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歐洲聯邦

牧浩洋除了承認現實之外,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解決遇到的難題。

五月底,在牧浩洋主動提議下,黃瀚林答應對軍事體制做出調整,成立由三軍一兵參謀長組成的參謀長會議,由戚凱威擔任參謀長會議『主席』,周渝生出任海軍參謀長、母祁鐵與龐躍龍分別擔任空軍與陸戰隊參謀長,牧浩洋以海軍元帥身份出任戰爭部長,而參謀長會議直接向戰爭部負責。

如此一來,總參謀部實際上不存在了。

嚴格說來,是總參謀部轉變爲戰爭部,戰爭部長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指揮作戰,而是策劃與組織作戰行動。

這個調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

在此之後,牧浩洋不再直接負責作戰事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提出作戰計劃的參謀長進行軍事組織。

說得形象一點,牧浩洋主要負責支持各軍兵種作戰,並且協調解決軍兵種矛盾。

戰後,有很多人認爲,牧浩洋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甚至有人認爲,這次組織結構調整起到了負面效果,比如降低了中國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但是客觀的講,這次調整在很大的程度上,促成了軍隊內部的團結統一,更有效的調動了軍隊的積極『性』,也妥善合理的解決了軍隊內部的矛盾。

別忘了,在牧浩洋提出進行組織結構調整的時候,他與戚凱威的矛盾已經公開化。

雖然在階層上,牧浩洋是總參謀長,比戚凱威高了一級,因此有權力主導與決定所有戰場上的作戰行動,但是牧浩洋很有自知之明,即在地面戰場上,他取代不了戚凱威,而且戚凱威也無法在海洋戰場上取代他。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如果他與戚凱威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解決,遲早會釀成大禍。

事實上,軍隊高層的矛盾已經產生了負面影響。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如果牧浩洋與戚凱威能夠齊心協力,中國軍隊在二零五三年就能扭轉戰局。辦法很簡單:在大陸戰場上採取防禦態勢,僅保持較高的軍事壓力,不斷消耗俄羅斯的有生力量,從而迫使美國出兵俄羅斯。以俄軍的作戰能力,中國陸軍只需要在大陸戰場上投入六個集團軍就能達到這個目的。也就是說,到二零五三年底,中國陸軍將有大約八個集團軍可以調用,算上陸戰隊的可用兵力,肯定能湊齊五十萬地面部隊,也就有能力攻打澳大利亞。

有理由相信,牧浩洋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說白了,他與戚凱威,必須有一個人做出讓步,才能解決矛盾,而牧浩洋選擇了自己做出讓步。

問題是,牧浩洋必須放棄他所堅持的戰略主張,即以太平洋爲主戰場。

當然,這也說不上放棄,只是做出了妥協,即在大陸戰場取勝之前,太平洋戰場只是次要戰場。

事實上,戰後很多人就對此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在這些人看來,如果牧浩洋不是以妥協的方式與陸軍和解,而是撤換戚凱威,恐怕結果會更好一些,畢竟陸軍中並不缺乏頂替戚凱威的將才,比如魏成龍就有足夠的能力取代戚凱威,可是在海軍中,真正能夠頂替牧浩洋的將領,要到兩年之後纔會出現。問題是,在二零五三年中期,牧浩洋肯定不可能讓戚凱威下課,因爲他沒有這個權力,黃瀚林也不會讓他這麼做。結果就是,牧浩洋只能主動讓步,結束毫無意義的陸海之爭。

當然,客觀的講,戚凱威也沒有錯。

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戚凱威有不同的戰略主張,而且堅信他的戰略主張更優秀,並且極力堅持而已。

事實證明,戚凱威的戰略主張確實也沒有錯。

從戰略上講,把重點放在大陸戰場上,至少符合中國的基本國家戰略,即中國在本質上是一個大陸型國家。從現實中來看,在大陸戰場上取得勝利,能夠帶來非常直接的效果,即策動歐洲參戰。

這一點,在六月初就顯現了出來。

當時,戚凱威對大陸戰場上的兵力部署做了調整,把攻佔了馬加丹的第六十五集團軍與第一六五集團軍抽調出來,派往西伯利亞戰場,替換下了第三十八集團軍與第十五空降集團軍,隨後由把第十六空降集團軍派往哈薩克斯坦,充當第四十二集團軍的預備隊,擺出了在中亞開打的架勢。

