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

皇帝在病榻前召開了一次朝會,地位高些的將軍與官吏守在皇帝身邊,低一些的在外間排列,更低一些的站在院子裡,總共一百多人。

房門敞開,可所有人都壓低聲音說話,外面的人聽不到什麼,只能做出側耳傾聽的模樣。

韓孺子躺在椅榻上,閉目養神,一臉的倦容,皇帝得病的消息已經傳揚開,他沒有必要再掩飾。

鄧粹是守城大將,由他報告最近的戰況,結果幾句話就說完了,“匈奴人每次消一支援軍之後,都會來城下炫耀,迄今已有三次。”

兵部官員雖然不指揮作戰,但是瞭解所有兵力部署,於是上前填充了一下時間,將晉城各個方向的防守以及估計的敵軍數量詳細稟明,晉城雖然不大,但是儲存了不少糧草,本來是用來供應塞外的馬邑城,現在正好能用上,幾個月不成問題……

韓孺子偶爾嗯一聲,表示自己還在聽。

至於突圍之法,衆官也都紛紛獻計,可是都立足於匈奴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以及天下楚軍同一時刻趕來的救援基礎之上,說白了,就是等待奇蹟發生。

身爲主將的鄧粹一言不發,甚至有些無禮地打量皇帝的住處,以消磨時間。

衆人終於說完,一下子陷入沉默,皇帝連嗯的聲音也不發出,好像已經睡着,沒人敢打擾,也沒人敢走,就這麼靜靜地站着。

足足一刻鐘之後,皇帝終於睜開雙眼,在太監的攙扶下勉強起身,虛弱地問:“大單于在哪?”

羣臣面面相覷,懷疑皇帝是不是做了一個夢,人醒夢卻沒醒,所以問出這樣沒頭沒尾的話。

鄧粹仍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兵部官員只好回道:“匈奴大單于的旗幟一直沒有在城外出現,臣等推測,他很可能率兵南下,去與齊國叛軍匯合了。”

晉城消息閉塞,對外面的形勢只能猜測。

韓孺子輕輕搖頭,“匈奴人可能南下,大單于不會,他不敢離草原太遠。”他費力地擡起眼皮,看向屋內羣臣,說:“剛纔哪位大人說到和談?”

禮部的一名官員急忙上前道:“微臣曾經提到過和談,微臣以爲……”

官員急切地想給自己的建議加上一些限定條件,以免惹出是非,皇帝卻已經點頭,“好,就按樓大人的辦法來,與大單于和談,樓大人什麼時候能出發?”

“啊?”樓大人大吃一驚,“依微臣愚見,眼下尚非和談的時機,需等楚軍……”

韓孺子搖搖頭,“等不了,樓大人今天準備,明天出城。”

樓大人撲通跪下,後悔莫及,不敢當場拒絕,只能從命,心裡卻在琢磨着如何拖延,直到此事不了了之。

可皇帝卻沒有他想象得那麼糊塗。

“樓大人一個人不行,還得選一位副使,哪位愛卿自願擔任?”

皇帝看上去完全不瞭解目前的形勢,也怪兵部,習慣了多報喜少報憂,將守城說得一點也不嚴峻,皇帝纔會在睡夢中做出和談的決定,以爲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羣臣都用餘光掃量兵部官員,剛纔還在侃侃而談的兵部官員這時死死盯着自己的腳尖,一動不動,更是一個字不說。

讓衆人感到幸運的是,皇帝心裡已有人選,“喬萬夫何在?”

屋裡一多半人沒聽說過“喬萬夫”這個名字,有官員立刻轉身去問外間的人,外間的官員又去問庭院裡的人,終於在顧問羣中找到了喬萬夫。

喬萬夫原是敖倉令,因爲作戰有功,被提升爲散騎常侍,其實只是皇帝衆多顧問中的一員,實權還不如小小的敖倉令。

喬萬夫身材矮小,聽到傳召疾步前行,門口的官員卻沒有看到,還在問:“喬萬夫,喬萬夫是哪位?”

“卑職在。”喬萬夫應道。

官員又找了一會,終於看到了舉手跑來的人,心想,皇帝真是病得不輕。

喬萬夫很長時間沒得到皇帝召見了,心中難免惴惴,一進裡間就跪下,膝行到皇帝面前。

韓孺子又躺下了,雙目微閉,似乎沒注意到喬萬夫的到來,要不然就是忘了,羣臣沒一個開口提醒。

貼身服侍的太監在皇帝肩上輕輕按了一下,皇帝再次睜開雙眼,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兩名使者,輕輕地嗯了一聲。

太監張有才向中司監劉介點點頭,劉介朗聲道:“羣臣退下,正副二使留下。”

羣臣遵旨,按品級魚貫而退,出了皇帝的住處,全都鬆了口氣,轉而爲正副使者擔憂。

禮部官員樓循是位持重的老臣,按慣例提出和談的建議,怎麼也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同意,而且將重任交到自己手中,一直在想金蟬脫殼之計,沒怎麼注意跪在身邊的喬萬夫。

劉介請兩人平身,隨後帶着其他太監離開,只留兩名侍衛,這是宮裡的規矩,除非得到皇帝的親口允許,中司監不可旁聽君臣議事。

韓孺子問道:“樓大人打算如何勸說大單于接受和談?”

