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

翌日,早朝。

趙駿打着哈欠在朝堂上站着。

現在他已經得到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朝堂官員支持。

每日立在百官之首,那些反對者敢怒不敢言,御史們則暗地裡調查趙駿的罪證。

只是如今一來趙駿尚未有什麼動作,沒有觸及到這些人的利益。

二來官家和宰相都擁護他,堅決支持他執掌政制院。

在這種情況下反對者們也沒有觸他的黴頭,平日裡遇到,亦多皮笑肉不笑地拱手行個禮,做點表面功夫。

趙駿也懶得管這些人。

他是有一部分支持者的,也就是三相三參以及范仲淹那兩派人,在朝堂上有人支持,就不怕沒人做事。

所以這些人要是聽話就行,要是不聽話,那就怪不得他了。

很快早朝上完,朝例上趙駿也給李諮請了假,昨天他服藥之後,真的感覺身體舒服了許多,現在還是要回家休養一段時間才行。

上午七點多鐘,趙駿吃了早餐就到了政制院,盛度迎了上來,對他說道:“漢龍,交子司已經成立了,這是名單。”

趙駿接過名單審查,都是一些在地方當政時對經濟頗有建樹的官員,因爲冗官現象嚴重,導致官場上經常沒有實缺,所以很多有政績的官員也會無所事事。

在這種情況下授予他們新的差遣顯然是件避免人才浪費的好事。

看完了名單,趙駿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甚好,這件事情還需要盛相多費些功夫了。”

“都是分內之事。”

盛度說道。

趙駿環顧四周,衆人都已經上班,便說道:“開個會吧。”

呂夷簡等人就起身來到會議室。

侍從已經泡好了茶,關上門,趙駿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錄,同時談起今天的會議主題。

“今年的任務是把數據統計好,明年年初就要對各個部門進行改制,如果沒有外部干預的話,後年西夏就會進攻大宋,挑起宋夏戰爭。”

趙駿說道:“所以我們必須在明年之內,將各個原本臃腫的部門進行拆解、分散,然後統一在政制院領導,各司其職。現在各個部門數據統計做得怎麼樣了?”

“已經有約三成部門把數據統計了上來。”

呂夷簡說道:“目前還在覈查這些部門數據是否屬實當中,預計在年底應該能把所有工作做完。”

“嗯。”

趙駿環顧衆人說道:“數據很重要,這是衡量國家是否在發展的重要標準。以後各個部門要標準化、常規化,不能拖延。之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進行整改,比如制定規章制度,確定考覈標準等等,讓吳育細心一些,他的統計工作影響的是整個國家的進程。”

“嗯,這件事我會囑託給他。”

王曾說道。

“今天早上範雍派人送了劄子,一月前西夏不滿唃廝囉親宋,被官家授予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又出兵進攻青塘,爲唃廝囉所敗。”

王隨說道:“唃廝囉雖然擊退了趙元昊,但也損失慘重,因此希望我們能支援他一些糧草輜重。”

“唃廝囉還是不錯,若非他的地盤人少地狹,可能是一代吐蕃雄主。”

趙駿想了想道:“他現在願意臣服於大宋是因爲他深知大宋不會侵吞他的地盤,而西夏會,所以才堅決聯宋抗夏,未來如果西夏被消滅,就不一定了。”

“你的意思是?”

衆人看向他。

趙駿說道:“青藏高原是我們的領土,未來必須收回來。吐蕃人就是後世的藏人,也是華夏五十六個民族不可分割之一,遼、夏、吐蕃還有大理,宋朝領土至少要達到歷代鼎盛時期!”

“這野心倒是不小,但以如今我們的實力能夠做到嗎?”

呂夷簡問。

“漢唐明能做到,宋爲什麼做不到?”

趙駿搖搖頭道:“所以未來唃廝囉可能會成爲我們的敵人,但我們現在也確實需要扶持他牽制西夏,這樣,糧草輜重可以,必須要用馬匹換,我們可以積極開展互市,促進他的經濟繁榮。”

“漢龍,你將來不是說要收回吐蕃之地嗎?”宋綬奇道:“又怎麼要幫助唃廝囉發展其領地?”

“我之前說的很多東西你們怎麼老是忘了呢?”

