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不經意間的發展

聖母教和聖女教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聖女教不承認欒奕是教主,教內也不設教主之職,最高領袖稱之聖女。首屆聖女由孫策之妹尚香出任。

此外,聖女教與聖母教不同,篡改出來的《聖女經》中否認人權天授,而是格外強調吳郡血統,直截了當的說吳郡孫是血統纔是最蒙聖母女媧喜樂的血統,所以女媧大神將神力,將聖言傳授給孫氏族羣中的女丁,讓她在人間傳播神的道。

聖女教各大教堂開啓之後,憑藉善解人意的行事守則,慈悲爲懷的仁德心腸,贏得了江南人極大的好感。同時,也有賴於聖母教在江北的影響力,很多江南人都聽說過聖母女媧以及聖母女媧在江北顯現出的那些神蹟。就這些普通百姓看來,聖女教和聖母教都是拜祭聖母,沒有多大區別。這進一步推進了聖女教的推廣。不過一年時間,聖女教信徒甚衆。

在竭力發展聖女教的同時,周瑜還禪精竭慮一手打造出了江東的金錢帝國。他先將江東的鹽鐵等項收歸官營,並先後購置多出官方產業。

此後又照欒奕著作《原富》中所講,大力發展工商業,不斷給江東各地世家大族、鄉紳土地主灌輸資本主義思想。讓他們把過剩的資產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別隻顧着悶頭圈地,把土地留給農人們去耕種,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生產製造等事業和經營買賣等服務行業中來。

這方面,周瑜手頭有充足的例子,江北青州兗州徐州多少小地主照欒奕所說,在留下必要的田產後,其他的全都變賣了出去,退耕還民,自己則用賣田的資金開辦起廠子,或生產原料,或替欒家商會等大商賈代工製作成品,亦或者乾脆生產自家產物,無不賺得盆滿鉢滿,一夜暴富。

其實無需周瑜勸導,江東的世族、豪強們絕大多數都讀過《原富》,在有意無意得知中原模式的成功後,知道莊園、作坊型生產模式能爲家族贏得更多的利益。他們中很多人已經開始着手扭轉過去的經營模式,開始嘗試觸及某些商業領域。

如今,周瑜又給他們帶來了優厚的政策,正和他們心意。兩家一拍即合,一場看似無關痛癢,實則卻是將資本主義萌芽蓬勃生長的變革在江東上演。

爲了能讓江東擁有琉璃那般具有核心競爭力,能一本萬利的盈利項目。周瑜可謂大傷腦筋,幾日不眠不休。愁悶之間便在家中有一搭無一搭的撥弄琴絃。

今歲剛剛與他成婚的小喬,如今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了。她見周瑜心緒不佳,乖巧的坐立一旁也不打擾。她用羊脂般的玉手從盒中取出新下的茶葉,置入炭爐上沸騰的銅鼎裡,又取來香料食鹽等物佐之,縷縷茶香在房中瀰漫開來,沁心潤肺。

聞到茶的香味,周瑜食指大動,從小喬手中取來一盞,盯着晶瑩透亮的琉璃杯,又禁不住長嘆一口氣,“愛妻可知我江東有何佳物可與這琉璃媲美?”

小喬微微一笑,“周郎當真是‘不知歷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此話怎講?”周瑜疑問,

小喬稍作沉思道:“周郎,琉璃尊雖美,終歸是一件盛物的器皿。相較於他,其所承載之物才更有內涵。”

周瑜望一眼杯中黃燦燦的茶水,眼前一亮,“你是說?”

“大漢十三州唯我江東最爲盛產茶葉,周郎若要行商,何不試試將其推而廣之呢?”

周瑜豁然開朗,興奮不已。二話不說,非也似的衝出了府。

只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把他給難住了,作爲新鮮的綠色作物,茶葉在運輸過程中很快就會腐爛變質,這就大大縮小了茶葉貿易的輻射半徑,最多運不過徐州,貿易量也因此大受制約。

爲此,周瑜聘請了許多富有經驗的茶農,並四處走訪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誠如牛頓坐在樹下巧之又巧被蘋果砸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一般。世上很多技術創新均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燃起了發展的導火線。

就像周瑜,在一次探訪茶匠返家的路上,忽覺肚餓難耐,便隨便在城中選了館子用餐。別說,這家飯館門面看起來不大,菜卻做得不賴,再加上週瑜本就餓得前胸貼了後腹,吃的狼吞虎嚥,一炷香的工夫,便把滿桌酒菜吃了個一乾二淨。抹了把嘴,正準備結賬走人,卻在不經意間發現沒了菜餚的盤子裡還剩了些佐料,而那佐料怎麼看怎麼眼熟,竟是茶葉。

他趕忙喚來飯點大廚,表明身份後問他盤子裡的茶葉怎麼看起來不太一樣。

大廚則告訴他,這些茶葉乃是經過家傳秘法處理過,所以看起來乾巴巴的。製作時先用秘方煎炒,再烘乾晾曬,製成之後炒菜時充當烹飪的佐料,放上幾片,做出來的菜餚更加味美、香甜。

