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獵獵,戰旗飛舞,高幹帶着他的8萬大軍如洪水猛獸一樣,衝出了代郡,血紅着眼睛,衝向了草原雜胡之地。
徐晃卻沒有像他們那樣,反倒依舊是按兵不動,卻讓自己掌管下的牧民,在自己的雁門關前放牧,一時間,漫山遍野全是漢人的牛羊。
這樣的舉動,讓鮮卑人感到歡喜無比,也讓鮮卑人不足爲奇,因爲每年秋季都是這樣,關內的草場已經被漢人的牛羊吃光了,這時候要出關搶秋膘來啦。
這些年,徐晃鎮守雁門,總是壁壘不出,鮮卑如果入侵,就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像這樣過了兩年,雖然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鮮卑認爲徐晃膽小,對他進行百般嘲笑。
剛開始的時候,鮮卑也組織大軍進攻長城一線,結果徐晃膽小不敢出戰,然而卻將烏龜殼做的堅硬,每一次攻擊,都讓鮮卑人碰的是頭破血流,不但沒有討到好處,反倒是損兵折將,在這一點上,更襯托出徐晃的膽小,越是膽小的人,越會防守保命,慢慢的,大家也就不再碰這個硬核頭烏龜殼,但是,鮮卑人也將雁門關外看着是他們自己的草場,每年安心的放牧。
這幾日,漢人又將他們的牛羊趕到了雁門關外放牧,這是送到自己嘴邊的肥肉,怎麼能夠輕易放棄?
於是一小股鮮卑人就衝過來搶奪。
結果這一小股鮮卑人剛剛衝過來,雁門關的城門就大開,城裡面也出衝出了一隊呂家軍的騎兵,人數在這支顯卑人的三倍以上,於是雙方就在外面的草場展開一番廝殺,最終呂家軍人多勢衆,將這股鮮卑人驅趕了。
鮮卑人失敗了,然而人多勢衆的呂家軍卻不追趕,也就收兵回關了,讓那些牧民繼續在草原上放牧牛羊。
從這一點上看,徐晃還是膽小怕事,他只保護他的牧民不受損失也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鮮卑人再出一股更大的人馬出來搶掠。
徐晃就再次派出三倍的將士出來對陣,還是依靠着人多勢衆,再一次將這一隊人馬驅趕走,然後徐晃的人就再次迴歸。
如此屢次三番,雁門關外無數的牛羊就成爲了一個爭奪的誘餌,在鮮卑人認爲徐晃僅僅只是能夠憑藉着人多勢衆,保護他們的牛羊牧人,於是鮮卑出兵搶掠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徐晃的人數也就相應的增加。
結果幾日之後,就出現了一個狀況,原先不過是百人隊的對陣,慢慢的發展到了上千人,最終發展到了上萬人。
但是畢竟徐煌手中的人馬有限,在發展到了萬人規模之後,徐晃的手下就和鮮卑人的人數旗鼓相當了,所以兩軍就在這裡展開了糾纏廝殺。
膽小的人就是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怕死,所以每次在戰鬥中,只要呂家軍出現了傷亡,他們就會落荒而逃。
負責看守雁門關徐晃的鮮卑渠帥烏克麗認爲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於是他決定聚集手中所有的五萬人馬,準備引誘出徐晃的主力,然後就在這一片草原上,將他殲滅,然後趁着雁門關敵人兵力空虛的機會,自己的大軍傾巢而出,直接奪佔雁門關,爲自己的族羣打開南下的通道。
這個辦法非常好,非常巧妙,也是立竿見影的,於是烏克麗就再次投入了一批人馬,和徐晃的人馬爭奪關外牛羊,一時間雁門關外殺的是如火如荼。
徐晃出來了,帶着他的近萬人馬加入了戰鬥,於是,烏克麗帶着他所有的人馬殺上了戰場。
五萬對一萬,這下,整個戰場的兵力對比徹底的扭轉,烏克麗的人馬將徐晃的人馬徹底的包圍。
徐晃這次也算是不得不迎戰,憑藉着人馬裝備精良和烏克麗纏鬥,烏克麗也開始拼命攻擊,正殺的難解難分時候,徐晃突然撤軍,帶着人馬殺出一條血路,直接向雁門關逃跑,烏克麗怎麼能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呼喊着帶着大隊緊緊追趕,就這樣你追我趕,雙方到了雁門關外。
正追趕着呢,突然聽到兩面山谷裡鼓聲大作,還沒等烏克麗明白,兩面山谷伏兵四出,一面各有漢人的四輪馬車衝了出來,馬車上站着十個弓箭手,就在馬車上開弓放箭,只是轉眼之間,呂家軍特有的巨箭如蝗蟲一樣鋪天蓋地而來,一下就將追擊的鮮卑軍覆蓋一片。巨箭的威力可不是普通弓箭所能比擬,只要被射中,便是對穿,人馬的身體根本就好破布一樣,只是轉眼之間,在巨箭的打擊下,烏克麗的人馬就被一片又一片的放倒。
而正在逃跑的徐晃也突然轉身,帶着他“逃跑”的將士吶喊着翻身殺回,所有呂家軍的騎兵手中,都有一個鋼臂弩,對着烏克麗已經混亂一團的騎兵展開了圍射,一時間十萬支鐵箭如狂風暴雨一般射進敵羣,那些只是穿着羊皮襖的鮮卑人,被這些鐵箭一穿而過,如秋風中的落葉一般紛紛墜落。
如此三面打擊,讓烏克麗的人馬轉眼之間就死傷殆盡,這根本就不是戰爭,這是一面倒的屠殺。
在殲滅了大半鮮卑之後,射空了手中的箭,徐晃的大軍開始衝殺敵陣。
徐晃的大斧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閉,他手下將士的戰刀所過,沒有可以抵擋的敵人,徐晃的騎兵如快刀切進牛油一般,所到之處無不披靡。
兩面的戰車衝進敵陣,上面的十名士兵中的五個,揮舞着長柄大關刀,肆意的砍殺敵人,而敵人的還擊,因爲還有五人拿着盾牌,爲這些士兵抵擋敵人的砍殺,抵擋敵人射來的弓箭,一個戰車就是一個行動的堡壘,只有他打你,你卻不能打他。
三股人馬轉眼之間就殺入敵陣,然後快速的將敵人分割成三塊,徐晃將大部分的將士對準一小塊,殲滅他們,然後再分割出一小塊,再殲滅,如此就如同撥蒜一樣,一層層的分割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