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帶着郭嘉赴任

三國大特工

郭嘉略作沉吟,拋磚引玉道:“國家崩壞,歸根結底是張角引發的。他蠱惑人心,妖言惑衆,煽動百姓作亂,使得國家陷入戰火。由於戰爭頻發,各地官員紛紛加強自身的力量,甚至皇帝還下詔恢復州牧一職,加強了州牧的權利,滋生了一批權勢巨大的諸侯。”

“諸侯實力強大後,聽調不聽宣,尾大不掉,反過來又進一步削弱皇帝的掌控力。”

“其結果,對國家更不利。”

“要打破這樣的局面,只有從諸侯當中挑選一個既忠於皇帝,又能力卓越的人,蕩平天下的叛亂,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漸削弱諸侯的權勢。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只要皇帝親小人遠賢臣,最後還是會失敗。”

郭嘉眼中神采奕奕,擲地有聲的說道:“削弱諸侯的力量,而加強國家的力量後,還需要效仿霍光,廢除沒有能力的皇帝,立賢能之主才能改變局面,中興大漢。”

他雙眼熠熠生輝,一擺手,示意王磊繼續。

拋磚引玉,已經足夠。

杜畿面色微變,他對郭嘉輕浮的行爲不滿意,並且郭嘉年輕,所以他一開始輕視郭嘉。聽完郭嘉的分析後,尤其是郭嘉提及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及行周公廢立之事,讓杜畿心中掀起滔天巨浪,因爲這番論斷一旦正確,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會有諸侯混戰。

杜老爺子眼眸眯着,看不出心中想什麼?

此刻,目光都匯聚在王磊身上。

王磊神色平靜,接着說道:“奉孝先生之言振聾發聵,令我佩服。”

“但是,對於國家崩壞的原因,我認爲不是張角引發的。說到底,張角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第一個站出來反抗大漢朝罷了。張角爲什麼聚衆起兵?因爲活不下去,至少他本人活得不夠好,而恰好還有無數人比他的境遇更慘,所以張角有了機會。”

“追本朔源,是皇帝昏庸,朝中奸佞當道。”

“諾大的一個國家,爲國爲民的人永遠只有那麼一小撮。不僅如此,這一小撮人卻僅僅佔據道德的立場,手中沒有兵權,沒有話語權,以至於難以扭轉局面。”

“百姓純樸,更畏懼官府,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造反。”

“黃巾賊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響應的百姓多達數百萬之衆。出現這麼龐大的陣容,總該有一個原由啊,沒有誰會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這是最有趣的的地方。唯一的解釋,張角聚衆起兵是順應民心的,纔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皇帝昏聵,官員無道,兵禍連連,賦稅沉重,年景不好,……”

“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張角的反叛,促成黃巾賊的誕生。”

“即使沒有張角站出來,也可能會有李角、趙角之類的人。我不是爲黃巾賊開脫,客觀的看待黃巾賊的問題,很大原因是官府造成的。”

“不過,張角終究是一個格局不大的人。”

“張角聚衆起兵後,被勝利衝昏了腦袋,很快失去最開始的初衷,人人迎接的黃巾變成了人人喊打的流寇。黃巾賊所過之處,打家劫舍,禍害百姓,把支持起事的百姓得罪了,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同時,黃巾賊又以除掉世家大族爲目標,以搶劫富豪鄉紳爲樂趣,這樣一來,把不該得罪和該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黃巾賊的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黃巾賊帶來的後果卻是致命的。”

“大漢朝雖然崩壞腐朽,但百姓都忍着不敢反抗。”

“但是,張角開了一個頭,有了第一個人後,第二個、第三個接連不斷,各地的反抗層出不窮,造就了一個大亂世的到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原本應該平息叛亂,正本清源,然後安撫百姓休養生息,儘快恢復,以免再大亂下去。”

“可惜的是皇帝剛駕崩,而年幼的新帝即位,朝廷內部的爭鬥都還在激烈進行,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管下面百姓的情況,都忙着爲自己爭奪更多的權利。我斷定,戰亂將繼續下去,局面還將進一步惡化。”

“天下一盤棋,如今大漢的棋局和養蠱蟲相差不多。各地的官員諸侯是蠱蟲,在朝廷沒有餘力干涉的時候,官員們像蠱蟲一樣不斷的廝殺,不斷的吞噬對方強大自己,到最後只剩下最後一個蠱蟲,成爲蠱蟲之王。”

“到那時,又是一番場景。”

“或許如先生所言,會以雷霆手段奉天子以令不臣。”

王磊長篇大論說完後,回到自己身上,笑吟吟的說道:“不過對我這個小小的毋極縣縣令而言,要踏上這條廝殺的路還相當遙遠。縣令、郡守、州牧,再進一步入主朝廷,步步都是難題啊!每一步,都是屍山血海,路艱且阻,任重而道遠。”

