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章 上課與筒車

徐盛在書院待了幾天,然後才離開。離開的時候還跟董明約定好了,過段日子再過來,採購一批曲轅犁。

董明答應了下來。

徐盛離開之後,董明仍然安心的給學生們上課。之前因爲劉備結婚、趙慈反叛的原因,董明一直沒在書院。眼下回來了,自然要好好上課纔是。

第一節課就是驗收了他們的功課,如何改善書院山腳下那一半不太好耕種的耕地。學生們的給的解決方法也簡單粗暴。

шшш _tt kan _¢o

地力不足的,直接安排上了肥料,同時還提出了輪種。除此之外,他們還想了一個更有意思的辦法,那就是從別處挖草、樹根、樹葉等,熬製成肥料,澆在耕地上,堅持幾年貧瘠之地也能變得地力肥沃。

至於另外一部分,他們做的也很簡單,能把水抽乾的就抽乾,不能抽乾的就往裡面加水,改成池塘...

尤其是把窪地變池塘的傢伙,簡直就是個邏輯鬼才。

不過董明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只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教學生嘛,本就是個高成本的事情。

“功課做得還不錯,大家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不過一定要做好詳細的規劃,到時候報給戲....哦報給劉威就行了。”

戲志才已經走了啊。

學生們應下來。

董明繼續道:“行了,咱們接着上課吧。大家翻到《解決糧食問題》這一課。說起來,咱們一直都在聊這個話題,並且也做出了一些實打實的東西來。比方說曲轅犁、新式制肥法等。這節課,爲師給大家詳細聊了一下,糧食問題的解決到底有多重要,又該如何解決....”

“在技術達到某一個階段之前,人口的基數是保證文明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我們眼下的這個時代,如果說一個文明總人口不到一百萬,那麼,它不僅修建了不好了萬里長城,還可能發明不出來冶金技術等製造技術。”

董明頓了頓:“這是因爲大多數的勞動力都被束縛在土地上,他們需要在土地上努力勞動來滿足文明的延續。只有少數人在從事農業生產以外的工作,這種中間再去除掉手工業、建築業等,從事技術研究和發明的人就更少了。”

“這樣,文明的發展就會極其緩慢甚至進入停滯....”

“因此,人口基數是一切發展的基石,那麼如何提高人口基數呢?這既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了:糧食是限制人口數量的最大因素。”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糧食產量呢?爲師認爲,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灌溉、勞動力、種植技術。”

董明說到這裡,聲音大了起來:“灌溉,換句話說應該是水利工程。早期的文明發展,都靠近大河流域,比方說我們炎黃子孫。但就算如此,水利工程的灌溉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舉兩個例子,一者是都江堰,一者是鄭國渠。”董明笑道:“先說鄭國渠......”

董明抑揚頓挫的聲音飄蕩在課堂上,學生們則聚精會神的聽着。在漢末這個時代,明德書院似乎成了一方淨土。

就在明德書院上課的時候,新野城的作坊裡,高尚和譚木匠兩個人又搞出了新的東西。也不能算是新的東西吧,他倆根據畢嵐發明的翻車,做了一定成都的適用於南方自然條件的更改。這種更改,怎麼說呢,大概是做出了筒車吧。

這玩意董明在課堂上提過概念性的東西,同時在《算學》這本書中,也出現了大概的論述。不過那是以水車爲例子來說的。

高尚在研究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畫了一張草圖,就樂呵呵的跑來找譚木匠。眼下譚木匠等人也是今非昔比了,每個人手底下都至少有二三十個學徒。

本來他在研究火藥武器的事情,可是眼下被困在了材料上。這個方面他也沒什麼研究,去問董明,董明讓他等等,先去研究別的。

於是乎他就搞出來了這玩意。

筒車,應該是隋朝時期出現,唐朝開始盛行。高尚和譚木匠鼓搗出來的這玩意,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製作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首先,做一個大轉輪,在轉輪上裝一些竹筒,使筒口朝着轉輪前進的方向(也就是水流的下游方向)。竹筒與筒車的軸呈45度左右的角度,這樣可以使得在倒水時,倒向筒車的側邊(便於水槽接水的位置)。

使用的時候,將轉輪浸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大約四五尺深,便於給水。在筒車軸心靠後約1.0米的位置(高度比筒車頂部低一些)裝一個流水槽。

筒車的水輪直立於河邊水中,輪周斜裝若干竹木製小筒,最多的可以裝四五十個竹筒,但是他們做的這個比較小,只有十二個竹筒。

利用水流推動主輪;輪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滿,至頂傾出,灌入流水槽,導入渠田。

