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

汴梁的窮人很多,天下的窮人更多。

趙駿照顧不了所有人,他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一些事情。

大宋還是太缺錢了。

但搞錢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搞到,國內的蛋糕就這麼點大,做大蛋糕,把生意做到國外去纔是正道。

然而古代的海貿和陸地貿易永遠都受限於一個條件——交通。

在生產力提升之前,基本上泉州和廣州那邊往中亞做生意,每年有個幾千萬貫出口額就是極限。

現在唯一的大買家就是挖到銀礦,陡然乍富的日本。

根據後世西方學者安德烈·貢德·弗蘭克所寫的《白銀資本》當中記載,14世紀到16世紀這一百多年間,日本四島除了石見銀礦以外,還有其它存儲量不算少的銀礦。

其中以石見銀礦存量最多,每年產銀30噸,巔峰時期產銀38噸,開採了400多年,預計總儲備量達到1.2萬噸,價值約3億多兩。

加上其它銀礦,每年從日本生產和供應到明朝的白銀達200噸左右。

只不過目前纔剛剛開始,石見銀礦雖然已經被發現,但開採量還是太低,去年一年也就採了15噸左右,哪怕大宋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可那邊的發展也纔剛剛起步,哪那麼快建設起來?

所以實際上雖然發現了大型銀礦,可宋朝這邊每年的進口額其實主要還是以銅礦、硫磺爲主。

白銀加上其它原本就發現的產地,每年也就爲大宋供應約50多噸,雙方之間的白銀流入額目前只有明朝的四分之一。

按照比例來算,差不多相當於每年一百三十多萬兩白銀的樣子。

黃金倒是有不少,根據日本學者森克己在《續日宋貿易之研究》中認爲,從北宋到南宋,日本每年輸入到中國的黃金在一萬兩以上。

現在日本那邊又在宋彩的幫助下“發現”了佐渡金山,而且這個金山還有大量伴生的白銀礦和青銅礦,發展起來的話,又能爲大宋提供更多的黃金和白銀。

如此金銀銅鐵、硫磺以及其它大量礦產,組成了大宋與日本還有高麗之間的貿易,雙方貿易額差不多四千萬貫。

歷史上根據記載,仁宗時期明州市舶司入五十萬貫,以海貿十抽一的稅率,也就是當時宋日之間民間貿易額才五百萬貫,要到南宋才能突破到一千萬貫。

但從康定元年雙方簽訂自貿協議開始,兩年時間足足增長了八倍,就在於積極與日本溝通,幫助它們擴展了國內的金銀礦產。

這樣加上高麗那邊的貿易,從康定元年到慶曆三年,三年多時間裡,已經爲大宋帶來四百多萬白銀。

而且隨着時間推移,雙方的貿易額只會繼續增長,從而帶動大量產業,讓日本那邊也技術升級,自然也就能持續擴大白銀流入。

根據學者萬明的《明代海外貿易數量研究》,明朝中後期平均每年有700萬兩白銀流入到大明,其中日本流入達到了每年五百萬兩左右,另外一二百萬兩來自於美洲白銀。

所以只要大宋持續把貿易做下去,將來大宋像明朝那樣,貿易額到七千萬兩白銀,年入七百萬兩白銀就不再是夢。

只不過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一月份,趙駿過二十九歲的生日,趙禎打算大操大辦,好好慶祝一番。

但被趙駿拒絕。

他只是和家人一起吃了個飯,就繼續開始處理國事。

二月份,研究院那邊有好消息。

根據趙禎提供的硫酸銨肥料終於研製成功了。

這個東西屬於化學方向了,趙駿是完全不知道,但他記得小時候爺爺自己做過。

他是農村的,小時候家裡會養豬,豬圈和人的廁所是一間屋子,下面挖個大坑,上面鋪上木板,旁邊豬待在豬圈裡,人和豬的糞便就從木板夾縫間掉到下面的大坑裡去。

以前不懂這些,後來纔想起來,爺爺還曾經往糞坑裡倒過白色粉末,只是當時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兒,也跟趙禎他們提過。

