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七)

“來人,搬開院內的銅缸。”

待那指揮使並守山的禁軍離去,石嘉自暗處行出,指着真武大殿前擺列的一口巨大的銅缸,斷然下令。

那銅缸足有四五百斤重,十餘名石府親衛聽命上前,費了老大力氣,那銅缸居然只稍稍移動,那些親衛已經累的全身大汗,全身疲軟。

“真是沒用,換人再上!”

石嘉謀劃多年,終於在這一夜得已得償素願,他心中着急,偏生這堵住大洞的銅缸很不知趣,讓他足足多等了小半個時辰,方纔挪開。

一個足有一張方桌大的黑洞顯現出來,彷彿噬人的猛虎,只等着人落入口中。

眼見石嘉及其手下,還有那些心腹大將們都是面露難色,無人敢當先入內。張守仁露齒一笑,向石嘉道:“樞相,讓末將先探路吧。”

石嘉正欲幾個親兵先下,又害怕這些保護他的親衛們心中怨恨,張守仁主動請命,他不覺大喜,急忙道:“好好,這就請張將軍先下去。”

他若真的如同諾言中所言那般,又如何能同意張守仁這樣的萬人領兵大將,親身涉險。這山洞已經開挖多年,裡面所藏的又是極重要的物品,安知當年放置的人,會不會設有什麼機關暗器?

張守仁猛一轉身,臉上已經冷若寒冰。

他手持火把,大踏步進入洞內,自臺階上逐級而入,石嘉等人在外觀看,只見火光漸漸由強轉弱,慢慢消逝不見。

過了半響,各人正心急如焚,卻又隱約看到亮光,只得張守仁在洞內叫道:“樞相,請安心入內吧。洞內並無機關,只是石階有些溼滑,請多加小心。”

石嘉聞言大喜,立時便幾個親兵打頭,自己在親衛的攙扶下,由洞口石階往下行去。

各人依次而下,這山洞鑿的極大,數十人魚貫而入,卻並沒有覺得擁擠,待步下百餘級的石階,就是一個方園裡許的大洞。

說來也怪,這山洞封閉如此,卻並沒有讓人覺得有陳腐的氣息,一絲絲微弱的冷風圍繞在各人的口鼻之間,呼吸之間,全然沒有困難的感覺。

這山洞耗費工程之大,令所有人爲之咋舌。只是下來的人數漸多,燃起的火光越發明亮,各人四顧而看,這大洞中卻是空空如也,唯有大洞正中,立着一個太祖的銅像。

這銅像顯然雕刻的是青年時的太祖。年輕,英俊,朝氣勃發,左手按劍,右肩背弓。各人仔細看去,只覺得太祖的雙眼凜然有神,在火光的照映下,眼波流轉,竟好似活人一般。

大楚太祖,在軍人心中地位極其尊崇,下來的人除了石嘉全是軍人,當下都是大驚失色,一個個跪將下去,均道:“臣等無狀,驚動陛下,請陛下恕罪。”

過了半響,除了各人的沉重呼吸聲外,再無別的異狀。有膽大的將軍擡起眼來,只見石嘉與張守仁早已經站起身來,張守仁臉色如常,石嘉卻是臉色灰敗,難看之極。

“樞相?”

幾個兵馬使身家性寄於石嘉一身,哪裡敢讓他出半點意外。各人見他如此,大急之下,也顧不得太祖如何,急忙原地跳起,幾步趕到石嘉身邊,向他探看。

石嘉卻並不理會他們,只是手持一張明黃綢書,雙眼死死凝視,並不稍轉目光。直過了半響,方纔悠然長嘆,雙手無力垂下,那綢書再也拿捏不住,飄然垂落。

此時,各人早已經看清,太祖發光的眼,不過是鑲嵌在銅像裡的祖母綠寶石,心中安定之餘,也對石嘉的表情大是好奇。那綢書一落地,立刻有幾人不顧忌諱,搶着撿起展開閱讀。

看完之後,各人均是面面相覷,呆若木雞。

這綢書上書的,卻是太祖的遺詔,全是斥責之辭。太祖言道,當日留下這人傳言,不過是因爲北伐途中突然重病,擔心身後有人造亂,將不利於國家。無奈之下,留下這個傳言以穩定人心。種種舉措都是爲了當時的安穩,如果是後世子孫打開,顯然是當政無能,朝局,軍人無用。舉朝上下,不思以仁德愛民,以軍紀整軍,以武勇來打敗敵人,以仁德來感化百姓,卻想着虛無飄渺的遺物,當真是可笑荒唐。

詔書上語氣極其嚴峻,那些將軍看完之後,都是臉色難看之極。若是旁人斥責,倒也罷了,偏生斥責的是大楚軍人視爲軍神的太祖皇帝,各將不管如何的喪失了身爲軍人的自豪,心裡也是頗感難過。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臉色最難看的石嘉。他身爲大臣,這詔書中除了斥罵後世的皇帝外,罵的最兇,責任最大的自然是他這個樞密院掌印使大臣了。只是石嘉歷練數十年,心裡早就波瀾不驚,太祖罵的再兇,他不過是個死人,並無所謂。只是費盡心機,想盡辦法,最終得到的是一通痛罵,心中酸甜苦辣,種種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好了,既然沒有遺物,咱們再向太祖行禮,退出洞外吧。”

呆了半響後,石嘉終於醒悟。來到此地終就是很犯禁的事,得了東西也還值得,這會子屁都沒有撈到半個,若是還在這裡逗留,被人發現後,那可真是冤枉。

當下由他領頭,數十人又向那銅像行了大禮,這才由石嘉領頭,垂頭喪氣的出洞。

張守仁仍然緊跟石嘉左右,見他面色難看,張守仁卻是笑吟吟向他道:“樞相,今晚末將可是盡了全力,樞相諾言,還請不要忘記。”

石嘉心頭一陣光火,心道:“這人怎麼這麼不識趣!”

