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卓譽銘來說,這個晚上絕對不平靜。
九點三十分左右,前出的“廣州”號驅逐艦發現了日本艦隊,但是沒有立即做出準確判斷,認爲那是牧浩洋率領的航母戰鬥羣。
收到驅逐艦發出的報告,卓譽銘有點驚訝,因爲按照牧浩洋的安排,航母戰鬥羣已經繞過了馬基拉島,不會出現在這一海域。只是,卓譽銘也沒有立即做出準確判斷,一是通信還沒恢復,無法得知航母戰鬥羣的準確位置,二是所有戰術預判都認爲日本艦隊在新喀里多尼亞附近,而不是在所羅門羣島附近。
結果就是,卓譽銘讓“廣州”號驅逐艦發出了詢問信號。
當然,他沒有收到回覆。
原因很簡單,“廣州”號驅逐艦使用的是定向通行設備,而日本戰艦根本無法截獲激光通信信號。
這個時候,卓譽銘仍然沒有下令開火。
不管怎麼說,戰場上總存在預料之外的情況,比如離“廣州”號較近的那艘戰艦沒有啓動定向通信設備,或者是出了故障,或許是航母戰鬥羣臨時調整了作戰行動,導致作戰計劃出現意外。
這個時候,日本艦隊指揮官卻識別出了出現在後方的戰艦。
沒什麼好說的,在珊瑚海上,就沒有別的日本戰艦了,因此遇到的戰艦,肯定不屬於日本海軍。
因爲這裡已經非常靠近所羅門羣島,所以也不大可能是澳大利亞的戰艦。
問題是,日本艦隊指揮官也沒有做出正確判斷。
因爲“廣州”號前出數公里,“赤城”號航母戰鬥羣與炮擊編隊都保持無線電靜默,所以日本艦隊沒有發現“廣州”號後面的四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也就不知道是不是遇上了中國艦隊。
更重要的是,遭遇之後,“廣州”號沒有轉向逃離,也沒有向日本艦隊開火。
這讓日本艦隊指揮官相信,“廣州”號只是一艘執行偵察巡邏任務的驅逐艦,中國艦隊肯定就在附近某個地方。
做出這個判斷後,日本艦隊指揮官果斷的下達了開火命令。
此時,他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要想保持隱蔽,就得趕在“廣州”號發出電報之前將其擊沉。
事實上,日本艦隊指揮官覺得有點幸運,因爲在他下令開火的時候,“廣州”號沒有發出電報。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及時擊沉“廣州”號,或者是打掉其通信設備,就能避免被中國艦隊發現。
問題是,有可能及時擊沉“廣州”號嗎?
率先開火的是位於“赤城”號航母戰鬥羣最後面的一艘驅逐艦,而且該驅逐艦在發射反艦導彈之前,首先使用了艦炮。
距離不到二十公里,艦炮比反艦導彈更有效。
此時,已經是九點三十四分。
觀察到日本戰艦上的炮口閃光後,“廣州”號艦長立即下達了轉向規避命令,同時啓動戰艦的自動防禦系統,向後方大約十公里處的“重慶”號發出戰鬥信號,並且啓動主炮向日本戰艦還擊。
這下,再無懸念了。
收到“廣州”號的戰鬥信號,大概是擔心誤傷友軍,卓譽銘仍然沒有立即下達開火還擊的命令,而是讓各艘戰艦啓動對海搜索雷達,以定向探測的方式,確定遭遇的是否是日本艦隊。
同時,十艘戰艦各出動了一架直升機。
這些直升機一是前去判明身份,在炮擊的時候還能進行炮火引導。
不到一分鐘,十艘戰艦的雷達軍官都確認,前方是日本艦隊。
卓譽銘沒再猶豫,立即下達了開火命令,隨後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戰術安排,比如戰艦以炮擊戰術疏散,由直升機提供炮擊引導等等。
“重慶”號開火的時候是九點三十六分。
此時,“廣州”號已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炮彈擊中。
雖然日本驅逐艦配備的是電熱化學炮,主要性能都不及電磁炮,但是在極近距離的炮戰中,日本驅逐艦利用搶先開火的優勢,仍然壓制住了“廣州”號,並且首先讓“廣州”號嚐到了炮彈的滋味。
除了應付炮擊,“廣州”號還得面對蜂擁而至的反艦導彈。
萬幸的是,“廣州”號是核動力戰艦,四套電磁速射炮構築起了牢不可破的防線,而且日本戰艦並不是同一時間發射的反艦導彈。也就是說,當時攻擊“廣州”號的三十多枚反艦導彈分成數批陸續到達。
只是,在進行反導攔截的時候,“廣州”號無法使用大口徑電磁炮。
原因很簡單,在保證航速的情況下,剩餘電能只能驅動電磁速射炮,或者是大口徑電磁炮,無法保證兩套火力系統同時使用。
在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時,“廣州”號也無法發射反艦導彈。
