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

建安六年的災荒,華夏大地的人口足足損失了十分之一上下,注意,這是直接死於凍餓的人數,並其中並不包括因爲參戰,疾病而死的百姓。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能儘快結束戰爭,將華夏的力量放到休養生息上,一旦再次發生同樣規模的災荒,華夏人口至少要減少一半以上。戰爭和災荒,已經讓華夏虛弱到極致。

按照常例來說,任何諸侯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動兵的,但事情就偏偏出乎意料之外,李重開始大規模調動兵力,聲勢之大、振動九州。

這種毫無顧忌的調兵當然瞞不住天下諸侯了,第一個得知消息的就是曹操,誰讓曹操距離李重最近呢。

不用太仔細的調查,曹操就知道李重絕對不是虛張聲勢了,這一點也不難猜,如果是在好年景,李重還有百分之一虛張聲勢的可能。可如今的形式誰不知道,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次大規模的兵力調動需要多少糧草,那是個天文數字,李重就是腦袋進水了也不會幹這種傻事。

怎麼看,李重也不是周幽王那種腦殘人士不是。

很自然的,李重這種瘋狂的調兵就牽動了天下局勢,孫策和劉備這兩個潛在盟友自然要配合李重的軍事行動。

這不是他們真的就齊心合力,看曹操不順眼,實際上李重現在的實力並不比曹操差多少,頂多是底蘊稍有不足而已。可誰讓曹操倒黴呢,換做誰佔據中原,也要扛過各方諸侯的圍攻才行。

雖然大家都差異李重的神經病舉動,但真正有見識的人物並不認爲李重腦殼壞了,不可否認,現在就是曹操最虛弱的時候,李重的用兵有些出其不意的味道。

但卻沒人知道,這是李重難得的發了一次善心。

於是孫策和劉備也立即調動兵馬,準備參戰中原。

但是,這兩個人卻並沒有窮兵黷武,每個人只是聚集了四五萬人馬而已,相比李重召集的八萬大軍,兩個人確實有點寒酸。

原因很簡單,李重要保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住到手的勝利果實,也就是說,在擊敗曹操以後,李重還要做好和孫策交手的準備,盟友這東西,就是用來背叛的,無論是孫策還是李重都懂的這個道理。

說實話,李重現在有點後悔了,他當初用一封書信救了孫策的性命,是因爲李重認爲孫策就是一介匹夫,要比孫權好對付的多,但是現在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大敗筆。

孫策和周瑜配合默契,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確實是李重的勁敵。

對天下局勢的判斷,要走一步看三步,按照李重的分析,做好的情況就是大家聯手擊敗曹操,瓜分中原。但是想要徹底消滅曹操那是不現實的,曹操在中原之戰中失利,一定會退守關中,重演董卓當年據守虎牢關的局勢。

到那個時候,還指望能和孫策劉備保持密切關係,無異於癡人說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的實力就是天下最大的了,很有可能會遭受三方夾擊,不能不早做防備。而正是因爲如此,青州和兗州一定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不然的話,李重的後勤力量根本跟不上。

初春,青草剛剛抽出嫩芽,李重的大軍就聚集到歷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出兵的原因是,李重在草原和遼東搜刮了大批戰馬牛羊,這些牛羊在冬季宰殺了一部分,但還有一些存活到現在,也是李重儲備的軍糧,沒有青草,軍糧就要餓死了。

節省點算,這些劫掠而來的牛羊在加上李重儲存的糧食大約能讓李重的八萬大軍堅持到五月份。

實際上李重算錯了,他剩餘的糧食至少能挺到六月,打仗是要死人的,幾次大戰下來,八萬人就剩不下八萬了。

李重作戰的方法也很出乎意料,八萬大軍,只有三萬留在歷城,剩下的五萬人分別由趙雲,高覽,太史慈,高順,甘寧帶領,兵分五路,殺進青州,先合力攻下臨淄,在殺進青州腹地。

這是閃電戰的翻版,打的就是曹操準備不足,實際上曹操也不純在準備充足的情況,現在曹操的大軍都聚集在兗州任城,現在青州的兵力根本就非常空虛。

所以李重的軍事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不到一個月時間,太史慈等人就橫掃青州全境。當然,李重也不是單純的佔據青州,那不但不會緩解糧食壓力,有可能還會增加自己的負擔。

