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江州風雲起

建安十年,北征高句麗、三韓的大漢將士凱旋而歸。甄堯在忙着安置公孫家衆人時,還不忘向天子請奏,爲麾下將士邀功請賞。

而五日後,曾今爲甄堯請旨而設的平州撤銷,重歸幽州。劃出樂『浪』一郡,與新入大漢的句麗郡、沃沮郡以及辰韓三郡,併爲大漢第十四州,『潮』州。

與此同時,郭嘉、賈詡等人也極力宣揚甄堯爲大漢開疆擴土的功勞,並在一定程度上將天子給淡化。而沒過多久,文檄下發大漢各州郡,一副要與天下同樂的事態。

這種時候,也沒有哪個諸侯在起戰事,一個個的都在消化甄堯帶來的震撼,並且暗中準備。

對於公孫家,甄堯以天子的名義撤了遼東太守的職位,但也給公孫康在朝堂中安排一個閒置。而公孫恭,雖說甄堯沒有殺他,但也將其下放至麾下礦山,當開礦工人去了。

而當大漢從開疆擴土的樂事中回覆往常時,荊州與江東,不可避免的再次發生戰事。江夏一地,對兩家而言都太過重要,荊州不將其奪回自是寢食難安,而孫權好不容易對外做出了點功績,更不會輕易退讓,一場大戰,就在衆人的注視下發生。

而除去孫劉兩家外,曹『操』依舊龜縮於兗州『舔』舐傷口。奇襲洛陽不成,讓本就勢弱的曹『操』更加頹勢,兩州存糧、輜重消耗過多,讓曹『操』想要徵兵都十分困難。

“主公,荊州戰事看似惡戰,實則孫劉二人都爲真的較勁,其中似乎有詐。”州牧府內,距離荊揚都比較近的兗州,很容易得到更具體的戰報。荀彧一邊分析着,一邊輕聲開口。

曹『操』略不可查的點了點頭:“文若有何看法?”

“若有彧爲謀,當是以江夏爲餌,實則進取南陽。”荀彧不敢肯定,但他說的都是他自己的想法,也是目前孫劉兩家最可取的法子。

江夏內外時時刻刻都有重兵,而且一直都是小心提防,不論孫權還是劉磐都不好在這裡動手。但若是換個目標的話,反而能有奇效。要知道,荊州也是富庶之地,好的地盤也是不少。

“南陽。”曹『操』將這個地名唸叨一句,這塊地本來是他的,而他在南陽上,也投入了很多。

對於南方戰事,曹『操』也只是隨意琢磨,畢竟這還牽扯不到他頭上。不過荀彧的話,卻很有道理,至少在荊揚一地,不少人和他是一個心思。

“主公,江陵兵馬已然集結完畢,只等襄陽兵馬前去會合,便可順江直去,攻打巴郡。”荀彧猜到了大概,卻沒能清楚細節。不錯,雖然劉磐打江夏只是一個幌子,但他的目的也不是南陽,而是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益州。

向劉磐出此策的是徐庶,而劉巴也點頭同意,不過在同意的基礎上,不忘提醒道:“主公,我等兵馬一旦出動,必須於兩月內攻下成都。時日若長,江東必會有所察覺,到時等其領兵過荊南,斷去兵馬糧道、退路,荊州必危。”

劉磐默默不語,這個計策很是冒險,但現在他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哪裡可能不冒險。就像坐在一邊的諸葛,卻是沒有半點言語。

諸葛亮從心底而言,是反對這種冒險輕進的軍事行動的,可是他之前在江夏一戰上的部署,顯然是失敗了,所以他的建言劉磐不一定就會全信。

再者,益州也是諸葛亮爲劉磐謀劃的稱霸拼盤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要是能拿下益州,劉磐便能圖謀大事。正因此,諸葛即便心底不喜,也沒有把表情寫在臉上,只是默默的看着。

劉磐相比老邁的劉表,決斷可就麻利多了,事情既定,立刻下令將士半夜出城。此次出征益州的襄陽兵馬,自然是由徐庶率領,不過在他身旁,還有一位身材高大,方臉短鬚的將領。

魏延,是徐庶在草根裡無意中發現的人才,雖然沒有經歷過大陣仗,但對戰事有一種天生的嗅覺,而且領兵御下的本事,很有自己的特『色』。在荊州人才奇缺,尤其是武將稀少的境地下,魏延雖無資歷,但也能充當軍中副將,領兵征戰了。