只是宋代像這樣的漚肥技術其實已經普及,很多農村都是這樣建,也就沒有科普的必要。

唯一的問題就是不知道那白色粉末是什麼了。

結果意外的是,趙禎今年年初找趙駿要筆記本看小說,居然在一本歷史小說裡找到了配方。

以人尿糞(牛羊豬雞都可)50斤、硫酸鈣﹝熟石膏粉﹞5斤,加20斤水,攪拌混合均勻,放置10-15天即可。

也就是人尿糞,熟石膏粉和水以10比1比4的比例製作就行。

甚至那本歷史小說裡還有碳銨肥料配方,是以人尿糞或牛羊豬雞糞加黃豆粉加熟石膏粉以100比1比8的比例製造。

趙駿這才明白,那粉末居然是石膏粉。

只是碳銨肥料配方需要黃豆粉,這東西在古代不僅人要吃,而且還是戰略物資,給馬用的豆料,成本太高,自然不能用。

所以硫酸銨肥料最好。

研究院那邊在一月份把成品硫酸銨肥料製造出來,然後用生長週期比較短的“崧菜”,也就是小白菜進行實驗。

二十多天之後,成熟的小白菜果然長得比沒有用肥料的小白菜更好更茁壯,產量也提高了許多。

報紙馬上進行跟進宣傳,全國的進奏院都發動起來,紛紛把趙禎發明了新肥料的消息傳遍全國,各配料比例也迅速傳達下去,要求各地百姓自己製作施肥。

趙禎這段時間可謂是大出風采。

報紙和進奏院將他一頓猛吹,不止宣傳官家發明的新肥料作用有多大,還鼓勵百姓多開洞腦筋,自己研發,多搞發明創造,朝廷會有獎賞。

一時間全國都掀起了一場發明熱,在未來幾十年內,不少有用的東西被髮明出來,上報到發明局申請到了專利。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趙禎平白無故地出了這麼大的風頭,高興不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理由找趙駿要筆記本玩了。

朕只是想從歷史小說裡找更多的發明創造,朕有什麼錯?

惹得趙駿翻着白眼無言以對。

四月份,趙駿前往武安。

衆所周知,後世我國河北省是鋼鐵重要基地,也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產鋼省份。

之所以如此,一來這裡鐵礦和煤礦極多,二來交通也最便利。

其中又以邯鄲鋼鐵和唐山鋼鐵最出名。

但在宋代,唐山就算了。

那是遼國地盤。

可爲什麼趙駿沒有選在後世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鐵礦石產區邯鄲呢?

因爲交通。

宋代邯鄲只有一些小河流,沒有中大型河流。

最近的大河是四十公里外的滏水和洺水。

而武安同樣也產煤礦和鐵,但它離洺水的距離只有幾公里,而且洺水連着漳水,漳水又連着永濟渠。

所以此時的武安比邯鄲更適合鋼鐵冶煉。

趙駿在汴梁就召集鐵匠建設了小型鋼鐵工廠,經過幾年實驗,終於把貝斯韋空氣鍊鋼法還有貝塞麥轉爐鍊鋼法搞了出來。

那麼興辦鋼鐵廠就勢在必行。

從去年開始他就令人在武安和洺水之間修建水渠,並且擴展洺水河道,在武安東面,也就是後世九龍山礦區山腳開始修建廠房。

經過一年的努力,水渠修建好了,河道也擴展了,廠房也建得差不多,而且還準備了大量冶煉設備和工具。

四月六日,武安縣縣城外,武安縣令韓公彥以及負責這次建造的技術官員蔡質早已經等候。

趙駿的徐徐到了近前。大小一衆官員連忙上去說道:“見過知院!”

“嗯。”

趙駿下了馬車,點點頭道:“誰是蔡質。”

“下官在。”

武安坑冶鑄鐵監知監蔡質連忙上前說道。

此人的曾祖父蔡綰曾經在宋初就是武安苑城三冶使,算是祖上專門負責冶煉製造。

“武安鍊鐵歷史發展很長,但這一次是鍊鋼,你有沒有信心啊?”

趙駿笑着問道。

“下官定萬死不辭!”

蔡質忙道。

“嗯,介紹一下情況吧。”

“是。”

衆人就邊走蔡質就邊說。

武安鍊鐵歷史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以木炭爲鍊鐵材料,後來鼓風機發明,就以煤炭鍊鐵。

只是煤炭含雜質頗多,主要是硫、磷,導致質量不佳,所以大宋的鐵器質量不是很好,史料記載“極脆易折”。

賈昌朝就曾經說過“造之不精,多脆狀”。

沒辦法,其實到宋朝以後,煤炭就已經成爲了主要煉製方式,木炭的成本還是太高了,就必然會導致質量下降。

不過趙駿的貝斯韋空氣鍊鋼法卻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加入空氣,將鐵水中的硫和磷氧化成易於分離的氧化物,從而降低鐵水裡面的硫和磷,讓鐵變成鋼。

