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

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

袁術口中的評書,是王羽爲了控制輿論搞出的新事物。

漢朝還沒有成型的小說戲劇,只有志怪傳奇之類的東西,故事可能很有趣,但描述的文字過於言簡意賅,韻味和文學性足夠了,普及性卻很差,大多數人就算有人解釋,也只能聽個一知半解。

談不上發明,王羽只是在文學領域上小小的推動了一把,新式的評書就營運而生了。

負責此事的是禰衡,這位王羽麾下的第一罵手不光會罵人,他的才學和口才都是很不錯的。對王羽的敵人,他可以極盡嘲諷之能,嬉笑怒罵,皆入木三分,反過來,對王羽,他也是屬於腦殘粉那個範疇的。

一粉頂十黑,何況還是這麼個重量級的擁護者?

王羽隨口描述的文學形式,被禰衡迅速吸收,很快發揚光大,在青州已是蔚然成風。此番他做爲副使和魯肅一起來壽春,主要的職責不是談判,而是做推廣來了。

先前袁術府中那個消息靈通的僕從,之前一段時間的任務,就是在使館伺候,在淮南名士上門拜訪魯肅、禰衡的時候,借職務之便,旁聽過幾次。

在此之前,消息傳播的很慢,都是統治階層先得到消息,然後向名士圈中擴散,之後由高門世家府中的僕從,或是行走各地的商人一點點的傳遞到民間。百姓沒有能力,也沒有熱情去了解外界的信息,所以就有了後世所說的民智底下,地方閉塞。

但現在。新的輿論推廣模式改變了一切。

在青州,對外界消息的敏感度。已經和宋朝時有些相近似了。在壽春的時間還短,但影響卻不小。上至袁術這樣的公卿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各種評話故事都有流傳。消息流傳之速,使得探聽消息的人都大吃一驚。

江東,秣陵。

“會不會是假情報?”吳景的眉頭皺得很緊。

江淮的變亂,本來與江東並沒有多大關聯。憑藉大江阻隔,青州兵鋒再盛也打不過來,孫策軍的最佳策略就是先平江東,後顧無憂之後。再集中力量,陳兵江畔,或者先沿江攻取江夏,進圖荊州,或者等中原大戰打響之後,視當時形勢採取軍事行動。

實際上,就在王羽速敗劉備,平定徐州之前,大軍已經將矛頭指向了吳郡太守許貢。衆文武還爲了先對付許貢還是嚴白虎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孫策的軍事實力本就超過了許貢,再加上孫氏在吳郡的故舊親朋,平定吳郡之戰應該是很順利的。結果,就在這關鍵時刻。江淮消息傳來,孫策當即拋下了在毗陵集結的大軍,帶着千餘精銳返回了秣陵。

吳景有種不祥的預感。

對吳郡的攻勢暫停倒沒什麼。反正許貢是個外來戶,在吳郡沒有根基。給他時間,他也串聯不出什麼名堂來。就算他說服了嚴白虎。後者肯從老巢走出來決戰,也不是壞事,反倒是省了大軍征討的力氣。

他擔心的是孫策有可能做出的決策。

從未有哪一刻,吳景對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姐夫如此不滿過,要不是姐夫當年隨口亂說話,伯符怎麼會落下這樣的心病?

老婆是別人的好,兒子也是嗎?

伯符勇冠三軍,豪爽霸氣;仲謀少年老成,年紀雖幼,卻已經有了長者之風;其餘諸子雖然尚且年幼,還看不出什麼,可也都是將門虎子,哪裡需要羨慕別人?

吳景心中暗歎,文臺一世英名,但這件事畢竟是做錯了。

“不會有假。”張昭手捻長鬚,搖頭道:“袁術性貪膽小,雖然不敢與青州正面爲敵,但也不可能爲了青州奔走。王羽若當真以此設計,他即便不明着阻撓,也會在私底下做些小動作。壽春傳出的消息或有誇張之處,大體上應是不虛的。”

“……”吳景嗔怪的瞪了張昭一眼。

好歹也是名動江表的一方名士,怎麼這點人情世故都搞不清楚?看伯符這架勢,分明就是要渡江和未曾謀面的宿敵去決一勝負了,不想辦法勸說,還說什麼大體不虛?這不是火上澆油麼!

“吾意已決……”還沒等吳景想辦法轉圜,一直盯着輿圖看的孫策突然開口了,他頭也不擡,語聲如出鞘的刀劍般凌厲:“此乃天賜之機,吾將渡江北上,和鵬舉一決雌雄!”

