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一隻賣價萬貫的小鳥

.聽到甄堯居然把這事扯上了天子,衆老頭一陣不適,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忠於天子、忠於大漢,而在他們的大半輩子中,也正是這麼做的。(.)(

即便如今歸隱鄉鄰,不再過問這些是是非非,但也不願意聽到類似於甄堯所說的,這種完全不把天子放眼裡的話。

甄堯之前所說,讓張氏甚爲感動,此刻已經止住了低哭,拉着甄堯急聲道:“我兒慎言,此話萬萬不能在外邊與他人說。”

“母親放心便是。”甄堯笑着點頭,雖然今日爆料出來的秘辛就是他也有些吃驚,但也僅僅是吃驚而已。將心緒壓下,他又是那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毋極之主。

躲藏在門後的小身影終究沒有走出來,一步步的退回內院,而甄堯卻是若有所思的望側門方向瞄了一眼。隨即便讓老管家甄福準備晚宴,留蔡邕等人一同共享。

“這一頓飯幾位老人家吃的沒有意思,張氏同樣心不在焉,因爲甄堯的身世雖然說出來了,但要解決的事情卻依舊沒有辦法。他們心底是從沒想過天子賜婚這條路,而甄堯之前所言,衆老人也就是當氣話聽了。

張氏吃過一點東西,便自己回內屋休息去了。而酒宴過後,甄堯把蔡邕、孔融等人送出府邸,剛準備回自己的小院,卻是被甄儼叫住。

“你我兄弟,有許久沒這般閒聊了。”府內涼亭,一壺暖茶放在石桌上,甄儼首先開口:“今日三弟的決定,爲兄甚爲欣慰。”

甄堯感慨頷首,兩兄弟自己年幼時,二哥去了洛陽,直到黃巾『亂』後,甄儼回來,兩兄弟才能時常聚在一起。而當自己作爲一位諸侯,連連征戰,奪下越來越多的地盤,兩兄弟之間的交流就更少了,往往數月纔會有一次閒聊。

“二哥莫非怕小弟不認你不成?”甄堯失笑,舉杯道:“或許堯是杜師之後,但孃親一手將堯帶大,堯又豈能忘本?此事就當從未發生,我甄堯,依舊還是甄堯。”

甄儼聞言也是一笑:“如此母親與儼雖然高興,可小妹?莫非你要讓小妹等到終老?如今小妹已年近雙十,換做母親當年,早就嫁與父親了。”

說道甄宓,甄堯面『色』也不由得正容:“二哥放心,堯不會讓宓兒等太久的。不是說了嗎,若如今婚慶不是時機,待堯攻取長安迎回天子,天子會樂意相幫於堯的。”

甄儼聞言啞然,本以爲只是甄堯說說而已,卻沒想到自己這三弟的確是這麼想的。但細想一下,卻又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或許是解決這樁婚事禮法衝突的最好辦法。

兩兄弟當下便不再多談這事,轉而說起現在大漢的勢力紛爭,甄儼對自己三弟這些年來的努力都看在眼裡,同樣精明的他雖然已經不在甄堯身邊出仕,但也清楚,按着這個勢頭走下去,終究要走到最後一步的,而以甄堯的速度而言,似乎用不了太長時間。

甄堯對此也是頗爲無奈,他是知道歷史上曹『操』的爲難,以曹『操』的本心,他是不願稱帝的。可他曹『操』有退路?沒有!就如當年父親甄逸臨終所言,走上這條路,想退出是不可能了,只能用盡心力向前走,一步也不能後退。

甄堯不願去想將來真的將各路豬腳都臣服於腳下後的事情,他現在要準備的,就是趁着如今休養生息的時候,多積攢力量。等到大戰再起,恐怕又是連年烽火不歇。

聊到最後,甄儼突然說道:“三弟若攻扣長安,是否將二哥也帶去?二哥當年那太守之職還是先帝所封,三弟若要救出天子,二哥願助你一臂之力。”

甄儼自從甄堯自己穩定了冀州家業後,就沒有再爲任職務,按他的話說,甄堯帳下人才彙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還不如在家多陪陪年邁的母親,平時勤於學究,這樣的日子,是他當年一直嚮往着的。

甄堯知道自己二哥的才學,幾乎不下於自己身邊的衆文士,當初外派出任郡守,治下的恢復與發展,都是緊跟於毋極之後。奈何甄儼自己不願當官了,甄堯也不『逼』迫。

如今二哥開口要隨自己攻扣長安,甄堯當下明白,自己兄弟二人的情感,並未被今日之事所影響。長安僅一地,兵所剩不過萬餘,將或許只有二三,但對甄堯而言,若要攻打的話,或許這將是他這一生,最爲困難的一戰。

