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

林川每發明一樣東西,都會改變社會很多事,甘寧最清楚不過。

但這遠水解不了近渴。

林川又道:“我還新想了兩個法子,可以快速來錢。”

甘寧驚喜道:“請大人明說!”

“發行債券!”

甘寧奇道:“何謂債券?”

“債券就是在紙上印上錢數,如存紙。推薦任何人買,誰買了多少就是借給了縣裡多少錢,這錢是有利息的。”

“就是借錢給我們,這個利息高於錢行。如果誰買了之後,不想要了,可以每年兌換一次現錢。”

簡單明瞭,甘寧一聽就懂。

“大人!這真是妙法,如此一來,必然會有很多人買我們的債券。這個辦法簡直就是絕妙無比,大人神術!”

甘寧不由讚歎道。

這個辦法其實就是向百姓借錢,皖縣要借錢,自然不會有人想皖縣將來還不起。

“那大人第二個辦法呢?”

林川道:“這第二個辦法複雜一點,就是立即頒佈民法,取消現有銅錢流通,一律改用紙錢!”

甘寧驚道:“改用紙錢?”

紙錢可是燒給死人的,甘寧當然是又驚又奇怪。

這行嗎?

“紙錢可以交給錢行印製,二指寬,一掌長,要印製精美,讓人無法仿造。”

就是用紙代替銅錢。

甘寧明白了,但心中嘀咕,這會有人願意嗎?

“你不要當心會沒人用,這個方便很多,而且能買東西就會有人用。”

“諾!”

甘寧對這個辦法總是心中生疑,他沒想到紙幣的好處。

“記住這種紙錢用紙,一定要非常好的紙,裡面多加棉及皮。”

“印製時我會親自告訴他們一些法子,你們依照我的法子,多思考多試!”

“諾!”

“重要的是,在本大人管轄範圍內,一律禁止銅錢和金的流通,開始時要強制百姓使用紙幣。”

甘寧得令,立即回到自己工房內,開始寫民法關於紙錢的條例。

發佈紙幣,最大的阻力是紙幣如何在別人地盤也流通。

畢竟銅錢,是各地早已習慣使用的,也是通用的。

如果只皖縣一個地方使用,無疑沒有流通性。

林川走到甘寧工房內,告訴他皖縣特有的產物,如紙、算盤、鐵鍋、鹽類等賣到別的地方,一律只收紙幣。

這些東西都是皖縣纔有的,他們要買只有使用紙幣。

雖然鹽別的地方也有,但孫策收回江東各郡後,江東所產海鹽卻是最多質量最好的緊俏品。

而且林川這幾年因爲生活方便,早已發明了各種傢俱農具,沒有林川之前,各百姓家裡連椅子都不知道是什麼。

如今皖縣的傢俱產品,也是各地最需要的,都是賣給有錢人使用。

天下好物出自皖縣,可不是一句空話。

有產品在手,是各地的剛需,就不怕別人不使用自己的紙幣。

一旦各地習慣上了紙幣,林川就可以掌握天下經濟。

就和現代的老美一樣。

這是一種大局。

這種大局,林川早就謀劃很久了,所以開始幾年,他不停地創造皖縣特有商品。

讓各地都離不開自己。

現在時機也應該成熟了。

這段時間內,林川也守在錢行,加緊印製紙幣,他甚至調了精鐵局、商貿局等人力。

由於要印製錢行存紙,此時錢行的印刷術,也在林川的創造下,到後世纔出現的活字雕刻術,早已得到了應用。

而林川更進一步,因爲有精鐵局的能工巧匠,他使用的鐵製印板。

這樣印出來的錢,就達到了無法僞造的地步。

三月後……

甘寧緊張準備了三個月,終於法令頒佈。

一紙通告貼了出去,頓時全城大譁……

所有百姓都在議論紙幣這東西。

因爲法令強行要求。

也有人開始去錢行兌換紙幣試用。

林川回到喬府。

小喬上來就拉着林川的手,道:“你又在搞什麼鬼,發行什麼紙幣,爹都在說你呢?”

“怎麼了?”

“紙幣是死人才用,哪有活人用的!再個這東西人家相信嗎?”

林川怒道:“哪個皇帝打下天下,不發行新錢的!”

小喬想想也是,只是心中還是有意見,你還沒打下天下啊。

這時喬松緊張跑了過來,急道:“公子!縣衙門口聚齊了很多人鬧事,你快過去看看吧!”

小喬也急道:“這不!終於鬧出事了!”

林川呵呵一笑,這事自己到沒想到。

可能現在的皖縣人富了,人也知道反抗了,說來說去,都是自己教的。

自己一直把民衆掛在嘴邊,現在倒好,吃了個啞巴虧。

林川匆匆直到縣衙門口。

只見胡昨帶領一班衙役在努力維持秩序,大聲請人安靜。

甘寧站在石獅上,大聲道:“各位父老!請聽我一言,衙裡決沒有要搶大家手中錢的意思,只是換個方式,紙幣更方便,更好使用。”

下面齊聚齊了數百人,你一言我一語,熱鬧非凡。

總的來說,就是對紙幣不信任,這東西怎麼能做爲錢用。

林川這幾年在皖縣經營,可以說威望高過天,林川一出現,所有民衆全都靜了下來。

甘寧見林川過來,長鬆了一口氣。

“大家聽林大人爲大家說說,好嗎?”