順江直下,第二日午飯過後,就已經到了江陵。在江陵城,衆人並未有太多停留,又是在夜晚,文聘、徐庶、魏延三人,共領兵馬四萬,出征益州的西面『門』戶,巴郡。

荊州西征,而此刻鎮守在江州的張頜,卻沒有半點消息,直到臨江被破,荊州兵馬已經快要順水直達涪陵時,才堪堪接到信報。

“『混』賬。”巴郡大半地盤被人打了下來,張頜氣的要罵娘。他真想問問,自己每日派出那麼多哨探是做什麼吃的,連戰事的發生、城池被奪都沒點音訊。

這也不能怪麾下探哨,要知道益州基本上是沒有戰事的,即便徐晃領兵入蜀,也只是在廣漢一帶動了武力。相比不安定的北邊,江州雖說是『門』戶之地,但卻有好幾十年沒起戰火了。

在這種環境下,兵卒的警惕『性』自然不高,帶着張頜的命令出去巡查、刺探,大多也是敷衍了事,這不怪張頜統兵能力差,而是特殊的地域『性』,所造成的現狀。

想要在接下來的戰事中戰局完全的主動,已然是不可能的了。但好在只是丟了地盤,手中兵馬還都在城內,張頜也有信心憑藉江州的糧草、軍械,將來犯之敵擊退。

所以發了一通脾氣之後,張頜便寫了一封戰報遞往程度,讓黃權等人知道,有敵人來犯了。至於要不要再往毋極上報,那就不是他張頜的事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迎敵。

長江的上游,年輕氣盛的魏延,已經受夠了戰船上的風吹,找到文聘,抱拳道:“將軍,江行逆流,消耗太多時間,末將願領兵三千,從陸路,突襲德陽,直『逼』成都。”

文聘看着眼前比自己還要壯士的驍將,也是一陣感慨,暗道此人勇武不在黃漢升之下,可卻又太過倚仗勇略,還要敲打敲打啊。

“奪取成都,”笑了笑,文聘搖頭道:“文長可知,如今益州之主是誰?”

“自是毋極甄堯。”雖然荊州離冀州很遠,但這種簡單的問題,魏延還是清楚的。

“那便是了。”文聘轉身,望向成都方向,笑問道:“文長之勇,較之聘亦強三分,奇襲德陽自是無差,便是兵圍成都,也未嘗不可。”

“但即便文長兵圍成都又能如何?要知道此地已然不是劉季『玉』的益州,即便你將成都打下又如何,未能將張頜兵馬剪滅。他只消斷了我軍退路,便能將你我置於死地。”

說完這句話,文聘頓了頓,然後扭過頭,似笑非笑的問道:“如此,還想奇襲?”

魏延沒有思考這麼多,他只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打下成都,但打下之後該怎麼辦,他還沒來的及考慮。當下被文聘問的面『色』一紅,卻是識趣的不再多提奇襲之事。

江州城依水而建,南面是滾滾長江,而東面則是內水墊江。天然的江水護河,讓江州成爲少數的幾個,難以攻克的城池。

事實上,此番西進入蜀,最大的麻煩也就在江州,只要把江州圍困,並擊破張頜率領的兵馬。其餘蜀中將士,完全不在文聘眼中。到那時,或許就能用一用魏延的勇略了。

當文聘三人乘着戰船,兵臨江州城外,張頜已經在周圍做好了充分的部署,水寨大『門』緊閉,其中可以看到不少戰船,而護河中,也多有礁石、倒刺,就是爲了給荊州戰船添堵的。

巴郡突發戰事,讓鎮守成都的黃權、董和等人同樣吃驚,不過吃驚過後,便立刻派出兵馬前去支援,領兵將領便是蜀中兩位年長大將,嚴顏與吳懿。

大戰爆發,黃權等人也沒膽子不上報,很快信使便將消息帶入長安,並繼續向東北進發。而此刻,江州的戰事纔剛剛開始,文聘已經開始與張頜爭奪起長江上游、墊江支流的控制權。

“先生,益州被攻,我等便是想要前去支援,也是鞭長莫及,該如何是好。”雖然很久沒有跟着甄堯身邊了,大要論武將中誰對甄堯最爲忠心,那依舊是張飛無疑。剛得到巴郡戰報,就急匆匆的跑來追問沮授。

沮授如今已步老年,哪經得起張飛在耳邊吵嚷,苦笑着讓張飛先安靜下來,抿了口茶水,才緩緩開口:“荊州兵馬攻入蜀中,路途遙遠,且不佔地利。江州有儁乂駐防,成都有衆多蜀將,如此有何擔憂?”

