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萬國來朝(1)

“震驚,失蹤百年的傳國玉璽竟被發現於洛陽。”

“從秦末到唐末,細說傳國玉璽的前世今生。”

“經諸位大學士鑑定,近日發現於洛陽的傳國玉璽爲真。”

翌日。

傳國玉璽出現的消息便迅速成爲汴梁所有的報紙頭條。

各家報社紛紛報道。

特別是對趙駿提出的冉魏換玉璽給東晉的理論進行了詳細補充說明。

不得不說,現在的各家報社都是人才。

他們不僅詳細研究了這套推理的真實性,同時還拿出了各種史料佐證進行證明。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在冉魏之前,玉璽輾轉脈絡清晰,也沒有人質疑真僞。

結果到了冉魏之後,傳到了東晉手裡,玉璽上面的字就變了模樣,被東晉的學術人員質疑爲僞造的假璽。

並且北魏那一枚玉璽就是從鄴城獲得,而恰好冉魏都城是鄴城,被前燕圍城而亡。

所以冉魏爲了防止被東晉騙走玉璽,拿一塊假的給東晉濮陽太守戴施,真玉璽則藏在了鄴城一座寺廟泥塑像當中也合情合理。

在這樣大面積報道之下,傳國玉璽的事情很快成爲了汴梁頭版頭條,茶攤酒肆之間議論紛紛。

甚至人們都沒有關注城裡的外國人不知道何時多了起來。

此時的汴梁城中,一片興旺發達。

第一批橡膠樹成熟之後,爲大宋帶來了大量的蒸汽機,從而迅速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隨之而來的就是鋼鐵產量成噸地提升。

到慶曆十二年年末的時候,朝廷獲得的數據就已經是年產五百萬噸級別。

而當時全世界其它國家加起來一年產量恐怕都沒有十萬噸鋼鐵。

如此龐大的鋼鐵產量,不僅造就了大量鋼鐵加工廠,同時也讓許多建築公司蘊育而生。

水泥廠和磚廠也是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工廠一多,勢必就吸引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朝廷就必須要開始大撒幣。

把錢砸下去,鋼鐵廠、水泥廠、磚廠就有訂單,有訂單就能養活工人,工人就能出去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那麼錢從哪裡來呢?

自然是國內消費市場加上對外貿易。

光日本每年出口的銀礦,大宋就能打造出上百萬枚銀幣。

而且小額鈔票也可以一直印。

只是考慮到國內目前的生產總值,盲目印鈔會導致通貨膨脹,所以朝廷一直控制着發行量。

之後就是一系列調整。

比如名叫交子務,實則爲銀行的金融體系。

交子務最初設立並不對百姓服務,只發超大額交子給商人進行大宗貿易,並且存款不會給利息,還要收每年約4%的保管費。

對於大商人來說,這極爲便利,相比於攜帶大量的銅錢去交易,帶上交子顯然更加節省成本。

慶曆初,交子務進行改革,取消了保管費。之後陸續開始發行小額銀幣、紙鈔,並且在這之後,就允許普通百姓往交子務存錢。

如今交子務已經開遍全國各地,除了各大主要城市以外,各路治所,州府,乃至地方縣城的業務也在逐步開放。

下一步就是存錢給利息,回收錢幣,保證金融體系完整,並且還提供放貸業務,讓銀行有進有出。

在這樣的體系下,大宋的經濟一時間蓬勃發展。

朝廷大肆花錢投入建設。

汴梁的模樣可以說每天都是一個新變化。

外城就不用多說,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成羣結隊的自行車穿梭其間,圍牆工廠林立,電線縱橫交錯。

街頭巷尾也有茶攤,除了汴梁人本身就愛喝茶的茶文化以外,工廠附近的茶攤生意最好。

特別是涼茶,廠子裡幹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下工後來一碗涼騰騰的涼茶,消暑解渴,最爲舒坦。

商業街更是各種服飾、商品琳琅滿目,每天都人山人海。

居民區一到夏日的時候周邊各大院外坐在躺椅涼牀上,拿着蒲扇歇涼的百姓不知道多少。

就着城外路燈那點點渾黃的燈光,老人孩子們能從傍晚在外聊天玩耍持續到晚上月亮爬起來,九、十點鐘纔去睡覺。

不過如今是冬季,最近汴梁雖未下雪,氣溫卻下降得厲害。

白天城外各河流碼頭上的工人們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有些幹勁上來,覺得身上太熱,竟乾脆脫下棉衣,只穿着長衫幹活,亦是氣喘吁吁。

每到下午的時候,各個學校的叮噹聲音響起來,穿着各色校服的學生陸陸續續走出去,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臉。

