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

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

數日後。

政制院的公文和趙禎的私人信件就送去了亳州。

此時趙駿已經在亳州待了半個月。

他發公文比較慢,一來淮南到汴梁去要逆水行舟,速度慢很正常。

二來他故意慢點發,等到事情塵埃落定,查的罪證都確實之後,才把一切消息傳回汴梁,直接定了這些官員的罪。

但汴梁傳信到亳州卻很快,主要是從汴梁坐船往南行舟,屬於順風順水,速度自然要快很多。

而隨着他在亳州露面,消息迅速傳出去,淮南東路的所有官員都知道了他的到來,一時間淮南官場震動,惴惴不安。

趙駿其實不願意那麼早暴露身份,因爲他主要是想去調查淮南這兩年旱災造成的後果。

看看官府有沒有妥善安置災民,有沒有貪官污吏貪污賑災款之類。

結果因爲郭承祐的事情提前暴露,淮南官場其他官員肯定會早早最好準備應對工作,到時候查貪抓腐就難辦了。

不過難辦也還是得辦。

至少目前亳州官場已經肅清,由亳州通判邵景先代理知州,安定好亳州民生。

在打擊貪腐之後,又迎來一波掃黑除惡風暴,亳州各地地主旦有勾結官府,欺壓百姓搶奪民田者,一律問罪,並且立即把民田還回去。

嚴格來說這樣的地主在整個大宋基數都不大,還是得益於流官衆多,一般地主如果沒有像王家那樣,本身就有在官場的親戚做爲溝通渠道的話,很難跟地方官吏迅速打好關係。

即便想勾結官府,也往往是勾結當地的吏員,欺上瞞下,暗箱操作。

所以趙駿在亳州要求各地潔身自好的官員,肅清本地府吏,減少像王家這樣以地方豪強與官府勾結侵佔民田,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

今日前院邵景先公堂問案,在郭承祐倒臺之後,大量亳州百姓紛紛過來敲鼓鳴冤,有亳州本地的,有地方各縣的,狀告官吏、地主之類,訴說冤情。

後院趙駿則一筆筆看着遞過來的公文,基本上邵景先審理完的都交給他過目,判決沒什麼問題,他簽字就算是生效了。

郭承祐算是最早被判刑的,他的罪名除了貪污受賄以外,還有截留糧綱,批宣頭,越法杖配輕罪,虐殺百姓,構陷富戶,借用翰林器,出入擁旗槍,以禁兵同周衛等等。

他是門蔭入仕,並不是考科舉入仕。但基本上宋朝刑不上大夫,只要是文官,往往都是輕拿輕放。

若是以往,這些罪名大抵也就是降職處理。

但現在趙駿直接判了個斬立決,目前關在亳州大牢裡,等趙駿最終宣佈處理時間。

就在這個時候江大郎進來說道:“知院,朝廷派信使發了急文過來。”

“哦?”

趙駿正在後院屋中的桌案後,聽到江大郎的話,他擡起頭放下手中的公文道:“讓人進來。”

一個風塵僕僕的信使進來,單膝下跪道:“小人進奏院漕遞見過知院。”

漕遞並非人名,而是職務,就是進奏院負責傳遞消息的,由於是用船隻傳信,且一般都走漕運水渠,所以叫漕遞。

趙駿點點頭道:“是政制院下來的文書嗎?”

“是的。”

信使將背在身後的信筒打開,將一卷文書遞過來。

趙駿接過去掃了眼。

裡面的內容很簡單,是政制院那幫人告知他,他在應天府明察暗訪的一些事情朝廷會派人去解決。

另外對於亳州的事情,官家和政制院的意思是由他全權處理,無需要彙報。

“嗯。”

趙駿點點頭。

信使又道:“官家還有密詔。”

說着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小心翼翼地遞到了桌案上。

趙駿拿過來打開,瞅了眼,然後點點頭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去休息休息,明天再帶着我的回信送回汴梁。大郎,漕遞一路辛苦,賞兩貫錢。”

“是。”

