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

蘇洵坐的火車是早班車,早上辰時末刻出發,也就是早上9點鐘。

他這次很幸運地沒有遇到晚點。

8個小時的車程除了剛開始的新鮮以外,就只剩下無聊。

蘇軾全程都在盯着車外,看着沿途的風景。

除了到午餐時間,大家去了餐車,遇到了很多人,互相攀談聊天之外。

有不少人會主動找到蘇洵說話。

火車在這個時候都是有錢的大商人以及權貴專列,這是擴展人脈的好機會。

蘇洵一家五口是一排,之前自然沒有什麼機會和別人交流。

現在到了餐車,一些商人看蘇洵的樣子就猜到他是一名官員,自然就嘗試着過來套套近乎。

得知蘇洵以前是從五品知州,現在正要進京聽候選調,那些人就更加熱情。

蘇軾兄弟趁着這個機會自然與他們聊起了數理化,聊起了汴梁高中,也知道了如今大宋對理科愈發看重,甚至納入科舉。

這也更加激起蘇軾兄弟對數理化的好奇之心。

時間很快就這樣過去。

到下午申時末,酉時初,火車總算是抵達了汴梁。

“這就是汴梁開封城嗎?”

下了火車,揹着包袱,提着行李箱的蘇家兄弟就震撼了。

傍晚時分,夕陽還未下山,在殘陽的照耀下,汴梁城外那一棟棟高樓大廈,像是鋼鐵叢林般遮天蔽日。

相比於襄陽城零星幾座樓房,汴梁此時已經是樓房林立,密密麻麻,延伸到了南城郊外。

火車站外各種自行車、黃包車的數量更是襄陽的不知道多少倍,而且甚至還有路燈,由電線杆鋪設,照亮了每一條街道。

此時正是放學、下工的時刻,如今汴梁已經不止一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大大小小的有十多所。

主要以小學爲主,然後就是五所初中,而高中則又新成立了一所,以前的汴梁高中改名爲開封第一中學,新成立的則是二中,恰好在南城外。

他們看到很多跟自己同齡的人穿着藍白色的校服,上面印着開封二中的字樣,一個個笑逐顏開,驕傲自信地從火車站附近走過。

這些學生也值得驕傲。

汴梁高中是在景佑四年就已經開設,十六年過去,早已經培養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就有不少人蔘加科舉,或者考入汴梁大學。

而作爲新成立的二中,不管是教學質量還是生源質量都沒有因多一所學校而下降,依舊非常嚴苛。

學校不管出身,只管成績和能力,在整個汴梁只有兩所高中的情況下,他們能夠考進去,本身就代表了天之驕子,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即便以後考不上科舉或者大學,畢業後就已經算是知識份子,去其它地方的小學初中當個老師,或者去工廠當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亦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就如同後世建國初期,有個初中高中學歷就已經是鳳毛麟角的高級人才一樣,在基礎教育還沒有普及的大宋,高中學歷同樣已經非常可觀。

除了科舉以外,那些賢良方正和吏考之類的特科,同樣的分數,有初中或者高中以上的學歷,往往就是擇優錄取的對象。

至於大學學歷,不僅僅能在這些考試當中加分,在科舉當中也很有含金量,相當受重視。

所以這些學生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蘇軾看着那些同齡人不由得露出羨慕的神色,他的老家眉州跟汴梁比起來,與鄉下沒什麼區別。

那裡沒有自行車,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電線,連報紙都沒有。

即便是坐火車沿途一路,除了少數像成都、襄陽、江浙這些商貿發達的城市有改變以外,他看到的也是與曾經的大宋沒什麼區別的縣城、鄉村。

但蘇軾知道,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因爲他在火車上開拓了視野,到了汴梁之後,更是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科技改變生活,讀書改變命運,爲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蘇軾想起了在火車上看到過的一份報紙。

那是前幾天的大宋日報,火車上每天都會準備,上面趙駿爲發展基礎教育而寫的文章還歷歷在目。

在這一刻,他知道了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好好讀書,要做一個改變世界的人。

“走吧!”

蘇洵初到汴梁,也非常震撼。

他上一次來還是六年前,當時從密州通判調任道州知州,來汴梁磨勘。

那個時候的汴梁已經有很大變化,但遠不像現在這樣令人震驚。

出了火車站,他們一家又坐着黃包車,趁着天色還未黑的空檔向東城方向去。

蘇渙現在就住在東城外。

他是天聖二年的進士,資歷還算不錯,但仕途一直不太順,歷史上此時還只是衢州知州,到公元1055年才當上利州路提刑官。

不過現在受到趙駿賞識,從祥符縣令升到了開封府通判,後來又平調到了鄂州做知州,仕途暢通無阻。

結果即將卸任上調的功夫,就遇到了父親病逝的事情,只能回家丁憂守孝。

守孝結束,剛回汴梁磨勘選調,被趙駿帶走巡視天下。

靠着這兩年鍍金,跳過了正五品和從四品,連升兩級,目前去了制敕司擔任知司。

這是個三級機構,主官爲正四品,主管草擬政令、誥敕等文書。

就是負責管理政制院那羣幫忙整理文件的吏員,也負責寫政制院的政令,類似於之前的知制誥。

所以蘇渙也分到了一套房子,是那種回字結構的筒子樓,住的也都多是官府人員,相當於單位分配的房子。

以汴梁這寸土寸金,即便官員俸祿不低,想在城裡買房子,還得不吃不喝攢好些年。

“清水塘街二十七號,就是這了。”

