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泄密

劉成在嘉德殿的旁邊暖閣內見到了皇帝劉辯和何太后,在行禮之後,何太后讓他起身,她又拉了拉劉辯的衣裳。

劉辯臉上表現出難爲情,猶豫了一下說道:“劉愛卿,朕知道朕剛纔······沒有與母后商量就冊封了董卓爲司空,讓董卓的陰謀得逞了,朕······讓母后和愛卿失望了,但朕其實也是不想看到大殿內外變成廝殺的戰場,這有損帝王的威嚴!”

劉成有些納悶,這可不像是劉辯能夠說出來的話,他不由看向何太后。

“咳咳!”何太后捂嘴咳嗽兩聲,對劉成說道:“劉卿,辯兒的考慮和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讓皇帝召見大臣和處理軍政大事之地血流成河,總歸是不吉利的。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現在的關鍵是如何儘可能的挽回損失!”

儘管皇帝劉辯用這種委婉的方式表示了歉意,但劉成依然很悲觀,他搖頭道:“陛下在政治上對董卓退讓多少,董卓就會在政治上進步多少,陛下的退讓是以捨棄皇權和威嚴爲代價的,如果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對董卓退讓和妥協,勢必會造成您在其他臣民心中的形象和威嚴大損,到最後就再也沒有誰會把陛下您放在眼裡!”

“陛下和太后看見今天袁隗的所作所爲了吧?袁家四世三公、受皇家恩寵何等之深?可到了如今這等關鍵時刻,他們卻助紂爲虐!表面上看,袁隗是因爲袁術被董卓控制而受制於他,不得不順從董卓,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一個袁術算什麼?難道袁家就只剩下袁術一根獨苗了嗎?袁家如果真的忠心爲國,如果是真的忠於陛下、忠於大漢王朝,他們又豈會在乎一個袁術的生死?說不定袁家早就存了藉着董卓之手禍亂天下之心,而袁術被董卓控制只不過是袁隗順從董卓的藉口罷了!”

“微臣說袁家的事只不過是想提醒陛下,‘箭射出頭鳥’,董卓既然要做出頭鳥,咱們就只能先弄死他,如果不弄死他,其他有不臣之心的人就會紛紛跳出來再也不服朝廷管束,再不甘臣服於朝廷,長此以往,皇權不再、陛下將會權威盡失!微臣曾經這麼設想過,董卓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藐視皇權,會不會是各方勢力故意放縱的?會不會是他們用來擾亂朝綱的、動搖漢室根基的?”

“誰要敢挑釁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陛下都只能堅決進行鎮壓,一旦退讓了一次,很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因爲那些身懷不臣之心的人看到了把皇權踩在腳下的希望,陛下若想要維護統治、要延續漢室國柞,就只能讓他們的希望破滅,所以對他們進行堅決的鎮壓是唯一的選擇!只要把董卓摁死了,就能夠震懾住其他心懷不軌之人,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就到了如今這個局面,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蠻幹,必須要借力打力!”

劉辯連連點頭,劉成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懂。

倒是何太后問道:“借力打力?如何借,找誰借?又打誰?”

“只要這天下還是大漢朝的天下,陛下就始終都是天下共主,擁有大義名分。陛下的一紙詔書就可以掀起朝中各方勢力的紛爭,誰最對陛下不敬,我們就先打誰。如今董卓像瘋狗一樣隨時都可能會咬傷陛下,所以我們要先對付他!董卓在京城的實力其實並不強大,他之所以能搞出這麼的聲勢,讓朝中不少大臣都害怕,不得不唯命是從,一方面是因爲他夠狠、另一方面是他善於抓住朝中各方勢力的矛盾,讓他們互相牽制,沒有能力對付他,我們現在的實力也只是大致上跟他持平,還弄不死他!”

“車騎將軍何苗應當是忠於陛下的,但他手中的兵力如今被王匡和袁紹牽制,我們要對付董卓還必須要藉助車騎將軍掌握的軍隊,但是現在關鍵是如何給車騎將軍鬆綁,讓王匡和袁紹無法對他進行牽制!”

何太后眼睛一亮,連忙問道:“要怎麼做?劉卿可有辦法?”

