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驅民

十一月,王易率軍入丹陽,雷薄陳蘭聚集全部兵力,囤於秣陵。

王易分兵,關羽等將分頭攻城略地,丹陽諸地聞風而降,然而丹陽北部,不下三十萬民衆無糧過冬,劉備軍以工代賑,招納鄉野間所有流民來各縣城,以勞動換取食物,丹陽遂安。

原本打算以饑民牽扯王易軍的注意力,從而消磨王易軍的戰力與糧草,讓他們被迫糧盡而退的雷薄陳蘭打錯了算盤,看着城外的王易大軍,他們開始覺得不妙了。

王易並沒有將整個秣陵城圍住,實際上就算有十萬大軍也圍不住,到處都是河流圍繞着秣陵城,隨便找一條河道,就可以偷偷地離開。

然而王易四處都安排了偵騎,堆了烽火,只要雷薄的軍隊離開秣陵城,那麼他手下那三千騎兵,就會立即追上去,然後就是大軍圍殺。

所以雷薄陳蘭不敢離開秣陵城。

要說守城,他們是有信心的,秣陵城城牆高度不錯,又有活水,糧食儲存足夠,實在不行城裡還有數萬百姓,就算吃人肉也能夠頂一陣子,他們有信心,靠着城牆,他們這一萬多不到兩萬人,起碼可以擊殺王易軍三萬人馬。

這樣的損失,是王易軍承擔不起的。

然而王易就是不攻城。

就圍着。

大軍集結在一起,騎兵每天繞城巡查,四周佈下偵騎與烽火臺,用這種方式,把雷薄和陳蘭的軍隊,鎖在了城裡。

不但不攻城,還對他們很好。

畢竟城內士兵加上百姓,也有六七萬人了,糧食固然不缺,水也不缺,可是每天生活做飯,總得要出城砍柴,王易還特地讓人衝着城內喊,每天有四個時辰開放,可以放百姓出城樵採。

於是乎,雖然每天圍困,可是每天出城進城的百姓,那叫一個絡繹不絕,不

知道的人還以爲是王易的軍隊駐紮在城外和城內友好互動呢。

天氣一天一天地冷下來,王易的大軍,卻依舊駐紮在城外,甚至不斷的修建好更好的營盤,保證士卒們不會被凍傷。

在有着充足的補給的情況下,王易軍的士卒,天氣冷了,反而越發的興奮。

這下子,雷薄他們就有些覺得不妙了。

坐吃山空,總歸糧食是要吃完的,而馬上要是新年了,接下來天氣會越來越熱,這個時候,丹陽之地的天氣還是相對暖和的,冬天最冷的時候,都是雪都不下,只要補給跟得上,想要指望王易的軍隊會因爲受凍而損失退兵,幾乎是不可能的。

雷薄和陳蘭不知道的是,實際上王易的部下,一直在不斷地換防。

丹陽北部各縣,在劉備集團的治理下,早就平穩下來了,各級官府的以工代賑的方法,讓各地穩定,所以各縣的部隊都是輪番到王易的部下換防,在縣城裡休息幾天,養好了身體,再來執行圍城的任務,別說現在天氣不算特別的冷,就算真的很冷,他們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圍困,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每日都讓城內的百姓出城樵採,雖然每次雷薄的軍隊都很認真地盤查了,可是隨着日復一日的盤查,他們也都開始懈怠了,王易的部下,有不少人都是淮南當地的降卒,口音方面毫無問題,一點點的,慢慢地,就混進去了不少人。

王易本來打算再過幾天,等到城內混進去的士兵達到數百人之後,再突然發難,打開城門發起進攻的,可是就連王易也沒有想到,還沒等他發難,雷薄和陳蘭就已經先跑了。

當南方的烽火燃燒起來的時候,王易和徐庶同時一愣。

這烽火燃燒起來,只能說明一事,那就是雷薄和陳蘭,一同帶着軍隊跑了!

“集中騎兵,準備追擊!”王易吼了一聲,就讓親兵們給自己穿甲,他準備親自率領騎兵去追雷薄的逃兵。

“對方順河而下,喬蕤將軍把守的漂水,是必經之路啊。”徐庶同樣一邊穿甲,一邊對王易道。

“沒錯,不過漂水那裡我之前去過了,喬蕤乾得很不錯,將整個城池的防禦,起碼提高了一倍,他手下有三千人,抵擋一天的時間,絕對能夠做得到。”

徐庶點點頭,對這一點,他還是信任的。

“不過雷薄陳蘭突然逃竄,南部肯定有人接應他們。未必是孫策的人,孫策現在在吳郡打得也很苦。”徐庶分析道。

“那可能是 ……江東的那些宗族。”王易嚴肅了起來:“江東宗族如果聯合起來,足夠湊出萬餘人馬了,如果北上接應雷薄與陳蘭,就是希望他們能去在丹陽南部立足,然後抵擋孫策和我們的進攻看來我們在淮南等地屯田,讓江東的士族, 對我們很不滿啊,對孫策他們就更不滿了,之前孫策可是要收繳了他們不少的私兵的。”

“很有可能,雷薄陳蘭都是山賊出身,江東這地方,到處都是山賊與宗帥,他們是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的,當地的士族也希望他們來統治,因爲雷薄陳蘭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一定集中了人馬準備進攻漂水,可恨,漂水那裡一定有內奸,不然怎麼正好挑我們換防的時候?不然的話,喬蕤手下應該有五千人的!”徐庶拍了一下大腿。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立即就把事情分析得清清楚楚,這個時候,王易軍的整個大營,都已經開始動了,訓練有素的士兵們紛紛穿好了自己的皮甲,拿起兵器,在什長屯長們的率領下,準備出發了。

就在這個時候,秣陵城的大門,突然被打開了。

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被人驅趕着,衝向了王易軍的營盤。

“驅民在前 ……這些雜碎!”王易遠遠地看了一眼,然後罵道。

“少使君,民衆後面,必定有雷薄的士卒在驅趕,以騎兵繞後擊之,才能最好的減少傷亡!”徐庶面色一變,然後道。王易點了點頭,當下就上了戰馬。

第502章拭目以待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370章逐漸穩定第32章不爲錢財所動第124章活着就行第464章根本差別第650章發揮作用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376章寬容第494章奇怪舉動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10章忽悠之路從今始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322章授人以漁第616章投靠第628章順風順水第72章要儘快第626章凱旋而歸第492章不夠盡興第513章一線生機第172章派系下第542章沒完沒了的折磨了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170章派系上第187章大功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317章荊州的變化第242章威懾第180章爭奪第690章倒背如流第416章交織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07章準備第597章出乎意料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444章缺時機第41章門閥第496章切進主題第312章代言人第336章皇帝退位第419章降服第631章振奮人心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209章碾壓第265章死中求活第182章等着那一天1第715章一個結局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72章要儘快第382章自相殘殺第392章留着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453章一切就都好說第162章白袍將第444章缺時機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648章形式很明顯第635章按照圖紙第313章苦笑的曹操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615章養成習慣第251章曹操怒第209章碾壓第99章驅民第423章耽擱第79章肅清淮南這個呢?1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34章震驚第445章手到擒來第281章閉門謝客第485章樂不思蜀第341章識時務第351章舊識第443章得意洋洋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502章拭目以待第275章秘密武器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391章冒險失敗第240章三代之治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158章不能隨便動手第282章劉表授權第387章處於劣勢第149章做好準備第642章汗瞼城第243章攻擊第218章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