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機會

孫登奔波了幾天,別說再見孫紹,就連丞相虞翻都沒見着,他直接被大鴻臚孔竺侃暈了。孔老夫子這個大鴻臚做得清閒啊,到越國來的使者,要麼是想和越國做生意的,要麼是想和越王聯合起來搞點什麼事的,反正都是求着越國,他這個大鴻臚自然也就成了所有使者眼中的貴人,不敢說有求必應,總的來說,敢和他講道理的人不多。這事情做得太順利了,未免讓老夫子有些遺憾,這一肚子的學問居然沒有一個對手,實在是讓人寂寞。

這次孫登來興師問罪,正好滿足了老夫子積累以久的旺盛戰意,孫登和他的智囊謝景剛一開口,就遭到了老夫子有理有據而且非常猛烈的還擊。孔竺做爲聖人子弟,精研了一輩子的經學,對付孫登和謝景這樣的角色那還不是三個指頭捏田螺——手到擒來?於是孔竺好好的教訓了孫登幾天,從聖人精神講到微言大義,把孫登說得無地自容,覺得自己簡直是卑鄙到了透頂,每次鬥志昂揚的去,垂頭喪氣的回,躲在驛館裡和謝景研究一夜,然後再鬥志昂揚的去,再次垂頭喪氣的回,孔竺是越戰越勇,孫登卻在一次次的打擊之後,開始後悔自己到錢唐來了。

連孔竺這一關都過不去,還談什麼和虞翻較量?虞翻那可是有名的得理不饒人,連他老子孫權都敢當面嗆的人,現在他身爲越國丞相,這誘引吳國百姓的計策又是他想出來的,孫登去責問他,怎麼可能心平氣和?

孫登從心裡感到了怯意,對那天和孫紹擺譜講規矩後悔不迭,早知道越國的臣子這麼難纏,還不如直接找孫紹談呢。可是等孫紹再想來找孫紹的時候,他見不着孫紹了——孫紹出巡了,虞翻這幾個月成績斐然,請孫紹出去查看他的工作成績,孫紹不在錢唐城。

孫登傻了眼,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在錢唐城等着。這天剛被孔竺教訓了一頓,心情沉重的回到驛館,卻發現周循正在等他。

“伯英,你怎麼來了?”孫登愣了一下,一隻腳踩在門裡,一隻腳踩在門外。這些天被孔竺收拾得暈頭轉向,孫登都忘了周家的事,也忘了要和孫紹爭風吃醋的本意。

“我聽到一個消息。”周循起身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特地報與太子。”

“什麼消息?”孫登恢復了太子的氣度,走到主位上坐下,擺擺手,示意周循坐下說話。周循很拘謹的坐了,沉默了片刻,這才慢慢說道:“日南郡出了事。”

“日南郡?”孫登一時沒想起日南郡是哪個郡,過了一會兒才明白過來。“日南郡出了什麼事?”

“日南郡有個商隊在扶南國被搶了,死了兩個人,消息報到日南太守魏平處,魏平處置不當,與扶南國發生了衝突,眼下扶南國糾集三萬大軍,正在圍攻西卷城。”

“魏平?”謝景想了想忽然說道:“是不是那個由越王推薦的日南太守?”

“正是。”周循點了點頭,然後不吭聲了。

謝景眼珠一轉,看了一眼孫登,孫登正在想爲什麼吳國的日南郡發生戰事,卻是越國先知道,聽謝景這麼一提醒,他纔會過意來,原來這個日南太守居然是孫紹的人。他見謝景用眼神提醒他,不免有些好奇,便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點點頭:“多謝伯英,我知道了。令弟的婚事準備得如何了?”

“很順利,還有三天就要舉行婚禮了。”

“那……越王會回來嗎?”