人羣齊聲道:“聽林大人說說,這東西到底有什麼好!能不能用?”

林川走到一個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身邊,拉起他身上綢緞長袍笑道:“有錢了啊,都富了!”

那男子躬身道:“託大人的福,這幾年幫着王氏做一些傢俱,掙一點生活費,算過得去。”

林川大聲道:“你這是過得去嗎?”

說完站到石獅子頭上,大聲道:“皖縣如今和別的地方相比如何?”

“是我林川日思夜想,吃飯睡覺都在想,將着我有點才,想出了許多奇妙的東西,交給大家掙錢。”

“我們縣現在富了,沒有流民。但一個商家賣出一批貨,卻要用車裝錢,重達數百斤,這方便嗎?”

“推行紙幣,是我林川又一創造,我的創造大家喜歡嗎?”

一百餘人想也不想,齊聲道:“託大人的福我們喜歡。”

林川看着下面民衆,忽然想來一次大演講。

他要將皖縣真正凝聚成一塊,一塊鐵板。

他想到了那個美國南北戰爭時的總統演說家林肯,他的演講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值得學。

林川開始變得激情四射,手腳並用。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進知識 驚懵朝堂臣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言不合撥刀 生性無憐埋異士第三百九十五章 看中孫氏尚香女 吳氏嫁女第三百三十章 曹操調兵堵林軍 張遼得重用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進知識 驚懵朝堂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學院再演說 山風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察州地 體百姓之生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事前進一寸 商業推進一地第四百章 世間皆幻像 魔術爲神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舉重若輕 一言定性第八十二章 得軍情 胸有成竹第一百八十章 改革之痛 各地欲開花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統回縣 定軍前大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對陣赤壁 一決命運第二百三十二章 神秘之物 令人恐懼第二百五十三章 盡人事 知天命第三百四十章 民爲食爲天 再創民食盛譽第三百二十一章 發白紙集資 天下第一賭術第三百三十章 曹操調兵堵林軍 張遼得重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下競爭 外有邪道第三百五十章 追根索線進谷地 一面之緣山中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接再厲 呂布鋒芒掃百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出手即亮劍 誅心伏劉備第五百二十八章 河邊東西軍 小地盡顯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弱方心理 算無遺冊第一百九十七章 皖城血案 又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女送信 袁軍舉棋不定第一百五十章 設伏呂布 孔明初用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師講課 認真聽的神級學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皖縣亂如麻 爭利和州政第四百二十五章 會上爭論 公瑾遇激第二百零三章 南擊山越 路遇空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客觀事 坦當講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腳如飛 行如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埋伏棋 視軍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陷火陣 四面是敵第四百四十七章 諸公將相 嘆息金陵亂如麻第一百六十三章 情況總是不妙 孔明欲走又擊第四十四章 爲拿林川 郭嘉獻策第三百七十八章 明瞭追餘事 亂黨有餘孽第二百九十章 鐵騎奔騰如雷 萬軍齊進如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農田 各種苦想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日黃花終逝 一夜好夢終自覺第一百三十二章 戲說曹操 皖縣整風第四十九章 埋暗劍 欲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尋她三萬裡 卻在燈火通明處第四百七十五章 草管人命案 上令誅九族第二百六十七章 欲訂盟約 外強中乾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五百一十章 講玄知藥理 此物只應天上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線設阻 袁兵敗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川親解圍 死士守渡口第二章 我家女婿的嘴遁,天下無敵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攻心計爲上 不戰屈人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名軍對壘 各展所長第四十一章 回皖城縣 喬家歡宴第四百零一章 逍遙一日遊 驚遇有美景第十章 蒼天淚如雨 人間修羅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葫蘆僧判葫蘆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執卿之手 愛美之性第二百七十九章 葫蘆僧判葫蘆案第十二章 論天下英雄 孫氏不滅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家心計 一度王候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鼠忌器 曹洪要當和事佬第二百五十四章 亮相壽春 全城粉絲第二百六十七章 欲訂盟約 外強中乾第一百五十三章 火焰戰場 三英戰呂布第三百九十四章 滿城盡是豪族 一殿都懷冤恨傷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四十八章 才士歸來 偶遇芳蹤第一百九十章 滿府喜氣 暗波流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三百四十章 民爲食爲天 再創民食盛譽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拘小節 大戶人家終惹禍第四百八十八章 出手即亮劍 誅心伏劉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明隆中對策 孟德臨戰換陣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百戰勝 將軍百戰膽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蹄馳如一清風 縱橫三百里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第一百四十一章 示弱引敵 計取彭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三百四十二章 齊天下威望 金陵設宴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金陵要建朝廷 暗中欲稱王第三百九十七 興到高時有天籟 香女嬌俏驚聞音第二百九十五章 劉備諸葛有自信 共抗江東第五十六章 曹阿瞞自比風流人物 徐盛誆郭嘉第四百三十七章 箭撥弩張 不識天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統回縣 定軍前大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謠言四起 江有兵屍第一百八十五章 欲戰還退 背後襲擊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第四百八十四章 風雲中忽起變數 諸葛起神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欲訂盟約 外強中乾第一百零四章 弈局天下 水鏡先生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