“可,可若是有何變故?蜀中將士多是貪生怕死之輩,何以道哉!”張飛顯然對益州的那些個將領很沒信心,畢竟他親自攻打了蜀中,知道是什麼樣的狀況。一州數十將,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這句話說出,沮授沒什麼感覺,但是在一旁的張任可就有些尷尬了。雖然他自己本身也對蜀中某些將領很是不恥,但他怎麼說都是從蜀中出來的,這會張飛在說‘孃家人’壞話,他只得充耳不聞,就當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益德,莫急。”沮授略微皺眉,隨後開口道:“此事並無危機,但荊州來犯,卻還是要給予還擊。我等可書信於主公,請戰南下,直攻襄陽。”

“好,就打他的襄陽!”張飛從來都是好戰分子,一聽有仗打,而且還是打荊州州治,立刻來了『精』神。一旁張任也是兩眼發熱,顯然也對此頗爲『激』動。

“不過,在在此之前,還要寫信送往涼州,探探馬騰的心思。”沮授一面說着,雙眸閃過莫名的『精』光。主公將馬超請去毋極,但馬家並沒就此擺平。

張飛、張任並不懂這事與涼州能有什麼關係,但能有仗打就好,其他的不用他們『操』心了。

快馬如飛奔使出長安,只不過兩日兩夜便已到了漢陽。書信遞給馬騰,後者看完後,卻是深深皺眉。信中沒有什麼話,只問馬騰願不願一起出兵,攻謀荊襄。

將兒子、侄子等人招來,馬鐵看完信件後,抱拳道:“父親,不若答應他沮授,待我等領兵至長安,先將長安拿下。”

馬鐵是馬騰小兒子,一心想和兄長馬超一樣殺敵立功,由此念實屬常理。但馬騰如何能這麼做,只見馬岱立刻開口:“使不得,如今大兄尚在毋極,我等若當真出兵,大兄危矣。”

“此信用意,乃沮授試探我涼州,爾等以爲,該如何?”馬騰深深皺眉,大漢趨勢已經明顯,而他也沒有爭霸之念,只望能以割霸之能,顯先主之威名。但如今看來,就是想安於涼州,也未嘗能如願了。

衆人沒接話,過了許久龐德才抱拳道:“主公可回信,涼州兵馬無力遠征,送出戰馬萬匹,以作資助。如此,可讓沮授及毋極那位安心,也可保得孟起無憂。”

“罷了,罷了。”一封短信,便讓馬騰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無力的擺了擺手,低嘆道:“便依令明之言,送些涼州戰馬與長安。”

涼州馬騰做了出了選擇,並且很快就有信使來到長安,這時沮授纔剛剛安排完出征事宜。當得知馬騰無意出征,並送來戰馬時,嘴角略微上揚,眼中多了分欣慰笑意。

雖說是遠征,但長安兵馬也不可能都派出去,因爲涼州的態度,沮授也放心張飛、張任兩人一齊出徵,領兵兩萬,過潼關,兵發南陽。

“士元,探哨來報,荊州已然西征益州,這可是你所提及的諸葛孔明之策?”在建業城內,一直盯着荊州動向的孫權,在得到了最新戰報時,便將周瑜、龐統等人找了來。

因爲江夏之戰部署卓越,龐統也順利的進入了江東孫權的核心文武之列,見主公問話,立刻躬身道:“諸葛用兵謹慎,每每出兵必做出萬全準備。似奇襲江州這等險招,卻不像諸葛的算計,應當是他人所爲。”

作爲諸葛的對手,龐統還是很瞭解他的,搖了搖頭否定了孫權的猜測後,笑着說道:“主公,荊州已然暴『露』其目的,我等也可按計劃行事了。”

孫權聞言,面『色』不由欣喜:“此言甚善,公瑾,兵馬可都準備妥當?”

“主公放心便是,丁奉、淩統二將已然待命,只等主公軍令行事。”作爲江夏之戰的另外兩位受益者,這兩個小將也都開始展『露』頭角,儼然成爲江東新一輩的領軍人物。

“甚好,此番定要奪下荊南四郡,合圍江陵。”孫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只要給他機會,他一樣能夠做到向外拓展地盤。如今,屬於他的機會來了。

而當各州各郡因爲荊州兵馬南征而跟着變動時,江州城外,張頜已經開親自上戰陣了。手中可用兵卒雖有三萬,但其中『精』銳,卻僅僅只有五千大戟士,這還是從毋極調來的,不得不說,益州兵馬的戰力,較之冀州差了不止一個層次。

而習慣於指揮冀州兵馬廝殺的張頜,眼看着麾下兵卒不斷的出現大傷亡,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提起兵器衝殺,城頭、城外,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雨水滴滴直落,到了深『春』、初夏時節,像巴蜀之地就開始連天的大到暴雨。暴雨對雙方將上都有一定阻礙,唯一不受影響的也只有大戟士了,因爲身着重鎧,再怎麼下雨也不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平衡,甚至還有少許優勢。