趙駿恨鐵不成鋼道:“文化和經濟入侵也是一種方式,當他們習慣於用我們的文字、語言、銅錢,用我們的度量標準,生活習性的時候,那麼他們離成爲我們還遠嗎?”

“唔”

衆人互相對視,漸漸對趙駿的很多話竟都有了感悟。

原來這纔是同化。

當初他們希望趙駿加入官場,跟這樣一個民族融合成一個國家比起來,確實是小兒科了些。

“火器局現在怎麼樣了?”

趙駿問。

這件事是蔡齊在處理,他說道:“原來的火器都是由軍械監的廣備攻城作負責處理,現在我已經把廣備攻城作單獨提了出來,成立火器司。”

趙駿說道:“現階段火器研究想直接開始搞槍炮肯定是不行,硬件跟不上,容易炸膛。弄手榴彈吧,我到時候把詳細方法告訴伱們,製作顆粒火藥,大大增加手榴彈的威力。”

手榴彈在唐末其實就已經出現,宋真宗時期有個叫唐福的禁衛軍隊長就向宋真宗進獻了一種叫火毬的火器,但這東西是用布和紙包着,裡面藏着毒煙,當毒煙球用。

真正的手榴彈如果用比較好的黑火藥,加上顆粒化處理,裡面摻雜鐵片之類的東西。扔出去後,在人羣中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對西夏的騎兵也有威懾。

所以趙駿現在並沒有立即開始搞火槍和火炮,而是先做手榴彈,在即將到來的西夏和遼國戰爭當中,準備充足,抵禦外敵,再慢慢內部升級。

“好。”

蔡齊說道:“曾公亮前幾日丁憂結束,老夫已經召他入朝,那咱們政制院就簽署詔書,授他火器司知司吧。”

“嗯,曾公亮歷史上寫《武經總要》,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軍火家、思想家,如果我給他指導方向,他能夠專心火器研發的話,應該會讓宋代火器科技大大提升。”

趙駿對蔡齊的行動能力很滿意,現在政制院已經在慢慢構建框架,之後會逐漸將整個二府三司,以及其餘部門,都轉移到政制院下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屬於政治轉移,原來大家都在皇帝手底下幹活,皇帝爲了平衡權力,不得不大量分派官員,讓部門機構臃腫,從而讓效率低下。

但現在轉移到政制院之後,政制院成爲了各個部門的直接領導,有些類似於明朝的內閣和清朝的軍機處,但權力又比二者大很多,更類似於後世的國務院,掌管全國政務。

而趙禎作爲皇帝,既是政制院的直屬領導,又掌管軍隊,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只要政制院是他信得過的人在掌管,那麼他的權力就不會被架空。

當然。

前提是軍隊依舊掌握在他手裡。

反正即便是趙駿怎麼CPU,軍隊都被趙禎捏得很死,除了部分廂軍以及皇城司的調動權以外,趙駿也沒有別的軍權。 但即便是這樣,在宋朝這樣皇權將兵權死死握在手裡的朝代,已經很了不起,從皇帝手裡奪權,可不容易。

也虧得趙禎是個弱勢皇帝,換了朱元璋這樣的強勢皇帝,那大抵趙駿的墳頭草都得三尺高。

很快衆人又說了一些別的事情。

目前政制院的主要工作是把全國政務處理好,同時催促各個部門的數據統計,然後成立火器司、地質部、創造局等幾個部門。

已經成型的部門有統計司、交子司,火器司基本上等曾公亮到了後就差不多,等明年整個格局就要走上正軌。

對於未來的發展趙駿還是充滿了期待。

會議結束後,諸多宰相就又投入到其它工作當中,等到上午十點鐘,趙駿看了會文書,處理了一些各地送上來的公文,讓其餘宰相簽字之類,就打算摸魚休息一會兒。

正在這個時候,陳忠送來了一張報紙,是印刷坊那邊把報紙做了出來,交給趙駿檢驗。

見到這新奇事物,諸多宰相也圍了過來。

“這就是報紙?”

“是的。”

趙駿把這張大報攤開,看着上面不少地方還是空白區,便說道:“輿論是很重要的東西,引導輿論也就是引導思想。如果一個國家所有的人思想都凝聚在一起,那麼這個國家爆發的力量就會很強大。”

晏殊把這份報拿上來,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首詞,不由得念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抄的誰的?”