甄堯清楚,甄儼同樣明白,否則不會開口這麼說了。甄堯想也沒想,點頭道:“二哥願相助堯,堯高興都來不及!只是長安一事,還只是小弟口頭之言,想要實現,還需靜待時機。”

兩兄弟在亭中一坐就是一個時辰,石桌上的茶水早就冰涼,看着天『色』不早,甄堯也就開口說到休息,如此二人才一起走向府中後院。

第二日醒來,甄堯照例穿衣準備去州牧府辦公,但眼睛透過窗子往外一撇,就看見自家小妹正在院中。穿上靴子,再披上一件外衣,甄堯起身走向房門。

深春初夏之際的清晨依舊微涼,甄堯走出屋門,來到院中將外皮披在甄宓肩上,開口道:“小妹今日早起,可是有事?”

“三哥,三哥昨日所說是真的嗎?”甄宓昨日在側門處偷聽了甄堯與幾位老人的談話,導致一個晚上都不曾睡好。輾轉反側之際,又是高興,又有緊張,是以今日天剛亮就跑來甄堯這,尋求事實真相了。

甄堯昨日也聽到了側門處的腳步聲,心道可能是有人偷聽,卻沒想到會是甄宓。現在甄宓找來相問,當即伸手『揉』了『揉』自家小妹的腦袋,點頭道:“堯何時會騙宓兒了!”

甄宓得到甄堯的肯定答覆,心中的悸動無可復機:“宓兒,宓兒真的不用再等多久,就能一輩子和三哥在一起了?”說話時,眼淚都要奪眶而出。

“是啊,我的傻妹妹!”將甄宓摟在懷裡,甄堯輕笑說道。

“宓兒,纔不傻!”嬌哼一聲,甄宓很是享受被自己三哥抱在懷裡的滋味,不再說話,閉上眼睛就靠着甄堯,耳邊傳來的,是甄堯心臟有力的跳動。

日子一天天過,當文宴之事在以戰『亂』爲主旋律的漢末漸漸淡去,毋極又有新的消息傳出。那就是伴隨着文宴中幾篇足夠享譽整個大漢的詩賦傳出,一個消息也在上流士族間流傳,那些由各方大儒所稱讚,並且爲之做賦的鸚鵡,居然準備賣了。

這自然是甄堯的安排,實際上,在他示意糜貞宣佈出這個消息之前,他就把這次文宴中不錯的詩賦選了出來,並做成了一本集冊。

其中有他自己‘抄襲’的和曹丕所作的詩,也有王粲乃至禰衡的長賦,以及幾位大儒的言談,還包括了毋極學府內幾個傑出學生的佳作。

而這本集冊的序,是甄堯自己親自寫的,字數不多,簡單的把文宴一事介紹一番,然後點綴了下幾隻鸚鵡的靈動與秀美。

寫這篇序,一是爲了更好的宣傳,二嘛,自然是給七子冠名。甄堯相信,若是這本‘靈鳥集’不失,那後來人聽到陳琳、孔融,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毋極七子’。

這本集冊,完全都是由紙張縫訂而成,翻閱較之竹篾優點多了不少。因爲涉及到各方各勢,也爲了接下來的炒作宣傳。甄堯一咬牙,便下令讓內城給他印了上萬冊。

漢末不是後世現代,一萬冊書,是十分誇張的數目。不過甄堯這書並不是拿去賣錢的,所以短短半月,一萬冊‘靈鳥集’便分送至大漢各地。

這時,甄堯所要的效果就出來了,各地探哨細作傳來消息,不管是哪州哪郡,只要是文士,就沒不知道‘靈鳥集’的,就沒有不知道鸚鵡這種神鳥的。

這其中雖有當初文宴宣揚的功勞,但不得不說,這本集冊,的確是此刻大漢,最新,最爲出彩的詩賦集冊。裡面每首詩、每篇賦,甚至是一些對話短句,都被衆多文士所津津樂道。

第一次掌控整個大漢文士輿論導向的甄堯顯得很是興奮,這就是他要的效果,訂製一萬冊書籍所花費的錢財,果然沒有打水漂。

甚至甄堯還知道,有些人自己沒得到,即便在朋友那看過了,也忍不住再借來自己重抄一遍,也好每日放於牀頭,醒來便能誦讀。

藉着這股文風,即便糜家商行十分低調的宣稱那些鸚鵡可以買賣,也有許多人上門打聽。而這所謂的‘低調”自然依舊出於甄堯的手筆,美其名曰保持一種故有的隱秘與特殊。

雖然現在一隻鸚鵡也沒賣,但這只是甄堯還在觀望罷了,只要這股鸚鵡風再在大漢刮上一陣,那寵物業將在大漢立足。

而當初參與文宴的大儒士子們知道這消息後,一個個的也是膛目結舌,就連學府內的孔融等人也多次詢問。甄堯自然不會把自己當初開辦文宴的目的說出,只說糜家看上了這股‘鸚鵡風”並且與自己商量着賺錢的事,而自己也答應了下來。