而城內也不是完全沒有變化。

朝廷總算是要開始正式搞房地產,拿出大筆的錢搞拆遷,徵收房屋。

光徵收西華門到趙十萬街那一塊,就花了數千萬貫,相當於以前景祐年間一半的稅收,也才拆了小半個內城。

沒辦法。

後世我國剛開始搞拆遷的時候,地皮和房價根本不貴,幾百萬就能拆一條街,漲價幾千萬幾個億,那都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

當時的房價飆升,那自然會導致地皮拆遷的成本飆升,以至於後世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多的是拆二代。

而大宋的國情不同,是汴梁的房價先飆升起來,然後纔開始搞房地產。

使得要想拆掉內城和外城的話,就得花費鉅額資金。

唯一的好消息是北宋時期房子並非連棟挨在一起,城內空地很多,這些地皮歸屬於朝廷,且前些年就已經不允許買賣,所以只需要補償房子。

雖然這些年內城和外城房價飆升,也與朝廷不再允許這些空地售賣有極大的關係。

但也算是福禍相依。

不然如果連地皮也要徵收的話,那整個內城和外城要花的錢估計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大宋好幾年的稅收都得砸裡面。

經過幾年的拆遷修建,現在東華門至趙十萬街的景明坊、惠和坊、廣福坊等六個坊市被拆除,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類門店、商鋪蘊育而生。

光搞這一項工程,承包這個工程的國有企業就賺足了利潤,朝廷也從中得到了大筆增值稅,不僅回本甚至還有得賺。

因爲承包這個工程的是國企並非私企,後世私企搞房地產的成本不低,包括土地成本、建設成本、銷售成本和稅費成本,售賣房屋之後,利潤往往只有10%-30%之間。

而朝廷搞這次工程,主要的支出就只有徵收拆遷的土地成本,其餘建設成本相對較低,一不用搞電梯二不用搞那麼多設施設備,反正都只是六七層的筒子樓。

加之筒子樓建設之後,內城的地利位置擺在那,房價根本沒降多少,甚至銷售成本都一分錢沒花,根本不用去打廣告,大把地有錢人跑過來買樓房。

所以其中的利潤空間極大。

雖然時間成本確實長了一些,可依舊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也難怪後世別說那些大城市,就連地方縣城都要舉城投債建房子,只能說搞地皮確實是一件發家致富的事情。

“這就是汴梁?”

“人好多。”

“氣溫也比我們那寒冷。”

“但他們穿的卻是一點都不冷,這棉衣很舒服。”

“你們看,你們看,那邊的樓好高。”

“比襄陽的樓高多了。”

汴梁火車南站,一羣身材矮小,皮膚略黑的人從火車上下來,在外交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出了車站。

他們好奇地四下打量,雖然經歷過廣州,也去過襄陽,但真到了汴梁,還是讓他們震驚。

襄陽雖然依靠鐵路發展起來,可不管從發展程度還是城市化進程都不如汴梁。

如今的開封府除了外城,以及內城三分之二的面積以外,其餘地方都是樓房,包括內城另外三分之二的面積,也正在準備搞拆遷的事情。

所以整個開封眼下大部分區域都已經城市化,總體建築風格並不是後世30年代上海灘風格,而是70-80年代北京風格。

畢竟上海灘由於外國人太多,建築風格趨於西方化,而東方特色向來都是那種四四方方的筒子樓。

而且跟後世筒子樓風格也有一定區分,由於大宋傳統建築文化並沒有丟失,因此這些筒子樓上方各有屋檐斗拱,每一層也有凸出來的雕紋建築。

類似於北宋樓房房樑凸出來的斗拱鋪層,只是把原本的木製結構換成了鋼筋水泥結構,白牆粉底,更彰顯中華文化的底蘊和博大精深。

這些從火車上下來的正是來自勃泥國的使者。

除了勃泥國國王錫理麻喏以外,他還帶了幾名重要大臣和王后以及妃子。

本來作爲國王他不應該過來。

一旦他不在國內,對於他們這些小國來說,萬一出現叛亂,頃刻間可能國家就滅亡了。

但大宋跟他保證了政權安全。

如果真有人敢讓他滅國,那麼大宋在南海的海軍會親自帶着他去復國。

所以錫理麻喏自然也就欣然接受邀請。

這次萬國來朝,早在十一月初開始,周邊高麗、遼國、大理、越朝、佔婆等鄰近的國家就已經陸續抵達。

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時候,東南亞一帶的蒲甘、阿拉丁、哈利班超、西那、吳哥、勃固等國家的國王以及日本天皇就到了大宋。