一時之間,“廣州”號只能通過高速劇烈機動規避日本驅逐艦打來的炮彈。
萬幸的是,後方的友艦及時投入戰鬥。
“重慶”號與“天津”號在第一輪短促急射中,就打中了那艘日本驅逐艦,而且至少有六枚炮彈同時命中。
雖然這不足以擊沉排水量一萬多噸的驅逐艦,但是足以重創驅逐艦。
這個時候,中國戰艦在戰術與技術上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雖然在持續射速上,電磁炮不比電熱化學炮高多少,主要是電磁炮的散熱問問題比電熱化學炮嚴重得多,但是在短促急射時,電磁炮的優勢極爲明顯,因爲電磁炮的工作原理比電熱化學炮簡單得多。
別的不說,電磁炮沒有藥室,也就不用注入發射藥,省去了一個環節,而電熱化學炮必須向藥室注入發射藥,多出了一個環節,因此在短促射擊的時候,電熱化學炮的射速還不到電磁炮的一半。
戰艦炮戰中,短促射速纔是主要的戰術性能指標。
在攻擊日本驅逐艦的時候,“重慶”號與“天津”號各在十秒鐘內投射了六枚炮彈,然後轉爲觀察彈着情況。在此期間,電磁炮開始降溫,爲下一輪短促急射做準備。在確認擊中目標之後,兩艘巡洋艦開始轟擊第二個目標。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觀測彈着點的時候,轟擊第二個目標。只是卓譽銘手裡有足夠的兵力與火力優勢,而且戰場上的情況比較混亂,所以沒有這麼做。
看得出來,炮擊非常連貫,基本上沒有耽擱時間。
相對而言,炮擊編隊的戰術優勢更加明顯。
因爲在日本艦隊後方,所以十艘戰艦全部面向日本艦隊。
不管是中國戰艦、還是日本戰艦,主炮都在艦首,尾部爲飛行甲板。也就是說,十艘中國戰艦都能立即投入戰鬥,而且立即達到最大火力密度。日本艦隊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交戰之前,還得轉向。
當然,用不着轉向九十度。
大部分日本戰艦主炮的最大射界都在二百四十度以上,因此只需要轉向六十度,就能把炮口對準中國戰艦。
正是如此,炮戰開始後,日本艦隊首先順時針轉向。
問題是,日本戰艦能轉向,中國戰艦也能轉向。
卓譽銘參加過龍目海峽海戰,算得上是中國海軍中最瞭解炮戰的指揮官了,所以在發現日本艦隊轉向後,立即下達了相同的轉向命令,儘可能的呆在日本戰艦主炮的射界之外,不給日本戰艦還手機會。
也就是說,炮擊編隊隨即也開始順時針轉向。
面對這種情況,日本艦隊的唯一辦法就是分成兩部分,分別朝兩側轉向。
大概在九點四十分左右,日本艦隊裡的六艘驅逐艦全速調頭,進行逆時針轉向機動。
只是,這樣一來,最多隻有半數戰艦能夠參與炮戰。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在日本艦隊分向轉向之後,卓譽銘調整了炮擊戰術,讓所有戰艦優先轟擊逆時針轉向的日本戰艦,因爲這些戰艦很快就能獲得開火機會。
一時之間,四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全部把炮口對準了六艘日本驅逐艦。
從火炮數量上看,炮擊編隊有十四門大口徑電磁炮,而六艘日本驅逐艦上只有六門電熱化學炮。
炮戰沒有任何懸念。
完成轉向之前,就有四艘驅逐艦被擊中,其中三艘立即燃起大火,另外一艘則開始急劇減速。
另外兩艘驅逐艦在完成轉向之後,也僅獲得了不到十五秒的開火時間。
僅開火數次,這兩艘驅逐艦就被密集的炮火打成殘廢。
九點四十三分,炮擊編隊把炮口轉向了沿順時針轉向的兩艘巡洋艦與一艘驅逐艦,只是此時日本戰艦獲得了開火機會。
必須承認,日本戰艦的還擊非常有威脅。
半分鐘後,“重慶”號被一枚炮彈擊中,艦首被炸飛。緊接着,位於左側的“福建”號被一枚炮彈打中了主桅杆。
只是,日本艦隊的火力密度太差勁了。
在“重慶”號開火還擊之前,“天津”號與“廣東”號就爲它報了仇,用極爲精準的短促急射打啞了領隊的日本巡洋艦,位於編隊最後面的四艘驅逐艦則集中火力,迅速癱瘓了另外一艘巡洋艦。
九點四十五分,“重慶”號親自解決了最後一艘日本驅逐艦。
大概是穿甲彈打中了彈藥庫,那艘日本驅逐艦在猛烈的爆炸中斷成兩截,兩分鐘後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只是,戰鬥沒有結束,因爲最大的日本戰艦還沒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