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謹遵從父安排!”

曹休拱手,恭敬應諾。

見他如此爽快,曹操眼中異色一閃而沒,拍肩鼓勵道:“文烈,以你之資質,日後管理滎陽定可將之壯大,莫要讓從父失望。”

曹休點頭不語,曹操也不追究,喝道:“文謙,你且進來。”

樂進在外等候,聽得曹操吩咐,推帳而入。

“文謙,文烈即將擔任滎陽太守,他的五千兵馬由你代爲接管,你可有問題?”曹操直言道。

聽到這話,樂進稍微一愣,可旋即應諾:“回稟主公,並無問題。”

曹操滿意點頭,揮手道:“好,既然都沒問題,你倆明日便完成交接吧,今夜喝了不少酒,我也有些乏累了,你們退下罷。”

兩人恭敬應諾,退出帳篷中。

行走在外,樂進歉意道:“文烈,此事主公安排,你莫要見怪。”

“文謙兄客氣了,我等都是主公麾下將士,一切當聽從主公安排,怎會有見怪一說?而且區區五千兵馬罷了,我掌管滎陽,相信不日便可擁有五千兵馬。”

曹休自信道,此非虛言,而是確有把握。

漢朝本有規定,每一座城池守兵不可超五千,每一座郡國守兵不可過萬,可如今漢室式微,當初的規定早已成了笑話。

諸如袁紹,擁兵更是已過十萬!

曹休雖不敢妄自菲薄,可區區五千守兵,想來易如反掌。

見他雄心壯志,樂進也不多說,兩人便各自散開,回去歇息了。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搜尋仍在繼續,除去搜尋物資的兵士之外,曹操也加派了兵力,負責救援所分屬地內傷患居民,一時間營地醫療營中人滿爲禍。

不僅僅曹營如此,其餘十六位諸侯營地,也相差無幾。

洛陽火燒天,已近半廢墟,不論救治亦或重建,皆是頗有難度!

時間一晃過去半月,洛陽重建小半,其餘遙遙無期。

反觀諸侯收斂洛陽物資,卻已完成大半。

期間袁紹曾多次催促諸侯,命諸侯商議日後討伐董賊之事,言語間頗有意將諸侯軍隊統合,由他擔任元帥,招兵買馬買糧殺往長安討伐董賊。

可諸侯不傻,袁紹之心在諸侯兵權而非伐董,此事雖未有人明言,可諸侯皆知。

伐董之事一拖再拖,已有不了了之之勢。

再說公孫瓚,自那夜夜宴曹操禍水東引之後,袁紹與之已有不滿。

再者之後商議中,以白馬將軍之傲慢,自然不會聽從袁紹之言,更於會中直言斥責袁紹欲要貪圖諸侯兵權,鬧得議會不歡而散。

之後數次商議,公孫瓚更以病缺席,絲毫不給袁紹顏面,以致於兩家關係徹底鬧僵!

半月既過,公孫營內。

公孫瓚坐於主位,其下公孫越、嚴綱、其子公孫續與關羽分坐左右,公孫瓚於關羽之看重,由此可見一斑。

“從兄,如今洛陽我等所分屬地已搜尋得差不多了,你與袁紹又鬧僵,我看不如趁機離去,返回北平發展。”公孫越直言。

嚴綱點頭贊同:“越兄說得有理,如今董賊西逃,若大軍追殺而至,戰線拉得過長費時費力且不討好,我觀伐董一事多半是不了了之,至於洛陽……”

思緒片刻,嚴綱評價道:“現今的洛陽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此言一出,全場沉默,就連關羽也並無反駁。

洛陽,曾經的漢朝王都,現如今卻淪爲一片焦土,重建耗費頗大,而且地理位置尷尬,西有董卓虎視眈眈,東邊虎牢關大開,諸侯出入如自家後園。

昔日繁華王都,得之無半分利益,反倒要耗費大量物資重建,實在是得不償失。

“洛陽,可惜了。”

公孫瓚輕嘆,頗爲贊同嚴綱之話語。

他看向關羽,問詢:“雲長,你怎麼看?”

“洛陽要之無用,可洛陽難民中多有壯丁,若能接濟未來或可成一軍。”關羽提議。

嚴綱聽聞,嗤笑:“雲長兄所說不無道理,可你是否想過,難民中除卻壯丁外還有大量老幼?接濟他們所需多少糧食?而且主公在北平,這洛陽與北平之間距離頗遠,若要引難民前往北平,行進途中所耗物資,又需多少?”