黃包車把蘇洵一家送到了地方。

趁着蘇洵給錢的功夫,蘇軾下了車,擡起頭打量。

這是一棟約七層高度的筒子樓。

在樓房外面還有一圈四四方方的圍牆,正門的大門緊閉,旁邊卻有個小門。

小門的保安室裡,兩個保安正盯着他們。

如果放在後世,這種建築非常多,很像九十年代到兩千年時期,某個機關單位的家屬大院。

但放在大宋,就讓人覺得怪異。

習慣了那種幾進幾齣的大宅邸,看到這種高樓,雖感覺確實高,卻令人覺得有些壓抑。

蘇洵付了錢,提着行李帶着家人到了門衛室,向裡面的保安詢問道:“這裡是清水塘街二十七號嗎?”

“是的,請問你找誰?”

保安很有禮貌,住在這裡的都是官員,往來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自然不能輕易得罪。

蘇洵說道:“我是原鄂州知州蘇洵,此次是進京磨勘調選,到了汴梁後天色晚了,就先來投奔我兄長,他叫蘇渙,前段時間給我寫信,說是現在住在清水塘街二十七號。”

“原來是蘇敕司的兄弟,敕司剛散值,我現在上去幫你叫他。”

保安聽到對方是某地知州,又是來找蘇渙,不敢大意,便立即上去通報。

沒過多久,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急急忙忙下來。

見到蘇洵一家,連忙過來打招呼道:“叔父,嬸孃,八娘,和仲,同叔。”

“不欺。”

“不欺兄長。”

幾個人也跟年輕人打了聲招呼。

這人正是蘇渙的長子蘇不欺。

蘇洵有兩個哥哥,他排行老三,老大蘇澹也是進士,但可惜死得比較早,才二十多歲就已經沒了。

所以蘇渙和蘇洵兄弟就更加註重情親,即便兩人都在外地爲官,亦是時常寫信。

“叔父,你怎麼來了。”

蘇不欺上去一邊幫忙拿行李,一邊說道:“父親之前還在念叨着你們呢。”

蘇洵笑道:“老待在家裡也不行,此次該進京磨勘了。”

蘇不欺一邊帶着他們上樓,一邊又道:“你們是坐火車來的吧,那也該發個電報,我好去火車站接你們啊。”

“我們也能發電報嗎?”

“可以的,就是比較貴。”

“不欺兄長,那電報怎麼告訴別人消息呢?”

蘇軾擡起頭看着樓道,樓道並不狹窄,甚至很寬敞,寬敞到角落裡還堆了很多蜂窩煤。

“就是告訴別人消息麻煩,才收費貴啊。”

蘇不欺帶着他們上了三樓,然後左轉就是一條筆直的長廊。

長廊足足有一百餘米,但卻僅僅住了四戶人家,就足以知道這裡的屋舍比外面的樓房大得多。

“我也是聽別人說,說是知院發明了拼音,總共有23個聲母,24個韻母,電報機會有47根電線,每根電線就代表了不同的拼音,這樣通過組合,就能發出想要知道的文字。”

蘇不欺正說着,第二戶家門口又鑽出兩個年輕人。

那是蘇渙的次子蘇不疑和幼子蘇不危,兩個人上來同樣幫忙拿東西,緊接着蘇渙的妻子楊氏也走出來,熱情地打招呼。

衆人寒暄幾句,楊氏就連忙喊他們進屋。

蘇軾蘇轍第一次進這樣的筒子樓,看外面覺得有些讓人壓抑,裡面倒也不算特別狹窄。

就看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客廳,各類傢俱齊全,什麼沙發、桌椅、櫃子樣樣都有,窗戶也是透明玻璃,能看到外面的夕陽。

再向左看,左側是廁所和廚房。

向右看,右側則是臥室,而客廳最裡面還有扇門,通着外面一百多平的大陽臺。

蘇渙是正四品,放一路就是轉運使級別,相當於後世地方最高主政官員。

住的地方雖然不是小別墅,卻也是三百多平,自然非常豪華,或許唯一欠缺的就是收音機和電視機了。

不然放後世高低得是個老幹部房。

此刻蘇渙正坐在汴梁傢俱廠產的海綿沙發上看報紙,這麼多年化學院自然不是吃乾飯的,研製出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可以說現在大宋最高層次的生活除了沒有電氣化產品以外,基本上跟後世建國初期沒什麼區別。

“明允來了,過來坐吧。”

蘇渙收起報紙,坐在桌邊對楊氏說道:“夫人,去泡茶,再讓不欺出去一趟,跟楊嬤說一聲,讓她多買點菜回家。”

蘇洵看到他並沒有穿着傳統的讀書人長袍,而是一身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

他四下掃視,有些疑惑地在蘇渙身邊坐下道:“二兄,怎麼讓姆姆(嫂嫂)去泡茶,家裡也沒個婢女僕人嗎?”

