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海灣

談判進行了三輪,在最後一次會晤中,牧浩洋按照黎平寇的授意,向埃及軍方提出,中國可以幫助埃及整頓軍事力量,但是需要對埃及軍隊的作戰能力有更加深入的瞭解,然後針對‘性’的提出整頓方案。

對牧浩洋的提議,埃及軍方欣然接受,表示將盡快提‘交’完備的軍火採購清單,並且邀請中國軍方代表觀摩三軍聯合演習。

五月六日,結束對埃及的訪問之後,黃瀚林率領外‘交’團前往敘利亞。

與埃及相比,敘利亞的情況更加複雜。

二零一三年,在西方國家‘逼’迫下,敘利亞進行了民主大選,由此進入政治動‘蕩’時期。隨後近二十年,敘利亞的國內矛盾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教派與政黨紛爭愈演愈烈,在中東地區的地位也每況愈下。

直到二零三二年,由阿拉伯社會復興黨演變而來的阿拉伯民族團結黨上臺執政,敘利亞的‘亂’象才得以終止。

在阿拉伯世界中,敘利亞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色’列人曾說過:無埃不戰、無敘不和。

這句話就能反映敘利亞的地位。

在衆多阿拉伯國家中,除了沒有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巴勒斯坦,只有敘利亞與以‘色’列存在領土糾紛。雖然在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下臺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集團在敘利亞大舉推行民主政治,幫助以‘色’列消除威脅,但是隻要戈蘭高地仍然在以‘色’列手中,任何政黨都不可能忽視領土問題。阿拉伯民族團結黨能在二零三二年的大選中以絕對多數選票勝出,就與領土問題有關。

可惜的是,敘利亞不是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

與埃及相比,敘利亞弱小得多。

別的不說,到二零三四年底,敘利亞的人口總量還不到三千萬,在阿拉伯世界中排在埃及、伊拉克、阿爾及利亞與蘇丹之後。因爲缺乏石油資源,敘利亞的國民經濟並不發達,遠遠比不上海灣富油國家,與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埃及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受國內動‘亂’影響,敘利亞的是阿拉伯世界中,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與其戰略相比,敘利亞的國家實力根本不值一提。

相對而言,黃瀚林對敘利亞的訪問更加敏感,畢竟敘利亞仍然是以‘色’列的主要潛在威脅之一,也是中東地區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從政治上講,中國要想進軍中東,就得利用巴以矛盾,也就得在敘利亞做文章。

所幸的是,黃瀚林的大馬士革之行,比開羅之行低調得多。

在這裡,牧浩洋等軍方代表只參觀了敘利亞三軍總參謀部,跟敘利亞軍方高級將領進行了兩次會晤,沒有談到軍事援助,也沒有提到與軍事援助有關的話題,主要商談了促進兩軍‘交’流的事情。

這也可以理解,黎平寇早就明確了外‘交’戰略,即中國不是去中東地區搞施捨。

就算進軍中東是中國的戰略目標,也不能夠通過施捨的方式達到目的,因爲中國還沒有強大到可以隨意施捨貴重軍事裝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施捨上的關係很不牢靠,不可能是中國的長久戰略。

不管是敘利亞、還是埃及,如果自身沒有發展強大的意願,中國做什麼都沒用。

正是如此,外‘交’訪問團在大馬士革只呆了三天。

接下來,黃瀚林還去了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與阿曼,最後從馬斯喀特啓程回國。

相對而言,約旦、沙特等國與以‘色’列的矛盾並不尖銳。

在這些國家,黃瀚林着重提到了外‘交’、文化與經濟上的‘交’流活動。雖然軍事合作不是重點,但是依然有可以討論的話題。特別是對沙特阿拉伯等富油國家來說,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顯著變化,紛紛加強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海灣戰爭爆發後,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紛紛支持盟國,隨後來自伊朗的威脅,更加迫使海灣國家倒向西方,需求美國的庇護。二十多年裡,海灣國家僅從美國等西方國家採購的軍火就超過了一萬億美元,從戰鬥機到坦克,無所不包。海灣國家用石油收益打造了阿拉伯世界裝備最‘精’良的軍團。

第二次朝鮮戰爭後,情況出現了微妙變化。

志願軍的表現非常驚人,中國造武器裝備的‘性’能也得到了證明。在阿聯酋率先吃螃蟹之後,海灣國家陸續成爲中國軍火商的客戶,而且是資金最雄厚的客戶。僅在二零一六年,中國與海灣國家的軍火貿易額就超過了一千四百億元,約合二百五十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爲海灣地區最大的軍火貿易國。

雖然在此之後,美國軍火商捲土重來,僅F-35系列戰鬥機就賣掉了近千架,貿易總額超過三千億美元,連續十四年穩居海灣地區軍火貿易國頭號‘交’椅,但是在二零三二年,隨着三百架J-22M落戶沙特阿拉伯,中國再度超越美國,成爲海灣地區頭號軍火貿易國,並且維持到了二零三四年。

