都沒有公佈聯合艦隊的相關消息,甚至沒有一個日本人知道,不但聯合艦隊已經全軍覆滅,連支援艦隊也已經步其後塵。

面對這一緊急情況,中島俊夫哪敢遲疑,立即出面宣稱,日本艦隊前往印度洋是參加與印度海軍的聯合演習,日本當局並不知道印度與巴基斯坦會發生衝突,聯合艦隊在在進入布萊爾港之後,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遭到中國艦隊的突然襲擊,支援艦隊則是在趕赴演習的途中遭到伏擊。

說得直接一點,是中國艦隊突然襲擊了聯合艦隊與支援艦隊。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島俊夫完全可以據此向中國宣戰,因爲中國艦隊的突然襲擊,等於不宣而戰。

中島俊夫這麼說,只是爲了轉移國內民衆的注意力,把憤怒引向中國。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島俊夫不但沒有據此向中國宣戰,甚至沒有在發表聲明後宣佈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

當時,中島俊夫只是宣佈臨時召回駐華大使。

作爲對等行動,中國外交部也隨後宣佈召回駐日大使。

在宣傳戰場上,雙方都達到了目的,只是接下來的難題落到了中島俊夫手上,即日本是否向中國宣戰。

當時,國際輿論都比較悲觀,大部分新聞媒體都認爲日本將向中國宣戰。

原因有三。一是日本一直在爲報仇雪恥擴軍備戰,八年的努力已經收到成效,不但組建了國防軍,軍力還增強了三倍有餘,具備了與中國一決高低的資本。二是日本與印度也簽署了秘密同盟條約,在中國主動攻擊印度的情況下,日本有義務履行同盟義務。三是中島俊夫已經放出大話,激起了國內民衆的仇華情緒,如果不向中國宣戰,中島俊夫就無法向憤怒的國民交代。

一時之間,戰爭陰雲密佈。

在日本外務省宣佈召回駐華大使之後,更有西方新聞媒體鼓吹,日本將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向中國宣戰。

這一天,正好是週一。

在戰爭陰雲的籠罩下,首先開盤的亞太股市哀鴻遍野,除了軍火企業之外,其他企業的股票全部下跌。隨後開盤的歐洲股市也沒好到哪裡去,只有軍火與資源類企業見漲,其他主要企業全部下跌。

只是,到了東京時間當天下午,情況出現了轉機。

首先是nhk電視臺發佈消息,宣稱“赤城”號航母無法在短期內下水,日本海軍無力挑戰中國海軍。隨後另外一家日本電視臺發佈消息,中國海軍的“黃帝”號航母戰鬥羣已經離開大連。

這兩條重磅消息,立即讓很多人清醒過來。

日本要想挑戰中國,首先就得在海軍上超越中國,如果沒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日本不但無法戰勝中國,還很有可能再次遭到慘敗,甚至有可能遭到中國海軍全面封鎖,從而輸光家底。

以當時的情況,只要日本不邁出第一步,中國就不會樹立第二個敵人。

也就是說,只要日本沒有向中國宣戰,中國就不會向日本宣戰,而會集中力量在南亞與印度洋打敗印度。

既然日本海軍靠不住,那麼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就非常渺茫。

結果是,兩個小時後開盤的美國股市全線走高,早就有所準備的美國財團藉此機會賺得盆滿鉢滿。

東京時間晚上十點半,中島俊夫在首相府通過電視向全國講話。

大致內容是,日本的軍事實力還很弱小,貿然向中國開戰的風險非常大,但是日本不會忘記這次的慘痛教訓,希望所有同胞爲了大和民族的未來努力奮鬥,化仇恨爲力量,共同推進軍備建設。

這下,戰爭陰雲消散了。

雖然不排除這是障眼法,但是新聞媒體很快就挖出了更多的消息,比如日本軍隊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焦點重新回到印度洋,中國艦隊成爲最受關注的明星。

雖然新聞媒體神通廣大,但是中國國防部刻意保持神秘,所以與中國艦隊作戰行動有關的報道少之又少。爲了挖掘第一手新聞,一些電視臺甚至聘請了技術專家,希望通過實時商業衛星地圖找到中國艦隊。

顯然,這是一件非常煩瑣的工作,而且希望也不大。

即便是更新頻率最快的商業衛星地圖,也有一個月以上的延遲期,根本無法同時拍攝所有地區。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支艦隊,難度非常大。就算能夠找到,恐怕也是好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到這個時候,中島俊夫才展開行動。

二十八日夜間,日本外務大臣乘專機到達雅加達,向印度尼西亞外長提出,希望印度尼西亞向日本開放一座空軍基地,供日本空軍的戰鬥機做轉場飛行,日本願意爲此支付高昂的租借費。

在中島俊夫看來,這次外交行動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可惜的是,結果與他預料的完全相反。印尼外長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日本外務大臣,卻沒有給出肯定答覆,只是答應向總統彙報,然後再做出答覆。結果日本外務大臣在雅加達呆到三十日,也沒有收到下文。

印度尼西亞不是不想幫忙,而是有點膽怯。

東海戰爭之後,中國在南海地區加強了投入,比如把“黃帝”號部署到南海,隨後又把第二艘國產航母分配給南海艦隊。雖然在此期間,中國非常剋制,一直在跟南海周邊國家進行談判,還一再宣稱以和平手段解決南海爭端,但是同步增強軍事力量,表明中國會在某個時候改變方式方法。

站在印尼的立場上,中國需要的只是一個開戰的理由。

也許,中國暫時不會拿菲律賓開刀,因爲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與美國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可是隻要找到藉口,中國肯定會拿某個國家開刀,以殺雞儆猴的方式,讓其他國家認清事實。

很不幸,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是印尼,因爲印尼在南海地區的利益最少。

這樣一來,如果印尼向日本開放空軍基地,很有可能成爲中國的藉口,而印尼絕對不是中國的對手。別說動用航母戰鬥羣,就算派幾艘戰艦過來,在岸基航空兵支持下,也能打垮印尼海軍。更何況,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就在爪哇島南面,離雅加達不到一千公里,真要讓中國找到藉口,印尼將成爲第二個韓國。

當然,印尼也不會得罪日本,因爲日本是印尼的主要貿易伙伴。

在這個時候,印尼最好的政策就是保持沉默,以不變應萬變,等到局勢明朗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第88章 奢望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8章 圍捕第7章 實幹階段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8章 經濟賬第1章 關鍵人物第3章 本性難移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24章 反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5章 虧本買賣第64章 孤注一擲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56章 難題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64章 致命打擊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66章 不可避免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6章 家宴第253章 謀略家第80章 援助第99章 妥協第306章 第一步第5章 軍事冒險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2章 封鎖第55章 兩手準備第50章 匿蹤突擊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68章 上前線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62章 弄巧成拙第85章 重拳出擊第61章 垂死掙扎第227章 滅絕第253章 謀略家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4章 各算各的第270章 投降第34章 矯枉過正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章 海軍強國第22章 誰輸誰贏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章 利益交換第46章 大戰略第26章 戰略空運第77章 誘餌第8章 倒計時第69章 左右爲難第4章 艦隊出港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40章 奮起直追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57章 爭論第71章 新理論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38章 技不如人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18章 和解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86章 膠着第72章 對峙第63章 反導攔截第33章 最後反擊第45章 越界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35章 支柱第120章 多面手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章 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