吳景的汗刷一下就下來了,衆文武也都是身軀一震。

倒是沒人吃驚,以孫策的性格和眼下的江淮局勢,他會做出這樣的抉擇一點都不奇怪。宿敵在眼皮子低下耀武揚威,這種事如果還能忍,那他也不是江東小霸王了,只是這件事的牽涉太多,後果也太過沉重,讓大家不得不爲之心神震顫。

“伯符,此事還當從長計議啊!”這次發出勸諫的不是吳景,這位國舅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把姐姐搬出來幫忙了,說話的是老臣朱治。

“孫氏奮兩代之勇,方有今日之基業,那王羽勢頭正猛,江淮無人敢當其鋒芒,伯符迎而戰之,固見勇氣,可於大局方面,卻未免欠了考量……伯符當慎之!”

朱治是孫堅時代的老臣,資歷、地位都不比吳景差,在孫策附庸袁術麾下時,他更是明裡暗裡多方照拂,爲孫策起兵做足了鋪墊。所以,他說話也不用顧忌太多,直呼孫策的字,以創業不易相勸。

“青州兵馬雖衆,但鵬舉輕騎南下,帶的親衛卻少,吾也不欺他,只帶千餘精銳,驍將數員,光明正大的渡江邀戰。鵬舉自負豪勇,豈能避戰?若他真的避了,那也不過爾爾,吾又何必在意他?”

換成其他人,孫策肯定不會解釋這麼多,不過他對朱治還是很尊敬的,所以破例詳細解釋了一番。

“夫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繫命也,不宜輕脫。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內上下危懼也。”

至少在人才方面,江東軍已經成了氣候,朱治沒能勸動孫策,但他開了個不錯的頭,張紘緊接着就跟進了,引經據典的發表了一番見解。

見孫策露出了不以爲然的神情,老張知道這番大道理又被當成耳邊風了,他乾脆下了一劑猛藥:“主公雖視王將軍爲勁敵,可彼卻未必將主公放在心上。其坐擁數州之地,身負百萬之民厚望。若是有勇力者,都向其邀戰,他莫非也要一一應戰不成?”

說白了,張紘的意思就是,人家王羽地位很高的,不是隨便阿貓阿狗跑去挑戰,他就會顧惜名聲,一一應戰的。主公您雖然不是隨便的阿貓阿狗,但地位勢力都差了太多,現在跑去,人家不理也就不理你了,到時候舊怨不得消,反而又起新仇,何苦來哉?

這話說的雖然有理,同時也很誅心,孫策聞言,臉上頓時便漲得通紅,眼見着就怒氣勃發,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衆人都爲張紘捏了把汗。

“子綱先生此言不無道理,但若要王羽應戰,未必無法可想。”正這時,周瑜開口了,語氣淡然,如清風拂面,卻一下子轉移了孫策的注意力。

孫策被張紘說的惱怒,固然是張紘語氣不善的緣故,但更多的還是因爲被張紘說中了心事。他所以做出決斷後,沒有獨斷專行的過江,而是在秣陵召開軍議,就是擔心王羽不甩自己。

忠臣的勸諫雖然都有道理,可卻沒一個附和他心意的,搞得他有些惱羞成怒,周瑜這句話,來得非常及時。

“就知道你有辦法!”孫策欣喜道:“公瑾,既有良策,還不速速道來?”

周瑜雲淡風輕一笑,卻不急着獻策,而是轉向黃蓋問道:“黃將軍,當日酸棗會盟,你也曾與會,鵬舉與喬家的婚約可屬實否?”

wωω¸Tтkā n¸¢ ○

黃蓋皺皺眉,不太明白周瑜爲何突然提起這件事,答道:“倒是聽過一些風聲。”

朱治想了想,也附和道:“某在袁術帳下時,也曾聽其提起,說喬公偉本事不大,眼光倒是極準,早早的留下了引子,倒是給喬家找了個好靠山。”

朱治以爲周瑜要說些閒話岔開話題,有心幫忙,將袁術的原話學得惟妙惟肖,特別是那酸溜溜的語氣,惹得衆人一陣發笑。

“這就對了。”周瑜滿意的點點頭,轉向孫策,笑着一拱手道:“主公不須主動去尋王羽,只消趁夜渡江,奇襲皖城,然後聲言要迎娶二喬,即可達成心願。”

“奇襲皖城?”衆人都是失聲驚呼,連孫策也楞了一下神,皖城雖然不在袁術的控制下,但已經被其視爲禁臠,攻打皖城,搞不好就會演變成兩家全面戰爭的開始。

“袁術方面,無須多慮。”周瑜一臉平靜的說着:“正如子布所言,袁術性貪膽小,行事作風很有幾分猥瑣,只要主公奪城後,立刻張揚其事,就不怕他翻臉奪城,即便要奪,也是主公與王羽分出勝負之後。”

“原來如此,此計大善!”不等衆人思考其中利弊,孫策已然大喜,他拍拍周瑜的肩膀道:“待吾功成之後,正好於公瑾分娶喬氏姐妹,成就這段佳話!”

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9章 亂世之梟雄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第16章 復仇誰當先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第86章 河東會白波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第78章 真假難辨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82章 靈帝秘寶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第52章 煊赫洛陽城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第57章 拔劍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