這種託詞儘管不能讓衆大儒滿意,但對現在甄堯所做也甚感無奈,當下也就不再過問,一門心思呆於學府,悉心教導膝下學生。

大儒們不追究,那些因爲‘靈鳥集’得益的文士就更不會在這時候跳出來與甄堯唱反調。如三曹之一的曹丕,原本他在曹家人當中,文學才能一直被視爲弱於曹植的,但經過這‘靈鳥集’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他已然超越曹植,隱隱有與父親比肩的名氣。

而剩下的小魚小蝦們,雖然也有不少出來抨擊甄堯這種商賈銅臭作風的,但終究只是少數沒多大影響力的人,他們就算再怎麼較勁,也無法與當下大漢所形成的輿論風向作對。

而這時,毋極又傳出第一隻鸚鵡被賣出,得到它的是冀州某士族子弟,花費了萬貫錢財,終於買到了一隻靈鳥。

百姓是八卦的,他們熱衷於口頭相傳這種奇聞妙事。一隻小鳥,被人用萬貫錢買了回去,這在普通百姓看來,買小鳥的人,肯定是家中錢財多的都要發黴了。

當然,這則消息依舊是甄堯假傳出去的,事實上鸚鵡炒作到這種地步,雖然可以賣很高的價錢,但要上萬錢財,恐怕還有不小的難度。畢竟一匹良駒,也只要千貫。

甄堯自己的炒作就到此爲止了,他每天要忙的事情多得很,自然不會爲了這種商業小事一心『操』勞。而一直看着甄堯炒作,並接手這項商事的糜貞,也十分的興奮的向其保證,在年底,一定給甄堯賺到足夠來年出征的軍費。

而在這期間,也有不少有趣的事情發生,比如禰衡,他跟着曹丕去了曹『操』那,但因爲曹『操』的用人機制問題,和曹『操』面對面的辯論。而後更是開口罵了曹『操』,以及麾下文武。

捱了罵,但因爲對方的名氣不小,曹『操』卻不能拿禰衡怎麼樣。心中不爽之下,乾脆把禰衡派去出使襄陽。他曹『操』打下南陽後,還沒和荊州方面交涉的。

禰衡如歷史上那般去了劉表處,本來若是換個使者,劉表或許就要殺他泄憤了。好不容易張濟叔侄走了,他準備收回南陽,現在曹『操』又鵲巢鳩佔。

不過劉表素來看重名士,而禰衡在‘靈鳥集’中,也被甄堯稱爲‘建安狂儒”有着如此稱號,劉表乾脆將禰衡留了下來,在襄陽聽用。

而到了襄陽,禰衡這個外來儒士,自然被荊襄一地的士子們排擠。狂士就是狂士,再次與荊襄一地的文士們開戰,並將戰火引到了荊州之主,劉表身上。

劉表這時才知道爲什麼甄堯、曹『操』都不用此人了,這種『性』子,想用也沒辦法用。不得已,再次將他外調,送去江夏給黃祖當文秘去了。

禰衡終究是走上了如歷史一般的道路,而這時糜貞丫頭,已經開始與諸多買家見面,並且成功銷售了兩隻,被調教的足夠聰慧,足夠吸引人的鸚鵡。

兩隻鸚鵡,雖一隻都沒賣到萬貫,但加起來,卻是足足一萬三千貫。以冀州如今五十貫錢換一錠金換一百三十石糧食的物價,這就是三萬多石糧食了。而三萬石糧食,足夠毋極五萬兵馬吃用半月之久。

這僅僅是兩隻,還有十幾只同期的鸚鵡等着出售,而之後還有不少糜家商行外派的人,於各地尋找鸚鵡。甄堯聽聞之後,不禁長嘆,或許不用到明年,這小丫頭就可以給自己湊足出征軍費了。

而當甄堯把此事當做飯間談資告訴衆女時,就連對商事最不感興趣的蔡琰也感嘆道:“糜貞妹妹行商本事果真厲害。”

轉眼間,就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中秋,甄堯正在院中與衆家人賞月,卻被麾下的傳令兵擾了興致。傳令兵來甄府,只是向甄堯報告,郭祭酒有急事稟報。

無奈,甄堯只能前往宜春院,這裡自從郭嘉開始培訓舞女之後,就成了兩人商談秘事的場所。來到勾欄後院,很快就被引入密室,並見到等待自己有段時間的郭嘉。

甄堯也不講究,隨便扯過一個軟墊坐下,便問道:“奉孝如此着急,可是發生了什麼?”