江大郎應下。

漕遞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等人都出去後,趙駿就又打開了趙禎給的信。

信裡說,郭承祐是趙禎的東宮侍從官,趙禎很小的時候他就陪伴在他左右。

而且他還是舒王的女婿,也是大宋開國功臣的後人。

所以希望趙駿能夠看在趙禎以及舒王的面子上,網開一面,哪怕郭承祐罪大惡極,但還是別將他處死,流放嶺南即可。

看完了這封信,趙駿將信扔在桌上,旁邊桌子上堆積如山的是這半個月以來趙駿蒐集到的郭承祐罪證。

隨手打開一頁,上面就清清楚楚地記載着,郭承祐作爲亳州知州,如何與城裡一些商人、地主勾結,強買強賣,貪贓枉法,甚至連稅糧都截留。

就算貪贓枉法罪不至死,可爲了張家的那副畫,他就用罪名誣陷張甫,將人拷打致死,還把對方的家人流放。

若非張甫的至交好友田昌找到趙駿,恐怕張甫案這輩子都無人給他翻案鳴冤。

郭承祐輕描淡寫的犯罪過程,落在無數普通的百姓頭上,那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讓人家破人亡,讓人妻離子散,讓人滿目瘡痍。

然而在這些罪證旁邊,卻擺着大宋皇帝送來給這名大貪官的求情信,不得不說,也是另外一種諷刺。

“大宋皇帝口口聲聲說着百姓是他的子民,然後有人如此苛責他的子民,讓他的子民蒙受災難。皇帝卻要保護虐待百姓的人,真是大宋特色,讓人無話可說啊。”

趙駿嘆了口氣,搖搖頭,在心裡暗道:“可惜手機一直沒好,這要是拍個照片回去給趙禎看看,給呂夷簡王曾那幫人瞧瞧,也是一個大宋笑話。”

等會.

既然手機壞了拍不了照,那爲何我不找個人畫出來呢?

讓趙禎流芳百世,多是一件美事啊。

趙駿忽然想到。

想做就做,他當即派人去找亳州有名的畫家,讓人用炭筆,而不是毛筆,把眼下這個場景寫實。

知院的命令下達,亳州官府馬上行動,很快就找來了一位有名的畫家。

雖然知院要求很奇怪,必須寫實用炭筆畫,不能用毛筆,但這位畫家還是迅速畫出了這幅世界名繪。

畫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趙駿威嚴地坐在堂上,桌案上右側擺着郭承祐的犯罪證據,桌案中間則是放着趙禎的信,畫的名字叫《官家在求情》。

即便這畫名跟畫的內容似乎半毛錢關係也沒有,但顯然如果送回汴梁去,呂夷簡他們應該能看得明白。

之後趙駿又寫了一封諷刺信,讓人把畫和信交給信使,命他第二天送回去。

翌日清晨,信使離開之後,趙駿就帶着東西去了牢房。今天是行刑的日子。

清晨時分。

大牢內,郭承祐此刻還在叫罵不迭。

他跟隨官家左右多年,早就摸清楚了官家的性子。

所以他篤定趙駿不能拿他怎麼樣。

這段時間來一直對趙駿咒罵,哪怕口水叫幹了也沒有停過。

“趙駿,人是我害的又怎麼樣?那些罪行我就大大方方承認了,那又怎麼樣?”

“你趙駿算是個什麼東西?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竊取了高位,我服侍在官家左右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別以爲伱執掌大權就能隨意處置我,我告訴你,你什麼都做不了,你個直娘賊,賊廝鳥!”

牢房裡郭承祐插着腰不斷怒罵着。

這麼多年仗着趙氏女婿以及東宮官出身,郭承祐還沒受過那麼大委屈。

一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竊取高位的趙駿,居然就這麼猖狂地將他下了大獄,如此羞辱他,至少郭承祐現在心裡很不爽。

然而就在他叫罵的功夫,趙駿不知道何時已經出現在了牢門外,饒有興趣地看着他。

在趙駿的身邊,還跟着小老頭田昌。

此刻田昌很是高興,他這些天去祭拜了朋友,朋友的後人早就已經被他派人接走,但可惜朋友的府邸早就被郭承祐賣掉了,拿不回來。

不過能爲好朋友報仇,田昌也算是心滿意足,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只要知院的命令,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現在又看到害死他朋友的仇人在這裡,田昌笑容滿面地說道:“知院,此獠似頗有些死不悔改。”

“正常,這種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趙駿笑了笑。

郭承祐罪大惡極,死刑肯定是跑不掉。但他自忖後臺強大,以爲在大宋沒人能動得了他。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些年來也不是沒有諫官和御史彈劾,可他一直屹立不倒,被很多人彈來彈去,卻還是到處做知州,禍害那麼多百姓,反正就是沒垮臺過。

所以在心裡有底氣的情況下,郭承祐顯然絲毫不懼。

“趙駿!”

