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和曹操的大戰,李重在見過周瑜之後,立即開始整兵備戰。十餘萬大軍參戰,光是調集糧草就得數月之久,還要修理鎧甲、兵刃,還要調遣各個將領。一直到建安八年六月,李重終於才完成備戰工作。
在這幾個月中,劉備也將江東的形勢穩定下來。一想起這個周瑜就憋了一肚子氣,本來三個月的時間根本不足以劉備徹底評定江東的,但以顧雍、諸葛瑾等人爲首的江東士族死命打壓孫策的殘餘勢力,竭力輔佐劉備,這才讓劉備能在短時間內穩定住局勢。
爲什麼這樣呢?說實話,這些士族對打壓孫策的殘部要比劉備都盡心,他們比劉備還怕孫家東山再起,劉備敗了不要緊,回到荊州就是了,可孫氏家族不把他們這些背叛者扒皮抽筋纔怪。
同樣的道理,西涼的閻行也竭力打壓馬超的殘餘勢力,讓曹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西涼,而曹操麾下夏侯淵也打得嚴顏毫無還手之力,不出意外的話,涪縣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建安八年六月初六,李重聚集在鄴城的五萬大軍踏上征程,預計在白馬和濮陽的太史慈匯合,征討曹操。
牽一髮而動全身,李重一動,曹操自然也隨之而動。爲了對抗李重的大軍,曹操親自坐鎮虎牢,指揮全局。
對於李重灼灼逼人的攻勢,曹操採取了忍耐態度,坐看李重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小黃縣。小黃縣位處陳留北六十里出,也是陳留以北最後一個縣城了,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囤糧之地。
由於曹操的不抵抗政策,李重很輕易的就攻下小黃縣,完成了第一步戰略部署。
下面看看李重的詳細戰略部署,最北邊的戰線是由甘寧負責的,現在是六月,正是大河水勢最大的時候,極其適合水軍行動。所以甘寧率領的一萬餘水軍出兵河內郡,直接威脅洛陽。
當然,李重並不指望甘寧能打下洛陽來,這不現實,甘寧的主要任務是威脅洛陽,迫使洛陽的守軍不能隨意支援虎牢,同時騷擾一下曹操的糧道。
徐州的張遼依舊是以守爲主,但這一次李重要把戰線前移,攻克廣陵縣,將控制以北的土地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裡。這個軍事任務比較簡單,張遼手中有三萬軍隊,攻克一個廣陵縣不成問題。
最南端就是任城的趙雲了,趙雲的任務最爲艱鉅,也最爲危險,就是防備劉備的突然襲擊。
雖然劉備剛剛平定江東,還沒時間調集兵卒北上,但誰也不敢保證劉備能否發瘋一下,特別是在馬超投靠劉備之後,荊州軍隊的機動力上升了一個檔次。
佔據了小黃縣之後,李重立即按照周瑜的計劃兵分兩路,一路西進殺奔虎牢,一路南下殺奔陳留。
七萬軍隊,高順和廖化等人負責駐守小黃縣,同時負責糧道的安全問題。
李重率領魏延、李儒、周瑜等人率領兩萬大軍前去虎牢和曹操決戰,而太史慈則和程武、陳宮等人帶領剩下的兵卒決戰夏侯惇。
由於距離不同,李重帶着軍隊先行出發,而太史慈則先留在小黃縣打造攻城器械,等到萬事俱備、再進攻陳留。
李重並沒能直接攻打虎牢,到了滎陽,就遇到曹操的第一波抵抗。本來滎陽也是一個大城,但由於連續的戰亂,滎陽城的防禦力已經降低很多了,所以曹操只留下三千人駐守。
虎牢有曹操親自駐守,那麼負責駐守滎陽的大將自然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了。
同樣,李重這邊也有五千先鋒軍,小將魏延就是這隻軍隊的首領。可以這麼說,徐晃和魏延的交鋒只能算是一個試探而已。
所以徐晃也沒有死守滎陽,而是出城和魏延大戰了一場。兵力上魏延佔優,但在經驗上魏延卻照徐晃差了許多,再加上徐晃的軍隊以逸待勞,一場大戰下來,雙方傷亡所差無幾。
一場試探下來之後,徐晃立即撤兵虎牢,而魏延也無力追擊徐晃,只能留在滎陽等臨牀的大軍到來。
從小黃縣出發,過滎陽到虎牢,李重一共用了十天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建安八年六月二十四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李重出兵的時間是經過嚴密計算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糧草。陳留一帶沃野千里,糧產豐富,李重必須要收割陳留附近的野谷。不然的話,剛經歷過一場嚴重災荒的李重根本負擔不起十餘萬軍隊(七萬是軍隊的數量,不包括民夫)的消耗。
野谷不光可以作爲軍糧使用,還可以當作誘敵出城的物資,李重缺糧,曹操也缺糧。
