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以上標題,再就寫不下去了,因爲,找不到和典韋相關的女人。全網搜,搜不到,典籍史料更是毫無蹤跡。
找不到,就不能寫了。我寫這本書總標題是《三國的女人》,沒有女人,寫什麼?典韋的履歷是很有意思,很吸引人,但,他是男人,我不能“玻璃蓋(膝蓋)掛掌——離蹄(題)”吧?
前兩個——呂布和趙雲,他們兩個的履歷說得多一些,讀者諸君想來是可以原諒的,因爲和呂布相關的女人那麼多,和趙雲相關的女人不見正史,但是,野史、傳說好幾個,也算湊合,可就是這個典韋,除了他殺了一個女人,再就不知他接觸過什麼女人了。
不寫,不甘心。典韋多厲害!三國武將前六名,寫到第三個就寫不下去了,這未免有點兒……
搜,繼續搜!搜不到,不罷休!
…… ……
哎,搜到一個網名叫“我不是典韋”的人。
這人怎麼叫這麼一個名?聯繫聯繫,沒準會有點兒眉目。
就聯繫。
我說,“嗨,你是‘我不是典韋’嗎?”
“我不是典韋”說,“是。”
我問,“你怎麼叫這麼個網名?”
停了一會兒,“我不是典韋”說,“那你怎麼叫‘三不出頭’?”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你怎麼說?能說“你就別管了,說說你怎麼叫‘我不是典韋’吧”,那對話就對不下去了,所以我只好說,“我讓你猜個謎:謎面是:‘一個不出頭,兩個不出頭,三個不出頭,都是不出頭,不是不出頭’。字謎,是我真名裡的一個字。”
“我不是典韋”略微思考一下,說,“哦,你的名字裡有個‘森’字!”
“對囉,你很聰明!”我誇獎他,然後,轉而對他說,“說說你爲什麼叫‘我不是典韋’吧。”
“我不是典韋”興奮起來,他說,“外人問我是哪兒的人,我說我是己吾城村的人,問我的人一般都瞪圓了眼睛,說,‘你是典韋呀!’——典韋就出生在我們己吾城村。所以我就起了這麼一個網名‘我不是典韋’。”
“真的!”我萬分地驚異,“你和典韋生在一個村子?”
“一個村子。括號,兩千多年前的一個村子。”
“我知道我知道,”我興奮起來,“你們村子的人都那麼有力量嗎?”
“有。”他說,“我們這個村子出過一個WBO金腰帶得主;一個全國摔跤第二名,一個世界舉重54公斤級冠軍——算不算有力量?”
“真的!”我驚異,轉瞬就以爲他在唬我,就說,“扯呢。”
“扯啥?真的。”“我不是典韋”說,“要不你在網上查查,有據可查的。”
我說,“我是說,那麼一個小村子……”
“我不是典韋”說:
“小村子?看來你不瞭解我們己吾城村。據我們《商丘地區志》記載,經考古學家考證,最遲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已是一座初具雛形的古城堡。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07年,宋國大尹華元與鄭國公子歸生在此展開大棘之戰,‘鄭囚華元、虜樂呂,獲戰車460乘,俘250人,馘(guó)百人’。
“兩漢時期,城址已初具規模,東漢曾在此設縣。典韋的時候,這裡是一座規模不小的縣城。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縣故宋也,雜以陳、楚之地,故樑國寧陵縣之徙種龍鄉也。以成哀之世,戶至八九千,冠帶之徒求置縣矣。’
“也就是說,到了漢成帝、哀帝時期,這裡的居民發展到八九千戶,當地的士族、官吏上疏朝廷,要求設縣。公元100年,政府自鄢(yān)縣劃出大棘鄉、直陽鄉隸屬該縣,定名叫‘己吾’。
“當時己吾縣域的範圍有多大,縣誌無載,而根據史籍可以梳理出一些區域。《後漢書志》上寫道,‘己吾:有大棘鄉。有首鄉。’按照《水經注》中關於己吾縣設立的記載,應包括種龍鄉、大棘鄉、直陽鄉和首鄉等。
“對照《中國歷史地圖集》,己吾縣大致包括今商丘市寧陵縣黃崗鎮、華堡鎮、張弓鎮,睢縣周堂鎮、平崗鎮,柘城縣小吳鄉等的一些鄉村。你說,我們村有多大?”
我有些懵,不怪叫一個“己吾城村”,這麼大,當然得以“城”來稱謂了。我說,“現在還這麼大嗎?”
“現在?”“我不是典韋”說,“現在沒有了。不過,這裡的人還按老己吾城的區域自稱,黃崗鎮的人,一問,‘你是哪兒的人?’他準說‘我是己吾城村的人。’你問華堡鎮、張弓鎮,睢縣周堂鎮、平崗鎮,柘城縣小吳鄉這幾個地方的人,他們也可能這麼回答你,尤其上了歲數的人,他們以是典韋的故鄉人自詡。”
我說,“以身爲己吾爲傲?”
“是的。”
“你們那裡爲什麼那麼多有力氣的人呢——比如典韋,就是以力大出名。”
“誰知道?”“我不是典韋”說,“上邊有關部門在我們這裡搞過調研,最後不了了之。我們村的老人說,懷孕的女人吃一種水杉葉子形狀的野菜,我們叫‘壯力菜’,生出的孩子,都非常有力量。”
“啊!”我自抑不住,叫了一聲,“你,你母親,吃沒吃,那什麼……”
“你說,‘壯力菜’?”“我不是典韋”問。
我說,“是,懷你的時候。”
“我不是典韋”說,“那年乾旱,田地裡少有‘壯力菜’,我媽說,她就吃了兩個葉兒。”
“那你,”我小心翼翼地問,“幹什麼工作?”
“我?”“我不是典韋”說,“我現在主要工作是使我妻子懷孕。”
“還好……”我說。
“什麼?你說那不是力氣活?”
我連忙岔話,我說,“兄弟,你知不知道和典韋相關的女人?”
“和他相關的女人?”“我不是典韋”頓了一下說,“這個,還真不知道,但是,他肯定結婚了,有兒子,叫典滿,和他一樣有力氣。典韋殺了睢陽人李永和他妻子後,就投奔了司馬趙寵,當兵了。你問這個幹什麼?”
我說,“我吧,我寫一篇文章,涉及到和典韋相關的女人,網上和史籍裡查不到,我想,你——你叫‘我不是典韋’——可能和典韋有點兒瓜葛。”
“我不是典韋”嚯嚯笑,他說,“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回家和一些老人兒打聽一下,看看典韋的墓誌銘……”
“典韋有墓!”我大驚。
“有——”“我不是典韋”拉着長聲說,“典韋墓在是我們睢縣(古稱襄邑),在開封東南150裡,還有一塊石碑,據說是曹操給立的,上邊是篆字,沒幾個人看得懂。”
我急忙說,“你最好把墓碑拍下來,那上邊可能透露出一些信息!”
“你看得懂篆字?”
“我,我可以想辦法,總之,拜託了!”
“我不是典韋”停了一會兒,又說,“可是,我現住在鄭州,離那裡還挺遠……”
我說,“我給你出路費!幫幫忙,吃血腸!”
“我不是典韋”停了一會兒,才說,“好吧,下了週六我可以回去。”
太好了!可下子挖到了太歲!
今天是週四,還得等兩天。我們先看看網上關於典韋的資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