嚴綱本是公孫瓚麾下第一將,可自從關羽到來之後,他自覺地位受到了威脅,對於關羽未曾有過半分好臉色。

“關某隻是一提,嚴兄何須如此激動?”關羽撫須,神情淡然,似不屑與之爭辯。

見關羽如此目中無人神態,嚴綱更怒。

可不等他發話,公孫瓚已揮手打斷:“雲長所說不無道理,可嚴綱考慮亦是周全,難民若要接濟到北平,耗時耗力確實得不償失,但吾另有一法可兩全其美。”

“公孫將軍此言可真?若真能爲難民謀福,關某先在此謝過了!”關羽聽聞,拱手答謝。

劉備厚德載物,他與劉備結義,自然也是心懷百姓安康之人。

公孫瓚想要將關羽收歸麾下,自然投其所好。

此刻見他動容,公孫瓚繼續道:“洛陽於司州,北平於幽州,兩者之間隔着冀州。可冀州中卻有一平原郡國,如今黃巾作亂正值無主之際,若雲長可帶兵平亂平原國黃金亂賊,一可保平原國安康,二可就近接濟洛陽,豈不兩全其美?”

關羽聽之大喜過望,爽快應諾:“大善!定不負將軍所託!”

“好!既如此洛陽留之無益,爾等立刻吩咐下去,讓麾下將士做好準備,今日便拔營離開洛陽,迴歸北平。”公孫瓚命令。

若關羽真能拿下平原國,不但他的勢力可更進一步,更等於打通了一條由幽州北平通往中原之路,日後他若想進擊中原,也能有所依仗!

公孫瓚本就自傲,如今漢室式微,說他心中沒有逐鹿中原之心,那是假話!

得他命令,衆將應諾退下準備。

當日申時時分,公孫瓚僅派一名斥候通傳於袁紹,也不等袁紹回覆,已然拔營離開洛陽,揮兵向北疾行……

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四十二章:引君入甕第九十七章:何罪之有?第七十二章:兵神塔,不滅軍!第九十三章:持軍如養虎,何懼爲禍患?第四章:區區劉備,殺了又如何?第八十六章:棄地洛陽第八十九章:針鋒相對第八十一章:一人,震懾萬人!第一百一十一章:沸水煎熬之苦第六十一章:屍山爲芯,血海爲油,燃亂世燈第一百零九章: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四十六章:一騎當千!第三十七章:天生旱雷象,寶兵雷煞現!第七十二章:兵神塔,不滅軍!第二十八章:張遼斬二將,人屠戰樊稠第一百零二章:大比機制第八十二章:爲他人做嫁衣第十四章:吾有一計,可破虎牢!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六十七章:凱旋而歸第五十一章:胡軫歹心起,曹操拔劍斬斥候第一百零一章:楊家德祖第七十五章:曹休爲太守?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七十章:枯井第四十八章:山谷埋伏戰第六十二章虎落平陽被犬欺,山野破廟遇人公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十一章:戰張飛!第八十章:醉生夢死第七十章:枯井第九十四章:二人同往第四十二章:引君入甕第八章:人屠初揚威!第三十二章:裝備秒回收?第十五章:軍令狀第六十三章:與虎謀皮第五十五章:小巫見大巫第十一章:戰張飛!第四十七章:缺陷暴露第一百零一章:楊家德祖第三十五章:收服典韋第十章:人屠揚名第一百零八章:鎮威鏢局第八十四章:你,可願成魔?第八十八章:兄弟不和第二十二章:九成把握第九十九章:劍陣考覈第三十一章:聲望系統第九十九章:劍陣考覈第八十三章:建立私兵第七十八章:不爲謀逆造反,只爲我命由我!第九十三章:持軍如養虎,何懼爲禍患?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一百零九章: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五十三章:腹背受敵第一百一十六章:弱者無公理第九章:上限第五十二章:輪陣擋衝鋒,人屠援兵至!第一百零四章:軍需重地第八十八章:兄弟不和第九十八章:入營有三第九十二章:一戰騎督第九十章:騎督鎮太守!第三十八章:殘暴不仁第五十四章:潰不成軍!第四十八章:山谷埋伏戰第三十一章:聲望系統第五十四章:潰不成軍!第二十八章:張遼斬二將,人屠戰樊稠第六章:非我麾下,其心必異!第三十七章:天生旱雷象,寶兵雷煞現!第二章:最佳良機!第九十七章:何罪之有?第二十四章:攀牆上虎牢,血刃屠董兵!第二章:最佳良機!第二十六章:輪到我們了第六十一章:屍山爲芯,血海爲油,燃亂世燈第二十七章:雨停諸侯動,虎牢烽煙起第一百一十二章:虎豹無雙第十一章:戰張飛!第五十章:張遼破軍第一百一十章:索魂差·林沖!第二十三章:夜渡汜水第七十五章:曹休爲太守?第九十五章:下馬威第七十六章:夜釋兵權第六十二章虎落平陽被犬欺,山野破廟遇人公第八十六章:棄地洛陽第五十四章:潰不成軍!第六十章:郭祀伏誅,李傕苟活第七十三章:血瞳,迫切之意!第一百零六章:坑比系統第九十六章:一劍斷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