可以說除了遼國國王耶律重元以外,距離大宋1000公里以內的國家國王全都到齊。

勃泥國的人在外交部的帶領下,走出了火車站。

一行數十人一個個四下打量,有些眼中流露出渴望,有些則摸了摸自己身上的棉衣,低下頭只感覺有些自卑。

他們在自己國內都是權貴,裡面都穿着華貴的絲綢衣服,但跟宋人比起來,就像是沐猴而冠,因爲這裡每個宋人都穿着名貴的棉衣或者羽絨服。

這裡的百姓只要有正當工作和職業,認真努力幹活,一年下來的收入可是這些小國權貴們的全部家當。

可以說除了內城和外城的房子買不起以外,不管是什麼生活他們都能過得起,哪怕是高檔娛樂場所,樊樓之類的地方也不是不能消費。

相比之下,他們就算是權貴,不管是娛樂生活還是正常生活,或許都不如大宋一名汴梁百姓過得好。

這就是一個超級大國與一個人口可能只有幾十萬的小國之間的差距。

就好像後世黴帝60-70年代,一個普通工人就能過上中產生活,可以買得起別墅,住得起洋樓,養活一家三口還能別墅帶條狗。

而非洲那些國家卻過着原始社會的生活一樣。

從火車站出來之後,一行人被接引到了外交部的馬車邊,他們作爲外賓自然不可能靠雙腳走路。

但汽車還沒造,無軌電車也沒有研究,自然就只能用傳統的馬車。

很快十餘輛馬車就拉着勃泥國使者一行人徐徐向着外城而去,到晌午時分,他們穿過了南薰門,向着內城方向而去。

汴梁大改造,加上皇宮擴建,如今汴河北面至宣德門幾乎都是皇宮範疇,有大量的國家機關和部門。

外交部就在左掖門外,現在的左掖門由於擴張的緣故,佔據了以前左掖門外的秘書省,原來秘書省街對面是幹明寺,如今就是外交部。

這裡不僅有外交部的許多機構,還有一些樓房,其中一棟叫汴梁酒樓,專門招待外賓。

雖然沒有電梯,但其中裝飾豪華,更顯得大國氣度。

只是車隊剛進入南薰門就遇到了麻煩。

雖然城裡街道寬闊堪比六條馬路,但愈發繁榮的商業還是讓城裡交通擁堵。

本身交通擁堵問題在趙光義時期就有體現,到趙恆時期愈發明顯,到了如今就更加堵,各種攤販、人流、馬車以及自行車讓前行的道路緩慢。

這無關交通秩序的問題,純粹就是人太多了,一條街道可能有上萬人,後方的馬車只能跟着人潮慢慢挪動,沒有一點辦法。

“這人也太多了。”

錫理麻喏撩開車簾,向外探視,一眼只能看到人海。

旁邊一個同樣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的男子瞥了旁邊馬車裡的錫理麻喏一眼,對身邊的人用奇特的語言說道:“又是哪裡來的鄉下人。”

錫理麻喏聽到聲音看過去,見對方模樣和自己這邊差不多,就用蹩腳的中文說道:“你們,是哪裡人?”

“我們是高麗國使者!”

那人同樣用中文回答,不過語言上倒是好很多。

畢竟錫理麻喏作爲勃泥國人,也是今年纔開始趕鴨子上架學中文,學了纔不到一年時間。

而日本、高麗等國的權貴從唐朝開始就得學會中文,而且會用漢字,那自然不一樣。

“高麗國?”

錫理麻喏疑惑道:“遠嗎?”

“離大宋很近的。”

高麗使者得意道:“你們離大宋應該很遠。”

“是的,很遠。”

錫理麻喏老老實實回答道:“要在海上坐一個月的船。”

“我們只要十天就到了。”

高麗使者很是自豪。

“高麗也有這麼多人嗎?”

錫理麻喏又問。

高麗使者語氣一滯,隨後更加得意道:“高麗沒有這麼多人,但高麗是大宋最重要的藩國,大宋之下,高麗纔是最強的國家!”

“厲害,厲害。”

錫理麻喏連連點頭道:“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高麗看看。”

“歡迎你們來我們高麗。”

“那你能說說,這裡到底有多少人嗎?”

“據說有數百萬之衆。”

“太多了,我們國家全國的人加起來,都沒有這座城市裡的人多。”

“這可是大宋啊,天底下最強大的國家。”

“大宋到底有多強大呢?”

“多強大誰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宋之下,我們高麗最強.”

趁着堵車的功夫,高麗使者繪聲繪色地爲錫理麻喏解說。 wWW▪ Tтkǎ n▪ ¢ O

不止是自吹自擂,同時也爲對方介紹起了汴梁的風土人情,以及波瀾壯闊。

他在這一刻渾然忘記,他其實也是第一次來大宋,來大宋的時間,也不過短短半個多月而已。

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53章 帝王之術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24章 設趙禎獎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524章 趙禎出京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16章 靖康恥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7章 晏殊迴歸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492章 得加錢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93章 解試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53章 帝王之術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7章 晏殊迴歸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