“會的。”周循笑得有些勉強,周胤結婚,從越王到太后,基本上錢唐城裡有點身份的人都趕來慶賀,可謂是風光無兩,而他成親的時候,孫權根本連面都沒露,只派孫登出面意思了一下。

“那好,到時候我們也去叨擾一杯酒喝。”孫登扯了扯嘴角,露出一絲笑模樣,卻一點笑意也沒有。周循暗自嘆了口氣,卻沒有起身,他再行了一禮道:“太子,日南郡是吳國交州所屬,大王接到消息之後,必然會派人詢問太子的意思,請太子還是早做準備爲好。”

“那伯英有什麼建議嗎?”孫登見周循似乎有話要說,不免好奇起來,一面招呼人上茶,一面擠出笑容問道。周循看了一眼面露不快的謝景,卻當沒看到,他很謹慎的說道:“太子想必知道,朱崖自產的糧食有限,大部分糧食都要靠外購,而日南便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糧食採購點,即使現在合浦、交阯諸郡也向朱崖售糧,日南也能佔到朱崖所購糧食的一半份額。”

孫登眉頭一顫,有些不快,隨即又會過意來,臉上的笑容立刻變得真誠了許多。

“除了購買糧食之外,西卷城還是扶南國與往來朱崖的夷商交匯之處,每年的商稅爲交州六郡之首,雖然魏平是越王推薦的人,隱匿了不少稅收,可是這幾年交上來的賦稅仍然非常可觀。”周循的聲音鏗鏘有力,語調越來越穩定,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光芒,平時那種謹小慎微的神情也消退了不少,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

“太子,日南如果受損,九真、交阯必然收到波及,而這三郡的商稅佔到交州六郡的五成,交州的商稅現在是吳國不可或缺的一項,如果交州不穩,則吳國的實力將大受影響。”周循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瞟了一眼正在沉思的孫登,又說道:“如果吳國不發兵,臣擔心越國會趁虛而入,將此三郡收入囊中,進一步獨佔南海的商業。”

孫登的眉頭一顫,眼皮一擡,兩道犀利的眼神一閃而沒:“越國會出兵?”

景搶了一句:“不奪回日南,朱崖從哪裡購糧?沒有了糧,朱崖的繁榮就會成爲往日雲煙,不可復得,所以越王一定會不惜代價的奪回日南。”

“這麼說,我們豈不是有了機會?”孫登笑了,笑得十分輕鬆。

周循一愣,似乎沒有想到孫登會是這個反應,他明顯的猶豫了一下,原本很剛毅的神情變得有些尷尬,他放在大腿上的手下意識的捏了捏,這才又開口道:“太子,臣以爲,這的確是個好機會,是太子和越王並肩作戰的好機會。”

孫登露出詫異的神情,剛要開口詢問,周循卻又接着說道:“如果吳國不出兵討伐扶南,那越王從扶南國手中奪回日南之後,這日南還是交州的嗎?”

孫登原本很惱怒,他說的機會和周循說的機會顯然不是一個意思,他是想趁着越國南海用兵的機會討要百姓戶口,就算討不到戶口,他也要獲得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這樣才能回交差,而周循卻建議他和孫紹一起出兵交州,並肩作戰。這個時候還並肩作戰個鬼啊?一看到周循,孫登就想起周玉,孫紹連我的女人都搶了,我還和他並肩作戰?

可是周循最後一句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吳國如果不救日南,那日南就再也不是吳國的了,更嚴重的是,以孫紹的性格,完全可能驅虎吞狼,將九真和交阯一併收入囊中,再加上已經被他強要過去的南海,那交州的一大半可就是他的了。吳國雖說跨有揚州、交州,但是揚州的大部分都被諸將瓜分了,只有交州主要還是控制在朝庭手中,一旦交州被越國鯨吞,那無吝於雪上加霜。

一想到後果的嚴重,孫登不禁頭皮發麻,再看向周循的眼神就變得和善多了,同時還有一些感激。周循是忠臣,他的弟弟在越國做衛尉,他還有爲吳國着想,不忘自己的本份。本來以他這個尷尬的身份,他不把這個消息告訴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說不定還能在孫紹面前留個好印象,可他並沒有這麼做,不僅告訴他消息,而且冒着惹他發火的危險點明其中的要害。

孫登的神色變化落在周循和謝景的眼裡,周循鬆了一口氣,施禮退去,謝景的臉色卻變得陰晴不定。當孫登轉而向他尋求建議時,謝景笑了一聲,反問了孫登一句:“太子,你還記得遼東之戰嗎?”