口中卻是淡淡答道:“這是自然,老夫說話,還沒有不算過。”

張守仁點頭一笑,向他道:“樞相大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末將很是佩服。”

兩個相顧無話,出得洞來,一切如常,張守仁卻好似突然想起一般,又向石嘉問道:“樞相,怎麼楊易安不見蹤影?”

石嘉很是不耐,氣沖沖答道:“這人晚飯後就告辭走了,老夫還能強拉他來不成?”

張守仁點頭一笑,再無別話。

當下各人順着原本上山的道路,緩緩向下行去。與上山時各人籌措滿志相比,現下的神情和氣氛,委實低迷了許多。

張守仁看着衆人,只見連同石嘉在內,一個個如同鬥敗了的公雞一般,華麗的衣飾和將軍的身份,這些平時好比時孔雀的毛飾,將這些大人物裝點的神氣非常,好象舉手投足,都腹有韜略。若是普天下的大楚百姓,見到這些大人物如此舉止行爲,只怕會深深的絕望吧。

有時候,執常國家大政的,並不一定都是聰明人啊。不然,如何解釋前朝北宋末年,朝廷竟然將數十萬援助東京的義軍譴散,不准他們與金兵做戰,最終落得個亡國亡家的下場呢。

想想北國冰雪中,數千名身着長袍大袖,衣着華美貴重,雙手纖白如玉,風神儒雅的南朝士大夫們,還有兩個皇帝,在風雪與蠻人的皮鞭下,艱難行走時,他們心中是否後悔,自己以前太過高視自己,以畫家的身份當皇帝,以鄉村教師的身份當丞相,以屠夫走卒的本事做將軍呢。

可惜,悔之晚矣。

張守仁微微冷笑,看向眼前這羣達官貴人。若說他守襄城成功後,被呂奐召見時,看到朝廷命官、指揮使、兵馬使這樣的大人物時,還心存敬畏,那麼到得此時,心中留存的,只是深深的鄙視。

數百人自山下迤邐而下,各人手中都是持有火把,將各人的模樣照的分明,各人在接近山腳時,已經覺得事有不對,雖然山腳山仍然是黑乎乎一片,可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氣氛,與適才上山時決然不同。

幾支火把在山腳對面點起。石嘉等人立刻睜圓雙眼,大驚失色。

“來者何人,竟然敢在御山上持火行走,不怕王法麼!”

各人明明被火光照的分明,那火把下的將軍卻是故意視而不見,仍然大聲斥問。

石嘉神情上露出一絲難堪。他不好理會那個問話的將軍,只是低頭轉身,向身邊的張守仁斥問道:“你是怎麼當的將軍?怎麼御林軍的人會突然出現在你的營盤裡?”

張守仁亦是顯的愕然,只沉聲答道:“樞相,末將並不知道。”

“還不快問!”

石嘉不由跺足。今晚此事,什麼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如果不慎出了什麼漏子,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我是禁軍第三軍的兵馬使,帶同下屬上山巡查,你是何人,怎麼敢擅入禁軍軍營?”

那個御林將軍一聲大笑,並不回答張守仁的質問,只是向後將手一揮,大聲叫:“點火!”

他一聲令下,先是從他身邊,然後從他身後,兩側,甚至這鳳凰山的背後,一時間火光大聲,五六千支火把次弟點燃,將這小小石山的四周,圍的水泄不通。

石嘉掃視四周,只見持火的士兵和軍軍,都是御林軍的打扮。他就是手眼通天,這皇家衛隊卻是油鹽不進,無法打入其中。此時被他們圍攏,顯然是今晚之事走漏了消息,被有心人利用起來。

“奉太師命,傳聞有人擅入禁軍軍營,不經陛下允准,入禁營御山,此進一查,果真屬實。樞相大人,請不要爲難末將,這便請隨同末將一起回到大內營內,等明兒早朝時,樞相自己和陛下解說清楚。”

石嘉滿臉慍色,惱怒之極。他爲樞使毫以多年,統天下的大楚軍人多半聽他的調遣,在他面前,如同小兒一般恭順,哪有人曾經敢如此同他說話。

只是此時被人捉住了把柄,皇帝雖然不會因爲這點小事就將他如何,自己卻也再沒有臉呆在樞相的位子上了。敵人這一手,顯然很是歹毒,而且摸準了自己每一步的行動,謀定而後動,終於在自己犯錯的這一夜,將他牢牢按住,使得他不能翻身。

他目視身後的諸人,見各人都是滿臉的茫然和震驚之色,顯然是毫不知情。他輕輕點頭,知道若是自己倒了,他們也必定討不了好。這些人位高權重,跟着他多年,彼此知跟知底,想要改換門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到這裡,唯一可疑的,自然就是這年紀輕輕,依附自己時間甚短,在朝中全無根基的張守仁了。

他嘿嘿冷笑,面露殺氣,向張守仁笑道:“好,你很好。老夫一輩子打雁,沒想到教你這小子啄了雙眼。”

張守仁知他所想,也不與他多說,只努嘴道:“大人,你看這些御林將軍的神情,好象立了天大的功勞,全然不將末將放在眼裡。在他們眼中,何曾能看的起尋常的禁軍將領,更別提我這樣的貧家小子出身的人了。我縱然是想使喚他們,又豈能是我能辦到的?”

晚上再補一章,意大利萬歲!!!

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十卷 縱橫捭闔(10)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一)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二十)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七)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