“有!”劉成點頭,說道:“朝中還有一部分人應當不是跟王匡、袁紹是一夥的,例如盧植、朱儁、黃琬、楊彪、張溫等人,袁家除了擁有門生滿天下這個政治優勢之外,還在於袁紹掌管着西園軍中軍,陛下前幾日雖然下旨免了他的中軍校尉之職,但這個人在拉攏人心方面很有一些手段,只怕他現在依然掌控着西園中軍,所以我們必須要給他和王匡找點麻煩,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不能出兵牽制車騎將軍!陛下可以下旨命調任朱儁爲西園中軍校尉,調任張溫爲衛尉、並出任上軍校尉一職,原衛尉楊彪調任太僕,任命黃琬接任河南尹一職!另外,任命盧植爲尚書令,錄尚書事。張溫和朱儁都是在軍中有影響力的老將,威望甚高,由他們接手西園上軍和中軍,袁紹和王匡等人就不敢輕舉妄動!盧植出任尚書令,尚書檯就以他爲主,董卓即便已經被冊封爲司空,在政事方面的話語權也有限,更何況還有司徒丁宮作爲牽制”。

何太后聞言鳳顏大悅,對劉辯說道:“辯兒,哀家以爲劉卿的計策甚妙,不妨就照此辦理!”

劉辯點頭答應,當即傳下口諭:“傳朕口諭,命盧植、丁宮速速進攻覲見!”

趙淳正準備站出來答應,沒想到潘隱先站出來行禮道:“陛下、太后,奴才請旨去向盧植和丁宮傳旨”。

何太后不疑有他,揮揮手:“去吧!”

“遵旨!”潘隱當即領了旨意出去。

這潘隱本是蹇碩的司馬,原先就與何進交情深厚,因此也經常見到王匡,王匡刻意與之結交,關係也是非同尋常,王匡之所以能夠掌控西園上軍和下軍,其實與潘隱不無關係。

潘隱在旁邊把劉成與何太后、劉辯商議的對策聽了一個清楚,他想到了王匡,因此立即請旨去向盧植和丁宮宣旨,實際上是先向王匡報告。

王匡從潘隱的嘴裡得知了劉成和何太后的計劃,驚出一身冷汗,他立馬對潘隱說道:“潘兄之情,兄弟我銘記於心,日後必有厚報。兄弟有一不情之請,希望潘兄幫忙,能不能拖延半日再向盧植和丁宮宣旨?”

潘隱問道:“是不是要咱家等到黃昏時分再去傳旨?”

“對!”

潘隱想了想答應道:“可以,咱家會在城內四處閒逛半日,等待黃昏時分再分別去盧植和丁宮府上傳旨,那時城門已經關閉,他們要進宮面聖也只能等到明日!”

“就是這樣,如此多謝潘兄了!”王匡說着起身拍了拍手,每一會兒工夫,就有兩個兵士擡着一大口木箱子走了過來放在地上。

“小小意思,還請潘兄不要嫌棄!”

潘隱打開看了看,臉上露出了笑容,“那咱家就卻之不恭了!”

打發走潘隱之後,王匡當即派人去聯繫李儒,二人很快在約定的地點會面。

王匡見到李儒就把潘隱告知的情況說了一遍,並說道:“張溫和朱儁這二人在軍中威望甚高,如果聖旨下達,他們走馬上任,我不知是否還能控制上軍和下軍,而袁紹也不知還是否能控制中軍。所以,李大人,我們必須要在他們走馬上任之前殺了何苗,否則等朱儁和張溫到任,我們就很可能沒有機會了!”

第65章 蘿莉二喬第325章 聯合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123章 救人第276章 迷惑王旻第114章 先下手爲強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428章 趁火打劫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267章 勸降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203章 諸侯作鳥獸散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61章 銅鏡司第170章 反襲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179章 斬孫賁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275章 彈劾第397章 進諫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79章 朝堂上的較量(1)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375章 孔文舉不老實第147章 樹林伏擊第63章 胸懷第10章 兩位大才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5章 虎賁王越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34章 獠牙(4)第225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6章 奪兵權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75章 未雨綢繆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395章 遭遇截殺第411章 長安亂(3)第109章 弒父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365章 獸羣來襲(3)第273章 冥安第183章 偷營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290章 悲催的扜彌國王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88章 一敗一勝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79章 朝堂上的較量(1)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367章 擊殺獸王第391章 請罪第381章 皇帝的三次特權機會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39章 定計第179章 斬孫賁第298章 殺人者公主第444章 呂布死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312章 派出使團回訪貴霜帝國第410章 長安亂(2)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179章 斬孫賁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86章 殺機(3)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118章 謠言滿天飛第78章 戰李肅第208章 殘暴不仁第361章 斬草除根第126章 傾心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457章 臥龍現第171章 聯手第403章 黑名冊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28章 冤大頭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409章 長安亂(1)第339章 北征開始第73章 王匡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