聽到趙駿和田昌的對話,郭承祐目光看向牢門外,頓時撲了過來,趴在柱子上,惡狠狠地看着趙駿道:“趙駿,趕快把我放出去,聽到沒有。”

“你說放就放,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

趙駿皺眉道:“我堂堂政制院知院,官家都要給我幾分薄面。你在亳州知法犯法,被我抓了個正形。你若好好說話,早點跪地求饒,把罪行一五一十交代,或許還能爭取個寬大處理。現在這般猖狂,分明是沒把我放眼裡啊。”

“你是什麼東西?”

郭承祐大怒道:“我妻是舒王之女,我祖父是中書令。官家還在東宮是太子的時候,我就服侍左右。你是哪冒出來的,也配讓我放在眼裡?”

“有點意思啊。”

趙駿笑道:“難怪你目無法紀,眼中已經沒有大宋的王法。”

“王法?”

郭承祐似乎是怒極反笑,指着上面說道:“王法王法,那是皇家的法,官家要改那就得改,能容你來撒野?你信不信,你現在抓了我,不日官家的赦令就會很快送到亳州。”

“這個我倒是信,他已經送來了。”

趙駿先拿起政制院的文書說道:“這是政制院的手令,上面呂夷簡、王曾他們都簽字了,意思是讓按律處置。”

按律處置?

郭承祐愣在那裡,睜大了眼睛,萬萬沒想到政制院竟然發下這樣的命令。

“其實他們就算髮讓我釋放你的命令,我也不會遵守。因爲我是政制院知院,他們不過是政制院的同知,我是他們上級,他們有什麼資格來命令我?”

趙駿輕描淡寫地說道:“如今百官受政制院節制,我想罷誰的官,就能罷誰的官。不過我是個講道理的人,誰當官做得好,安撫地方百姓,做好了一地民生,那麼我就會提拔他。誰若是人浮於事,尸位素餐,我就會罷黜他。至於你嘛.”

說着趙駿冷笑了一聲道:“你的罪證和乾的壞事能摞一桌子,判幾次死刑都夠了,所以我給你判了死刑,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你敢殺我?你敢殺我?”

郭承祐晃動着木柱,身上的鎖鏈嘩啦啦作響,咆哮道:“官家不會放過你,官家不會放過你!”

“我說了,是我不會放過他,而不是他不放過我。”

趙駿指了指自己,隨後又拿出另外一張信道:“這是官家給我寫的密信,希望我能手下留情,換而言之,這是你的救命稻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郭承祐狂喜道:“我就知道官家不會不管我,趙駿,你這個狂徒,竟然還敢說不會放過官家這種話,若我上告官家,你必定死無葬身之地。現在官家已經給你下了密詔,你還不把我放出去?若我心情好,或許還不會上告!”

“你腦子壞了吧。”

趙駿斜起眼睛看着他,樂道:“先不說我的確不會放過他,回去後肯定狠狠地罵他,他要是態度不好,我甚至可能會揍他兩拳,當着他面我也是這麼說。就說即便我是在胡說八道,你又覺得我怎麼可能會放過你?”

郭承祐睜大了眼睛,隨後看向趙駿手裡的詔書,伸出手想去抓道:“趙駿,這是官家的詔書,他讓你放了我,你這是抗旨不尊!”

“哦。”

趙駿點點頭,擡起頭看向旁邊牢房裡點燃的火把,隨後笑着說道:“這是你的救命詔書。”

接着他把詔書放在了火把上,頃刻間點燃。

“現在.”

趙駿看着手裡燒成一團的詔書,淡淡地道:“它沒了。”

“就像你曾經踐踏別人的性命,讓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一樣!”

趙駿右手一鬆,着火的密詔就這樣輕飄飄地落下來。

郭承祐眼睜睜地看着那密詔變成一團火,隨後在空中化爲灰燼落在地上後,甚至還被趙駿踩了一腳。

“今日下午行刑,爲亳州被他欺壓過的,還有他曾經擔任過的其它州府的百姓伸冤!”

趙駿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扭過頭離開。

田昌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口水,跟着離去了。

只剩下牢房內,絕望的郭承祐怒聲咆哮。

 

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70章 島國?辦它!第44章 茶商們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70章 島國?辦它!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358章 高麗叫父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22章 雙刃劍第34章 數學課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197.請假條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13章 朕要打死他!197.請假條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98章 江大郎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76章 趙禎的智慧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385章 決戰前夕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27章 交子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47章 梟雄第445章 內燃機?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47章 晏殊迴歸第81章 無憂洞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