高尚和譚木匠搞出來之後,嘗試了一下,想過還不錯。雖然效率很低,但是不需要其他動力,可以日夜不停地運轉,已經足夠了。

“譚老,這東西算是成了吧?”高尚看着不停運轉的筒車,笑着問一旁的譚木匠。

譚木匠聞言摸了摸鬍子回道:“應該是。不過這給水量不足啊。”

“再做大一些,轉輪大一些,竹筒也大一些,再多加一些竹筒,這樣給水量就上來了。”高尚分析道:“不過這樣的話,製作難度會變大。”

“還有一點。”譚木匠補充道:“木材還是要換,不然的話不耐用。”

“這個咱們可以再試驗一下,找一種使用且便宜的材料。”高尚回道:“對了,聽說你們最近在改曲轅犁?”

譚木匠點點頭道:“沒什麼頭緒。之前先生過來說,以後要適應大農場化的生產,讓我們嘗試一下,能否製作出適用大農場的耕犁。”

“大農場?”高尚楞了一下:“老師好像沒提過啊。”

“他就是之前來過一趟,隨口一說。老頭子趁現在還有把子力氣,所以想試試看能不能走出來。”譚木匠笑了一下。

“譚老,最好還是先問一下老師大農場是什麼意思,還有就是可以問一下老師如何去改進曲轅犁。”高尚小聲說道。

“也對。”譚木匠笑道。

......

書院這邊,董明仍然在上課。

“通過鄭國渠和都江堰這兩個例子,咱們可以看出來水利工程對於農業生產的巨大作用。當然水利工程的作用也不僅限於農業生產,還包括運輸、調節氣候等。這些咱們先不談,繼續往下說。”

董明掃視了一眼學生,道:“有了水利工程之後,糧食的增產還需要革新的農具和使用畜力。耕犁就是人類農業文明發展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耕犁的出現,使得我們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我們可以種植更多的農作物,開墾更多的耕地,然後養活更多的人口!這就對文明的發展有了正向的作用。”

“人口變多,那麼勞動力就會變多,勞動力變多糧食產量就會增加,糧食產量增加,人口數量又會進一步提高!”

“其次就是畜養牲畜!豬馬牛羊狗等馴化,使得我們的農業生產更加的輕鬆和多樣化......”

192章 來自何皇后的惡意186章 宗正劉焉打算搞事情了235 科考(二)381章 魯肅、荀彧270章 大朝會315章 劉宏,不行了171章 雷管169章 黃忠的求助163章 穿越衆都是無賴378章 一團亂麻216章 無雙王越044 馬明的眼淚194章 亂麻089章 石灰岩和飛虹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279章 劣勢414章 鼓勵生育的討論和解決辦法127章 孫挺的野望376章 放榜332章 武舉160章 破案087章 作坊105章 炸爐了299章 王斌出籠!030章 四柱記賬法043 光和六年二月(感謝本座玄清的打賞)327章 簡雍明悟、荀爽古怪105章 炸爐了016章 新徒弟301章 燕人張飛、九原呂布!242章 前三甲159章 藥到病除241章 放榜263章 四千萬錢197章 董家055章 蔡邕再訪190章 王韋個濃眉大眼的背叛了?168章 美人紅袖152章 徐庶的自由戀愛236章 科考(三)336章 荀爽懵圈,劉辯的小動作143章 基建!213章 楊賜去世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216章 無雙王越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401章 我抽我自己122章 搶!搶!搶!(感謝風雪·銀城的打賞)415章 陰白427章 張寧周寧428章 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374章 好久不見099章 推廣338章 好一個劉辯133章 戰白馬羌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070章 奔赴冀州(下)379章 劉辯的小心思426章 周福和張寧281章 招賢令和進擊的公孫瓚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347章 我兒張鋒,有大智慧093章 求親?157章 董明歸宗,李通入學393章 實務178章 亂起034章 尷尬的初遇169章 黃忠的求助318章 變法的到了新階段(上)323章 四個物件233章 變法(終)125章 戰前216章 無雙王越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020章 再加一個弟子373章 疑似馬明?355章 計劃通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86章 請給我正向的反饋240章 放榜421章 計劃通125章 戰前230章 變法(一)259 科學司投入使用225章 好你個楊彪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365章 高大壯的故事269章 要七月份了160章 破案048章 徐盛和徐暖001章 趕快上車吧199章 整裝待發308章 太子劉辯和忽悠鄭玄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414章 鼓勵生育的討論和解決辦法017章 上課166章 看雲識天氣329章 SSR級的侍衛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