這一系列的調動,只是在爲年底的戰略進攻做準備。

只是,在此之前,就已產生影響。

六月十日,隨着意大利國會以微弱多數通過了組建聯合『政府』的法案,法德意三國成立聯合『政府』已成鐵板釘釘的事情。

當然,這只是一個沒有太大實權的聯合『政府』。

從法理角度上講,法德意三國還得進行全民公投,才能決定是否以聯邦的形式建立一個嶄新的歐洲國家。

只是,到了二零五三年中期,法德意三國的民意已經傾向於成立“歐國”。

原因很簡單,如火如荼的世界大戰,已經讓所有歐洲人感覺到了威脅,更讓歐洲人認清了現實。

在未來的世界中,鬆散的歐盟組織根本不可能捍衛歐洲的利益。

當然,最根本的影響,還是在對戰爭結果的預測上。

要知道,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很多歐洲人都看好美國,法國甚至出現了反『政府』『騷』『亂』,示威民衆要求法國『政府』放棄親華政策。可是到了二零五三年六月,隨着中國在各個戰場上反敗爲勝,歐洲民衆對戰爭結局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根據六月初的民調,有百分之五十四的法國人、百分之六十二的德國人、百分之六十八的意大利人不看好美國,而認爲中國將取得最後勝利的民衆,已經佔到了百分之三十七,比半年前提高了十二個百分點,相信美國能取勝的民衆則降低到了百分之十四,比半年前降低了三十七個百分點。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歐洲人必須面對一個全新的戰後世界。

事實上,這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美國取勝,那麼世界格局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而且歐洲作爲美國的傳統盟國,肯定能分到一杯羹,哪怕不會太多,也足以確保歐洲在戰後的世界格局中,仍然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極。

對於歐洲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別忘了,歐洲與美國同祖同源,就算不能取代美國,也足以保證絕大部分歐洲人能夠維持戰前的生活水準。

如果美國戰敗,那麼歐洲的立場將直接決定歐洲在戰後的國際地位。

要知道,中國是改變世界秩序的推動者,當中國成功達到了目的,獲得好處的絕對是那些支持與協助中國的國家,保持中立的歐洲絕對不可能成爲戰爭的獲益者,也就不可能保住原有的國際地位。

事實上,這已經有徵兆了。

早在二零五三年初,即策劃伊朗參戰的時候,中國國家元首就公開表示,中國將在戰後確保所有東方同盟集團成員國的利益。雖然黃瀚林沒有提到用什麼方式來兌現承諾,但是白癡都能想到,利益總量並沒增加,變化的只是利益分配手段。也就是說,中國必然會跟同盟國分享戰爭紅利。

歐洲不是中國的同盟國,顯然不可能分到好處。

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歐洲人爲什麼會發生如此顯著的轉變了。

如果中國能夠取勝,那麼歐洲的唯一選擇就是儘快參戰,而且是以中國的盟國參戰,確保在戰後能夠獲得一席之地。

當然,分散的歐洲,將很難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不會得到中國重視。

要知道,在某種意義上,四分五裂的歐洲對中國提供的幫助甚至比不上印度,也就不可能得到中國垂青。

如此一來,就得在參戰之前實現統一。

只有統一的、強大的歐洲,纔有能力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纔有能力在戰後維護所有歐洲人的利益。

事實上,不管是親美、還是親華,歐洲都得儘快實現統一。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以美國盟國的身份參戰、還是以中國盟國的身份參戰,只有統一的歐洲才能發揮作用。

在這個大背景下,歐洲內部出現了一股推動統一的力量,而且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年初的民意調查中,法德意三國中,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民衆認爲,歐洲必須儘快實現統一。

顯然,這個比例超過了親華派。

六月十一日,法德意三國首腦在羅馬召開峰會,共同宣佈,將在七月底之前就成立歐洲聯邦進行全民共投。

隨即,法德意三國首腦發出號召,希望得到歐盟其他國家支持,建立一個覆蓋整個歐盟的歐洲聯邦。

只是,響應號召的歐盟成員國並不多。

到六月底,只有荷蘭、奧地利與匈牙利做出正面迴應,宣稱將在年底就是否加入歐洲聯邦進行全民公投。

事實上,當時中國與美國對此也不是很熱心。

原因很簡單,中國與美國當局得考慮一個問題:統一起來的歐洲是朋友,還是敵人?

在不能確保歐洲成爲朋友的前提下,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希望歐洲成爲一個強大的聯邦國家。

問題是,在歐洲統一已是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如何使歐洲變成盟友纔是關鍵。

到這一步,大陸戰場的重要『性』就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03章 覆滅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74章 反擊第22章 誰輸誰贏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章 點火第10章 迎難而上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82章 理論突破第215章 光復第74章 迴歸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6章 陰差陽錯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9章 以退爲進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20章 權衡利弊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1章 返航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83章 試探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5章 軍事政變第72章 對峙第266章 門檻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3章 金狗第174章 反擊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205章 突襲第66章 不可避免第90章 一網打盡第81章 同盟集團第97章 戰前會議第69章 登門求教第61章 戰略打擊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7章 經貿競爭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8章 合作愉快第8章 泰然處之第76章 熱點地區第76章 樂觀派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9章 主動攻擊第58章 新班子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96章 突襲第8章 不知進退第29章 相互指責第68章 搶任務第68章 搶任務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8章 不知進退第58章 搶先一步第3章 演習第60章 立即反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0章 欲蓋彌彰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41章 反擊第46章 登島第77章 誘餌第99章 進退兩難第98章 嚴陣以待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8章 搶任務第40章 積極主動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28章 屈服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32章 政治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