雖有感慨,卻實實在在的展露雄心。

杜畿眼中一眯,似乎是再一次清晰的認識了王磊。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小小縣令心中竟然由此雄心,還真敢想啊。

郭嘉目光直視王磊,似乎要看穿王磊的內心。

他沒想到,眼前的人會是一縣之長。

同時,他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看似粗魯的人卻心思不凡。

良久後,郭嘉緩緩說道:“朝廷示弱,無暇兼顧各地,在這種大亂之中,蘊藏着無盡機會。縣令執掌毋極縣,當以雷霆手段對付賊寇,震懾豪強,再以和風細雨對待百姓,安撫民衆。內聖外王,以待天時。縣令剛纔提及的一件事很正確,朝廷的政局還在不斷變化,上面的人還在不斷鬥爭,而這個時間正是縣令壯大自身的好機會。”

王磊話鋒一轉,問道:“先生途徑南和縣,是在冀州遊學麼?”

郭嘉點頭道:“對!”

王磊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心中活泛開了,試探着說道:“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但王磊不猜,斗膽請先生一起前往毋極縣。毋極縣是一個小地方,但五臟俱全,可以給先生提供一個印證自身所學的平臺。只要先生覺得毋極縣難以讓先生施展所學了,先生隨時可以抽身離去。”

郭嘉似笑非笑道:“王縣令果然是聰明人!”

王磊說道:“和先生相比,還差得遠。”

對郭嘉這樣的人,王磊沒有直接招攬,而是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王磊雖然是縣令,但自身的實力還不夠,沒有招攬郭嘉的條件,所以用讓郭嘉在毋極縣印證所學爲理由邀請,暫時留下郭嘉,而接下來,王磊自然會想辦法徹底留下郭嘉。

只要留下,就還有斡旋的餘地。

至於郭嘉,他本身是四處遊學增長見識,可以在縣衙試一試,也讓郭嘉見獵心喜。

“我答應了,姑且一試。”

郭嘉是個爽快人,直接答應下來。

王磊心中鬆了口氣,說道:“伯侯兄前往遼東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不如隨我前往毋極縣。我不約束伯侯兄的自由,一旦伯侯兄發現哪裡適合你,再前往就是。”

杜畿苦笑,他和王磊爭辯完敗,不可能繼續往北,點頭應下。

ps:這一章寫得好累。

第229章 看不見的刀鋒第16章 校尉麴義第134章 見呂布第585章 洗乾淨脖子等死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367章 抵達曲阿第199章 言語交鋒第271章 佈陣第198章 故人來第440章 滴水不漏第203章 抓人第505章 屯糧的地點第170章 淳于瓊進入圈套第127章 孫策的仇恨第353章 只能二選一第404章 計劃進行時第322章 陰招第445章 生擒紀靈第156章 活捉淳于瓊第478章 一年又一年第468章 鄴縣的英雄樓第115章 連斬兩將第273章 趙雲被貶第174章 送一顆好頭顱第206章 百姓鬧事第605章 故佈疑陣第431章 鬧到州牧府第448章 分組對戰第348章 好戲開鑼第461章 留下諸葛亮第161章 潛入縣衙第310章 李儒請刺客第199章 言語交鋒第595章 自請前往書院第577章 公孫瓚坐不住了第611章 關靖被殺第180章 枕旁風第537章 公孫瓚困劉虞第339章 袁術的決定第282章 議和第129章 西涼賈文和第167章 田豫歸心(下)第46章 飛虎營第399章 好事兒第606章 亂中取利第201章 先生太狠了!第79章 美色當道第282章 議和第310章 李儒請刺客第605章 故佈疑陣第556章 太史慈掌兵第428章 暗部第508章 放眼處盡皆敵人第580章 公孫瓚逃第27章 帶着郭嘉赴任第284章 貪得無厭公孫瓚第397章 再往青山峪第601章 人命如草芥第458章 王道、霸道兼用第55章 同袍相見第164章 大刀闊斧砍頭顱第397章 再往青山峪第359章 龍淵劍第575章 趙雲,敗!第411章 北地槍王張繡第153章 斬殺麴義(下)第432章 誠信爲本第506章 袁紹入彀第365章 敗周泰第184章 幾巴掌、幾句話第634章 揮軍入長安第253章 烏桓之禍第640章 說服蔡瑁第36章 猛虎營第365章 敗周泰第574章 趙雲、呂布爭鋒第633章 董璜要開溜第212章 太史慈戰文丑第308章 比劍第334章 閻象之謀第218章 大勝第295章 春遊第485章 決戰的開始第69章 王磊戰顏良(下)第416章 救出呂布第387章 好心辦壞事第353章 只能二選一第465章 幽州來使第427章 商機第152章 斬殺麴義(上)第101章 仇人見面第566章 王磊的保護第274章 追擊烏桓第113章 盟主韓馥第229章 看不見的刀鋒第220章 王磊到此一遊第32章 臉要厚心要黑第630章 大破李儒第287章 管亥攻打平恩縣第615章 雁門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