“記得,當然記得。”孫登不解的看着謝景,不知道他這時候爲什麼突然提起遼東之戰。

“太子,遼東之戰,太子只是從旁輔助,已是驚險之極,這次如果再去交州,太子還能坐享其成嗎?且太子與越國勢成水火,他肯定不會再象以前一樣照顧你了。交州兇險,步使君征戰十多年,才勉強穩住了交州,太子去,打贏了,你還是太子,打輸了……”

謝景無聲的咧了咧嘴,沒有再說下去,可是那意味深長的笑容卻讓孫登不寒而慄。謝景的話很實在,你現在已經是吳國太子了,打贏了你也不可能再升,打輸了呢?輕則於名聲有損,重則喪命。說到底一句話,這樣的事情不是你一個太子應該做的。

孫登左右爲難。

“還是上報給吳王吧,想來再過幾天吳王應該就能收到軍報,太子只需要把越王可能的反應奏與大王便是了,至於請戰之事,臣以爲……不妥,大大的不妥。”

孫登點點頭,臉色陰沉,很難看。他立刻給孫權寫了急信,同時把消息報給了諸葛瑾,三天後,諸葛恪突然風塵僕僕的出現在錢唐。一見到諸葛恪,孫登嚇了一跳,諸葛恪眼圈發黑,一臉的塵土,走路都有些走不穩,兩條腿直哆嗦,顯然是一路策馬狂奔而來。

“元遜,你這是?”孫登和謝景都十分詫異。

“太子,交州的消息屬實?”諸葛恪啞着嗓子問道,眼睛中透着焦急的光。

“屬實。”孫登點點頭,他已經通過孔竺打聽到了確切的消息,孔竺受孫紹的指示詢問孫登是否有意一起南征,孫登沒有給他確切答覆,只說要請示一下才能決定。

“太子,我已經把你給大王的上書扣下了。”諸葛恪一屁股坐在席上,舉起案上的茶壺,先往嘴裡咕咚咕咚的倒了一肚子涼茶,這才一抹嘴道:“如果是真的,必須爭取出徵的機會。”

謝景的臉色有些怪異,他看看諸葛恪,又看看孫登,沉默不語。諸葛恪膽子也太子了,他居然敢扣壓孫登報給孫權的消息,而且是這種軍國大事。孫登卻是面不改色,眼神也很從容,似乎覺得諸葛恪這樣做並無不妥之處,他靜靜的等着,直到諸葛恪說話,他才笑着問道:“元遜想出徵?”

諸葛恪看了他一眼,搖搖頭,先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太子,你覺得我吳國目前會有戰事嗎?”

孫登緩緩的搖搖頭:“弭兵大會之後,天下百姓都希望和平,四王又都在忙於恢復實力,三五年之力應該不會互相攻擊。”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要放棄這次交州的戰機?”諸葛恪老實不客氣的質問道:“太子已經十五,很快就要行冠禮,大王的身體一直不安,留給太子的機會並不多了。吳國的兵權都掌握在諸將手中,他們與大王的君臣關係與其說是君臣關係,不如說是主從關係,正如當初討逆將軍留下的人馬不願意臣服於大王一樣,現在這些將軍臣服的也是大王,而不是吳國。太子如果繼位,吳國必然危如累卵,魏蜀越只要稍加挑動,吳國就可能四分五裂,化爲烏有。”

“有這麼嚴重嗎,元遜你是不是太過緊張了?”謝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元明,你這些天都在想什麼,這麼重要的事情居然都沒看出來?”諸葛恪扭過頭,聲色俱厲的斥道:“吳國的危機你難道一點也沒有察覺嗎?越王欺我,爲什麼大王到現在還沒有付諸行動?他要整頓吏治,結果張溫卻反其道而行之,彈劾丞相,爲什麼?不就是因爲丞相不是江東人嗎?江東、淮泗之爭還只是文臣之爭,武將呢?武將的情況更嚴重,他們坐擁重兵,與越王多有交接,不願意與越國開戰,而大王徒有吳王之名,也只能忍氣吞聲……”