軍火貿易可以看成是政治關係的縮影。

海灣國家在大肆採購中國軍火的時候,也在調整對外政策,即不再完全以來倒向美國的單邊外‘交’政策,更加註重大國之間的多邊外‘交’政策,通過在大國之間周旋,獲得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當然,軍火貿易也促進了經濟往來。

從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中國在軍火貿易領域就使用人民幣結算,不再使用美元,因此衆多海灣國家在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的時候,開始接納人民幣,並且把人民幣當成第三種儲備貨幣。

事實上,鉅額軍火貿易,增強了中國與海灣國家的能源貿易。

說得直接一點,海灣國家爲了從中國採購軍火,就得向中國輸出石油、天然氣等,獲得人民幣。

正是如此,在二零三四年之前,中國的能源進口一直比較順利,沒有遭到西方遏制。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消息,在二零三一年,石油消費量高達十三億噸,其中百分之六十五來自海灣國家,天然氣進口量高達四百八十億立方米,其中百分之四十八來自海灣國家,此外還從海灣國家進口了約三億噸石化產品。

事實上,在二零二七年,中國就超過歐盟與美國,成爲海灣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經濟與貿易上的往來,成爲促進中國與海灣國家‘交’往的重要因素,也是海灣國家對外政策的重要依據。

問題是,破壞這一紐帶的不是別人,正是中國。

與海灣國家的能源貿易在二零三一年達到頂點後,中國的能源進口量開始減少,特別是在推出了國家能源戰略計劃,可控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之後,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肯定呈逐年遞減趨勢。按照某些西方經濟學家預測,從二零三五年開始,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量將以每年大約百分之三的速度減少。到二零四五年前後,中國很有可能成爲能源輸出國,不再從外界進口能源。

果真如此的話,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海灣產油國。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早已取代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也是全球第一大能源進口國。失去中國市場,意味着海灣產油國將遭到重創。如果可控聚變技術達到了商用化程度,石油就不再是戰略資源。對於完全依賴石油爲生的海灣產油國來說,這無異於失去了最主要的生存基礎。

受此影響,海灣國家出現了分化。

像科威特、卡塔爾、巴林等實力較弱的國家紛紛倒向西方,希望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積累足夠多的社會財富,完成社會轉型。拿巴林來說,該國從二零二八年開始,陸續用石油收入購買西方國家的債券,建立國家信託基金,意圖在二零四五年之後,爲每一位國民提供足夠的經濟保障。

一些實力較強的海灣國家則走上了工業化道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沙特阿拉伯。

也許在二零四五年之後,石油不再是主要能源,但是仍然有巨大的價值,而且是不可否缺的化工原料。從化‘肥’到炸‘藥’,石油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大部分新材料都與石油有關,其價值不可低估。因此,在這些國家看來,及時實現工業化,建立以化工爲基礎的工業體系是完成國家轉型的關鍵步驟。

如此一來,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強。

雖然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化工工業也非常發達,但是技術壁壘更高,而中國更樂意幫助其他國家實現工業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朝鮮,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二十年內,朝鮮已經由最不發達國家躍升爲亞洲第七、全球第三十二位的經濟體,建立起了較爲完善的工業體系。

海灣國家的轉變,可以說是中東局勢大動‘蕩’的主要因素。

對中國來說,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與埃及、敘利亞相比,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太重視巴以問題,但是又不願意被歷史‘潮’流淹沒。

在這個註定會動‘蕩’不安的年代,海灣國家何去何從,將決定阿拉伯世界的未來。

當然,也將決定中東的未來。

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0章 緊急攔截第268章 光速第44章 理想主義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4章 孤注一擲第47章 證據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32章 大夢初醒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16章 強渡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68章 上前線第236章 消耗戰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97章 針鋒相對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39章 戰禍第46章 逃命第46章 大戰略第282章 秘密第34章 炮戰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43章 薄弱環節第61章 意外因素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5章 轟炸任務第40章 豐收時期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75章 積極迎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33章 超級航母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7章 實幹階段第2章 離弦之箭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9章 以退爲進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69章 休假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54章 最後衝刺第92章 突擊失敗第39章 機會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38章 猛攻第36章 權衡第184章 強攻第58章 死撐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9章 伏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5章 虧本買賣第45章 越界第273章 共同化第32章 關鍵時刻第55章 毅然決絕第30章 周旋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29章 本質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91章 浮上水面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5章 軍事冒險第35章 打掃戰場第7章 鋼鐵鯊魚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9章 糧食危機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56章 放長線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22章 還以顏色第8章 不知進退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8章 風馳電掣第3章 戰爭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