事實上貝塞麥轉爐鍊鋼法和貝斯韋空氣鍊鋼法本就是相輔相成,一個是能大幅度提高鍊鋼效率,另外一個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鋼鐵質量。

眼下趙駿通過幾年的試驗,已經制作出了適用於這兩個辦法的鋼鐵轉爐,現在正是開始大幅度製造的時候。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鋼鐵廠,此時鋼鐵廠是建立在原來的冶煉廠上,受限於發展水平,肯定不是後世那種鋼鐵廠房,只是用夯土牆和磚頭壘砌。

甚至還有一些高爐直接就在室外擺着,下雨天的時候也只能用棚子遮起來。

看着很粗糙很簡陋,但這已經是現在最好的鍊鐵廠。

趙駿到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搭建好,他環顧看向四周,鍊鐵工藝依舊是宋代的高爐鍊鐵法,用耐火的黏土製作成高爐,在裡面通過煤炭鍊鐵。

他之前用木炭煉出正常的鐵,再用唐代的灌鋼法弄出大批鋼,然後再倒入模具當中,製作出轉爐出來。

整個過程在宋代的工藝完全不成問題。

畢竟宋代的模具製造工藝別說是轉爐,就算是幾噸重的鐵人都能製造,並且還栩栩如生。

而且貝塞麥轉爐的工藝也並不複雜,其實就是一個大鋼爐,兩側裝上槓杆輪。

煉製的時候將熔融狀態的鑄鐵從上方倒入轉爐中,然後通過底部的特殊管道向內部注入加壓的熱空氣。

熱空氣穿過鐵水,燃燒掉鑄鐵中的碳和其他雜質,使其變成鋼。

至於貝斯韋空氣鍊鋼法就更簡單了,把原來的黏土耐火磚加入石灰石就行,完全沒什麼技術難度,缺的是被人發現方法而已。

趙駿那麼久才把東西搞出來,主要是他之前老早就離開了開封去地方巡視,於寶元二年年底纔回到汴梁。

搞那個小鋼鐵廠只花了幾個月時間就把原理和工具全都製造成功,完全沒有難度。

此時一切準備就緒。

工廠裡數百名工人都在外面夾道歡迎他。

趙駿四處掃視,覺得沒什麼問題,就問韓琦的侄子韓公彥道:“你們試過了嗎?”

“已經試過了。”

韓公彥興奮地道:“如知院說的那樣,只需要一刻鐘左右,就能將鐵水煉製成鋼!”

“嗯,開一爐試試。”

趙駿說道。

“開一爐!”

蔡質連忙下令。

頃刻間十多個工人就開始行動。

他們先來到一座高爐邊,往裡面開始加煤炭,然後拼命推動鼓風機。

大概30多分鐘之後,工人們從高爐裡將大量生鐵扒出來。

實際上根據《天工開物》記載,從鐵礦石煉出生鐵的過程應該在6個小時左右。

但他們自然不敢讓趙駿等那麼久,所以在趙駿來之前,就已經先煉好了一爐生鐵,等趙駿到了之後再加熱就行。

大概幾百斤的生鐵被工人們用鋼框架住,然後用鉤索把鋼框四個角勾住,再通過一個高大的架子,利用滑輪原理,拉到了一個轉爐邊。

衆人再拼命拉動繩索,把鋼框擡起來,順利倒入轉爐當中。

此時生鐵溫度非常高,接着旁邊鋼爐的工人開始不斷拉動鼓風機,轉爐上方就像是火山噴發了一樣,咕嚕咕嚕地冒着火星子。

要不是拉鼓風機的工人頭上與兩邊有鋼板保護,恐怕都要被濺出來的火石給燙傷。

過了大概十多分鐘,轉爐完成了氧化過程。

隨後兩邊的工人轉動輪盤,巨大的轉爐緩緩倒下,從中倒出猶如岩漿一般的鋼水。

這些鋼水暫時先用耐火磚做的模具裡,以後不管要製造什麼東西,只需要做模具就行,直接倒進去,甚至連刀劍或者大炮的模具都沒問題。

而看着那鋼水咕嚕嚕地流入模具,趙駿即便離着幾十米,都能感覺到熱浪撲鼻而來。

哪怕是見過這樣的場景,他依舊能夠震撼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偉大。

說實話。

這些技術並不困難。

難的是人們該怎麼發現它們的存在。

曾經西方人找到了辦法。

而現在。

也是時候輪到東方人屹立於工業的前沿了。

趙駿忍不住說道:“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

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5章 仁宗的寬容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197.請假條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83章 趙禎不可信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81章 無憂洞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59章 三易回河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43章 全城搜捕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347章 梟雄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