所以李重纔會在六月出兵,趕在野谷沒有成熟之前動手。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重到了虎牢之後,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陳兵虎牢關外,將曹操的軍隊堵住,派出民夫四處收割野谷,以充軍糧。
曹操立即按捺不住了,見到李重兵力和自己相差無幾,立即打算出兵和李重野戰一場。這不是曹操沒有耐心,李重這一手太欺負人了,就跟搶2劫還要受害者請吃飯一樣。曹操也是一代梟雄,無論輸贏也咽不下這口氣啊。
八千軍隊在虎牢關下佈下陣勢,壓向李重的大營。
而李重也不願意放棄和曹操打消耗戰的機會,立即派出八千兵卒迎戰曹操。這不是說李重非要和曹操鬥氣,你出多少兵卒我也出多少兵卒,李重也想用優勢兵力和曹操交戰,關鍵是人家曹操不同意啊。
李重當然不會自己指揮軍隊了,他知道自己趕不上曹操,真正指揮軍隊的是周瑜而已。
曹操和周瑜都是軍事名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會布出什麼奇怪的陣型,軍隊的配比上放幾乎都是一樣的,六千步兵居中,前方刀盾長槍,後方弓箭硬弩,兩翼各有一千騎兵護衛。
見到李重出營迎戰,曹操立即止住軍隊前進的步伐。
“轟……轟……轟……”兵卒的腳步聲沉悶而又整齊,就像戰鼓聲一樣壓迫人心,轉眼間兩軍就接近到一百步的距離。
隨着周瑜和曹操的命令,弓箭手拉動弓弦,一排排羽箭斜指天空,閃爍着幽冷的光芒。
羽箭相互穿梭,射入對方的軍陣之中,噗噗作響,曹操和周瑜的對戰正式拉開序幕。
對於曹操和周瑜來說,這場小型戰爭至關重要,所以兩個人都竭盡心力的指揮戰鬥,生怕出現一絲錯誤。但對於旁觀的衆將來說,這卻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曹操和周瑜的指揮藝術在這個年代絕對數一數二。
八千軍隊簡直被周瑜和曹操擰成一股繩,活像一個武林高手,攻守轉換之時毫不拖泥帶水,一擊即退,不留破綻。但是這樣一來,兵卒幾乎都沒有落單的,都在有軍的保護之下,基本上死不了幾個人。
這樣的交戰無疑是漫長的,一開始還好,衆人還都看得津津有味,但半個時辰過去了,雙方依舊傷亡無幾,衆人都有些昏昏欲睡了。
然而在這時,周瑜和曹操的指揮都開始出現破綻了,兵卒的傷亡數量驟增。
這不是曹操和周瑜的指揮到極限了,而是雙方兵卒體力下降的原因,半個時辰的廝殺,已經到了兵卒的體力極限。兵卒的動作跟不上了,雙方的指揮自然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誤。
所以雙方個有上百兵卒脫離的大部隊,落到對方的刀鋒之下。軍陣對落單的兵卒是砍殺是碾壓性的,也就在一眨眼的時間,沙場上就多出了數百具殘缺不堪的屍體,血腥之氣頓時濃郁起來。
在場衆將頓時精神一振,曹操和周瑜卻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戰局又陷入平淡之中。
一個時辰過去了,戰鼓聲都沉寂了下去,兵卒的喊殺聲也都軟弱無力,刀子砍到人身上都砍不死人,兵卒更是隻見傷,不見死。
自古大戰無名局,真要是一方以友摧枯拉朽的優勢擊敗一方,就不是曹操和周瑜之間的鬥法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曹操和周瑜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收兵罷戰。雙方的步兵在騎兵的掩護之下,慢慢退到弓弩射程之外,迴轉大營。
回到大營之中,曹操和曹操立即開始研究戰局,尋找對方的破綻。
對於李重來說,他的兵力充足,準備充分,所以還有主動求變的能力。而對於李重來說,最好的變數,最有用的變數就是甘寧的水軍。
甘寧的一萬多水軍控制着大河中下游的行道,可以隨意移動,視曹操水軍爲無物。
曹操也不是不想對付甘寧,關鍵是曹操這些年來一直沒有組建大規模的水軍,麾下的將領也沒有精通水戰的人才,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甘寧耀武揚威了。
李重的大帳之中,李儒、周瑜、魏延、管亥等人齊聚一堂。
李重開篇明義,一上來就開口說道:“諸位,如今我軍南征曹操,只許勝、絕對不能無功而返,必須要攻下虎牢和陳留,現在就看衆位有何破敵之策了?”
…………
打過這一場大戰,就是此卷的結尾了,那麼在結尾之處,就是本書第一個大高潮,幾乎所有的猛將和謀臣都會登場。
曹操方面夏侯惇、許褚、徐晃、曹仁、龐德、荀攸、荀彧、賈詡、司馬懿都會出場。
劉備方面,關羽、馬超、黃忠、諸葛亮也會參戰。
而李重方面,趙雲、太史慈、甘寧、魏延、李儒、陳宮、周瑜早已經登場了。
在蜘蛛的設想中,這樣的大戰應該是跨越空間的,絕不拘泥於一城一池的得失。
看在這些謀臣猛將的面子上,給點月票,紅票啥的吧,成績好可憐,訂閱也好可憐!!!!!!!