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十五日假期一過,欒奕、郭嘉、單福、戲志才、毛玠五人不得不從忙碌中抽出身來,準時去學院上課。下午課業結束再回轉位於鳳起鎮上的酒館,監督工匠裝潢,繼續完善裝飾細節,同時還要完成岑夫子交下的課業。每天都要熬到很晚。
熬夜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課堂之上,欒奕、郭嘉、單福、戲志才、毛玠五人哈欠連天,昏昏欲睡。爲此,岑老頭兒沒少訓斥他們幾個,可是訓斥完提問他們課堂上講了些什麼時,幾人卻總能應對自如,回答的滴水不漏。搞得岑老頭兒納悶兒不已,暗想幾個徒弟難不成睡着覺也能聽講?
其實他卻不知,早在之前欒奕早就意料到這一情況,並作出相應安排。每日三人熬夜幹活,兩人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精力,將課堂上夫子所授知識牢記於心,下學後再回酒肆一邊幹活一邊轉教給其他人聽。五個人輪班倒,循環不止,如此一來岑老頭兒自然問不住他們。時日一久,岑老頭兒反倒以爲他們幾個是因爲學習太過用功,整日熬夜才搞得白天無神,便不再責罵他們,經常告誡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讀書別讀得太晚。
忙碌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2個月過去了,酒館的主體裝潢已經完工,僅剩雕花美化部分還尚需些時日。一旁工匠忙忙碌碌,欒奕他們則開始在細節上下工夫。行事可謂事無鉅細,上到院落綠化,下到茅廁建設,力求盡善盡美。爲此,欒奕沒少把後世的東西搬到東漢來,就拿茅廁來說吧!東漢沒有馬桶,入廁全是在茅坑裡,不夠舒適。於是,欒奕便將馬桶搬了出來。當然他所制的馬桶並非陶瓷製品,而是木製馬桶,一張小椅,中間掏個橢圓形大洞用來放屁股。椅子正下方配備木桶,用來……呃,裝那個啥和那個啥……稀的、稠的。
同時,欒奕開始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傢俱製造方面。之前,戲志才早已在起鳳鎮上租好了用來開設木工坊的宅子,郭嘉請來的木匠師傅陸續入住,足有五人之多。欒奕給木工坊命名爲易木坊。
人員、設施齊備,木工坊便開工了。
不得不承認,在郭嘉找來的五位工匠手藝相當的好,再配以毛玠繪製而成的精美設計圖,打磨出來的傢俱美輪美奐。欒奕甚至覺得比後世機器製作出來的雕花傢俱還要美觀,其中還蘊含着濃濃的古樸意味。
唯一的缺點就是工匠們的製作速度實在太慢,每人三天多才能做出一張椅子,兩人聯手做一張桌子需要五天時間。欒奕等不了這麼久,反覆思量提高工匠效率的方法,想了整整一夜終於恍然大悟。
他第二天一清早跑到工坊,將熟睡的工人們喊將起來,將自己苦思而得的對策告訴了他們。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便是——流水線。
衆所周知,分工的程度是衡量文明進程的一道準繩,也就是說社會分工越細,也就證明社會更加文明,二者呈正比關係。欒奕按照這一辦法,告知工匠,讓他們將桌椅拆分開來,一人負責椅子背,一人負責坐板,一人負責四條腿,一人負責雕花,最後一人負責拼裝,如此一來衆人各司其職,隨着製作數量的增加,愈發熟練,速度也會提升很多。
除此之外,爲避免工匠偷懶耍滑,欒奕還爲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套激勵制度。承諾他們,在基本工酬之外,還會依據他們製作配件的數量給他們發獎金,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喝西北風。
衆工匠一聽還有多幹活有錢拿,眼睛直冒綠光,於是幹活愈發賣力,再配以流水線的作用,製作桌椅的效率登時翻了一番。
得到這一結果,欒奕沒覺出有什麼不妥。郭嘉、單福、戲志才、毛玠四人卻震撼莫名,私下不停感嘆奕哥兒真乃當世奇才,一念之間想出來的點子,就能讓工匠產出多出一倍來。要是把這種流水運用到兵戈製造上……毛玠愈發覺得,做生意一事確不簡單,真如治國一般。
幾天來,欒奕也沒讓郭嘉他們幾個閒着。毛玠擅長書畫。欒奕便買來一堆娟巾,任由他潑墨,且不潑也得潑,每日三幅,一幅也不能少。直畫的毛玠腰痠背痛,叫苦不迭。