大廚一席話彷彿指路明燈,讓他大受啓發。“對啊,新鮮的茶葉會犯潮,所以容易發生黴變。如果把他們曬乾,變成乾貨就可以解決黴變的問題。同時,按照廚師的方法,事先配以佐料煎炒,煮出來的茶也就更加美味。”

思及此處,周瑜當即表示願意出千金購買大廚的炒茶秘方,同時還回上報大廚之功,給大廚加官進爵。

大廚一聽可以做官,自然點頭同意。

於是,本應發源自公元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的炒茶工藝,在欒奕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周瑜提前四百多年挖掘了出來,並付諸商業化。

當欒奕第一次拿到江東特製炒茶時已是聖元元年三月,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江東炒茶憑藉其無需附加佐料蒸煮,只需沖泡便可即食的特性,引得各地富裕家庭的喜愛,爲周瑜賺到了海量的資財。

打開精美的木質包裝盒,欒奕看一眼盒子裡的炒茶,不由愕然,直呼“這不就是後世人們喝得茶葉麼!怎麼東漢就有了?”

此時的他顯然沒有想起經濟學的那句名言:競爭是推動創新的催化劑。同時,他的出現則是催化劑的催化劑。

在風雲變幻,羣雄割據的今天,來自未來的欒奕無疑大大加速了社會變革的進程,進一步加劇了諸侯之間的競爭。爲了趕超欒奕領導下聖母教區的發展速度,爲了不在未來的某一天被欒奕或者其他諸侯吞噬。各路諸侯帳下的謀士、幕僚可謂絞盡腦汁,動用古人的智慧反覆推敲可以推動生產力發展和促進管理能力進步的技術和措施。

炒茶技術便是這一環境下誕生的產物。

除此之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聖元元年秋季,欒家工廠第一臺水力大紡車研發成功。此時大運河計劃已經開始了半年多,加上原有的黃河、濟水、濼水。青州、兗州、濟南地區水系可謂四通八達。所以,水力大紡車一經問世,立刻可以投入使用。

相對於普通紡織機而言,水力大紡車的紡錠數目依據水力情況多達三十到五十枚,是舊手搖式紡車的十餘倍,通用手搖式紡車每人每天每一天最多紡紗三斤,而大紡車六人操作分日班三人夜班三人卻可以在一個晝夜內紡一百多斤,換算起來產量是手搖式紡車的五倍多。如此優越的性能,受到當教區各地紡織業主的喜愛,紛紛出資購買。

於是乎,被世人稱之爲山東(太行山以東)緞的布匹在一夜之間產量翻了數番,這對於以錦緞聞名天下的益州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益州刺史劉焉眼看着紡織品供應充足,日日下跌,蜀錦價格卻居高不下,銷售量大跌。益州商賈一個個瀕臨破產,稅負一日少過一日。心中大爲焦急。

爲此,一項自詡君子,不願過問商賈賤業的他,也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替商賈們想辦法謀出路了。他先派出使者赴濟南國,向欒奕提出購買水力大紡車。卻被欒奕以不向非教區出售任何生產工具爲由,矢口拒絕了。

他後又派出工匠前往兗州各地,試圖通過實地觀察,窺得製作水力大紡車的技術。可水力大紡車通身包鐵看不出內在,即便看了,又因結構實在複雜,僅憑肉眼看根本搞不懂原理。

說起來,那位工匠倒也十分聰明,從當地花十倍的價格從一位紡織業主手裡買來一架大紡車,就地拆開來觀摩,觀摩一陣過後同樣一無所獲,莫說仿製,連把散架的紡車裝回原樣都做不到。無奈之下只得悻悻而歸。

一計不成,劉焉再生一計,派出使者赴濟南妄圖出高價從欒家濼口工廠挖人才。結果使者剛到濼口鎮便被守鎮衛士攔了下來,盤問一陣見不是聖母教徒,又沒有商會的路引,連個工匠的人影都沒見到,便被強行押回了歷城縣。

使者隨後費好大勁,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姓孫的欒家木匠,具言益州刺史劉焉熱情相邀之事,並揚言,只要孫木匠願跟他去益州,劉焉不但會封他爲一郡長史,還會奉上黃金萬兩。

如此條件不可謂不優越,卻不曾想孫木匠毫不猶豫拒絕,怒氣哼哼道:“世間名利皆俗物也,吾誓不背叛主母。”言訖,與老婆孩子聯手把使者制服,扭送到了教堂。

教堂神僕輪番用刑,逼問出使者來頭後,當即將用鐵釘將其釘在十字架上,置於聖•女媧大教堂外示衆。

可憐這使者沒挖到人才,卻受盡苦難,所受的刑罰不可謂不殘忍,立在十字架上時其人還是活着的,雙手雙腳需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扯得骨骼肌膚鑽心的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等到熱血流盡才能結束苦難,以死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