諸葛恪沒頭沒腦的衝着謝景發了一通火,不僅謝景被他罵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就連孫登都有些坐立不安。謝景和諸葛恪是他身邊的兩個重要的謀臣,相比於諸葛恪的文武全才,謝景更注重謀略,這次到錢唐來,沒有帶諸葛恪,只帶謝景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沒想到諸葛恪當面指責謝景失職,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在指責孫登識人不明。

但是不得不說,諸葛恪說的情況基本屬實。如果不說越國這個上下都沒規矩的怪胎,那麼魏蜀吳三國之中,吳國的內部隱患是最大的。一個國家不管大小,權利之爭都在所難免,文官再鬥,他們造成的危害都有限,而武將則不然,他們手握重兵,一旦出現異心,後果將不堪設想,有中平之後三十年的動亂可鑑,大家對此都有比較統一的認識,對將領的控制都十分嚴格。這其中以魏國最見成效,曹操對手下的大將控制之嚴三國之中無出其右。別看張遼等人號稱五子良將,但是他們所掌握的實力都有限,就算他們不考慮在鄴城的人質,他們也沒有反叛的實力。建安二十年,張遼、樂進兩個五子良將再加上李典一個將軍,合肥總共才七千人馬,曹魏的將軍實力有大有小,但通常都在兩千人以下,有大戰事,再加都督之名,以將軍爲單位撥與人馬,象于禁救樊城,徐晃攻襄陽,手中的大軍都是以這種方式集結起來的,戰時,這些將軍歸他們統一指揮,戰事一結束就各回本部,能長期統領重兵的只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這樣的宗室重臣。除了這些人之外,任何一個將軍想要造反,都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影響。

蜀國的情況稍有差異,劉備以個人感情和制度互用的辦法統兵,而且他的實力一直沒有大過,蜀的總兵力現在不到十萬,除了關羽、張飛掌兵之外,大部分的實力還在劉備自己手裡,劉備一旦去世,那些將軍們會繼續忠誠於他的繼承人劉禪,再加上關羽、張飛在旁輔佐,蜀國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而吳國則不一樣,吳國的主要兵力分散在各將軍手中,這些兵大部分是他們的私兵,是可以父子相承的,他們有自己的食邑,駐地就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孫權一般不會去動,他們臣服的只是孫權個人,而不是吳國,當然也不包括孫登這個太子。他們和孫權之間的交情,也不完全是君臣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介於君臣和朋友的關係,你對我好,我就聽你的,你對我不仁,我就對你不義。因此,吳國對將軍們的控制是最差的,聽話的當然有,比如呂蒙之類,不聽話的也不少,如賀奇之流。孫策去世,孫權接任的時候,就有很多老將對他不以爲然,孫權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終於慢慢的收服了他們的心,另外又培養了一些新人如魯肅、呂蒙、蔣欽之類的代替了他們的地位,總算慢慢控制住了局面,但是這些人的獨立性是很強的,一旦他們覺得孫權對他們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他們隨時可能變成不聽話的一份子。

不久之前,戲口將晉宗就上演了一出外逃的大戲。

晉宗是一個不知名的將軍,很多人都有些好奇,他又沒立過什麼功,怎麼就成了戲口這樣重要位置的駐將,實際上晉宗能夠做到這一步,完全是因爲他是孫權的故將,孫權相信他。後來不知爲了什麼原因,孫權下詔切責了他,結果晉宗一翻臉,連人馬帶城池一起投降了魏國,這不僅是一座城池和人馬的事,更是在孫權臉上扇了一大耳光,孫權爲此氣得差點昏厥過去。

那麼,孫登要想繼位做吳王,他手裡如果沒有能鎮住局面的兵權能行嗎?他能從孫權那麼繼承到兵權嗎?這些兵權連孫權自己都不能完全掌握,又怎麼才能傳給孫登?