畫出來的佳作,欒奕擇其優者加以裝裱,兩端套上卷軸,掛入了雅間。
郭嘉這邊,已經把小廝、掌櫃招募齊全了。欒奕將培訓的任務交給了郭嘉和單福。
欒奕先將後世大酒店裡服務生的服務方式教給郭嘉和單福,告訴他們應該怎樣走,菜該往哪擺,見到人如何到招呼云云……
郭嘉、單福有樣學樣,學會了再教給雜役。
郭嘉和單福卻是不知,正式因爲他們有過這樣一段培訓歷史,百餘年後餐飲服務行業竟然將他們二位一併設立爲了祖師爺,年年祭拜歲歲燒香。當然,這是後話,此間不提。
第一堂培訓課是由欒奕親自完成的。他先給應聘來的小廝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酒館,並告知他們,自己酒館出售的不單單是菜餚,還有賓至如歸的美好服務。他還向小廝們詮釋了什麼是服務:歸結起來就是像伺候親爹親孃那樣伺候往來的主顧。他接着又說:“放心,我不會讓你們白伺候。酒肆裡每名小廝每伺候完一桌主顧,結賬時主顧所支付的銀錢裡有十分之一是你們基本薪酬之外的獎勵,櫃檯掌櫃再獎勵十分之一,後廚也獎勵十分之一。
小廝聞言兩眼放光。這年頭一桌宴席可是不少錢呢!按照這套辦法收入絕對比種地要多得多。
在培訓的最後,欒奕還爲衆人畫下一個巨大的餡餅。既告訴他們,欒家的產業大着呢,多着呢!只要他們表現出色,道德素養夠高,夠精明,他會推薦他們到其他鋪子裡擔任主事者,到時候,收入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小廝聞言各個笑逐顏開,嘴角直裂到耳朵根去。直到首堂培訓結束數日都沒緩過勁兒來,整日細細回味:這麼好的餡餅怎麼就掉到自己頭上了。品味過後,他們依稀覺得,自己遇上的這個僅有七歲的少東家很不簡單,所教授他們的東西都是絕無僅有的。身邊的夥伴也是各個不凡。
那邊單福郭嘉培訓小廝。這邊欒奕開始**廚師。
這位廚師是郭嘉花重金從陽翟一家剛剛倒閉的餐館裡挖來的。通過短暫的交流,欒奕看出這位廚子話不多,十分老實,正是他所需要的人物。讓其試着做幾道菜出來,品嚐一番,味道還真不錯。直讓欒奕納悶,有這麼好的廚子那家餐館怎麼還能倒閉。
不管怎樣,欒奕算是撿到了寶。每日下學後便又多了項任務——培訓廚子。
其實欒奕壓根不會做飯,也談不上培訓廚子。但是他前世可是吃過不少21世紀飯店,時至今日仍忘不掉舌尖上的中國的味道。
在諸多後華夏菜系中,欒奕決定將魯菜定爲自己酒肆的基調。原因無它,作爲華夏最古老的菜系,源自齊王宮,發揚自孔府家宴的它才更適合這個時代人們的口味。至於川菜,欒奕倒想嘗試一下,可辣椒這東西,原產自南美洲,到明朝纔會傳入中華,東漢這年頭兒壓根沒有。沒了辣椒,川菜也就失去了一半兒的韻味。
欒奕根據自己頭腦中的記憶向廚師趙師傅描述宮保雞丁、爆炒腰花、奶湯蒲菜、炸鬆肉、糖醋鯉魚等諸多美味佳餚模樣和味道,讓趙師傅嘗試去做。沒成想趙師傅經驗豐富,無師自通,試過幾次之後竟然就做的像模像樣了。味道雖不及後世地道,但絕對比東漢時期絕大多數餐館裡的菜品更加美味。如此一來,酒肆裡便算是有了招牌菜。
招牌菜有了,酒肆還缺塊招牌。叫什麼好呢?名字必須夠高端、夠大氣,上檔次。欒奕諸人絞盡腦汁,“好再來”、“聚賢居”、“珍饈居”的想了一堆,沒一個入眼的。索性乾脆以酒肆所在鎮子的名稱立名,喚作“起鳳閣”。
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6月15。在這個擁有圓月的日子,起鳳閣裝潢工程正式竣工。欒奕、郭嘉、單福、戲志才、毛玠站在院落裡,欣賞着自己3個月努力後的傑作,一臉欣慰。他們每個人都爲這座豪華到奢華的酒肆傾注了許多,每一寸角落裡都遺存着他們的汗水。
爲了表示慶祝。欒奕提前讓趙師傅準備了一桌酒菜,犒勞經久忙碌的兄弟們和夥計們。一幫人海吃海喝,熱火朝天。
“奕哥兒,你說咱們起鳳閣買賣能火嗎?要是沒有客人來,那可怎麼辦?”眼見開業在即,郭嘉心裡反倒有些沒底了,單福、戲志才、毛玠諸人亦是如此,一副緊張模樣,用探究的目光盯着欒奕。
欒奕笑了笑,反問起郭嘉來,“這麼好的館子不火誰火?就算主顧不多,我也有辦法讓他火起來。事在人爲嘛!”
聽了欒奕一席話,郭嘉臉上猶豫地表情蕩然無蹤,頓時重回信心。他說:“奕哥兒說能火,那定然錯不了。”其餘單福等人亦是重回信心,沒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