“誒,叫女使,或者人力,不可叫婢女、奴僕,眼下家裡確實就只有一個你姆姆帶過來的女嬤,不過她不是奴僕,是家裡僱傭的傭人。”

蘇渙擺擺手,說道:“你的思想覺悟還是太低了,知院三令五申,不可使民爲奴,人格平等,伱常居於家中,不可不聽時政,也不可不瞭解朝廷的變化。”

“額”

蘇洵自討沒趣。

還是蘇軾好奇道:“伯父,你這衣裳。”

“這叫正裝。”

蘇渙低下頭看了眼,然後笑道:“今年年初,朝廷改官服爲朝服,只有大朝會或者正式場合才穿,在衙署辦公,或者私底下就穿正裝或者便服。”

“哦。”

蘇軾撓撓頭。

蘇渙對蘇洵說道:“明允,你此番進京是來磨勘選調的吧。”

“是的。”

蘇洵點點頭道:“爲父親守孝,加之八孃的事情,我已經五年沒有出仕,此番多虧了知院,八孃的事了,我也該進京聽調了。”

“嗯,你來得正是時候。”

蘇渙說道:“朝廷現在正缺人,你是不知道,到處都缺官啊。之前打下幽燕,派了很多官去。現在又打下了西域,又派很多官去,各個部門都缺實幹官員,知院以前就說你的才幹遠超於我,可惜一直在守孝,如今知道你來了,他肯定會很高興,明日你先去吏部報道,之後再去審官院,我會跟知院提一句,看到時候知院見不見你。”

“多謝兄長。”

蘇洵連連點頭。

當年在祥符縣縣衙見到知院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想起知院的欣賞,亦是心中激動。

“和仲、同叔。”

蘇渙又看向蘇軾兄弟。

倆兄弟還沒滿二十,沒有取字,都是叫的小名,是蘇軾的父親蘇洵在他們13歲和9歲時候分別取的。

“伯父!”

蘇軾和蘇轍連忙站起身。

“你們在家中讀書,有沒有學數理之道?”

蘇渙問道。

“沒有。”

蘇軾和蘇轍老老實實地搖頭。

“那你們整日學什麼?”

“學古今之文。”

“都是你們父親在教你們嗎?”

“是是母親.”

“胡鬧。”

蘇渙拍了下桌子,看向蘇洵,指着他生氣道:“你這榆木腦袋,讓你多看時政,怎麼如此耽誤孩子學習?”

到現在蘇洵也知道數理化的重要性了,只好尷尬道:“父親病逝,又有八孃的事情,與程家整日糾葛,擔心八娘身體,哪還有心思管這些。”

“好了,我不想聽你解釋,不管你選調個什麼官,哪怕是去西域做知州,和仲跟同叔也得留在汴梁,去學校讀書,好好學習數理之道。”

蘇渙拍板道:“你是幸運遇見了知院,在數理之道還未納入科舉的時候中了進士,卻不能覺得孩子以後也可以走你的老路,現在是什麼年代了,若不通數術,誰會錄取他們?你一天天就知道因循守舊,待在眉州不出來,這麼下去和仲與同叔都要被你毀了,知道了嗎?”

“是。”

蘇洵不好反駁,只好應下。

“伯父。”

聽到自己以後要常住汴梁,蘇軾連忙開口。

蘇渙扭過頭,有些餘怒未消地說道:“何事?”

“我想知道魯迅先生是否也在汴梁?”

蘇軾問道。

“聽說是在。”

蘇洵聽到魯迅,露出欽佩的表情道:“這位先生真是大才啊,經常在報紙上寫文章,對大宋現狀見微知著,常說民間疾苦,論民間之惡,就連知院都常引用先生的話。”

說着他又納悶地看向蘇軾道:“你問魯迅先生做什麼?”

“這”

蘇軾遲疑了一下,說道:“就是覺得先生的話確實振聾發聵,令人發省,另外就是.”

“就是什麼?”

“就是看先生寫的詩詞,不知道爲什麼,我感覺我一直活在他的影子裡,好像那些詩詞,應該是我寫的一樣.”

“哈哈哈哈哈。”

蘇洵笑了起來,撫掌說道:“少年郎有才情是好事,卻不可過於癡迷別人的作品,長此以往,就如你現在這般,詩詞一道,當走出自己的思量,明白了嗎?”

“侄兒明白。”

蘇軾低下了頭,又看向窗外,目光充滿了茫然。

話雖如此。

只是這種活在魯迅先生影子裡的感覺,卻依舊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197.請假條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322章 雙刃劍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98章 江大郎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16章 靖康恥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92章 得加錢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7章 晏殊迴歸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60章 上架感言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70章 島國?辦它!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