晏殊看完之後,面色不善地看向趙駿。

趙駿尷尬道:“蘇軾的。”

“你做個人吧。”

晏殊捶胸頓足道:“他還只是個孩子!”

“以後大不了補償一下他,不至於讓他過得像歷史上那麼慘。”

趙駿聳聳肩道:“而且我這也是爲了讓報紙深入民間嘛,你看,上面我都沒用我的名字,化名周樹人。”

“不行,以後我孩兒幾道的詩詞,你必須都交給我,由我來在上面署名。”

晏殊不滿道。

“老晏,暴露了吧,你就是想搶你孩子的詞。”

“胡說,那是我孩兒,他的就是我的。”

“在不做人這事上還是你更厲害。”

趙駿收起了報紙,隨後說道:“大家以後可以撰寫文章在我這投稿啊,我打算給這報紙取名叫大宋期報,七天一期。”

“我知道你們後世一月都分爲四周,每週是七日,但大宋一月分三旬,這樣會不會好計算點?”

呂夷簡問道。

趙駿搖搖頭:“大宋也是五日休沐,上五天班,休息兩天以後將會是常態,而且報紙既然是新聞刊物,就必須要有時效性,我現在先七天一期就已經算慢的了,以後還要有大宋日報,每天都一期。”

“每天一期?”

衆人互相對視,他們的邸報才五天一期,而記錄的都是朝堂官場新聞,趙駿的報紙卻每天一期,真的有那麼多內容可以寫嗎?

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趙駿只是笑笑不說話。

他抄詩詞真就是爲了先打響報紙的名頭,只要報紙深植於民間,自然會引來無數人投稿,到時候還可以成立大宋新聞署,進行官媒監督,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幾個人正聊着。

外面就有官吏又運過來一批公文。

爲首的官員是政制院隸屬的秘書郎周瓚,今日是限定鹽鐵司交數據的日子,早上趙駿就派周瓚去鹽鐵司催了。

“哦?”

趙駿見到一衆政制院官吏又拖着那麼多公文回來,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怎麼回事?”

周瓚回答道:“下官去鹽鐵司讓他們交送過來統計,鹽鐵司的劉副使說這些都是今年各地送過來的公文,他們鹽鐵司還有別的事情做,沒時間計數,要我們自己來算。”

“砰!”

趙駿拍案而起,環顧周圍呂夷簡等人道:“這劉元瑜是不是腦子有病?讓他統計個數據都能做不來,要他有什麼用?”

見到趙駿發怒,衆人面面相覷。

王曾沉吟道:“許是劉元瑜不喜政制院成立,當初他也是反對者,如今正在用這種方式牴觸政制院。”

“呵呵。”

趙駿不怒反笑起來,說道:“那他這個三司副使也該換人了,你們有什麼人選嗎?”

呂夷簡心頭一喜,說道:“賈子明有大才,可以勝任。”

“不妥。”

王曾見呂夷簡又想安排親信,不悅道:“三司鹽鐵使位置何其重要,賈昌朝從未涉足三司,怎麼能選他呢?”

“王相有什麼人選?”

趙駿問道。

“李復古當可勝任!”

王曾毫不猶豫道:“他曾經多次擔任三司鹽鐵判官、鹽鐵副使,三司使,對三司瞭如指掌。”

“不可!”

呂夷簡連忙想阻止,李復古就是李迪,他的死對頭。

但已經來不及了,趙駿立即說道:“簽署知院令,召李迪入京,事後我會向官家請求爲李迪加封。”

說完之後,趙駿冷笑地看向四周道:“三司鹽鐵司就是我們政制院燒的第一把火,諸位,跟我去一趟吧,我倒是想看看這劉元瑜架子多大。”

政制院目前都沒有下布什麼政治命令,正式的改制要從明年纔會開始,結果現在僅僅只是數據統計,一個鹽鐵司就敢如此猖狂。

要是不直接雷霆手段處理掉整個鹽鐵司,恐怕以後改制就會困難重重,到時候勢必會造成大量官員學劉元瑜這樣陽奉陰違。

所以這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該燒第一把了。

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59章 三易回河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34章 數學課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29.第129章 誰幹的?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93章 解試第93章 解試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3章 大宋笑話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98章 江大郎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49章 青塘城破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