將青州的百姓有計劃的驅逐到徐州和兗州,這就是李重減緩壓力的方法,至於青州治下百姓要在路上死多少人,這就不是李重所能控制的了,他也沒有那個能力去做聖人。

暫時李重還不想和孫策發生利益衝突,於是李重在拿下青州之後,立即將青州府庫的餘糧運回歷城,準備西進,和任城的曹操一決雌雄。

這是關係到李重生死存亡的一戰,也可以說是決定天下局勢的一戰,生死存亡在此一舉。

孫策和劉表、劉璋等人也將注意力放到任城,他們不約而同的放緩了進兵速度,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昭然若揭。

其實幾個人還有這樣一個心思,他們都心知肚明李重和曹操早晚會發生一場大戰,儘量不打擾兩個人的決戰,置身於戰爭漩渦之外,也是這些人的心思。

用好點的詞說,現在曹操和李重緊繃精神,專心準備一戰。用壞點的詞說,李重和曹操就像兩隻瘋狗,誰碰咬誰,還是遠離爲妙。

無形之中,劉備和孫策就相互配合起來。

這很正常,因爲劉備很孫策都很清楚,單論實力,他們絕對不是曹操和李重的對手。

…………

戰馬嘶鳴,煙塵滾滾,李重的八萬大軍驅趕着無數牛羊,沿着官道南下,直奔巨平縣,曹操現任已經放棄了巨平縣,所以巨平縣的兵力並不多,也沒什麼糧草,被李重一鼓而下。

而曹操也沒在任城死守,將大兵調到瑕丘和魯縣之間,依着泗水安營紮寨,擺開背水一戰的架勢。

曹操好樓層心裡都很清楚,這一戰必定是非常快速,慘烈的一戰,因爲無論是曹操還是李重都拖不起。

李重敗,則無力進取中原,曹操再無敵手,可以藉機南。

曹操敗,則天下霸主之位易手,佔據地利的李重有很大的可能一統中原。

第278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1第196章 郭嘉破謀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359章 媚眼拋給瞎子看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61章 大殺四方第338章 挑風雲兄弟相殘第470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226章 謀士VS奸雄第6章 東萊太史慈第253章 太過完美的伏擊地點第363章 趙雲破相奪寶刀第35章 被俘的陳琳第160章 連夜追殺第258章 張遼反叛的真相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88章 李重大婚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213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9章 動手之前的準備第107章 無恥狡辯第264章 武將的終極目標第408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44章 將星隕落5第258章 張遼反叛的真相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196章 郭嘉破謀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219章 無解烏龜流第280章 戰事如棋當如是第190章 一決勝負第309章 三丈鐵索卷波瀾第195章 田豐定計第59章 敗走陰館第408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384章 刀兵再起虎牢關第23章 人中呂布1第99章 破城之計第3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1第76章 諸侯發力第106章 攻克榆次第231章 爲將之道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203章 大戟士2第269章 郭嘉爲餌釣諸葛3第264章 武將的終極目標第280章 戰事如棋當如是第157章 蓄勢待發第203章 樂進決死戰高覽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120章 李重的信第111章 惡毒手段第128章 驅虎吞狼第157章 蓄勢待發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486章 言辭能抵十萬兵第141章 將星隕落2第220章 致命失誤第5章 三國時期的武藝第161章 狡詐狡詐第190章 一決勝負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8章 暴君董卓第241章 冰河世紀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407章 劉備暗恨馬孟起第24章 人中呂布2第299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54章 更加難纏的對手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80章 一石三鳥第4章 入夥第194章 大獲全勝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96章 以卵擊石的選擇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6章 東萊太史慈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42章 報應來了第230章 可笑的弱點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73章 周泰搏命奪陰館第27章 狠辣的袁紹第245章 破釜沉舟第329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3第279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2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485章 假仁義禍心暗藏第30章 喜從天降第237章 半仙出手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第331章 烈焰飛騰照大江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215章 爲人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