孫登要想坐穩吳王的寶座,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抓緊機會建立自己的兵權,而要建立兵權,只要手中有了實力,纔有可能震懾別人,才能做到以重馭輕,不至於一轟而散。最不容易讓人找到把柄的機會就是打仗,江東幾乎所有的將軍都是通過戰鬥積累自己的實力的。現在天下太平,交州之戰是天賜良機,而謝景卻沒有及時提醒孫登利用這個良機,只是報告孫權了事,這不是失職是什麼?諸葛恪又怎麼能不憤怒?

聽了諸葛恪的分析之後,孫登恍然大悟,謝景更是愧不可當,他垂下頭,一聲不吭,恨不得自己抽自己兩個耳光。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大王一旦決定對交州用兵,主動請戰的人肯定很多。因爲交州是山林多,而丹揚的山越兵最擅長的就是山林戰,我吳國的將軍有幾個不是以山越兵爲主?”

“可是,我們沒有兵啊?”孫登爲難的說道:“其他的將軍如果去交州,他們可以帶着自己的人馬去,我呢,我什麼也沒有啊?難道讓我空手去?”

謝景雖然很難堪,可是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元遜,戰事兇危,以太子之尊親臨戰陣,萬一有所不測,那將如何是好?”

“太子去交州是指揮戰鬥,並不是要他親臨戰陣,以我之見,他坐鎮合浦就行,臨陣廝殺這樣的事情,當然是交給我們去做。”諸葛恪早有準備,他又轉向孫登道:“王后與步夫人一直相處得很好,步夫人無子,她不會成爲太子的敵人,所以,太子可以藉助步騭手中的力量,另外,太子也可以向越王求助,就算他不幫你,只要他不爲難你,這件事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那誰領兵出征?”孫登還是有些猶豫:“周循?”

“他不行。”諸葛恪一搖頭,挺起胸膛:“臣不才,願爲太子衝鋒陷陣。”

看着眼神灼灼的諸葛恪,孫登忽然笑了:“元遜,令尊左將軍知道你來嗎?”

諸葛恪的眼神有些慌亂,猶豫了片刻道:“沒有,我來得匆忙,沒有時間通知他。”

第103章 大海無疆第59章 私心重重第68章 破綻第17章 本是一場戲第58章 言外之意第74章 摻沙子第68章 假公濟私第71章 中計第65章 放水第57章 鋒芒畢露第39章 有容乃大第42章 以一當千第12章 伐交第45章 願望第101章 女兒心思第43章 我是風箏你是線第94章 震天雷第100章 洞房花燭夜第32章 你佔我便宜第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章 打到服爲止第12章 脫鉤第24章 誰忽悠了誰第18章 羊祜第65章 我對你有信心第96章 忠奸莫辨第32章 八妙第91章 一試諸葛亮第15章 僱傭軍第21章 武器的批判第37章 新軍第29章 足衣第14章 女人是老虎第8章 安排第6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9章 私心重重第73章 弱國無外交第27章 士燮第64章 美夢第39章 財帛動人心第1章 紅顏薄命第3章 示敵以弱第20章 玄武論四王第55章 海盜集結令第54章 兵不厭詐第90章 漁翁得利第61章 小橋流水第86章 勾心鬥角第101章 女兒心思第25章 交州土霸王第46章 宣夜說第91章 **第68章 印刷術第27章 四國聯軍第34章 流觴之會第24章 太守朱治第69章 戰象第50章 有實力,更安全第86章 天神之怒第3章 人書俱老第31章 泳衣第40章 父子爭雄第11章 野調也堪聽第16章 月下飲新茶第91章 **第41章 伏火訣第89章 真真假假第81章 戰爭財第85章 棋逢對手第58章 漏網第38章 阿基米德線第5章 大橋發飈第66章 張昭第38章 歪理第78章 意外收穫第70章 挖坑第30章 內外有別第57章 深入淺出第14章 舍虛名,取實利第13章 狂士第41章 伏火訣第36章 新爲人婦第41章 事情搞大了第54章 基提島,漢福城第25章 青出於藍第66章 策反第45章 願望第67章 震旦水師第38章 阿基米德線第61章 兄弟之國第7章 馬中赤兔第21章 武器的批判第17章 物以稀爲貴第13章 羅馬太后第15章 烈酒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25章 青出於藍第72章 雛鳳初啼第13章 酒家胡第95章 關心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