郭嘉頷首:“長安處,有女間傳來消息。天子似乎寫下了一份血詔,請各路諸侯救援。”

“血詔?”聽到這兩字,甄堯很自然的就往‘衣帶詔’事件上琢磨了,之後聽郭嘉細說後,更是連連點頭,雖然和前世歷史上的‘衣帶詔’有所差異,但本質都是一樣的。

“近日長安連連有朝臣被李儒迫殺,恐怕都是被此事所牽連。”郭嘉搖頭輕嘆:“而有傳言,這血詔已經傳出長安城,目前也不知是被送往大漢哪處。”

甄堯聞言面『色』一沉:“奉孝之意,是會有其他人乘此機會出兵長安?”

郭嘉苦笑點頭:“若天子足夠聰明,便不會傳信與主公,而是會選擇一個較爲勢弱的諸侯。如此,他才能逃得長安的生活。”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說甄堯的勢力太大,已經讓天子顧及,怕來了毋極,依舊還是被圈養的下場。

“會是曹『操』?還是馬騰?”在甄堯想來,如今大漢除去自己外,與長安相近的幾個諸侯中,就這兩位勢力算是不錯。而且兩人中,曹『操』有足夠的智慧看出得到天子的好處;而馬騰,對天子還是保持支持態度的,同樣有可能出兵長安。

本來獻帝想要脫逃,去找同爲漢室宗族的劉表或劉璋最爲合適,奈何兩人一個被曹『操』奪了北邊門戶南陽,一個被張魯堵在蜀中,都不可能有作爲了。

郭嘉繼續開口道:“主公,唯今之計,只有我等僞造一份血書,並效仿當日討董之勢,引各路諸侯會盟於潼關,才能在長安一事上佔據主動。”

難怪郭嘉這麼晚找自己,而不選擇明日早上去州牧府說。像這種造假的事情,還真不能讓多餘的人知道。這也虧得郭嘉敢想,至少甄堯第一時間沒想着造假,只想改如何從半路把血書截下來。

“僞造血書未嘗不可,”甄堯『摸』着下巴想了想這法子的可行『性』,最後開口道:“只是如今毋極後備糧草、輜重不足,軍營中新徵兵卒亦還在訓練,即便傳出血書,又該如何出征?”

郭嘉速有急智,而且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聽到甄堯的顧慮,當即回答道:“主公無需調動太多兵馬,只需五千騎即可。主公可宣出血書,並統領五千騎南下前往潼關,彙集潼關、洛陽兩地兵馬,雖不多,亦足夠一戰。”

()

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300章 玉石雕第375章 劉備營內第420章 出征在外的年末第181章 又是送女兒的第47章 見盧植第395章 此琴爲誰鳴?第302章 絕處逢生第396章 破西羌,馬孟起之威第389章 不招待見第406章 奪益州,戰虎牢第416章 演戲、看戲第218章 萬軍闖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129章 許、陳入毋極第374章 袁紹敗,幷州戰終第93章 驚蛇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137章 張繡叫陣第158章 甄宓請胡昭第273章 望風而降第304章 踏平草原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102章 廣陽城內第347章 荊州算計第339章 宜春院的故事多第438章 鬥智,亦鬥險第314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58章 回毋極第408章 汜水關內高覽不屈第310章 血染成河第65章 不願染血第86章 燒山開礦第396章 破西羌,馬孟起之威第424章 曹家二將落網第233章 領冀州,右將軍第386章 受制於人第389章 不招待見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326章 呂布訪毋極第25章 入涿縣進張園第187章 天香樓的酒壺第71章 笑料罷了第148章 見孫堅第431章 ‘毋極’號三槳座樓船第319章 草原戰事終第340章 流言可畏第130章 州牧府夜宴第31章 回師第345章 臧霸圍北海第265章 佈局收官第394章 不會作詩使人愁第121章 肉湯第85章 鐵礦山第168章 人中呂布第364章 細說江東戰船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132章 都給我滾第432章 蜀中生亂第111章 城下鬥將第299章 兩難斷第55章 張寶隕第167章 進退兩難第225章 生擒第98章 往事回憶第123章 城內散糧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165章 毋極戰事了第314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370章 再戰汜水關第235章 有子名‘甄昂’第379章 冰牆幽火第332章 又是兔子惹出來的事第93章 驚蛇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416章 演戲、看戲第209章 戰前第213章 威武的大戟士第229章 亂亂亂第349章 甘興霸第131章 潘鳳爲媒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351章 五奚蠻兵出第110章 萬馬奔騰烏桓騎第50章 劉備入營第182章 山道詭異第233章 領冀州,右將軍第212章 倒打一耙第331章 秋獵第98章 往事回憶第400章 堅壁清野?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431章 ‘毋極’號三槳座樓船第76章 縣丞之選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87章 金礦守衛第38章 攻堅戰第247章 別來無恙第106章 算計與被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