“這個……這個……依臣愚見,當然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那匈奴人久居草原,入關之後必有種種不適,由此着手,或可將其勸退。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大單于在哪,必須先弄清……”

“出城去問匈奴人。”皇帝給出答案,轉向喬萬夫,這纔是他心目中真正的使者,可惜職位太低,臨時提升有可能會被匈奴人看穿,只好安排一位正使,“喬大人有何想法?”

喬萬夫完全沒有準備,迅速穩定心神,“既然是和談,陛下的目標可告知否?”

韓孺子微微點頭,“當然是匈奴人退回塞外。”

“難,陛下可還有低一些的目標?”

“匈奴人退回塞外,雙方約爲兄弟之邦,關市互通。”

“也難,陛下可還有更低一些的目標?”

“匈奴人退回塞外,關市之外,大楚按年給予補償,數額可以商量。”

“嗯,也不容易,陛下可否在關內劃出一片土地容納匈奴人?”

不等皇帝開口,樓循已是大驚失色,“大楚列祖列宗開疆拓土,後代子孫怎可拱手讓於外人?陛下,此口萬不可開,這位喬大人信口雌黃,該領重罪。”

樓循瞧出來了,皇帝真正看中的使者是喬萬夫,自己只是陪綁,如果能讓皇帝對此人失去信心,自己也就解套了。

喬萬夫立刻跪下,不敢辯解。

樓循一下子來了鬥志,繼續道:“喬萬夫不是和談,而是賣國,成與不成還是小事,只怕會向大單于示弱,令匈奴人圍城更加有恃無恐……”

“樓大人的意思朕已明白,你先去準備吧,明天一早出城,不可耽誤。”

樓循不敢抗旨,猶豫了一會,只好退下。

“起來說話。”韓孺子道。

喬萬夫起身,垂手站立,還是沒太明白皇帝的用意。

“喬大人似乎很懂得經營之道。”

“微臣學大道不成,才轉學此等小術。”

“術業有專攻,大道需要傳承,小術也得有人學,何況經營之道惠及天下,非是小術。”

“陛下見識非微臣所及。”

韓孺子輕笑一聲,皇帝的隨便一句話都能得到稱讚,想讓官員們去掉這個“習慣”可不容易,“喬萬夫,你明白朕爲何選你當副使?”

“微臣愚鈍,奉旨行事而已,不敢妄揣聖意。”

“城外強敵環伺,朕要的不是‘奉旨行事’,你就‘妄揣’一下吧。”

喬萬夫略感驚訝,皇帝的聲音雖然虛弱,卻不像重病之人,忍不住擡眼迅速瞥了一下,沒瞧出什麼,開口回道:“是,陛下。微臣以爲,匈奴人乃化外之民,不通禮儀、不講仁義,難以正道說之,因其貪利,需臣以經營之道誘之。”

www✿t t k a n✿¢ ○

韓孺子點頭,喬萬夫沒有讓他失望,本來他還有許多事情要交待,現在都不用說了,“大單于肯定會見你,但是此行危險重重,大單于隨時都可能殺楚使泄憤,你有準備嗎?”

“微臣不怕死,可是樓大人……”

“他是禮部侍郎,出使匈奴、臨敵守節是他的職責。”韓孺子無論如何都得派出一位大臣,樓循只能算是倒黴了。

“微臣明白。”

韓孺子想了一會,“絕不割地,其它事情,隨喬大人做主,朕有一封密旨給你,必要的時候可以出示給樓大人。”

喬萬夫只是副使,必須有密旨才能做主。

喬萬夫領旨告退,認真地準備出使匈奴,樓循卻在想辦法拖延,有一些相熟的官員相助,從馬匹、隨從、節杖、書信措辭、城門開放、如何與城外的匈奴人溝通等諸多細節中提出爲難之事,每一件都需要一兩天時間解決。

皇帝連下三道聖旨,一道比一道嚴厲,夜色降臨時,樓循終於放棄抵抗,請來城中的親朋好友,撒淚相別。

次日天剛亮,正副使者帶着六名隨從出城,在城頭衆人的注視下,緩緩向匈奴人營地前進,半個時辰之後,他們被一隊匈奴人騎兵攔截,倒是沒有射殺,而是帶入營中,城上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韓孺子又一次在病榻前召開朝會,這回沒人敢亂說話,朝會很快結束,皇帝單獨留下鄧粹,大部分官員都不太喜歡這位車騎將軍,覺得他要倒黴,心裡又鬆口氣。

韓孺子卻要對鄧粹委以重任。

“鄧將軍需要多少兵馬才能擊退匈奴人?”

“二十萬可以一戰,三十萬必勝,若得五十萬人,敢教匈奴人一個也回不了塞外。”

大楚可沒有現成的五十萬軍隊,韓孺子道:“只有塞外駐軍較多,加在一起或許有二三十萬。”

“可他們一股一股地前來救駕,只怕幾個月之內就會消耗殆盡。”

“所以朕要派鄧將軍親去塞外協調諸軍。”

欽差卓如鶴正在塞外調集軍隊,韓孺子也派人送出了聖旨,可他覺得不夠,卓如鶴是文臣,指揮不了大軍,碎鐵城的闢遠侯張印一直沒有消息,韓孺子必須儘管派出一位大將。

鄧粹沒有顯出驚訝,想了一會,“那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集結大軍。”

“二十天,今晚朕就派人送你出城。”

“好。”鄧粹答應得很痛快,甚至沒問皇帝怎麼能將他送出重圍,既然能逃,皇帝自己爲何不逃。

“夜逃生死難料,鄧將軍要有準備。”韓孺子說。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感謝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十七章 翻窗通知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推遲發稿通知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