下雨天,很容易心煩,何況張頜還是守城勞累一天,回到太守府時,整個人都要散架了。而剛剛領兵來援的吳懿、嚴顏同樣受不了,年紀這麼大了,還得冒雨廝殺,不生病就是萬幸。

“這麼大的雨,怕是內水又要漲了。”嚴顏作爲益州本土的老臣,自然清楚大範圍持續降水會有什麼影響,眉目中,滿是煩悶。

“漲水?”屁股剛剛挨着坐墊的張頜身子猛然一震,立即站了起來,眼睛直瞪着嚴顏:“嚴將軍,如今墊江水勢如何?堤壩可會崩塌?”

“潰堤?”嚴顏本來是自顧自的嘀咕一聲,但是張頜如此說,他立刻就想到一件事,堤壩若崩潰,那結果會如何?再往下想,卻是直冒冷汗了。

“墊江堤壩處守兵不過三千,”張頜倒吸一口氣,沉聲道:“二位將軍,頜今夜親往堤壩處駐防,江州便『交』由二位駐守。只守不攻,有頜帳下大戟士相助,應當無礙。”

嚴顏與吳懿相視一眼,搖頭開口道:“儁乂乃是江州主將,怎能輕離城池,堤壩還是讓由我二人去守吧。”

“不需再爭了,頜獨去便可。”張頜這下也顧不上休息了,冒着大雨又跑出來廳堂。

而此時,甄堯也纔剛剛接到江州被攻的戰報,也知道了沮授派出了張飛、張任,前去攻取襄陽。將賈詡、郭嘉二人找來,商量着應當如何應對。

“主公,或許一戰可定兗、豫,沮先生恐怕就是打着這個算盤。”郭嘉眉目稍動,便有了考究:“聲東擊西之策,他人能用,主公亦可用。”

賈詡沒有多說,僅僅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的想法與郭嘉一樣。甄堯聽罷也是一陣『激』動,攻打兗、豫,他可是爲這個準備很久了呢。

可還沒等他與郭嘉二人商量出個細節部署,便有傳令兵來跑,稟報道,有外邦使臣來訪。

……

()

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87章 金礦守衛第164章 合而擊之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388章 ‘兄妹’新婚夜第200章 改進紙張有眉目第229章 亂亂亂第309章 等魚上鉤第5章 箭殤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374章 袁紹敗,幷州戰終第143章 破胡軫第381章 真假血詔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271章 不世功勳第252章 命大才是關鍵第379章 冰牆幽火第242章 主公,清河危矣第330章 長安有使來第398章 馬超被耍第385章 戰局轉,惡來殞命第63章 一隻兔子引出的事件第228章 身孕第329章 貂嬋教舞姬第238章 又是官匪合謀第344章 二喬心思第67章 封賞終定第149章 汜水關下第380章 一隻賣價萬貫的小鳥第395章 被暗擺一道的法正第264章 白嫩的糜貞第236章 甄宓要及笄了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341章 鉅鹿險第179章 勾欄門前是非多第16章 特殊的承諾第322章 去給我說媒吧第20章 輕鬆取城第64章 父子語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7章 首戰勝第396章 破西羌,馬孟起之威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第6章 克敵第117章 劉虞論烏桓第63章 一隻兔子引出的事件第141章 甄堯論良將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17章 陰謀?陽謀!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326章 呂布訪毋極第66章 論功行賞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319章 草原戰事終第399章 益州風雲第424章 曹家二將落網第339章 宜春院的故事多第90章 賊將授首第433章 嘉陵有南蠻第312章 垂下的髮絲第152章 李儒再出招第130章 州牧府夜宴第165章 毋極戰事了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186章 四女見面第324章 議組女子近衛軍第167章 進退兩難第2章 府內械鬥三國第一妹控第381章 真假血詔第441章 隱患盡除只待天時第3章 困縣丞收兵馬第141章 甄堯論良將第409章 水淹?第76章 縣丞之選第42章 誘敵之計第34章 水資源的問題第12章 爲何不敢種地第107章 再破賊軍第111章 城下鬥將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50章 會盟第338章 和咱太守耍一個勾欄第128章 何進伏誅第332章 又是兔子惹出來的事第354章 陳家元龍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423章 甄家的戰爭力量第56章 俊傑齊聚第145章 論盟軍第112章 連斬五人第370章 再戰汜水關第220章 弩陣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16章 不失忠義第203章 昭姬妹子當先生第201章 紅麻與竹子第383章 趙雲,我要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